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1405|回复: 0

[转帖]佛教与书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17 18: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无法之法

  书法之所以为法,当然要讲法。书法史上也经历了从法中之法到法外之法,再到无法之法的发展过程。书法发展到唐代,达到了“尚法”的顶峰。在禅宗的影响下,宋代“尚意”之风大兴,“无法之法”也就是对“尚法”权威的否定。
  宋代讲求“无法之法”的代表人物是黄庭坚。在黄庭坚看来,书法创作本是兴之所至、一任天机的,用不着恪守什么技法不可,这是禅宗的实质;正如禅家参禅一样,虽各异其词。都如向自然本性中求,而真能向本性自然中求墨韵者,又处于“言语道断”,非语言所能尽其意的尴尬境界之中。
  这种澄净虚空的要求,到黄庭坚那里即成了“心不知手,手不知心”,心手合一的境界。黄曾非常自负地说:老夫作书,本无法也,但观世间万缘,如蚊纳聚散,来尝一事横于胸中,故不择笔墨,遇纸则书,纸尽则已,亦不计较工拙与人之品藻讥弹。
  黄称赞东坡的画是“笔与心机,释冰为水”,达到一片化机的地步,是心手合一的典型,山谷主张真正善书者必须达到这种不择纸笔,不择时地,不计工拙,不管人之品藻的境地,这便是真正的心手合一。
  所以“无法之法”并不是没有法,黄庭坚他也最讲技法的锻炼。学书时,要知“法”,不知法则无以学;下笔之际,要忘“法”不忘法则无以书。若一味地考虑技巧,则自我失于技巧;一味规摹古人,则自我失于古人。书法家不是不用技巧,而是活用技巧,“无法之法”正是技巧的活用之法。
  清代张照在《天瓶斋书画题跋》中说:书着意则滞,放意则滑。其神理超妙、浑然天成者,落笔之际,诚所谓不居内、外、及中间也。
  “着意”与“放意”都是对“法”的执著,只有在“意”与“法”之间,不居“内、外、及中间”才真正是“无法之法”。这是佛家所讲的“中道”观。得此“中道”者,熟谙技法的书法家可臻于“游刃有余”的境地,在创作过程中信笔挥洒而莫不中节。“无法之法”是意与法高度合一的法,也是书法之为书法艺术的“法”。
  明代董其昌说:书家妙在能合,神在能离。(《画禅室随笔》) 
  “妙在能合”即是禅宗所讲的“不为法脱”,“神在能离”即禅宗所谓“不为法缚”。“非入三昧者,殆不能办此。”在这里,书道与禅道,书法与掸法取得了相通之处。入“三昧”之境,得“无法之法”的妙道,成了书法家与禅僧们毕生追求的最高境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