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2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2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59097|回复: 109

【禅心侠骨——张树画展】将于11月22日在琉璃厂兰亭画廊及卧龙经房举行!(作品全揭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1-16 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禅心侠骨——张树画展】
  将于2008年11月22日-29日在琉璃厂
兰亭画廊及卧龙经房同时举行!
(作品全揭密)
[quote]
【书艺公社 按】当代著名篆刻书画家张树先生的首次个人画展11月22日即将在北京琉璃厂的"兰亭画廊"及"卧龙经房"两个画廊同时举行,此次展览是书界同仁亦极为关注的一个展览:
1)张树先生的花鸟画首次公开展览;
2)张树先生近期篆刻力作最新公开,公社并独家发表原石照片;
3)个人珍贵历史照片全揭密。
张树先生一直以来以书法篆刻独步书坛,其实他的花鸟及山水亦出道极其早,是书画界非常值得关注书画印三栖艺术家。很有意思的是,此次展览同一时间将在两家画廊同时举办,可见其市场的认知度!
另外,这次网络展发表的张树先生多年个人照片数十幅,也是首次公开!

主 办:
中国书画杂志社、北京当代中国书画研究会
协 办:
书艺公社网、中国艺术文献网
时 间:
2008年11月22日-29日

展览将在以下两处地址同时展出:
地址一:北京市南新华街甲一号瑞驰酒店一层兰亭画廊
地址二:北京市琉璃厂厂甸七号卧龙经房

[/quote]

张树自刻展览主题印!

张树自刻展览主题印!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6 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禅心侠骨——张树画展】
  2008年11月22日-29日 北京琉璃厂
兰亭画廊、卧龙经房同时举行!
张树
别署慧树居士,斋号隐寄堂、通慧文房。一九六零年四月生于吉林省吉林市,现居北京。一九八三年结业于东北师大艺术系美术专业,一九九一年毕业于吉林大学考古专业大专专修班,一九九七年结业于中国美院国画系,二零零零年深造于北京画院郭石夫画室。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书法篆刻启蒙于朱寿友先生,后得到金意庵、刘乃中、周昔非、丛文俊诸位先生指导。作品曾参加国际书展,全国第五、六届书法篆刻展,全国第二、三、八届中青展,全国第二、三、四届篆刻展,并在全国第五届篆刻展获得提名奖。连续两次参加国际篆刻展,连续三届入选西泠印社主办的全国篆刻展。连续两次参加中国美术馆举办的篆刻展。篆刻作品被中国美术馆等单位及个人收藏。出版有《当代篆刻家全集•张树卷》、慧树居士刻《心经》等。
00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6 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禅心侠骨——张树画展】
  2008年11月22日-29日 北京琉璃厂
兰亭画廊、卧龙经房同时举行!
寻找心中的田园
——读张树的花鸟画
任君伟

[fp][/fp]我的印象中,张树是一个非常细致的人。他平时对身边的景物和生活中发生的事情非常留意,认真观察,静心感悟,抓取其中容易入画的精粹而加以图绘。观张树的画,既有对传统绘画作品中韵味的承接,又蕴涵自己的审美感知,往往出新意于法度之外。

在表现题材上,张树始终钟情于他所喜欢的花鸟景致。他平时得空常常赏花玩水,曾多次深入花草之间亲吻花香、置身山中腹地聆听鸟鸣,饱受自然山川秀色的熏陶,加上他深厚的生活积淀,创作出的花鸟作品丰富而有内涵。当平静的花和舞动的鸟赋予他创作灵感时,他便以最为纯朴率真的笔墨语言加以表现,力求做到情与景会,鸟语花香。故其作品中所描绘的草虫、花鸟、亭舍等,无一不生机勃发,有浓厚的原生态色彩。这不仅是张树对熟悉的花鸟景致的传神写照,而且还寄托了他对隐居生活的一片深情。张树创作的花鸟画作品,宁静安谧、活泼自然,有时形体虽然稍有夸张,但并不怪诞,给人以无穷的遐想,回味悠长。除花鸟之外,张树的写意山水也时有新意。

