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 发表于 2006-11-27 09:47

艺术书法是时代的产物

艺术书法是时代的产物
□潘明环
  王镛先生以一个书画艺术家的艺术敏锐和直觉,从大的文化背景下提出“艺术书法”这一新的观念。“艺术书法”一经提出,便在书法界引起了广泛关注,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和学术争鸣,从而为推动书法事业的发展增加了活力。
  有位哲学家曾经说过,任何一种艺术都是时代的产物,都要打上时代的烙印。书法虽然是一门最抽象的艺术,也同样脱离不了这一规律,在其艺术形式、艺术风格上同样会受到时代的影响。沃兴华先生说:“书法艺术创作的本质就是将时代精神灌注于对传统的分解与合成之中,就是刹那间完成的个人与社会、历史与现实的交融。”

  纵观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历史,无论在点画、字体、书体、字数或是幅式上,都与其所处的时代有着密切的关系。艺术是具有主观的人与客观的自然环境关系的一种集中反映。甲骨文笔画细,金文粗,二者的点线是受到当时书写条件的影响而形成的。秦代的小篆取纵式,以展现其法制的肃穆;汉代的隶书取横式,以展现其广开疆土的气势。这表明不同的社会背景会带给人们不同的审美意识。到了明清时代,由于朝廷的好恶和科举应试的需要,馆阁体成了众多文人学子的必修之课。中国书法由刻在龟背兽骨上,到写在竹简上,由盘坐炕上扶几而写,到站在桌子前任意挥毫,再到把纸铺在地毯上,挂在墙壁上书写。这些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书写方法,决定了书写的字数和幅式,宋以前流行的横式手卷,如果字写少了就不符合手卷的审美要求。而现在流行于低矮楼室的斗方上如果字写多了,就会显得累赘,不气派,缺乏艺术性。就幅式来说,汉简的长度一般是宽度的20—30倍,它给人们的审美感觉是左右两边的挤压力过大,如果写长形字,就会使章法结构不协调。而写横式字形可以产生外张的力量,通过上下左右的外撑,就能达到整体的和谐与统—。狭长的对联适宜于写横形字也是这个道理。以上所说的甲骨文点画细,金文点画粗,秦小篆字形长,汉隶书字形扁;明清时流行馆阁体,清末民初大兴碑学;手卷以字多为美,斗方以字少为宜,如此等等,无一不受到时代的影响。

  当社会发展到科技信息化,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传统意义上书法的记录符号、交流信息,表情达意的汉字实用功能几乎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手机短信、电脑打字、网络通讯等,如果谁再用书法的形式写家信(艺术交流除外)、作记录,出布告,准会被看作是“土老帽”。然而,这些几乎消失的功能,属于书法艺术的非主流部分,这样反而使书法的艺术性和艺术要求更加突出,使书法家和广大书法爱好者更能站在艺术的立场上审视、判断书法,以艺术的审美视角来创作书法,从而使书法艺术能够顺应时代的发展。一位网友评论“艺术书法”这一新观念“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做到了与时俱进”。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认为,随着社会的变革和时代的发展,任何一门艺术都会在延续传统的基础上其内涵和外延不断地发生变化,都会使其中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部分逐步显露出来,并要求该艺术门类的先觉者能够敏锐地认识它,及时地调整它,我想王镛先生正是出于这一理念而提出“艺术书法”的。

  近些年来,书坛崛起的流行书风以其独特的艺术追求确立了它在书法领域的学术地位。连续三届全国流行书风展,初步完成了传统书法的现代转型,展出的作品整体艺术水平一届比一届高,充分体现了策展人、主持人关于“深入地继承传统,强化书法的学术风骨,提高书法的艺术品格,体现书法的时代精神”的基本指导思想。

  在书法发展的过程中,不同的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艺术倾向。比如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明清尚姿,而当代则尚艺。河南省中国书法院提出的“尚艺书法”,就是对“艺术书法”的更加具体化。狭义上的书法艺术包含着一些附加的属性,如清代的院体书法,其政治性和实用性远远超出了艺术性。而尚艺书法以注重和崇尚艺术为原则,尊重传统而不拘泥于传统,勇于创新而不随意涂鸦。何谓传统书法?我认为,经过历代书家筛选而形成共识的经典碑帖是传统书法,散存在民间的砖刻瓦当、墓志、摩崖以及敦煌遗书之类的优秀作品也应该属于传统书法的范畴。然而,大名家的经典书法艺术几乎到了极至的程度,想要动它一点都是异常困难的,都会破坏它的艺术整体性。一位书法家曾经用“锦衣丝袍”来比喻经典书法,认为精制的“锦衣丝袍”只能放在艺术博物馆里供人欣赏,改一改就会不伦不类。而民间书法就像未加工成衣服的绫罗绸缎,是原始率真的原材料,可以加工成最好最美的衣服。因此说民间书法是既丰富又易于被吸收的艺术营养。青年书画篆刻家程风子、徐海等艺术家在积累了深厚的传统功力的基础上,十分注重从民间书法里吸取养料,探寻新的路子,从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艺术成就。被誉为获奖大户的王金泉等书家,也是流行书风(或者叫艺术书法)队伍中的一名主要成员, 由于他们敢于冲破几千年来书法理性所形成的各种法则模式的束缚,大胆进行创新,赢得了多数书法权威的认可。事实上,书法艺术创作是一种生命本能的情感宣泄,如果陷入陈旧的规矩之中而不敢越雷池一步,“如同用理智和思辨去谈恋爱”,就会失去书法艺术的魅力。“艺术书法”在坚持传统书法合理内核的同时,也破除旧的法则模式,主张“唯见神采,不见字形”,注重整体形式,强调章法结构,更多地关注于字法上的千姿百态,字形上的穿插挤让,墨法上的浓淡枯湿,笔法上的轻重缓急,章法上的黑白虚实,千变万化,用最夸张的手法造成字与字、行与行之间正斜大小疏密虚实的强烈对比关系,以强化其视觉冲击力,增大其艺术效果。

