万力 发表于 2007-4-25 20:21

罗伟星

又名罗佛(fu)星,一九七五年生人,七岁学书,已二十余载,自觉愚钝。书法强调个性,时露不规矩之态,尤崇近代书法家康有为、弘一、八大气息,更重 宾虹、徐悲鸿、徐生翁深遂超然自得之意趣。现任职于山东省德州市人大科委会教科文卫工委;就读于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研究生班。
地址:山东省德州市人大常委会
电话:

13505343597(住所)

13463162277(书法院)
个人体悟
书法艺术不但讲构成,讲用笔,更多的是发挥个人内心的悟境,艺术是理性和非理性的混血儿,也更着重有他的韧性(自信)。

万力 发表于 2007-4-25 20:22

120122

万力 发表于 2007-4-25 20:23

0122

万力 发表于 2007-4-25 20:24

01231

万力 发表于 2007-4-25 20:27

冀 燕

女汉族,生于河南三门峡市,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南省会员,97年毕业于洛阳师院美术系,2001年毕业于天津美院国画系.2006年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攻读中国山水画理论与创作方向硕士研究生.
书法作品:2005年入展《首届全国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
2006年入展《全国第四届妇女书法篆刻作品展》
砚边片语
文化的发展,艺术的创新向来都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任何一门艺术的发展和创新都离不开它的历史和传统,创新和变革是在传统的基础上展开的。中国书法史上“大家”林立,每个时期的典范成就足可以耀视千古,对于我们今天跨入这一行当的人来说,无疑是财富更是通向创新的障碍,就我个人而言,我更崇尚延续中国传统文化的文脉,对传统的古典的笔墨的一种追求和发扬,为此我会在这条路上紧紧抓住这一中心,即书法艺术本真的“古意”。我所理解的“古意”是由传统而来所发展的新的古意,毕竟“笔墨当随时代”是此时代的更高要求,从而又体现了中国书法艺术独有的魅力,否则任何舍弃笔墨而试图发展改造中国书法的努力和尝试都是对它本质的伤害,也将远离中国的书法精神……
在我的艺术道路上,虽然还没有形成自己的面貌和个性,却有着真诚和朴实,不虚张声势,取悦时流,而能脚踏实地的用自己的艺术感受,艺术良知,进行思考和创作,我想这应是难能可贵的吧!

万力 发表于 2007-4-25 20:28

01233

万力 发表于 2007-4-25 20:29

0122

万力 发表于 2007-4-25 20:29

0122

万力 发表于 2007-4-25 20:30

李 锐
斋号贞庐.1979年10月生于山东巨野.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巨野县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现就读于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研究生班。
书法作品主要入展:
全国第八届书法篆刻展      “三晋杯”全国首届公务员展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全国书法篆刻展      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迎奥运千龙书法展(特邀)
“秦皇岛之约”全国书法名家邀请展      “上联杯”首届海峡两岸名人书画展优秀奖      “欧阳询奖”全国书法大赛铜奖

书为心画,画显心声”,一幅书法作品可以反映出一个书家的境界、人格和修养,书法也正是我表达这些东西的最佳方式。
联系地址:山东省巨野县工商局麟城所
邮    编:
274900
手    机:
13463431128(京)


13465026299(家)

E-mail: liruishuhua@163.com

QQ:358819475

万力 发表于 2007-4-25 20:31

0123
页: 1 2 3 [4] 5 6 7 8 9
查看完整版本: 春之音----中国书法院黑白6+1作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