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编辑 发表于 2007-6-11 11:12

【国学漫悟】专题之论语篇:学而第一,一。

【國學漫悟】專題——★★★★★—— 主持人:招雀园主人 琴岛大布衣曾惊花落虫甬丁剑编者按:当教育体制的学科分裂之后,细化为专门的技术门类,加之此前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我们今天的知识结构被人为地调整了,这很难说是历史的进步或退步,现在许多人对国学的理解几乎就是国故了。所谓“国故”更偏重于“故”,故也者,故去也!那么,尽管有些人对国学不反对,但已经很难接触到了,更别说系统地学习了,那几乎就是大学里的专业了,延续了数千年的曾经天下文化人共同“圣贤书”,共同的人生纲领就这样被边缘化了。
因此,国学在当代环境下,首先要解决的是如何传承的问题,也许真是应了那句古话:唯穷则变,唯变则通,唯通才能实现真正的持久。因此,我还是很赞同于丹女士的做法,不管怎样,她提供了一次机会。当然我们更应该自己创造机会,缘于此,我们尝试推出这个专题,提供一个共同学习和探讨国学的平台,具体的做法是将圣贤书一段一段地拿出来,大家都来学习,深入进去,大家都来发表心得,不求全面速成,唯求有所得,经历这样的一个过程,可能更重要。

网站编辑 发表于 2007-6-11 11:24

論語http://www.shufa.org/bbs/album//25474/20070611_219c88c3db8636542b0d023q7nEprsIb.jpg


编者按:本专题的第一期选择了【论语】,这是不需要解释理由的,因为我们有太充足的理由了。关于论语,我在网上搜来一段注解,就发于此,权做引言:
《论语》一书名的含义为:主要将孔子及其弟子的许多言论论纂起来,其次还包括记录他们不少的社会实践活动。
《论语》共分二十篇,每篇的篇名大都由该篇第一章的前几个字附加顺序数来构成,每篇由若干章组成,从表面上看似篇与篇、章与章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但实质上却为浑然一体。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孔子的思想就被确定为至尊的地位。孔子的思想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极其深远广大,他的思想几乎渗透到了中国历史的每一个领域。
我国自汉朝以来,由孔子创造的儒家学说就成为一直是在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儒家学说对于我国社会的巩固、发展和延续起到过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深深地渗透并影响于我国的政治、经济、哲学、文学、史学、艺术、民俗等等文化思想领域,它规定了我国文化的特质,造就了我们民族的风骨,塑造了我们民族的精神面貌。
今天的国家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孔子思想为其变为现实提供了唯一的宝贵价值系统,即“小康”社会、“和谐”社会|“诚信”社会等等。换言之,只有孔子思想提供的这些宝贵的价值系统才有可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别无它途。
我国和世界的无数事实证明,孔子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人物,就是在遥远的未来,必定还会如此。
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如能认真学习世界上最伟大人物孔子的思想,幸能得到其一二、二三之体会,定会获益匪浅、受用终生,何乐不为呢?


[ 本帖最后由 网站编辑 于 2007-6-11 11:46 编辑 ]

网站编辑 发表于 2007-6-11 11:32

【原文】
1·1 子曰(1):“学(2)而时习(3)之,不亦说(4)乎?有朋(5)自远方来,不亦乐(6)乎?人不知(7),而不愠(8),不亦君子(9)乎?”

【注释】
(1)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2)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3)时习: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4)说:音yuè,同悦,愉快、高兴的意思。
(5)有朋:一本作“友朋”。旧注说,“同门曰朋”,即同在一位老师门下学习的叫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
(6)乐:与说有所区别。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7)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没有说出人不知道什么。缺少宾语。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8)愠:音yùn,恼怒,怨恨。
(9)君子:《论语》书中的君子,有时指有德者,有时指有位者。此处指孔子理想中具有高尚人格的人。

【译文】
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评析】
宋代著名学者朱熹对此章评价极高,说它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本章这三句话是人们非常熟悉的。历来的解释都是:学了以后,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也高兴吗等等。三句话,一句一个意思,前后句子也没有什么连贯性。但也有人认为这样解释不符合原义,指出这里的“学”不是指学习,而是指学说或主张;“时”不能解为时常,而是时代或社会的意思,“习”不是温习,而是使用,引申为采用。而且,这三句话不是孤立的,而是前后相互连贯的。这三句的意思是:自己的学说,要是被社会采用了,那就太高兴了;退一步说,要是没有被社会所采用,可是很多朋友赞同我的学说,纷纷到我这里来讨论问题,我也感到快乐;再退一步说,即使社会不采用,人们也不理解我,我也不怨恨,这样做,不也就是君子吗?(见《齐鲁学刊》1986年第6期文)这种解释可以自圆其说,而且也有一定的道理,供读者在理解本章内容时参考。
此外,在对“人不知,而不愠”一句的解释中,也有人认为,“人不知”的后面没有宾语,人家不知道什么呢?当时因为孔子有说话的特定环境,他不需要说出知道什么,别人就可以理解了,却给后人留下一个谜。有人说,这一句是接上一句说的,从远方来的朋友向我求教,我告诉他,他还不懂,我却不怨恨。这样,“人不知”就是“人家不知道我所讲述的”了。这样的解释似乎有些牵强。
总之,本章提出以学习为乐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愠,反映出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这些思想主张在《论语》书中多处可见,有助于对第一章内容的深入了解。

