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到底应向中国赔偿多少战争损失?
日本到底应向中国赔偿多少战争损失?(上)
从明代起,倭寇在中国沿海一带,累次杀害中国人民,抢掠中国财物,所造成的损失因年代久远难以计算。
甲午海战,中国的北洋舰队被摧毁,官兵大半战死。据统计,北洋水师是一支付出了巨大投入的舰队。仅建成北洋水师就耗银3000万两。“其俸饷并后路天津水师学堂及军械、支应各局经费,岁一百七十六万八千余两”;这还仅仅是北洋舰队的官兵饷项及后方开支等项。另有统计说,清廷支付的舰船购造费便已超过3000万两。再加舰船上各种装备器材的购置维持费、舰队官兵薪俸、舰队基地营造费及维持费、后路各造船修船局厂及官衙的开设维持费、海军人才的教育培养费等等,合而计之,清廷为海军的总投资约在1亿两上下。等于每年拿出300多万两白银用于海军建设,平均占其年财政收入的4%强,个别年份超过10%。因此,甲午海战,中国军队的的直接损失超过在1亿两白银。战败后支付赔偿2.3亿两;而割让台湾的马关条约对中国的打击与损失则无法估量!因此,甲午战争,日本给中国造成的直接可计算损失计约4.5亿两白银。而日本当时的财政收入约3300万两白银。相当于日本14年的财政收入。相当于清朝政府6年的财政收入,战前,中国GDP仍占整个世界比重的13%,而日本仅占2.5%。从此中日两国的力量对比此消彼长,发生了根本性的逆转。从1894到2007年共113年,按5%的年息或增长率计算,其增长系数为247.9倍,也就是今天的1115.8亿两白银,合34.87亿kg白银,按2007年7月2日的白银价3430元/kg计算,则折合人民币11.96万亿元人民币,约合1.5万亿美元。实质上,当时的银价远高于现在的银价,因此,这个计算是最保守的计算。远超过中国的现在的外汇储备。
日本到底应向中国赔偿多少战争损失?(下)
在从1931年到1945年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中,日本侵略者野蛮屠杀中国人民,疯狂掠夺与破坏中国矿产资源及文化遗产。对中国社会物质财富的破坏与毁灭几乎无法计算。战争期间,日军所到之处,疯狂地掠夺公私财富,破坏文化遗产,开采矿藏森林资源,破坏重要设施。从1937年到1945年的8年间,日军在中国制造了数万起杀害中国平民的血案,其中较大规模的杀人血案不下4000起,遇难的中国同胞达3500万人。根据研究估计,整个战争期间,中国遭受的直接财产损失高达1000亿美元,间接损失达5000亿美元。每人按1万美元赔偿,日本战后应向中国支付伤亡赔偿3500亿美元;财产与人员赔偿总额为8500亿美元。从1945年到2007年共62年,按5%的年息或增长率计算,其增长系数为20.59倍,也就是今天的17.5万亿美元,甲午战争赔偿与14年抗战赔偿两项损失合计为19万亿美元。从1894到1931年,日本先后对中国的战争与掠夺不包括甲午海战损失,但包括占领东北及台湾给中国造成的直接损失估计约合今天的10万亿美元。总计给中国造成的损失约为今天的29万亿美元。美国2007财政年前5个月财政收入为9544万亿美元,据此推算,2007年美国的财政收入约为2.29万亿美元;2006年中国全年财政收入约4万亿,约合0.5万亿美元,而日本年财政收入约为50亿日元,合0.41万亿美元。据此计算,日本帝国主义自从甲午海战以来,给中国造成的损失总额约合今天的29万亿美元,或232万亿元人民币,或3567万亿日元。日本应向中国赔偿的金额为29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现在13年的财政收入;相当于中国现在58年的财政收入,相当于日本现在的71年的财政收入。这就是中国经济实力长期不及日本的最根本原因之一。如果日本战后对中国赔偿,则中国人民可以58年不纳税而生活富足。