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先说说我自己的看法,先说楷书,楷书我们大家都知道有欧、柳、颜、赵,这四种风格的楷书在写法上各有不同,但是却都具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点划有精神、结体严谨。使人观之感觉有一种端庄秀丽的美。应该说这四种楷书在书写风格上是互为创新,这样的创新受到了历史的认可并代代延续传承。到了当代,启功老先生又开创了另外一种令人耳目一新的楷书,我们从中又一次看到了楷书所体现的那种清新雅致的美。可以说一幅好的楷书作品,会带给人一种卓然正气,令观者油然而生一种敬意。
再说说行书的美,我国行书大家有王羲之、米芾、王铎等,看到他们的作品你会感觉到那种笔断意连、行云流水的气息!
然后再来说说草书,每一个喜爱书法的朋友都会知道怀素、张旭、张芝这些古代的草书大家,为什么他们的作品被后世所推崇呢?原因只有一个因为我们从他们的作品中看到了汉字书写的另一种表现形式,那种龙蛇竞舞、起伏跌宕的美!怎么能不让观者陶醉!怎么能不惊羡祖先在书法上给我们创造的美!
然而,你再看看现在的打着书法创新的幌子卖字的那些人,他们在玩儿些什么鬼把戏,王镛也好、沃兴华也好,可以拿出他们的作品看看,从他们的作品中你能否看到书法所应具有的点划美?姿态美?结体美?线条美?章法美?布局美?如果这些都没有,那你说还有什么美?好的书法作品展现给我们的是一种直观的美,而这些丑书展现给我们的是一种含蓄的美吗?面对满纸零乱,有些眼毒的书法爱好者可能会看出老辣、古拙等东西,这些人呢,也许真懂,也许是装懂,也许什么也不懂。但骨子里就是怕别人说你什么也不懂。字如人,有些人你一看就很美,但是有些人,你乍一看不美,再一看还是不美,你再看的时候还不如第一眼看的时候。我把现在有些人的书法创新打个比方:喝醉了酒的人吐出了一些秽物,当然这些秽物可都是在一些传统的粮食和蔬菜基础上加工出来的。(如现在的许多的丑书作者,他们当初学习写字的时候也是取法于传统,只不过后来觉得自己无法超越古人,但又不甘心没钱花,就借着自己的高位或在其他什么方面的知名度搞起什么现代书法来了。其实呢,说白了他们的心思根本不在于什么创新不创新,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创钱。)而现在一些人受价值取向的误导,却把尿罐子当水杯喝得津津有味自得其乐!哎!世界之大,什么人都有!
帖子写的仓促!未及细琢,言词多有不周!
我想時間可以證明一切
原帖由 青柳依然 于 2006-11-8 18:19 发表于兄我想跟你探讨一下什么是书法的美?
我先说说我自己的看法,先说楷书,楷书我们大家都知道有欧、柳、颜、赵,这四种风格的楷书在写法上各有不同,但是却都具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点划有精神、结体严谨。使人观 ...
好大哥說的好
我有另外一個觀點,所謂像由心生,一個人的內涵絕對會影響外表,在台灣看過多少大師級的書法家(最近我也看了內地一些比較正規書法大師),外表皆是溫文儒雅之士,初見王鏞之流,如見走唱賣藝之人,居然也能稱之為大師,所寫書法毫無章法佈局,可惡啊,糟蹋國粹至此地步,令我聯想到現在台灣之政局,如陳水扁之流毫無領導人智慧,基本做人誠信皆無,結果也是有一群人捧在手掌心,但是我始終認為,時間會證明一切,總有一天,這些得勢的小人,會被歷史所唾棄 哈哈!泊云弟以貌取人可能会有失偏颇!欧阳询可是奇丑无比的!但他可是欧体的创始人呀!哈哈! 原帖由 披褐堂 于 2006-11-8 12:33 发表
现在女性的时装如果放在十或二十年前,会得到好的评价么?露肚脐的?
我买了沃先生的<临书指南>,私以为不是一般的好.沃先生临的很多东西水平也都很高.在艺术方面的探索我也很赞赏.当然还有王镛先生的东 ...
中肯 我一直觉得书法应该向绘画借鉴。学画之初,必定先要画得像,好比写字先要写得平正。但无论古今中外,在画得像以后,一定还要有所突破、改变。书法也是,书谱也讲先平正后险崛。当然这里面要有一个度,如白石老讲的似与不似之间。 所以西方的印象派、后期印象派等,多好啊!当然他们的精彩,并不会掩盖文艺复兴那些大师的风采。现在的新写实依然有很好的作品,中国的一些油画家也有专门搞这方面的,比如冷军。。。也有沿袭印象派的,于是风格多样百花齐放。 过去不行,徐渭那么好的东西,现在咱看是好,当时不也经常“笔底明珠无处卖,闲置闲抛野藤中”么?
