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网络上常用的手法和伎俩--
------吸引眼球,哗众取宠!
-----------逗你玩的, 两次展览相隔时间不长、同样的作者(高手没投是极少数),反差如此之大才说是奇案。
有人一看这题目,就以为发帖者心态出了问题,我倒以为这些人自己的心态得调整下,
正因为相信中书协、相信评委,才认为这现象不正常,值得调查研究,
如果不相信评委不相信组织者,那发生任何情况都是正常的!
我总认为每个评委都是一个能独立思考和有独特见解的人,是不太可能人云亦云的,
也不是谁一声令下:浙江是东道主,得照顾浙江,浙江入展数就很高,
又一声令下:封杀浙江,浙江入展数就很少了。
绝对不会是这么回事的。
就算安徽和浙江有磨擦,评委也总不会都是安徽的呀,
事情不会是这么简单的.
原因可能会很多,但从中可以折射出评审制度的不完善这点我想应该是肯定的,
比如按省分开评等,就显得很不科学,很不公正,容易授人以隙.
这也是大展操作者要反思的.
发现问题不是坏事,
关键是怎样使往后的评审更为完善! 行草展浙江大获全胜,
兰亭却一败涂地,
反差实在太大! 行草展浙江大获全胜,
兰亭却一败涂地,
反差实在太大!
阿弥陀佛 主要是评委问题.安美评委纪光明.张宇.怎能当评委.乱套了.行草展最合理
别闹了高手根本没有出手
看了你们的勇跃发言,有好多的高手没有出手或者精品舍不得拿出来,我是这样认为的.不信?这才刚刚开始,时间会证明的. 兰亭奇案浙江倒霉原因分析(转帖)文/bs88
浙江这次真的倒了霉,百年的篆刻在西冷,中国书法学科的起源在浙美,这次兰亭篆刻奖浙江连提名奖没有一个,在书法评奖中得了光头,这也给西冷和国美罩上了不光彩的阴影。
这次浙江兵败原因有五:
一是此次兰亭奖竞标的竞争。据网上传闻,浙江在这次兰亭奖举办权竞争上抛价太高,至使安徽难以承受,最后中国书协不得不再在安徽搞一个安美杯给安徽一株摇钱树。因而中国书协和安徽书协对此有看法。
二是绢和宣纸的竞争,浙江书家喜用绢写,因为绢盛产浙江,价格昂贵。这与安徽盛产宣纸进行了经济领域上的竞争。安徽可以在征集作品过程中做手脚,按地域把你的绢作品集中起来让你浙江人自相残杀。你浙江的失败,表明了中国书法不是绢上的书法,是宣纸上的黑白书法。
三是稿件数之间的竞争。你浙江投了两百件,按10%的入选率,浙江最多也只有20件。河南、江苏各投了四百件,也按10%的入选率,入选数在40件以上。
四是浙江书协导向错误。浙江书协也办了所谓国展精英的培训班,以为让几个精英来撑撑面子,殊不知这些精英对国展很谈漠,从入展名单看浙江的书法精英几乎都没投稿,而好多入展兰亭奖的是全浙展都难入展的人。
五是浙江各级书协对兰亭奖没有象全浙展那样重视。每次全浙展浙江都搞得象模象样,各级书协普遍搞点评会、观摩会、讲座、培训班,可对全国展,浙江各级书协从没有重视过。浙江每次国展都是游兵散勇投稿,从没听说过有集体组织投稿的,这无疑降低了入展率。而江苏的苏州、南京、常熟和河南的各级书协,都是集体组织投稿,兰亭奖评委绝不会象湖南的建党展一样给集体投稿的再剃一次光头。
六是行草书展上的竞争结果导致了这次浙江兵败。行草书展浙江大出了风头,取得近150张中国书协入场票。你浙江总不能老是在高兴之中,这次兰亭奖也给你一点点痛苦。 上面这种分析相对比较客观\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