网站编辑 发表于 2007-6-11 11:33

期待大家就这一段发表您的体会!打算两三天增加一段新内容,单独开帖。就这样持续下去。

坐而论道,无上快乐!http://confucius.cc/images/kongzi/xiang/kongzixiang/孔子5.jpg

丁剑 发表于 2007-6-11 11:53

先引述网上搜来的一段独特而精辟见解:




孔子在此章讲了三个问题。1、学习问题。2、朋友问题。3、君子问题。表面上看似没有联系,实质上为一体。
关于“习”的一。
习的繁体字是其上部分是一个羽字,下部分是一个白字,结合起来有白羽的意思。我们的习惯是称鸽子为羽,从这个意义上说,白羽有鸽子的意思。
有过饲养鸽子的经历或曾仔细观察过鸽子生活习性的人都会晓得,雏鸽子在学习飞行之前首先是一边儿密切关注其他鸽子的飞行状态,一边儿不停地煽动自己的翅膀,久而久之,雏鸽就会展翅蓝天了。
其实,观察和研究雏鸽学习飞行的整个过程,就是对于孔子创造的学习方法的最好的诠释。雏鸽子在观察其他鸽子的飞行状态时便可称其为学;雏鸽子不断煽动自己的翅膀时便可称其为习。
《论语》学而第一的开头一段是: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我看过许多人对这段话的解释和翻译,基本上都是错误的。这种错误还不止是今人的错误,就是在 古代一些著名的学者如孔颖达,朱熹等的解释也都是错误的。错误的很大的原因与我们中国 的传统解经法自古以来就是如此有严重的关联-----它就是把一句话在一段中分开解释,结果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那么导致的结论肯定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了。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这段话是孔子本人讲的。他通常是给来上课的弟子进入教授知识前说的一句类似于开场白。还可以肯定的是,这段话他给他的弟子们讲过很多次。而这一点也正是他们印象最深刻的地方。这既符合一个教学程式的确定,也符合把他放在第一章的原由。他说明了一个事实,西方哲学家苏格拉底把人从天上拉回到人间,而孔子则把知识从上层官府社会的专有物拉回到民间。因此,他打破了当时“学在官府”的传统。
那么,怎样解释孔子的这段话呢?或还原他本来的真面目呢?看了上面的说明,估计大家心理已经明白十之八九。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在古代并不是今天的学习的意思,这个字起源于“斅”。《说文》中,就把学字作斅字。它具有教的意思。也 就是说,古字的学具有二重意义,即是教与学的统一。所区别的是,学对于老师来说叫做教,而对于学生来说就叫做学习的学。这里的学也不指任何其中的一种的意思,而是教与学的相统一。时---指按时,指到了一定场合的一定的时间,并不是常常的意思。习---有的人把他解释为复习或练习的意思,这是错误的。这里的习是指一种在现实生活中的“践履”。字源意义来自于初生的鸟拍打着翅膀试飞。之---指老师教你的东西或知识和你(学生,弟子)学到的东西或知识。说---即悦,愉快。有的人把“不亦说乎”解释为是一个问句,或反问句式也是错误的。乎---的解释是一种肯定式的赞叹词。他与前面的“不”字形成了对称,使整个句式逻辑的肯定性意义更加突出。“不亦”是一种当时的方言发语词,是以否定的形式来反衬肯定。他如同今天的“甭”字的口语一样。因此,这里的“亦”不做“也”字解释,而是一种语气助词。