在表现技法上,张树也精益求精。他曾先后进修于中国美术学院和北京画院,受过正规的传统绘画技法训练,多年来一直在生活中搜集和积累绘画素材。他把心血倾注于花鸟创作的同时也注重人品与画品的修炼,事事至严,事友至诚,画出了一批批感人至深的佳作。他对艺术有着执著的追求,常常挑灯面壁,苦心探索,研习篆刻和苦练书法,欲集书画印于一身,很注重个人的全面发展。纵观他的画,墨色浓淡相宜,点线结合,皴擦互用,力求线与面、干与湿、动与静、顺与逆、急与缓、轻与重、拙与巧、方与圆、开与合、提与顿的强烈对比,以攫取笔墨构成的最佳效果。他的画,用笔干脆利落,不拖泥带水,涵骨气于墨色之中,藏而不露,并多以圆笔中锋出之,略兼方折,厚重中无板滞之迹,秀逸中无浮滑之病,表现出一种抑扬顿挫之妙,无拗戾矜张之气。他的画,轻轻松松,不以形耀人眼目,而以意动人心弦,有一种“万趣融其神思,万物为我所有”的感觉,每一点墨的干、湿、浓、淡和用笔的正、侧、刚、柔,都能契合古人,但在意境的塑造上却有浓浓的现代生活气息,加之其本人独得自然的造化滋养,画中有着无限的生机和情趣。

中国画创作历来讲究“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师造化是“外受”的积累,得心源是“内养”的阐发。如果画家缺乏外受或是内养不丰,就会变得麻木迟钝和浮躁浅薄,也就很难在艺术上有所发现和有所建树。张树正是在自己的艺术征途上不急不躁、以自甘寂寞的精神一面深入生活,一面翻检典籍史料,静心创作着自己的艺术。惟其心境如此,才展现出他疏离于当今无所不在的商业氛围下的个人情怀。他虽多次入展全国重大书画篆刻展览,但更多的是自娱自乐,或许,艺术创作对他来说,正是现代都市下心灵皈依的真正家园。

和中国书画杂志社同事在五台山.jpg

张树 芭蕉菊花图 136×51cm 纸本设色 2008年

张树  芭蕉菊花图  136×51cm   纸本设色  2008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6 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禅心侠骨——张树画展】
  2008年11月22日-29日 北京琉璃厂
兰亭画廊、卧龙经房同时举行!
万物皆心——读张树画作感言
张瑞田

[fp][/fp]篆刻领域,张树显示出超凡的艺术才华。固然张树的艺术天分保证了他在方寸之地游刃有余的驰骋,更多的还是依赖于他的勤勉与专注。我与张树交往了二十多年,我清晰地记得,在我二十三岁那年,应故乡《江城日报》所约,为二十六岁的张树写了一篇人物专访,记录了一位初登书坛的青年书法家的成长历程。那篇稚拙的文章,说得多是这位青年才子的认真与勤奋。那个时代,诸如天才、独到等词语有着颇多的禁忌。

那个时候,我的心思在影视艺术上。我组织影评学会,撰写了大量的影视评论文章,还写剧本,试图一展编剧的才华。可能是因为内心的需要,我与书法保持着理性的联系。比如,经常临帖,与吉林市的书法家交往,又经常在本地党报和晚报上发表书法评论和书法家专访。这一时期,我知道书法家们的事情相对多一些,而他们对我却语焉不详,乐观一点,便是把我定位在文学业余作者的序列里。我内心的渴望无需外人知晓,可是我对张树却长时间关注。第一,他在吉林市业已成名的书法家中年龄最小;第二,他一专多能,治印渐入佳境,又能书擅画;第三,他为人低调,木讷而心灵。用当下的流行语表达,张树有人格魅力。

正是因为人格魅力,我一有闲暇时间,就去他的府上聊天。我们是吉林市十中的校友,又是邻居。他住在吉林市北京路的北侧,我住在南侧,两栋楼隔街相望。张树的工作室不大,那是一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一个艺术家如有一间自己的房间,无疑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在我看来,张树就是幸福的人。对他的书法和篆刻,我比较了解,因此,造访张树,常常与他谈画。张树不擅言表,提及他喜欢的画作,他的评析言语少得可怜——高、太高了、有味,云云。

高、太高了、有味的画家董源、巨然、黄公望、董其昌、徐渭、八大、石涛、吴昌硕等人,就是与张树的闲谈中由浅入深地了解了。

张树长于花鸟,直接胎息明清遗韵。明人李日华说:“绘事不必求奇,不必循格,要在胸中实有,吐出便是。”张树以印名世,画事乃情、性闲事。因此,在张树的画中,我们看到了贵适天真的笔墨趣味,这是“兴不属而强为”的对立面,是有情而作、因性而发的生命自觉。然,张树毕竟是深谙中国传统造型艺术的美学语言,尽管笔墨是中国画的主要语言,其自身当然也具有独立的审美属性,但是,完全脱离造型目的的绘画的笔墨,则是单一的存在,仅是感官刺激的趣味游戏。

