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读!!
知道了
知道了,遵守就是了em1 支持公社em1 em1 em1 em1 em1 em1 认真遵守em1 em1 em1
西泠印社新话题
西泠印社的悲哀,不仅是加入中国书协一事。作为改革的试点,还有许多想不明白的事呢。比如,改制前的西泠印社,从老祖宗开始就是凭自己的实力和努力,从不向国家伸手要钱,还积极向国家上交利润。靠广大社员和印社职工用他们的汗水和辛苦创造的利润保存和积累大量的无价之宝,但在改制前夜,西泠印社莫名其妙的就被某个别人定性为频临破产单位。然而改制后,主要的弊病还是没有改变,反而愈演愈烈。大量吃着用着国家下拨数百万皇粮款的处级以上的干部,担任着下属企业的法人,不仅吃着国家的皇粮,还拿着企业的贡品和收益。更有甚者,在中国***的领导下,我们的党有着六千多万的党的储备力量,而在西泠印社出版社却发生着怪事:改制后全体出版社的人员都是经过竞争上岗的,而惟独有一名外系统的退休人员,是由出版社的上级主管部门发红头文件任命的,他就是现任出版社的党支部付书记。当然在党章中并没有说退休人员不能当党支部付书记,但从客观上看也不必要有此规定,因为我们的党有充分的储备力量,非常有能力随时在充满朝气的新生力量中选拔。 但不知西泠印社领导为什么对党的强大的储备力量视而不见。非得用这位要能力没能力,要年令没年令,要学历没学历,只会喝喝老酒,骂骂娘的老朽担任出版单位的党支部付书记(没有设党支部书记一职),也可谓创新之举。某部门的一个头拿着高年薪不算,光吃喝送购的费用就高达30万。老百姓要做多多少少的营业额呀!而该部门的管理是一塌糊涂,产品卖不出去,库存不断积压,资金周转不灵,就靠卖国家明文规定不应该的东西去换钱,为了摆平各级就拿老百姓的血汗钱去换回自己的利益。等等。西泠门事件,要问是哪位先提出来的,这还用想吗?首先西泠印社社委会的领导是社盲,只能听某位个人意见。中国书协开会通过审慎吸收几个团体为会员是不争的事实。至于有人说刘江先生、吕国璋先生都发表态度表示对某人工作的肯定。在此,也有不同的说法,在清明祭吴昌硕时,有人问及其中一位加入中国书协事宜,当时的态度是:我怎么不知道此事,怎么不把我们放在眼里。那么另一位先生更是表态说某人不拿印社一分钱,应该说工作做得比我好。真听不出来是讽刺还是幽默。老人家你又拿过钱吗?别忘了,你别说你没也没拿社团的一分钱,就是连国家的皇粮你都没有吃过。你拿的是你西泠印社企事业法人的钱,是创造财富的报酬。并且你做得比他更好,在任时还不断地上交国家利润,用全体职工的辛苦钱积累了丰富的文物宝藏。你这么谦虚,让路旁行人都不理解。你为什么要这么贬低自己,莫非你也在换届之年有什么想法。不得而知? 己知,阅了 em2 em1 按本做 守法 论坛已经设置需要回复2个帖子才可发表新主题,
知了知了。刚才白跑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