但是我很讨厌用颜料糊涂烂抹的伪绘画,打着抽象、前卫的幌子。搞书法的也有象玩杂耍的,玩非文字的、用嘴(非残疾人)、倒书、拿美女的头发。。。。。。我也很讨厌这些。目前玩丑书的,有功底不行的,但不象青柳兄说的都那样。青柳兄可能只看到沃老师最近创作的那些探索性的东西,我看过很多古典风格的东西创作作品,包括临的很多经典,佩服之极!!王镛老师的东西我也看过不少,包括在“流行书风”展上看原作,也真的认为很精彩。
回过头来。我正式学书法大概在20年前,当时的欣赏面很窄,喜欢赵子昂不得了,对颜体的部分楷书如麻姑都不喜欢,勤礼碑还勉强接受,张玄还行,龙门造像则欣赏不了。每见报纸上田蕴章老师、刘炳森先生的作品必定剪下来。当时连王学仲先生的字都不喜欢。
现在则都喜欢。因为他们代表不同风格的美。甜美、壮美。。。。还有凄美呢啊,前些年,买了一本非洲雕塑,那有是另一种美。没有一件符合人体比例的,很夸张。但我真的觉得很美,打动人。
柳兄发的王镛先生的楷书,如果却系代表王老师水平的楷书,我也不会恭维的,没我写的好。但他的行草我真佩服!!!而草书不是由楷书进化的,隶——章草——今草。所以不擅长楷书而擅长草书是站的住的。
同样,我的同乡、很尊敬的田蕴章老师,他的欧书可以说全国顶尖一流,而行书我同样不敢恭维。我还参观了他的族侄田中荃先生的书法展,欧楷同样出色,但是几件行书、隶书都难达到专业书家水准。 又:在进修书法本科的课程中,有一门《美学原理》,是我翻过的唯一一本美学书。老师讲的不错,但我没记得多少。想起还有残缺之美,维纳斯、古罗马角斗场,出土的一些不完整的陶罐。。。。。。美是丰富、多样的。不能因为有残缺美,就把房子炸破,他们是并存的。
还有青铜器,如果用化学溶剂清洗干净,会更美么?班驳、古朴美啊。
一件光华亮丽的塑料杯,会比一件泥塑罐子美么?
记得电视上介绍过一个中国的“丑女”名模,“丑”的美极了。一开始也是碰壁。
我虽然写字为主,但经常看很多东西,比如《视觉》、《江苏画刊》(现叫画刊)、《美术大观》、《艺术世界》、《书法杂志》(现叫东方艺术---书法,我从创刊都有)、《中国书画》。。。。。。为了是养眼。甚至有时看看京剧,其实什么也不懂,“但赏其美”(好象是老舍对吴小如说的)
杏花春雨江南,骏马秋风塞上
江南水乡,大漠风光,各有其美,非是谁也不得罪也!
[ 本帖最后由 披褐堂 于 2006-11-9 10:13 编辑 ] 于兄的很多观点我都赞同,可能是我们在一些问题的理解上存在误会,只不过表达方式上不同而已,也可能是我的水平确实低下。要说明一点的是:于兄所看到的那幅王镛的作品是我联系发图片时我写的!哈哈!见笑了!
回复 #1 青柳依然 的帖子
支持 柳兄对正统书法的捍卫我也坚决支持!!!作为书法老师,我是坚决主张让学生临习古代经典的,特别是打基础的阶段。据说沙孟海(记不清了)老晚年时候还勾摩兰亭序,何况我等。我现在每天用功的行书日课也以二王为主,偶尔写米、王,很少写元以后的东西,但经常看。那天临了点徐渭自书诗册,别有所获。他和王铎虽然很多创作的大作品都很狂放,但他们很多精致平正的东西都极好,比如王铎临的圣教序还有小行楷,了不得!!!
现在我在学校的工作室也能上书法网了,以后多交流!!
QQ:626618190(书生) 哈哈!于兄谦谦君子风度令我十分钦佩!书坛的百家争鸣有益于书法的发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哪怕争论的脸红脖子粗,但朋友很是要做的!于兄的字外功夫也相当了得,谈吐间书卷气馥郁!实令我受益匪浅!好,以后还请多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