长时间浸渍金石,又长时间把笔临帖的张树,内心深处形成了传统造型艺术的稳定结构。在笔法上可能是自由而散漫,但在整体布置上甚留其心,一树一石,无一笔苟下;数重之林,几曲之径,峦麓之单复,借云气为开遮。是以境地愈稳,生趣愈流,多不致逼塞,寡不致凋疏,浓不致浊秽,淡不致荒幻,是灵空,曰空妙,以其显现出没,全得造化真机耳。张树惯于以刀为笔,作画时,又以笔为刀,“刻”出荒率之意,沧桑之感,大有“萧疏而不凋残,旷淡而有实际”之境。

戊子居京,离开故乡已12年之久。曾是奋发取义的年轻人,终被时间消磨成哀声叹气的中年人。董桥说得对:中年是下午茶,只会感慨不会感动。我离开故乡不久,张树旋入中国美术学院进修国画。我曾说过,他迟早会拿着画笔,描绘他眼里和心里的生活。可惜,在杭州,张树一病不起,只好辍学返乡。西人说,对艺术家来讲,任何遭遇都是财富。病中的张树顿悟人生真谛,回心向佛,取法名慧树。


也是中年人的张树到了北京,我们的驻地,被京通线牵连着,彼此的路途很近,心更近。我们常见面,谈话的内容是二十多年前的继续——书法、篆刻、中国画,以及书法、篆刻、中国画的市场。我们没有放弃艺术的理想,但,张着血盆大口的北京,道德秩序极度混乱的北京,让我们有一种精神的危机感。因此,我们需要相互的砥砺,相互的支持,相互的鼓励。常在不同的场合观赏张树的画,不,是慧树的画——源自于一个“忠信笃敬,植立根本”的生命的自证自语。这样的作品,是张树“万物皆心”的浩叹。

(本文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当代作家、艺术批评家)
在编辑陈半丁印谱.jpg
国画033.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6 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禅心侠骨——张树画展】
  2008年11月22日-29日 北京琉璃厂
兰亭画廊、卧龙经房同时举行!
树哥其人其艺
郑雪峰

[fp][/fp]哥美仪容,年轻的时候,清瘦中透着俊朗,现在人到中年,更多了平和与从容,穿着中式服装,双手交叉的标准照,外溢着典型的中国传统文人的儒雅气质。


树哥举止总是不慌不忙,言语也简约得很,没有长句式,甚至往往把话说到一半,你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他说话时不完全依赖词汇,精确传情的语调语气已将意思表达出来了。

树哥生活很讲究品位,吃的不一定很贵,但不能太粗糙,颇有些孔老夫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风格。穿得朴素,这种朴素是一种蕴有主观追求的朴素,虽然不留痕迹。

树哥家里的空间不太大,但装修很精致,有点像日式,几盆花——我只认得兰花,滋润而舒展,清逸而优雅,一如主人的情调,书橱也与别人的不同,放在屋的中间,兼作卧室与厅的隔断,书橱是两面插书的,像西单图书大厦的书架那种样式,但不太高,下边宽出一部分,里面装的是精美的大画册。树哥说平生爱好不多,最喜好书,即便多花些钱也要满足自己。

树哥的生活似乎也很简单,约约稿,打几个朋友的电话,看看稿,校正几处释文的错误,闲时设计设计印稿,晚上看两眼电视,写几笔字,有时也参加朋友的聚会,甚至去听听音乐会。

树哥喜欢佛经,是个居士,称慧树居士,我们单位就在法源寺附近,法源寺是中国佛学院所在地,前来进修的都是有学问的年轻僧人,其中有几位经常来找树哥,或请教书法篆刻之事,或求树哥刻印。

树哥很尊崇有学问的前贤老辈,在赏评书法作品时,他很喜欢这些老辈笔下自然流露出来的文气,他也留意收藏一些老辈的墨迹,虽如信封之类的片纸只字,也都用心藏护,他的收藏与钱无关,只是出于对传统文化真诚的喜爱与敬重,他所收藏的一些书画并没有花很多钱,因为在他收藏的时候这些作品还都不值钱。

树哥在博物馆工作过,又学过鉴定,在拍卖公司工作过,接触过的书画很多,眼光很挑剔,在鱼龙混杂的艺术市场中,虽然不能身届其中,却对作品的优劣有着清醒的判断。以古鉴今,他对当代的书画创作的批评也持有很高的标准,也十分清醒自己创作的目标,有明确的追求。

