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铎一生师古、宗羲献地轨迹
[这个贴子最后由狂草王在 2004/12/30 03:09pm 第 1 次编辑]书学以师古为第一义。近世书家以臆骋动无法度。如射不挂鹄。琴不按谱。如是亦何难之有。变化从心,从心不俞(右缺足旁)。呜呼。难
王铎一生师古、宗羲献地轨迹
之矣。近世诗与古文亦然。此可以惊河伯,不足以当海若也。崇祯十二年六月嵩山樵者王铎临古因题于末,以俟相知如何。王铎一生师古、宗羲献地轨迹
好个变化从心,从心不俞,收益也王铎一生师古、宗羲献地轨迹
应是王铎早期作品,似乎刚从王羲之而出。
王铎一生师古、宗羲献地轨迹
[这个贴子最后由狂草王在 2004/12/30 02:33pm 第 1 次编辑]书学以师古为第一义。近世书家以臆骋动无法度。如射不挂鹄。琴不按谱。如是亦何难之有。变化从心,从心不俞(右缺足旁)。呜呼。难之矣。近世诗与古文亦然。此可以惊河伯,不足以当海若也。
崇祯十二年六月嵩山樵者王铎临古因题于末,以俟相知如何。
王铎一生师古、宗羲献地轨迹
崇祯十二年俺查了一下,是1639年,嵩樵先生大约44岁左右吧!下面,让俺们看看嵩樵老人58岁时节又是怎样地观点。
王铎一生师古、宗羲献地轨迹
[这个贴子最后由狂草王在 2004/12/30 03:06pm 第 1 次编辑]不太清楚,内容如下:
予书独宗羲、献,即唐宗诸家皆发源羲、献,人自不察耳。动曰,某学米,某学蔡、又朔而言曰,某虞、某柳、某欧。予此道将五十年,辄疆项不肯屈伏。古人字画诗文,咸有万彟匪深造博文,难言之矣。己丑,三弟鑨在京。弟雅嗜古,研虑字画诗文,即宋词元曲,皆有权衡,可与寐言,因书古体,正不屈心从今如诗之钟谭人于酸薄浅隘,譬之禅门十二部,有大乘、有小乘,有正宗,有魔道,未易户晓,下士大笑,正不必户晓耳,书寄大司寇北海张老社盟,应不憎此语也。嗣君中社同馆又雅相善,持此求予书,偶仿数家意画。一数五十年,迂叟嗜此逼六旬。北海君心曰,斯卷所撰夫夫也,匪无所源本,而为墨猪者噫。予又转疆项,而中心屈服矣,洛鱼王铎识于琅华馆。 :em16:
王铎一生师古、宗羲献地轨迹
清人吴德旋在其书法论著《初月楼论书随笔》中说“张果亭(瑞图)、王觉斯(铎)人品颓丧,而字居然有北宋大家之风,岂得以其人而废之?”此言极是.君不见今之书坛,岂不多为米元章、王觉斯之天下?且溯而言之,二者皆从古入,终由已出也,是谓“书学以师古为第一义”之要。由此反省当今习书之人,临帖之功并非不深,用笔之法亦有所象。更有所谓“遍临真草隶篆行”五体之誉者,天花乱坠,忘乎所以。而观其书法,直如笨牛入泥,无所适从,难以自拔。究其原因,一则无心迹之流露,二则无古意之蕴藉也。诚如董香光所云(大意):学书不以临古,终入野道。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