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观点我在少年时代就看过,但不是陈先生的,是清人的笔记小说里的观点。
说大国是“英、美、德、法”,小国是“爪、哇、瓜、拉”。
原帖由 网站编辑 于 2007-10-10 21:17 发表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说的好!
期待收到好书后仔细拜读!!
em2 em2 em2
应还我"zhong hua"!不做瓷器。em22 em22
em1 em1 em1 em13
em1 em1 em1 em1 em1
em1 em1 em1
韩国把汉城改为首尔,各国具已改称之,故我国也宜照会各国及联合国恢复本名zhōnghuá(中华),皆以“中华”音译为各国文字为是。
文字翻译体现强弱,倭寇当年以支那译我,而其实还有一种译法:震旦。
不过我国翻译“也门”,民国时翻译为“叶门”,原先也为也门,于右任先生见了以为不妥,也字古意指女性阴部,叫也门实在不雅,因改叶门。
倒是没太大关系。
一个称呼的内涵取决于自身。
只要一个国家真正富强了,国名的意义也会发生变化的。
比如一个人很强大,你叫他病夫,反而会被别人耻笑的,叫的那人反倒有病。
只有自信心不足,才会去这个表面上下功夫。
当真正强大了,表里合一,这个时候想怎么改就怎么改好了em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