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1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1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3930|回复: 14

为什么吴昌硕卖不过齐白石?! 版主推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0-12 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6 U; ?8 N, c& I6 H- t
) |: I& j- m0 c) w4 e# ~+ p 88245f65b66a3f96f365f2eea80450af.jpg
5 B0 V; ^% D7 Y
2 ]% a$ l2 B! d6 k+ I9 ?9 p& U0 L) W3 L3 ?! \9 {8 L
说起吴昌硕,总有种复杂的情绪。数年前,曾跟一位藏家有过这样一段对话:
4 v' k, C5 {$ @* M1 z我看吴昌硕的画,有些画看了五体投地,有些感觉就是胡乱抹一下。+ U* l4 J% n+ |/ L3 w/ Z: @7 P
他说,对,但即使是胡涂乱抹,也比齐白石好。( V5 V7 G8 C/ Y6 E
为什么?
) ~# A- I1 I  ?" w" t$ S因为吴昌硕有文人气。
4 z, p5 R" g5 d: I那怎么吴昌硕卖的不如齐白石?  h1 ?9 e5 u9 Y  X
因为懂的人少。
- {* Z3 k  [+ m7 E9 V. h8 A7 _
4 b9 r5 j4 z; ^! j
作为海派后期的大师级人物,在近年来艺术市场的疯狂膨胀增值背景下,吴昌硕的作品市场价格也算高昂,但却不如齐白石耀眼,更不符合他在艺术史上的地位。这个嘈杂的市场中,新晋藏家习惯于瞩目齐白石和张大千,而老一辈藏家却常惋惜于吴昌硕不敌齐白石。这是因为后者因衰年变法而一举成名,但这“变法”很大程度上是学了吴昌硕。
5 B/ \3 |9 @1 S& ?* b# g: ^

: S9 n+ C9 [7 p! w  m/ Z2 J% `4 {. B

* E& U1 X" q* c1 R1 g 168243301077c5e85c34c3cc1d31133c.jpg
7 L1 M$ J  ~0 k7 I0 w

+ H. L: R$ [1 ]8 A1 N' U' U5 M% `: K7 q& ~1 Q& F

0 S0 _  f: R8 J虽然在业内,眼光较高的藏家普遍认为齐白石在艺术上的成就不如吴昌硕,齐白石也曾自言“一生没有画(超)过吴昌硕”。但观察齐白石成名以后几十年来的市场表现,“学生”反而比“老师”要高。个中原因,有几种说法,一是认为吴昌硕作品质量参差不齐,好的太好,差的太差;另一种则认为他活跃画坛的时间较短且距今久远;此外还有一个令人尴尬和惋惜的原因,是他作品中的文人气质和内涵不为大众所理解和欣赏。: i& m# M1 J: c9 w' v; {

5 }- }* {4 K; e* e( L! P! O而我们从艺术史的角度来看,一个人在历史长河中的命运,就像漂浮在大海上。若顺洋流而走,可能到达大洋彼岸,但也不能排除暗礁沉船风险;但若逆势而上,则一定不敌天数。当我们观察吴昌硕的艺术生涯,在他和时代的变化中找这最后一代文人画复兴和终结的原因时,发现他的成功在于顺势,而如今相对的落寞则缘于他固守自己艺术信念的静止。
9 r% l0 H+ f8 N3 Q4 ?
9 G& e6 a" S& c/ x! m. R3 {) v, d
0 Y/ U7 E$ A6 L& P& q
cceacabe8bee05eb5570826c551b4b0e.jpg
( g# e8 |2 b0 F0 R, q8 h5 }: [
' `- ^8 a! P1 Y% }) @
9 S4 l6 V. e+ s( K9 q0 b2 D

