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把崔志强打造成“书坛包公”
不要把崔志强打造成“书坛包公”——透过“十问”理解崔志强
中书协篆刻委员会的秘书长,负责《当代篆刻艺术大展》工作崔志强因为拒收不明来源的5000元贿款事件在书法网络被透露,一霎时在书法网络名声大震,紧接着,书法网又是专访,又是十问,喧闹的崔志强仿佛成了书坛大英雄,网友齐颂崔公清明,功德无量泽被书坛。细读《十问崔志强》,感受到崔志强先生是这样的一个人。
懂得尊重领导
崔志强其实深谙官场规则,有了成绩一定要往领导身上推。“我们做的每一项工作及有什么新的想法,都是经过书协党组研究通过的,尤其是赵长青书记和陈洪武副书记,几乎每天都在问当天的工作进展情况,抓的很紧,有了问题和想法及时开会解决和纠正,并且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和指导性帮助,否则不会有现在这样一个结果,我只不过是操作过程的执行者,尽自己最大努力把领导交与的工作做好罢了。”
“书协党组既然相信我,敢把这项工作交给我,老崔我知恩图报、士为知己者死。人家信任你,你要是不卖力还出问题,给人家若麻烦那就太不是东西了,对不起人家对自己的信任啊,这一辈子都会不舒服。”
这小“杨柳风儿”吹的,铁石心肠也会给吹化了。听了这话赵长青书记会不高兴,陈洪武副书记会不高兴。如今都是党领导艺术,不夸赞党的领导夸赞谁。
善于化解群众怨声。
对展览工作的不同声音,谁也比不上崔先生做思想工作的手段。“书法、篆刻展的评选不同于竞技体育,没有一个绝对甚至相对的标准。我们每人都有自己独立的审美观和审美标准,每个作者也都有自己的审美标准。打个比喻来说,评选作品时,80%评委都认为是好作品,但是这80%评委的观点能够代表80%作者的观点吗?这根本不可能吧?那么好了,就算是得到80%作者的认可,那剩下的20%作者是不是就会有意见呢?所以就会产生批评,我觉得这都很正常,都说好未必就是真的好,都说不好也未必就是真的不好,这可能也是艺术的魅力所在吧,只要能够客观评价就可以了。”
听了这话,对展览再义愤填膺的人真的会无话可说了。张海主席都参照奥运会的选拔标准来为中国书法最高奖设门槛儿了,“不是中国书协会员不准参加兰亭奖评选”,你竟然还说“书法篆刻展的评选不同于竞技体育”,这不明着拆领导的台吗?
擅长“原则”与“圆滑”并施。
“呵呵~,但是我接到更多的是进入复评作者的电话和短信,要求不要公布进入复评的名单,或者公布也要求把他们的名字拿下来。公布一票入选和会员免评的初评结果,有多大意义我看不出来,再说我也无权公布任何名单。”
“什么时候公布或者说是否会公布我也不知道,我只有接到上级通知才能做这个工作。”
“对不起,国展那不是我的工作,我不清楚也没想法,所以没法回答您。最好也别比较,因为这是两个完全不同性质的展览。”
“我没这个权力”、“无可奉告”、“只有接到上级通知才.......”等, 如此原则之语不次于李外长答中外记者问水平。
有“宠辱不惊”的心态
“哈哈哈~愿意炒就炒吧,我也管不了,人家愿意褒扬我、愿意小题大做、愿意刨根问底或者愿意猜测都无所谓,这没什么啊。再说别人怎么看怎么说是人家的事,又不是我的观点和看法。说我冰清玉洁,地球人都笑了,说我T•W受贿、十恶不赦,同样也是道听途说,编呗。一句话,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吧,热闹呗。”
“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绝对大家心态,大家心态。
有“凡事留有退路”的老谋深算。
即使你书法网络炒红了我,在众公面前我也不会表现的感激涕零,也要一派大家风度的给网络上上课。“网络靠热点和点击率生存,否则没人看,网络还办个什么劲呢。你也不会做这个赔本的买卖吧?但是,我觉得书法类网站还是应该以讨论如何促进书法发展的话题为好,尽量减少指责攻击、发泄不满情绪的话题,因为这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啊。”
态度不卑不亢,我又没请你们宣传我,宣传我也是宣传你们自己。“ 我觉得书画类网站还没有到凭说说、发几件作品就能把一个画家或者书法家炒红的地步。”
谁都不得罪,不做“厚此薄彼”之事。接受书法网采访,却问候所有的书法网站。“在此,谨向朋友们对篆刻展办公室及我本人工作的支持,深表谢意!同时祝大家在网上玩的愉快!身体康健!也祝全国书法篆刻艺术网站兴旺发达!”
