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波 发表于 2006-3-14 23:27

观赏墨品鉴

讲讲集墨的故事吧,会很有意思
我的那几块磨真不值一提

假装很帅 发表于 2006-3-15 00:19

观赏墨品鉴

帅兄所言极是,观赏墨 礼品墨一般说来注重的是形状 色彩和装潢,墨质相对较次些,但也不尽然.鄙人平时虽喜舞文弄墨,但始终对书画仍不入道,写几个狗爬式字,蒙蒙人罢了.因而对墨的浓淡深浅领会不深,虽家有千斤墨,也舍不得磨,所谓敝帚自珍嘛!也试磨过一二锭,感觉却是很好.烟质细腻,坚硬如石,磨起来真是寂无声,何无砂粒 气孔现象.以此愚以为凡品墨还是以亲身感受上手看过为准则,否则单凭图片估计八九成,也不可能百分百准确.阁下以为然否?

某些这样的墨里面是用水泥或石膏做的,外面抹上黑色的液体.我以前入道时买过一根,回来试一下磨不动,使劲往地上摔,它却不咋地.我用羊角锤敲开,才看到里面的本质(羊角锤的一个羊角还被它给折断了,你相信我说的吗?这确是真实的!我靠,这么糗的事今天说出来了),有些是用碳黑做的,没砂很正常,往往松烟有点砂,磨口没气孔不代表是好墨,好墨也不一定就没气孔,这和墨质没什么大关系,那是工艺操作的问题.

集昌兴 发表于 2006-3-15 14:55

观赏墨品鉴

非常高兴能和阁下探讨这个话题,诚如所言,伪制者以无所不用其极的手段造假,只可惜阁下没把这难得的假墨真容留存下来,让大家见识见识,岂不妙哉!今后果真撞上此物,一定让他暴光暴光.
 宋人晁贯之在其<墨经>一书中记载,唐时常侍徐铉得一李超墨,长不过尺,细才如筋,与其弟共用,日书五千余字,凡十年才磨尽,磨处边际可裁纸.这从一方面说明墨的坚致如玉石,耐磨的程度.而没有一定的功夫是不可能达到的.有砂砾和有气孔虽不能说明墨的质材好坏,但其捣杵功夫不到位却是确实的.

假装很帅 发表于 2006-3-15 15:29

观赏墨品鉴

所言极是.
现在一些好的墨模也很值得收藏,老兄不妨留意.

集昌兴 发表于 2006-3-15 16:02

观赏墨品鉴

下面引用由海波在 2006/03/14 11:27pm 发表的内容:
讲讲集墨的故事吧,会很有意思
我的那几块磨真不值一提

海波兄别看低自已的东东,只是物有所爱,物有所值罢了,看重墨质的自有其的道道,愚人玩的是版子工艺,当然用水泥巴,石膏之类的可玩不得.有阁下如此知音,真是相识恨晚.
藏墨十余载,可说也有不少趣事,而讲故事是有点讨人嫌的,朋友之间茶余饭后作谈资笑料还将就.收藏其实只是兴趣而已,千万别当它是什么宝,有它没它一样过得潇洒,有滋有味就行了.别有他求!

海波 发表于 2006-3-16 10:08

观赏墨品鉴

说得好,真好,喜欢就是宝

集昌兴 发表于 2006-3-16 12:56

观赏墨品鉴

墨壶2.6斤,壶身松皮纹饰,壶盖以松枝叶为耳,并题两字:清赏,壶面边缘28字篆文环绕.底一方印,大清乾隆年汪进圣制,


集昌兴 发表于 2006-3-16 13:05

观赏墨品鉴

七佛偈墨1.2斤佛面竹 上面刻印的是禅那弟子诚心书写的佛教偈语,俱楷书阳识.


集昌兴 发表于 2006-3-23 11:52

松华墨,园饼式,面镂子母螭戏波图,侧款:华道人墨

海波 发表于 2006-3-24 00:55

继续,在世人对观赏莫不感兴趣时,咱两个共赏
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查看完整版本: 观赏墨品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