3 v" ]% t( |5 b% O% f* k7 x生于激荡时代
* p% r5 s# }  U' @. K# K$ f
3 _$ J, N$ G8 q

5 U2 l# G+ `- V+ f: |; C+ y2 m吴昌硕少时贫困,但他的父亲吴辛甲是一个读书人,喜欢治印,虽然落魄,却一直教儿子读书和篆刻。所以吴昌硕的金石功底从小就开始奠定,并在长达几十年的练习中渗透进了艺术生命的血液和基因里。0 S% S2 e/ [( `4 D
3 R" p' U/ v. d9 N/ Y9 n' j

; L5 V& y8 N7 U( z% ^8 Q少年成长时期,吴昌硕尚处在封建社会中,还考取过秀才,虽然仅仅做过一个月的官就解甲归田,但旧时代在他身上的印迹是很明显的,他用了五十多年的时间试图去做一个文人士大夫,当不得已要以卖画为生时,他对传统文化尤其是金石文化复兴的执着贯穿着整个艺术生涯。% N1 F' Z5 ~5 W3 G& x) X
0 K& o* h8 w  s, H3 U0 }' S  y
他的青少年时代恰逢鸦片战争,太平天国的动乱使他颠沛流离,丧失骨肉家园。51岁时,吴昌硕还随军北征过一段时间,国破山河在的满目疮痍让亦他心里有种不屈的复兴传统中华的心志。
) r2 u; G; x$ s7 i$ a/ p1 D+ E) Q6 ~( `
种种际遇,集合成吴昌硕的矛盾心理。他渴望成为士大夫而不得;终于有随军报国机会时,却已垂垂老矣;他喜爱金石艺术这种古典文化收藏中的高雅门类,但却要以卖画这种当时士大夫不屑为之的行为来养活家庭;他生时清廷尚在,长于国破之际,成名于西化的上海,虽然心中坚持复兴中国传统文化,有力挽狂澜之气概,却不敌时代大势。
: `$ }) U" n1 @

. v, x& Y% H, c) I4 `% a# \5 b2 ~4 r1 @
8 R: f6 l( X# V* [: A" w' x) M

3 `& i! y' Y; Y9 r/ W* p% q7 H3 Z% ]' @: Z/ b2 I* Q9 X
! ~6 c% g( k  H! ^( g
45f48dabb4de0ded5007db786fab4dc3.jpg & k$ G5 z/ E2 H) N/ a
( @+ r0 @5 ?# @/ X. d" L

; d) M( w: k  W* t" @金石刻进骨血$ l* W  ]# z) k* W2 j9 M
7 s1 o; j" C1 ^4 N9 B

2 z- `9 [  `8 n) f, w
9 V1 ~8 U* ]3 m金石是吴昌硕生命里一个至关重要的词。在几十年的篆刻训练过程中,这门艺术的美学风格已经渗透进入了他的艺术基因。吴昌硕少时就承父亲教诲,十岁持刀奏印,学习这件风雅而刚硬的事。青年时代,吴昌硕倾心杨岘,拜师于门下,以学习北碑为主。后来寓居苏州,结交金石学家吴大徵等人,得以遍阅大量金石墨迹,艺事精进。众多金石碑帖中,吴昌硕最爱石鼓文,甚至在金石学家吴大徵家中居住时,技痒将书房内的紫檀花梨桌椅板壁上通通刻满石鼓文,引得主人大怒。此外,吴昌硕还学习了训诂等小学,对金石学的学习不仅仅停留在临摹的层面,更到达了文化研究的程度。7 G" u; u1 g3 D6 O* O

' b! d9 a! p' S7 q以金石笔法入画,对于吴昌硕而言,似乎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0 s5 Q( h2 {. v0 j
5 L8 ^: e* z% ^, d