  总之,“艺术书法”的突出特点就是把书法的艺术性提高到首要位置,这与传统意义上的书法艺术有着很大的区别。具体地说,艺术书法的观念更新了,文化背景变化了,创作的视野拓宽了,服务对象扩大了,学术价值增强了。我相信,“艺术书法”对于中国未来的书法创作和书法事业的发展将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披褐堂 发表于 2006-11-27 13:02

严重支持!

freedom31 发表于 2006-11-27 21:08

事实上,书法艺术创作是一种生命本能的情感宣泄,如果陷入陈旧的规矩之中而不敢越雷池一步,“如同用理智和思辨去谈恋爱”,就会失去书法艺术的魅力。“艺术书法”在坚持传统书法合理内核的同时,也破除旧的法则模式,主张“唯见神采,不见字形”,注重整体形式,强调章法结构,更多地关注于字法上的千姿百态,字形上的穿插挤让,墨法上的浓淡枯湿,笔法上的轻重缓急,章法上的黑白虚实,千变万化,用最夸张的手法造成字与字、行与行之间正斜大小疏密虚实的强烈对比关系,以强化其视觉冲击力,增大其艺术效果。


如果真是这样,还需要临贴吗,如果临,临谁啊,

宫恩武o 发表于 2006-11-27 22:18

未加工成衣服的绫罗绸缎?那一块未雕琢的璞,和一块雕工上乘的玉,究竟谁会给你带来思想上很深的感动,延伸到艺术,书法真的通画法吗,好像难以服众

挥风牧云 发表于 2006-11-27 23:34

原帖由 freedom31 于 2006-11-27 21:08 发表
事实上,书法艺术创作是一种生命本能的情感宣泄,如果陷入陈旧的规矩之中而不敢越雷池一步,“如同用理智和思辨去谈恋爱”,就会失去书法艺术的魅力。“艺术书法”在坚持传统书法合理内核的同时,也破除旧的法则模 ...
事实上要想写好书法就要先学会怎样抓住毛笔,这是我教育儿子的第一句话。[声明:没有侮任何人的意思,我确实是这样教儿子的。]

[ 本帖最后由 挥风牧云 于 2006-11-27 23:44 编辑 ]

挥风牧云 发表于 2006-11-27 23:41

原帖由 freedom31 于 2006-11-27 21:08 发表
“唯见神采,不见字形”,
前天我那上幼儿园的外甥还给我讲了一个笑话:
老师让学生画画,一个学生拿着一张白纸交给老师,
并对老师说:老师,这是一幅牛吃草。
老师问:草呢?
回答说:被牛吃光了。
老师又问:那牛呢?
回答:你傻还是牛傻啊,这里的草都吃光了,牛还在这干吗!

我也给我外甥讲了一个笑话:
老师让学生画画,一个学生拿着一张黑纸交给老师,
并对老师说:老师,这是一幅黑牛在晚上吃草的画。
老师问:草呢?
回答:晚上什么也看不见啊。
老师问:牛呢?
回答:黑色的啊

[ 本帖最后由 挥风牧云 于 2006-11-28 00:16 编辑 ]

挥风牧云 发表于 2006-11-28 00:06

原帖由 宫恩武o 于 2006-11-27 22:18 发表
未加工成衣服的绫罗绸缎?那一块未雕琢的璞,和一块雕工上乘的玉,究竟谁会给你带来思想上很深的感动,延伸到艺术,书法真的通画法吗,好像难以服众
支持老宫!!!!!!!!!
原帖由 freedom31 于 2006-11-27 21:08 发表
事实上,书法艺术创作是一种生命本能的情感宣泄,如果陷入陈旧的规矩之中而不敢越雷池一步,“如同用理智和思辨去谈恋爱”,就会失去书法艺术的魅力。
书法的首要原则是高雅!!!!!!
那些胡涂乱摸那里高雅了?
谈情说爱,发泄情感也有高雅和委琐之分!!!
那些丑书是高雅的吗?我看到是具有十二万分的委琐!!
原帖由 freedom31 于 2006-11-27 21:08 发表
字法上的千姿百态,字形上的穿插挤让,墨法上的浓淡枯湿,笔法上的轻重缓急,章法上的黑白虚实,千变万化,用最夸张的手法造成。。。。。