树哥绘画能山水,能花鸟,曾见过他的一个花鸟小册,笔墨酣畅,却又收放有度,极见润泽之美。山水极少作,不宗一家,却是古法,得野逸之趣。

树哥书法小楷得唐人写经之佳处,格调甚高,用笔明净,他写有《心经》多幅,朋友间以能得收藏为幸。以居士的身份,以写经的笔体书写佛经,在当代也许有,但我没见过比他做得更好的。其行草则略带章草笔意,简约而高古。
树哥以篆刻名世,是印坛的实力派人物,有人说他是齐派而能变化者,篆刻的奥妙我不懂,只觉得树哥的印工细而能用拙,故细而不纤,拙而不野。

艺如其人,其实从树哥的生活爱好、性情也就可以窥测其艺术的品格,树哥的艺术讲究格调,散适、含蓄、简约、朴素,这其中自然还蕴含作者心中深层次的矜持与高贵。

树哥从老家吉林飘到北京已有数年,在京城的艺术圈有很多朋友,树哥并不孤独。但在我的心中,树哥的形象是有些孤独的,仔细想来,应该是一种艺术上的孤独,执著的人给别人的感觉都是孤独的,况且树哥耽于禅静也与时下的喧嚣有着太大的反差。这种孤独让人敬重。在树哥的一个《心经》小楷印谱合卷中,我曾题有三首小绝句,谨录其一,以表达我的敬重。

名利劫人深,闭关得自赦。持经如一灯,守此茫茫夜。

DSCF4769.jpg
DSC09080.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6 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禅心侠骨——张树画展】
  2008年11月22日-29日 北京琉璃厂
兰亭画廊、卧龙经房同时举行!
慧树居士印象
奚白

[fp][/fp]采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曾仰对苍天,悠然而语:“你风情万种,隐藏在你的美中,向我走来;无声地向我们诉说,公开你的智慧。”慧树居士的作品,就这样向我们走来。

与慧树居士的相识是一个偶然。

琉璃厂离法源寺很近,我时常会骑自行车去逛逛。而“刀客”刘少白同志,早在他来法源寺拓碑时,我们就认识。是时少白浪迹于西街,我去琉璃厂时,一般都会在他的“一亩三分”逗留片刻,胡乱的吹一通后,再“打马”回寺。

大约是一个周末,少白来电话,问我知不知道张树?老家徐飞兄弟跟我提起过这个名字,说他的印刻得很不错;于是张树这个名字,我就有了些印象。这便是我与慧树居士相识的缘起。

后来的交谈中得知,他一九九八年就在法源寺皈依了我们的副院长上传下印老和尚,法名“慧树”。呵呵,比贫僧与法源的缘分还早五年呢。由于这样的因缘,交谈自然相契起来,所以我们的相识,应该说就是“与佛有缘”罢!

没过多久,我便约了我那个笨石头兄弟和鲍鱼,与少白一起去过他的“通慧文房”。屋子不是很大,但朴素而雅致,房间收拾得很干净。他向我们展示了他的近作“心经”,朱白相间,平淡自然中不乏灵动与机巧。古人说“书如其人”,何止于书,一切内在心性迹化的艺术形式,都如其人。看居士其人便知其印,而观其印则如见居士其人。说到其人,让我想起另一个我认识的人,美院的刘彦湖老师。他们都是东北人,而二位都不太像关外大汉,不只是身量,更主要的是气质。奇怪的是语速,两人都是那种“不激不厉”的风格,语速和缓,音调适中。但是就说语速而言,二者还是有区别的,慧树居士比之慧彦居士更具“江南”风味。呵呵,忘了说他们两个是同一个皈依师父。

曾有人说,张树的印太“平”,我说当代的印太“不平”,朋友会心一笑。我们的文化受西方现代思潮的污染太重,几乎到了操刀捉笔时,已然满脑子全是“变型”与“夸张”,忘了篆刻艺术所依托的文化背景。脱了缰的篆刻艺术又将走向何方?在一阵痛快之后,便是挥之不去的迷茫。