! n8 E4 j( e+ `6 @* p! T- j他选择了大写意花鸟画为载体,将千百年侵润了金石文化的那些线条,改造成写意花卉的枝丫和藤蔓。这些线条成为自有意味的形式,将高古遒劲的风格带入简单的花卉之中,写意花卉也因此带有了中国传统的文化品格。这是一种很微妙的文化移植和再生长,带有加冕的意味。吴昌硕还在构图上采取斜向,侧面的,顺植物生长之势的构图,呈现一种喷薄而出的生命力。他还在近三成的作品中采取花卉和顽石结合的构图,让画面厚重而清雅。他亦以钟鼎篆籀直接入画,为富丽堂皇的花卉增添文化之气。
' I' w  H5 N7 z) u/ m7 x$ A& A. {, X: e2 c! D2 O
这种风格被称为金石写意画风。在吴昌硕的笔下,诗书画印这四种代表性的中国传统文化形式,不仅仅是从形式上,更是从内核上合为一体。' s5 r4 }! n( ~% a

- L* U) }' X4 n+ `+ k) j6 L* | 6e571690536f30237e62b4f08918d1fc.jpg
7 ^6 ^7 u* h$ P; b0 V1 \/ V
/ j# g$ ?: i; X' l; A% ]) o顺势而昌
3 B+ r8 v$ h( @6 B

) Z0 ^2 l6 ?' D9 n
& b5 R1 \% [) n& e0 _70岁后的吴昌硕达到了一生的顶峰,虽然大器晚成,但成名速度却令人惊叹。从60岁自定润格卖画开始,仅仅用了十数年,吴昌硕就成为后期海派开山级的人物。, N* C. {" N) W! h

9 A8 Q' M8 `; D) r+ q而早期的海派,在几种力量的作用下,呈现较为分裂的形态。传统的因袭,使得院体画和非正统文人画成为基础;新文化运动的通俗趋势,使早期海派吸收了民间艺术乃至杨柳青年画的风格;西化的上海文化氛围又导向了对部分西画因素的吸收。4 @- ]0 S- l' B* R0 g1 {

. |9 C1 S5 q3 v! ?" n) \& Y2 d
  T' d4 W& w3 K" w! Y% S吴昌硕以金石书法笔意入画,创立金石写意风格,在艺术中复兴古典的审美,拒绝柔美纤弱之气,顺应了国难之际人们的心理需求。吴昌硕的大写意花卉作品,面貌上笔力遒健,生命力旺盛,那些经历了家破国亡,丧失民族自信心的人们需要看到的,就是这样的生命和力量。而吴昌硕一方面迎合了市场,将自己的艺术进行合理的改动,一方面也引导了市场,将色彩浓重的民间审美文人化,以古拙典雅,而又生机朴茂的风格,重新恢复文人画的旧日风光。, [7 r6 @& L3 q2 {0 V

+ m. Z% \" D. ]- @他融合了文人趣味和金石美学的作品充满了中国传统文化意象,或者说其本身就是一个完整丰富的中国文化浓缩版本。这一点对于吴昌硕的日本市场异常重要。因为日本人自盛唐始,千百年来向中国学习的历史过程中,民族基因中认为真正珍贵的东西,不是具体的某种技法或艺术门类,而是这种整体的文化意象。吴昌硕的作品有唐人的豪放,有金石的高古,有文人画的清雅,在内核上已经诗书画印一体,受到海外追捧,也是必然。

( J) Q. b( R7 n: R% \3 Q# K5 c' O# ^! ?

* b8 h; Q5 `: X' ^( W) ~# |: c6 N& b5 K% ?5 W

) s$ {0 a6 B! u2 \2 p 961d92c9fd0bed73f76b54e7e877172a.jpg ' M8 m/ V3 V. v  m2 q1 L

4 R/ P1 l& X9 B8 r1 ~5 G! a6 o8 B" `$ ?# |  E
贵人和机遇
, r. L: d. K0 W/ \1 ?" M0 D9 p" y9 E/ f5 k- h6 a: c/ c. G
+ Q/ @) M7 _* T. c6 \% H) j. v
吴昌硕70岁时,王一亭投拜他的门下。王一亭有三个身份,书画家,工商家,以及日本商社大买办。
, h# w* k7 ^) G