那些所谓的“创新”的丑书达到娴熟技法的程度了吗?连技法都谈不上更何谈展现情感?不信让大猩猩抓着毛笔涂抹一番,然后再套用一些现代的理论试试。

[ 本帖最后由 挥风牧云 于 2006-11-28 00:09 编辑 ]

ljx197428 发表于 2006-11-28 14:30

原帖由 宫恩武o 于 2006-11-27 22:18 发表
未加工成衣服的绫罗绸缎?那一块未雕琢的璞,和一块雕工上乘的玉,究竟谁会给你带来思想上很深的感动,延伸到艺术,书法真的通画法吗,好像难以服众
      支持!
      所谓”艺术书法“会渐渐把书法模糊化,如果”艺术书法“大行其道,书坛就会到处是如虫钻蚂爬的、哆哩哆嗦的工艺品,还要鸠占雀巢,把这些不伦不类的画儿说成是书法、而且美其名曰不落俗套的书法,这就是正在谋害书法的原凶!
      我们还要认识到,如果所谓”艺术书法“泛滥,那么书法的审美就会陷入一团糟的局面,因为这些画儿上的东西线条是扭曲的、字形也是软体动物,笔道是哆嗦的,好象脑血栓写出来的,通篇充满了软瘫和畸形,而且毫无规律可言,这样的东西,你拿什么作为评判它们的标准呢?显而易见,如果说它们有美感,也只是整体上的美感,这也正是一件工艺美术品与书法作品的区别,真正的书法,一点一画都蕴含着笔法的美,这些恐怕是涂抹工艺品的人根本也永远理解不了的,因为他们达不到这个层次!我想,如果用脚板沾了墨在纸上印一下,再模仿属上沃兴华的名,也难辨真伪,也有人会相信那就沃的字。
      我想”艺术书法“除了标新立异和哗众取宠以外就没的说了。

freedom31 发表于 2006-11-28 22:19

不敢相信,也不愿意相信艺术书法代替传统书法,但这位老大说的好象有道理,说真的,如果是这样,传统书法没落,艺术书法中兴,我就打算不再写字了。说这样的话我有点悲伤。
其实我自己也觉得说这样的话还太早,传统书法难道要象许多物种一样断送在我们这代人手里。有人说传统书法的生态环境已经被破坏,国人都不用毛笔,都用圆珠笔,用电脑。但也没有看到还有大量的书法爱好者,这些人不是大生态也是小生态啊。举个例子,冷兵器时代,国人都尚武,武术一套一套的,现在杀人用枪了,武术也没有灭绝啊。
还有,现在确实有艺术书法,但艺术书法难道非要取代传统书法,谁说不能共存啊?再说艺术书法能不能活下去我看还是个问号,还没有坐上皇帝位子就想弄死老皇帝。

关于这个讨论很激烈,传统书法和艺术书法我的看法不好放在一起比,你搞比赛要分类,就象青歌比赛,你原生态唱法得分高,我美声不和你一组好吗?
还有啊,艺术和传统也不要象文革两派搞你死我活的斗争,和谐相处啊,总书记天天说,就是不长点记性。
万一传统书法要退出艺术舞台,我会象当年黄家驹摔死在日本一样悲伤,但传统书法会永远是我一生中最温暖的怀念。

freedom31 发表于 2006-11-28 22:20

不敢相信,也不愿意相信艺术书法代替传统书法,但这位老大说的好象有道理,说真的,如果是这样,传统书法没落,艺术书法中兴,我就打算不再写字了。说这样的话我有点悲伤。
其实我自己也觉得说这样的话还太早,传统书法难道要象许多物种一样断送在我们这代人手里。有人说传统书法的生态环境已经被破坏,国人都不用毛笔,都用圆珠笔,用电脑。但也没有看到还有大量的书法爱好者,这些人不是大生态也是小生态啊。举个例子,冷兵器时代,国人都尚武,武术一套一套的,现在杀人用枪了,武术也没有灭绝啊。
还有,现在确实有艺术书法,但艺术书法难道非要取代传统书法,谁说不能共存啊?再说艺术书法能不能活下去我看还是个问号,还没有坐上皇帝位子就想弄死老皇帝。

关于这个讨论很激烈,传统书法和艺术书法我的看法不好放在一起比,你搞比赛要分类,就象青歌比赛,你原生态唱法得分高,我美声不和你一组好吗?
还有啊,艺术和传统也不要象文革两派搞你死我活的斗争,和谐相处啊,总书记天天说,就是不长点记性。
万一传统书法要退出艺术舞台,我会象当年黄家驹摔死在日本一样悲伤,但传统书法会永远是我一生中最温暖的怀念。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艺术书法是时代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