而日本则需71年的财政收入来支付对中国的赔偿,它怎么可能有今天的经济成果?中国在战后由于国共内战及美国的冷战政策,而放弃了日本对华战争赔偿,这就使得本来可以更好增长的中国经济长期缓慢发展,相反,日本由于放弃对华经济赔偿,经济快速发展,他的经济命脉中由于有中国自甲午海战以来的数亿两白银及长期非法掠夺的中国资源而蓬勃不衰。如果日本军国主义复活,中日之间再度爆发战争,中国人民一定要追回自1894年以来的所有损失。中国放弃了万恶的日本帝国主义的对华赔偿,但直至今日,还有战争受害者或遗留化学武器受害者继续在痛苦中挣扎,不能得到应有的赔偿。直至日今,还有日本右翼势力在为其祖先的滔天罪行涂脂抹粉,是可忍,孰不可忍?中日友好必须建立在日本对战争的彻底反省与实际赔偿的行动上,而不是挂在口头上。否则,所谓中日友好,犹如当年的大东亚共荣,都会促使日本军国主义的死灰复燃与对华疯狂侵略。中国人民必须勿忘国耻!特别是在纪念七七抗战爆发70周年的今天,更应如此。
笑话,如果入本军国主义复活,中日之间再度爆发战争,中国人民一定要追。。。
战争都爆发了,还讨什么债! 只要中国人,华人及其后裔(全世界)团结一条心.索赔那是国家大事,各有权衡. 拿下小日本,成立日倭省或日倭特区。一切问题就解决了。 原帖由 丁剑 于 2007-7-5 15:43 发表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拿下小日本,成立日倭省或日倭特区。一切问题就解决了。
好气魄,有胆识.办到不易.没看到中国人还在为日本人创造利润吗? 原帖由 丁剑 于 2007-7-5 15:43 发表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拿下小日本,成立日倭省或日倭特区。一切问题就解决了。
强烈推举丁剑同志为日倭特区首任行政长官.
同意的跟贴.可鼓掌通过.em1 em1 em1由本人报呈中央人民政府审批!
[ 本帖最后由 听雨耕砚 于 2007-7-6 16:50 编辑 ]
回复 #6 听雨耕砚 的帖子
我看行em4 em4回复 #6 听雨耕砚 的帖子
呵呵!我要是真做了那倭省长官,首先要做的就是所有倭民必须学会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http://tv.mofile.com/cn/xplayer.swf?v=0A4619TG&nowSkin=0_0 武大郎当国王(此文与丁剑无关)话说潘金莲爱上西门庆后,武大郎很生气,但他也实在没办法。打吧,打不过西门庆,说吧,潘金莲又不听。士可杀不可辱,一气之下,武大郎决定投黄河自杀。他在水中漂呀漂, 被海水卷到几个岛子上。当地的渔民将他打捞起来,发觉还有一口气,赶紧做人工呼吸,将垂死的武大郎救活了。
渔民们大喜,奔走相告,说是岛上来了一个高大、英俊、威猛的男人,咱们祖祖辈辈都这么矮,要利用这位先生的身高优势来改良咱们的人种,推他作咱们的国王。于是武大郎就作了国王。三宫六院七十二妃,武大郎很快有了一大群王子。这些王子散到民间,与平民的女子婚配,于是从此以后,当地居民的身高有了显著的提高。
武大郎作国王,开头还相当勤勉。每天都是"有事出班早奏,无事早早退朝"。过些日子,他发觉很没劲。官员们鸡毛蒜皮的事都要讲半天。于是他说,你们以后把事情 的重要内容写成奏折,交给我看。官员们很惊奇,说什么叫"写"?我们不识字,不会写。武大郎说,好吧,我给大家办个补习班,扫扫盲。于是他用自己有限的知识,给官员们开了扫盲班,学习文字。但武大郎是个卖烧饼的,只认识很少一些字,很多字他只记得一些偏旁部首。官员们学习以及往外传播的时候,又忘掉了一些字的一些部分,于是这就形成了目前的一种“假”文字∶平假名、片假名之类。这成了那个岛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武大郎推行这项改革后,得到了更多的拥护。有一天他发觉臣民们没有姓名。于是他说,这可不行,大家得有名有姓才行。当然,赵钱孙李你们没法叫了,谁住哪就姓哪吧。于是有了"田中"、"松下"、"山口"之类的姓。至于名字,就"一、二、三、四"的排吧。但老大不能叫"大郎",那犯了我的忌讳,只能叫"太郎",老二不能叫"二郎",那犯了我弟弟武二郎的忌讳,只能叫"次郎"。其余你们就按顺序叫,我没意见。于是这个国家有了"山口太郎"、"田中次郎"等等名字。