3 O6 J( P8 p  }1 e. N6 {/ n& K$ m! Q- i+ h; `, g
8 b% m7 q1 J, H. d
吴昌硕60岁到70岁这十年,居苏州,在上海卖画,经常苏州上海两地跑。他迟迟不肯定居上海的原因是担心上海开销太大,卖画不能负担。王一亭非常欣赏吴昌硕,认定他若到了上海,一定能够坐拥地利人和,成为画坛的重要人物。在王一亭的劝说下,吴昌硕70岁这年定居上海。一开始,有过卖画不利的时候,王一亭甚至叫人偷偷买下,以安慰吴昌硕,听上去像是一种专属于旧时光的温情的人际关系。
3 c% d) `* J8 c  w, [$ j
% ]# Z! q- j3 b  {王一亭本身是上海工商界的重要人士,又兼具日本商社买办和书画家的身份,因而他的话在日本有不少影响。他的大力推介,加之吴昌硕作品本身具有丰富的诗书画印综合的文化意象,日本书画市场开始重视吴昌硕,以至于发展成为一种潮流,“东瀛之岛,得先生单缣片纸,珍若璆碧”。以至今日,拍卖行征集吴昌硕作品,日本都成为不可绕过的一个重镇。
# k5 M/ q; m3 t8 k  l9 d
' b# M2 g# \- A1 _1 G- ^' [在1914-1921年这7年中,吴昌硕的画价倍增,高过张大千、吴湖帆以及溥心畬,日本人来上海求购吴昌硕一幅作品,开价100两银子。他被人们与虚谷、蒲华、任伯年并称为海派四杰,还被推举为西泠印社第一任社长。日本雕塑家朝仓文夫倾慕他的书画,为他塑了铜像,立在西泠印社小龙泓洞内。有老妇以为这铜像是佛像,合掌跪拜。吴昌硕看到此情景,则惊呼道:啊哟,我头好疼。
2 Y3 u2 z9 B& l
* |9 I' b3 `8 Y% Q7 h

0 Q+ F1 b" {( z2 H: X( C1 b$ v3 g& E4 D! \3 M% b0 v* B  i

/ J+ B# G' j* I 49c0a22acb18dec88f76f949dddb8eec.jpg
2 b- z  c* Q! E$ d
. o) Z9 @1 p, x, K! I) |% Z2 c/ P2 A
沉默的结局" g* [! \  L0 m1 F
5 P: q9 Y% v( h, u
而当时的齐白石寓居北平,尚未成名,为求吴昌硕为他写润格,而写下流传至今的“走狗诗”:“青藤雪个远凡胎,老缶衰年别有才。我欲九原为走狗,三家门下轮转来。”
. y! ^  |8 e4 o4 Q- w" U5 [9 N9 h6 n$ \- e6 |0 g7 z7 A+ g) I  h
这样的追捧听起来很不可思议,然而更加不可思议的是,1922年,东京府厅工艺馆的中日绘画联合展览会上,齐白石作品卖出220银元的高价,这样的“天价”却没有发生在更加资深的吴昌硕身上。此后,齐白石的价格扶摇直上,声名鹊起。4 C& H% N% U, _' s2 h
2 S5 l7 L5 x6 X" o9 `" d2 h

* A! n$ @+ r1 j% o, c$ [# [  r4 w' E& k/ \
对于这件事,吴昌硕选择了沉默。不仅他本人缄口不提,此后的文字资料,年表,传记中都难以查到只语片言的记录。但后来,他说过一句话“北方有人学我皮毛,竟成大名”,这句话几乎是直指齐白石。而齐白石也借石涛的一句诗“老夫也在皮毛类”,刻成印章来回应。, |* H4 y; N- @3 T" f' {