合起来正确翻译今天的语言是:把老师教给你的知识和你因此而得到的知识在现实中实践它是一件令人十分愉快而振奋人心的事。

这就是一句千古名言。如果把学解释为学习,把习又解释为复习的意思,那么后面的“说”字意义就是一个空洞的,虚浮的意义。人们长久以来都是根据这样的解释实际上已经形成一种文化上和认识传统继承上的恶习。而且在很多地方都违背语法和逻辑。他只能说明一个问题,读书人和学生的学习是被强制性的,老师教的东西就是真理,学生必须无条件地遵从老师和老师的观点。这实际上就是维护思想和统治地位的合法性。我们中国人因此被那些不肖子孙鼓弄了2000多年。这本身就是违背孔子本意的。我们看一看整本〈论语〉就知道,众所周知,〈论语〉不是孔子所写,而是他的弟子们根据回忆或记录整理的。而且其中的孔子的本身言论有些被后人篡改过。在〈论语〉中,真正孔子的言论事实上并不很多。更多的应该是他的弟子们的言论。这存在着二种可能性和说明:1,弟子们自己说过的话和提过的问题肯定记忆相对深刻一些。2,说明孔子的教学思想完全是一种启发式的教学思想,并且十分看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在实践中锻炼知识和提高知识的能力的培养。这点与汉以后一直到今天的中国教育完全相反。一些人反对孔子,反对儒学,实际上都是在胡诌。因为,人们根本没有真正的认识过孔子。

同理,把其他的字解释成其他 的意义不是违背逻辑,就是违背语法,违背语句的整体意义。为什么古代的学字既具有教的意思,也具有学的含义呢?这个问题十分简单。因为虽然学只一个字,但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在表面上是一个同时的一个过程,一件事情,而教的内容和学的内容实质上在现实中是不相等的,而且永远存在差异。孔子对此认识相当深刻,因此,知识的东西要“时习之”。如果把这个“习”看作是复习或练习文本,死板读书,坐时习也,立时习也,那可绝对是一块臭豆腐。
孔子的这句开场白就是告诉弟子们,理论联系实际,把学来的知识放到实践中去才是真正的知识,才能证明你已经把握了知识。而真正懂得知识的人在现实中的运作会兴趣倍增的,会自然产生出需要更多知识的充实。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看了这句话,我有时越看越想笑,越笑越觉得我们中国人的悲哀和可怜!朋--字被当作是同类的解释,被看成是朋友的意思。这的确是历史上最大最荒诞无稽的笑话。人们之所以把它当作朋友来解释,一个很大的原因是在下文中有曾子说“与朋友交”的字样相当有关系。因为当作朋友解释,我们永远无法联系上上一句的意义。难道孔子就是这样傻呼呼的,冷不丁地猛然抛出一句话就成了真理?有朋友从远方赶来,难道不快乐吗?哈哈!其他的不说,既然[说]是快乐的意思,后面紧接的[乐]也是快乐的意思。孔子有病呀!还是整理的作者有病?十分明显,这是违背常识的。

虫甬 发表于 2007-6-12 10:27

昨天晚上,接到丁兄的电话,与我商量有关参与主持学习《论语》专题之事,让我心生感慨。《论语》是我近些年来最用心读的一本书了,起初还记录了一些想要思考的问题,但终因种种原因没有能深入,可以说是不了了之了,颇为遗憾!现在能重温经典,当作再次学习算也是一件很好的事。

潇翰 发表于 2007-6-12 10:29

推出此举乃人间正道,孔子思想博大精深。截至今天仍有现实意义。关于上面三句话,常记心中,大有益媲!em1 em1

丁剑 发表于 2007-6-12 11:01

去年在连云港的时候,正赶上关于“孟母堂”读经运动的大讨论,我当时也办了一个班,教小朋友读经,而我的第一感觉,在教学的同时,实际上也是个人接受洗礼的过程,我不知道如坐春风是什么样的感觉,但真的感受到清泉洗心的畅快和惬意!

极愿意与大家分享这样的快乐!

祥瑞 发表于 2007-6-12 11:10

丁先生,您引用的那片文字就这么多内容吗?这篇文章真好!em1

丁剑 发表于 2007-6-12 11:18

孔子说:“学习而又能时常去温习它,不是也很快乐吗?
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也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君子的德行吗?”

这里面,我的体会到古人的谦谦君子的心态,很委婉,很平静的心态,你看学习而能温习,古人就觉得那是很快乐的事;朋友从远方来,就是很高兴的事,这其中是怎样的感觉呢?很难说透!但你应该能感受一种风度,我觉得这比下一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更耐人寻味。

我的感觉如清风来拂,也有一种淳朴的感觉。还有一种阳光的感觉。很微妙。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是孔子开出的第一君子标准。
但何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从“人不知”到“我不愠”是怎样的一种心态?很值得琢磨。古人为何把“人不知,而不愠”作为一种品德,而且是君子的品德。这一点我想听听大家的高见!?

[ 本帖最后由 丁剑 于 2007-6-12 11:29 编辑 ]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查看完整版本: 【国学漫悟】专题之论语篇:学而第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