武大郎当国王以后,老是山珍海味,都吃腻了。他想起当初自己在海上漂流的时候,没有东西吃,只能捉鱼生吃。现在回想起来,那味道还是相当好的。于是他叫自己的厨师做鱼的时候一定只是生做,不用做熟。这道菜推广以后,得到了全国人民的热烈拥护,并从此成为该国的一道名菜。
武大郎还发现,当地人民还是象中国人一样,睡觉时是睡在床上。他很生气,想当初自从潘金莲和西门庆搞了婚外恋后,西门庆经常到自己家来,搞得自己没有地方睡,只好睡地上。我当国王的都居然只能睡地上,你们也只能睡地上!这样*卧薪尝胆*才能不忘夺妻的耻辱!于是他照这意思颁布了一项法令。从此以后,该国的人民从此只能睡在铺块席子的地上,这就是所谓*塌塌米*。
武大郎虽然远离中国并且当了国王,却总忘不了当初潘金莲对他的打骂。潘金莲打他时,由于他比潘金莲个子矮,跑又跑不快,经常会挨些实实在在的揍。由于对这事耿耿于怀,他终于想出了一个招术,叫太监造了一些木制的鞋,让女人们穿上,果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皇宫里的女人们自从穿上这种叫做“木屐”的鞋后,走路的步子立刻慢了下来;国王武大郎从此也不用怕跑不过她们了。这个方法传到了民间后,立刻受到了岛国男人们的热烈欢迎并如法炮制。“木屐”也成了该岛国民族服装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过去老是挨潘金莲的揍,武大郎对家庭生活充满了厌倦。和大臣们喝酒聊天的时候,不免将这样的情绪传染给了他们。大家后来召开了一次重要的“御前会议”,得出的结论是不要对女人太迁就,要想办法治治他们。比如男人下班应该到酒店去喝酒,不能太早回家;女人应该天天对丈夫鞠躬。从此以后,中国的“三纲五常”在该国得以发扬光大了。
武大郎常想,在中国,当国王那叫气派,前呼后拥旗子满天飞。咱现在这国家,连个标志都没有,那多没劲。于是他把自己卖烧饼时的围裙拿出来,叫太监洗洗,还算是白色的,就用它当旗子。旗子上总得有个标志吧。武大郎脑袋里所有的印象,只有卖过的烧饼。于是他烙了一个红红的、圆圆的的烧饼,贴在围裙的中间。这就成了那个岛国的国旗。
武大郎当了若干年国王,无疾而终。他临死之际,仍然因为打不过西门庆、报不了夺妻之仇而耿耿于怀,于是留下遗训,要子孙后代找西门庆报仇雪耻。后来他的子孙们便日操夜练,并到少林寺偷学了几招功夫,为了纪念国王武大郎,取名为“武氏道”(后来由于学功夫的人文化程度低,加上该国文字是“假文字”,被传成了“武士道”),又因为武大郎是白手得天下的,这些功夫又被称为“空手道”。到了元未明初,武族后人便开始派人登陆中国大陆,寻找西门庆报仇,却被咱国英雄戚继光赶了下海,那便历史上的“抗倭”。
进入二十世纪,武族人在中国自北向南,由东而西,踏碎我河山大半,还是没有寻着仇人西门庆。于是他们居然要中国人学习他们的“假”文字,要中国人取他们那样的名字,要中国人在"围裙烧饼"旗下面实现"大东亚共荣"。这真是让当时在战场上打不赢的中国人笑掉了大牙。
最近,武大郎的后人据说有可靠情报,怀疑西门庆隐居在福建一带,于是福建对面的钓鱼岛,好像整天有人在那里卖烧饼了
[ 本帖最后由 听雨耕砚 于 2007-7-7 15:28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