# A* z* I  M* `' N2 Z; M' i$ W# t1 D! E8 [
2 X0 q6 N6 B1 i' w$ Q9 I
5 O( e# W/ A( M! }9 |& Q* g
22b7e8099972549b1d5652c4382effa4.jpg 0 o/ k) d. z2 \, x4 Q6 h
5 ^' w) c# ~1 C; K) j
抛开两人的恩怨不谈,相比吴昌硕,齐白石的画的确更有民间色彩,更富于装饰性。画面结构也相对简单,细部的处理不够丰富,因而作品表面形式背后所蕴藉的内容就不如吴昌硕厚重。但,这一切都是基于传统时代的评价体系而言,如果换做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所流行的评价体系,齐白石的作品则更加鲜活,更加通俗,更加具有现代性。这也许是齐白石无意中顺应了他的时代。
' ?" s, k2 s8 o4 U/ M' r# k
2 H9 F% _6 Q- D% F' p$ m
/ G; i, d) o: z; B5 W& {% w/ _
5 D# ~* x9 L3 Y8 E" o' L) ^
5 L/ B- N; v2 S: w- _. C! `/ Z" ]9 |; E
5767a7b312227dc3d0ccd8ea0d6c6262.jpg 4 f3 H: n$ r4 L1 p& N$ U' ^

3 U- {2 t4 F2 c; V6 T' z6 W
' j" @4 I5 Z: n( {5 m5 Y( |9 l
+ ]4 r' [+ ^; P. q& y+ n  j静止而成传奇
) o4 p; F) V, ]& m6 L+ {

' \9 T& s. s9 a& H
5 F3 I+ d6 v& c/ g% H& G时代在向前,吴昌硕却保持静止。吴昌硕七十成名,半生坎坷,坊间的名声对他也许并无什么作用。即便声名鹊起之时,也是住在吉庆里的弄堂房子里,并不贪念花园洋房。人们与他讨论篆刻刀法,他也没有更多的花头卖弄,说“我只晓得用力刻”。吴昌硕所在意的,不是当世之名,而是自己心中那个学古而化,复兴传统的信念。起码在他自己的艺术实践中,他坚持着这件事。
/ ?+ q" U  a0 k6 T$ K& [
4 _* f9 Y( F8 X1 l0 b3 u% w人不顺势也许不会成功,但一份内心的坚守,会成为一个纯净的传奇。所以即便不是被大部分人追捧,不在市场上创造天价,但总有人一直高度认可吴昌硕,将他的画放在心里,真诚地欢喜。即便那些粗头乱服看似糊涂乱抹的作品,“过二三年回来看,都会感到说不出的好。”
% G& s! I7 P* D: O1 |) }' {4 f0 g* N* M* N' x$ N9 R5 c
晚年号大聋的吴昌硕,声称耳聋,来客说话,一概不答言。但好笑的是,家人低声说到缶翁贪吃,他必声辩不认多吃。1927年,吴昌硕84岁。有人送他十包家乡的麻酥糖,子女们担心甜食对他身体不好,只给一包,剩余的藏起来。不料被他看到,半夜私自起床取食二包,梗在胃中,无法消化,遂至不起。他的故去,像是跟世界开了一个玩笑。! o3 b: ^0 ^6 \+ p; D4 F
% P4 t) l" d1 M7 ?! C4 w
作者:马静
0 y! K2 j# K+ H  w8 ^
来源:艺术财经: z# I( c  I2 ^) ^4 e
' j0 ]0 H) i1 r  A" G8 `
发表于 2017-10-12 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0-14 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会自我炒作,一个老老实实。
& Q! l1 }/ x8 K+ l
来自安卓客户端来自安卓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0-15 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当代很少有人能看破吴昌硕和真正看懂齐白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0-15 14: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0-19 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思想吴齐两位大师的市场回音、以及行内人的看法、我的观点是吴的书法高于齐,绘画不敢妄言、、、、、、、、、、、、
9 S) K+ \% D% B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0-27 09:44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3 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吴昌硕的字不入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4 09: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1-28 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都不是百姓买之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