通过阅读《十问崔志强》,让人看到了一个严谨、谈泊、睿智、正派的书法人形象。但其中的一丝苦涩和无奈,也让人闭帖三思。崔志强——一个很圆滑世故中夹带着几分懦弱的书协小官员,他不可能成为当今浮躁无序、乱象丛生书坛的救世主,没有必要被宣染成清正廉洁、公正无私的“书坛包公”形象。“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风大的时候,木未秀时更容易被吹倒。
[ 本帖最后由 月下更夫 于 2007-4-12 08:41 编辑 ]
“褒毁任世情”
em14 em14 em14 em14 em14 em14 em14 em14 em14 em14
[ 本帖最后由 琴岛大布衣 于 2007-4-4 17:54 编辑 ] em1 em1 em1 这位先生实在个高手!看人看的那么透!你对崔志强的分析我十分赞成。
但看事未必如此!不知你是否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崔公现在根本想布道什么包公。
你在文末说:“但其中的一丝苦涩和无奈,……崔志强——一个很圆滑世故中带着懦弱的人,”是啊!但你说“没有必要被宣染成清正廉洁、公正无私的“书坛包公”形象。“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风大的时候,木不秀也会被吹倒。”
我却不甘苟同,事实上木之既倾,正是需要众树以为扶持的时候,否则必倒无疑!这一点不知先生能察觉否? 原帖由 阮次山 于 2007-4-4 19:34 发表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这位先生实在个高手!看人看的那么透!你对崔志强的分析我十分赞成。
但看事未必如此!不知你是否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崔公现在根本想布道什么包公。
你在文末说:“但其中的一丝苦涩和无奈,……崔志强——一 ...
谢谢阮先生光临。
我所讲“木秀于林”之“木”,与先生所讲“木之既倾”之“木”涵义有所不同。
先生考虑的是书坛大事,书法艺术大事。
我担忧的是崔先生个人之私事。(也可能有点杞人忧天了)
所以你认为需要风,而且是烈风。我认为网络还是不要为崔先生这棵秀木造风。
[ 本帖最后由 月下更夫 于 2007-4-4 19:50 编辑 ] 关注中! 分析的真透彻.使崔先生的形象愈加丰富立体起来.em1 强劲的“人造风”爱之耶?毁之耶?
别把这棵稀有的秀木给摧折了。 原帖由 月下更夫 于 2007-4-4 19:47 发表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谢谢阮先生光临。
我所讲“木秀于林”之“木”,与先生所讲“木之既倾”之“木”涵义有所不同。
先生考虑的是书坛大事,书法艺术大事。
我担忧的是崔先生个人之私事。(也可能有点杞人忧天了)
所以你认为 ...
含义相同的,不同的在于风是不同的.
你觉得就目前情况来看这棵木的状态,是大家不闻不理好,还是由"众木"来给他以救护好呢?他能再次接受书法网的采访说明他很需要大家的保护啊!很需要舆论的支持!,即有一匿名网友所说的:"逼宫",所以你的最终判断是完全错误的.他个人的私事恰恰是需要他接受采访的"自救"来让大家来帮救". 好文章!
em1 em1 em1 em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