“平”字不易啊。难就难在“平而不淡”,善于学习的人才可以学习平淡,因为平必然会带来板滞,淡容易索然。灿烂至极致乃归于平淡,所谓大实而虚,这当中的玄机非是解人弗能知晓。平淡的东西清纯雅逸,古静精深,细微之丰富,无意之蕴藉,非悟难会其妙,非力不能通达。洪自诚《菜根谭》说:“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神气卓异非至人,至人只是常”。奇之超然乃曰平,浓到深处方谓淡,奇不招摇,浓情淡出。每每对着居士的作品,那份平淡之美常常使我为之感动。感动之一,居士尽能把平淡之妙运,演绎得如此动人;感动之二,在这个张扬、放浪的时代,有人尽能如此平静地守着自己的一片“芳草地”,“净土唯心”啊!怎能不让人感喟。

慧树居士的印,平淡得如一泓秋水,水性是至柔的,然而老子在《道德经》中却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可见水虽性至柔而其用则可至刚,何以至刚?古人云“无欲则刚”,只有平淡了尘世的繁华,才能领略自性的清纯。慧树居士之为人与为艺,一以贯之。与我认识的接触过居士的人,对他的评价都是平平淡淡的、挺好的一个人。言及其人的平淡,要从我们在琉璃厂的相识说起。贫僧虽一和尚,然而于艺术,有与生俱来的习气,也许前生曾种下艺术的善因,或为艺僧亦未可知。因此无论在宁在京,都曾与“名家”、“大腕”之属,见之于展厅、聚会。其中不乏礼仁之士,而自视不群者,亦不在少数。每逢此辈,贫僧便一笑“了”之。而我与慧树居士认识以来,过往数载,对其也略知一二。古人所谓“士之致远,当先器识而后才艺”,器识,与一个人的气魄度量和见识相关。读书多少,不是器识的先决条件,但是读好书,是有利于一个人的器识培养的。器识,也与一个人的器度和资质相关,从某种意义上说,器识就是一种大智慧。“器识其先,文艺其从,立德立言,无问西东”,这是清华大学的老校歌的歌词,对于一个优秀的艺术家来说,器识胸襟是创作的根基,正如情感是文艺创作的源泉一样。没有这个根基,也就不可能产生真正的艺术。

治印,我是个彻底的外行。据说吴昌硕于章法、篆法均是思考再三,而后大胆落刀、小心收拾。我曾见过慧树居士捉刀,亦复如是。章法就是布白,也就是空间关系,或言“设计”似乎更为妥贴。弘一法师曾自言其写字皆依西洋绘画的原则,全面调和纸面的形状,在他给友人的书信中说此原则亦可用于刻印。章法,谢赫谓之“经营位置”,乃是六法之一,而章法其实非常重要。弘一法师认为写字,章法五十分,字三十五分,墨色五分,印章十分。可见在法师看来,章法是作品成功的关键。居士印艺之章法随运而生,“全面调和”,那些呼应关系处理得稳稳当当、丝丝入扣,这也是居士印中的“机关”所在。如果没有“真真确确、明明白白”的慧眼,又怎能读懂慧树居士的平淡呢!刀法是篆刻艺术的主要表现手段之一。切刀善于表现沉着、含蓄、浑厚、凝重的观感,冲刀是利于表现秀丽、流畅、挺拔、斑驳、爽利的效果。我观居士之印,以冲刀为主,每于转折迂回处兼施切法;线条光而不滑、毛而不涩,挥运之间可见技法的圆熟与洗炼,令贫僧颇为养眼。人常用残损来调节印面的虚实,他则以线的疏密与开合,用刀的变化与微妙,来诠释对虚实的个性理解。如此印面更为主动而生动,居士之“慧”于此可谓不虚。想古人又岂来“斑驳”二字,时下舍本求末者,追逐风气不识正法,每让人嘘之不已。

“繁而不乱”和“简而不淡”是艺术表现手法的两极。“繁而不乱”的驾御,“简而不淡”的精深,是人人欲为而不易行的艺术“蜀道”。而这“简而不淡”在居士走来却是这般的从容而自然,那份优雅与隽永,无忌与纯真,是如此的打动人。

艺术是艺术家灵魂的载体,我们内心的情感总要以某种方式表达出来。这种“表达”,可以是倾诉,甚至可以是排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既有了“胸中块垒”顿消的平衡与快感,同时我们的灵魂也由是寻获一种期待的慰藉。而这种灵魂的寄托,是一个人精神的全部体现,即所谓“其精神结集处”,也是生命与灵魂历程的外化。艺术和宗教都是真理的负荷者,都是人们追问宇宙和人生问题的途径。所以,一旦艺术开始拒绝思想和真理,它就开始在拒绝自己。宗教与艺术的实质,不在其外在的表现形式,而在其对世界、人生终极问题的根本性思考。

