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画廊 发表于 2022-2-5 12:20

文字与书写

(一)
中国文字,首重认识,次重书写。儿童启蒙教育,从什么字体开始,这种字体就是书法的基础。
如果在今天你习楷书之外的字体,你也要认识楷书;如果你穿越到秦朝习楷书,意味着你无法跟别人交流,即使写得再好,也属“天书”,这便是时代的局限或法则。
当然,今天你习楷书外的字体,可以从这种字体中那些具有代表性的字体入手。
就书写而言,模仿各种字体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都是可以作为基础之一,更简练的说法熟悉汉字书写的空间与线条的是书法的基础。
因时代局限,楷书属于普遍性,余者属于殊性。若以殊性来替代普遍性,是钻牛角尖的体现。

(二)
曾见过不少人拿写字与书法这两个概念进行争论,认为写字是偏重日常交流的书写,具有普遍性,书法则是艺术一种或属于写字的异类。
写字是普遍性的,即使是书法作品,也是写字一种。
写字这个概念的定义就是书写汉字,书法则可称为书写汉字作品中具有很高审美价值的作品。
由于写字审美价值的衡量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故一件写字作品能否称之为书法的界线很是模糊,漏洞不少,最易混水摸鱼。

(三)
汉语字典就是汉字的标准,即使不知道这标准的起源,当使用汉字时,仍会不由自主去遵循这一标准。
凡与标准相背的,都是错误的,这确保了以文字记录、交流的准确性,如律法的颁布,是通过文字来表达,免得口讲无凭,这也是自由的底线。凡使用文字,文字的准确与否是最重要的。
从观赏角度出发,写字作品中的汉字辨识度可以边缘化,可作为中国人,自小开始就被汉字及其标准包围,将汉字的辨识边缘化,恐怕力有不逮或只能偶尔为之,终是走不远的。
五体本身就具有无限的可塑性,边缘化也在五体之内,始终跳不出五体的掌控。

(四)
书法最终是向内倾的,即外在形式服膺于心灵。诚实的表达是顶点,儒家有“真诚如神”之说,真诚的意义远比我们日常认可的更为深邃,可它是写字成为书法的唯一法门。
我们所说的“诚信赢天下”,这个“诚”所指是以合理的收获为前题的,目的是“赢”,动机明显,故这不是真诚,仅是社会上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基本契约。
书法中的真诚表达是“有意无意天为之”,如天下三大行书,错字漏字皆有。若完全无意,无法成书,完全有意的作品不少,不乏精美之作,可在书史上,无法跟天下三大行书媲美。
“有意无意天为之”这种状态不是个人努力就能获得的,而是偶然间出现的,拿起毛笔写字时,碰巧进入这种状态,佳作就出现了,故前人又称此为“神来之笔”。
2022.2.5

台山画廊 发表于 2022-2-5 13:35

神来之笔,是作者偶然间真诚的表达,作者本身无力重复,学习者更是如此。不过,其中的表达形式可以学习和借鉴,至于用“得其神髓”来表达学习的收获,那是读了《道德经》后将自己当成老聃了。
苏轼的好基友在跋寒食帖中称: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苏的书法并不受时人所重,黄庭坚书法受苏轼影响很大,知苏的书法之妙处。但知其妙处及如何将其妙处说出来是两码事,只能以人力无法复制作为对寒食帖的推崇。
就此衍生出这样的说法:易仿的作品多偏于平庸,难仿的作品往往是佳作;又,凡世之所贵必贵其难。实际上,这两种说法不够全面,相对而言,静态书法如篆隶楷易仿得的,动态的如行草要仿得似较难。静态的书法作品,一点一画分明,基础一般的,细心一些,不难描出个模样来。而动态书法作品,节奏变化丰富,若是作者信手写就,一旦认真临写,就远离信手写那种状态,形再似,稍与原迹对比,较易看出两者的不同处来。
由此可见,静态书法的临习与动态书法的临习,其侧重点也不同。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文字与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