丰子恺先生在《我与弘一法师》一文中,对于艺术与宗教的关系,有过一段精彩的论述:“故艺术的最高点与宗教相通。最高的艺术家有言:‘无声之诗无一字,无形之画无一笔’。可知吟诗描画,平平仄仄,红红绿绿,原不过是雕虫小技,艺术的皮毛而已。艺术的精神,正是宗教的。……宗教与艺术的高下重轻,在此已经明示,三层楼当然有二层楼之上的。……学宗教的人,不须多花精神去学的技巧,因为宗教已经包括艺术了。而学艺术的人,必须进而体会宗教的精神,其艺术方有进步。”

艺术是人类与宇宙生命本真的最佳对话方式。因此真正的艺术品,都是灵魂玄幽之处的深情呼唤,她也必将扣动本体共鸣的心弦而发出微妙的天籁之音。“文字之相,本不可得。以分别心,云何测度。若风画空,无有所能。如是了知,斯为智者。”居士皈依有年,于艺与道,想来应该都有他自己的体悟与参透。

爰命为文期。


丁香初绿时节记于法源寺
篆刻001.JPG
篆刻002.JPG
篆刻003.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6 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禅心侠骨——张树画展】
  2008年11月22日-29日 北京琉璃厂
兰亭画廊、卧龙经房同时举行!
纸上诗象——张树作品欣赏
孙欣

[fp][/fp]见张树兄作品,便被其富于精神化的花卉形态所吸引。平素与张树兄共事,只知晓其对制印感情甚深,尚不知其在笔墨语言上也自有风貌,令人新生感叹。

中国画作为传统艺术中的重要一支,其特性与民族性、传统文化精神密切相关。作为生活在现世的画家能否正确看待传统,成为长久以来被普遍关注的问题。事实上,抽象地肯定传统,具象地否定传统,传承中国传统文脉和精神特征并能充分吸收传统精华,绝不是形式主义地继承八股画风。

张树兄深知这一点,身为画家,一味争论中国画的传统与非传统亦无裨益,不如低下头来,笔耕于藩篱。他对传统绘画语言的感情之深使得他一如既往地运用传统绘画材料进行个人化风格的创作与研究——身处于时下流行的借转换材料以追逐新象的画家群体之外。材料无有古今之别,这种还原和坚持原材料本身也给中国画发展提供了一种可能性。

张树兄是位居室,研修佛经多年,称慧树居士。张树兄沉静澄明的心境给他的画面带来戏墨的情致,自由而内敛,潇洒而矜持。笔墨游走间,呼气生香,暗合了张树兄本人之于现世的若即若离之态。

张树兄平淡谦和,从他的用笔和用墨可以体会到一种从容不迫的心境。世间事在他那里,即便是险象丛生,想必也气定神闲,泰然以对。那种植存于人类生命暗流中难为显现的舒展之力,不仅体现在他的举止言谈,更多地呈现于他的笔墨形象之中。近现代美术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经说过:西方绘画近建筑,中国绘画近文学。张树兄选择诗意地栖居于个人的精神世界中乐此不疲,传达胸中万象,用独特的绘画语言编织出内心的纸上诗象。不觉想到,诗人王维对中国传统绘画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美学描述。

作家用文字寻找有色彩的图象,而艺术家则是在用图象寻找有意蕴的诗。这一切都与其性情、生存状态、生命体验、精神维度密切相关,而张树兄的画面中所呈现出的气息,不仅传承了中国传统文人优雅高逸的群体特征,而且彰显了其长久以来隐匿于心的身处现世而怡然自得的高士理想。张树兄从不追求、迎合与精神理想不相关之物,而倾力于对于传统文化的深度解读和思考,这点在当下尤为珍贵。
  
2008119日于时雨园
张树  藤鸟图
68
×45cm

纸本设色
2008

国画00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6 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禅心侠骨——张树画展】
  2008年11月22日-29日 北京琉璃厂
兰亭画廊、卧龙经房同时举行!
张树  碧苔芳晖
136
×34cm

纸本设色
2008

国画003.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6 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禅心侠骨——张树画展】
  2008年11月22日-29日 北京琉璃厂
兰亭画廊、卧龙经房同时举行!
张树  香雪海
136
×34cm
纸本设色
2008

国画004.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6 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禅心侠骨——张树画展】
  2008年11月22日-29日 北京琉璃厂
兰亭画廊、卧龙经房同时举行!
张树
晚秋
136
×34cm
纸本设色
2008

国画005.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