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又有什么理由断定“这样的对比毫无意义”?在你认为既然有“丑书”,那一定有“美书”喽?!请举个“美书”的例子,也好让大家开开眼......
这样的对比为何无意义,其实我在前面已经清楚地说过了。
1、你这个类比的逻辑是不完整的(下面第二点钟说明)。再说了,即便逻辑上完整,也不能得出确切的结果,只能有个概率。你把概率看得太高了,甚至百分百了。有类似情况的未必就有类似的结果,逻辑上都是错误的,故毫无意义。
2、大布衣说:“王羲之的书作美吧?可在当时,被守旧派斥为“野骛”,也是“丑书”啊!”。
野骛、家鸡之说,源于当时庾翼对王羲之早期书法的批评。王羲之可不是生下来就是书圣(问下大布衣,你看过王羲之早期的书作吗?你对王羲之早期的书作和后来成熟的书法做过对比吗?)。后来,庾翼看到王羲之所写的章草,惊叹为张芝再世。张芝是丑书吗?显然不是。
大布衣既然承认“王羲之的书作美”,又何必要我举个“美书”的例子?不懂你的用意?
回复 #30 琴岛大布衣 的帖子
我那有能力准备哦 没有这方面资料哦 em3 野骛、家鸡之说,源于当时庾翼对王羲之早期书法的批评。王羲之可不是生下来就是书圣(问下大布衣,你看过王羲之早期的书作吗?你对王羲之早期的书作和后来成熟的书法做过对比吗?)。后来,庾翼看到王羲之所写的章草,惊叹为张芝再世。张芝是丑书吗?显然不是。大布衣既然承认“王羲之的书作美”,又何必要我举个“美书”的例子?不懂你的用意?
以上文字是不是暗示了一件事: 王早年人品不好 晚年人品变好了 引用报告 回复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default/top.gif
回复 #32 走走看看 的帖子
em11 你开个头,策划制定一个游戏规则,我想大家手里的资料肯定不少,众人拾材火焰高嘛!em14 寓思于乐呀!em6回复 #25 琴岛大布衣 的帖子
也再次回复和反问em10 :“是你自己提出的《巴黎圣母院》,关我什么事?
丑书的审美价值是什么?不知道就算了。”
前面我说大布衣不知道就算了,大布衣是真不知道还是不回答哈?
另,若要咬文嚼字,一定要把客观和主观的对应过程加以联系和证明,不空谈。
回复 #33 走走看看 的帖子
关键就是: "美"的字是否就对应"善"的人 "丑"的字是否就对应"恶"的人 (加了双引号表示字面而已) "丑"书之所以被指责危害社会不就是因为它被怀疑与人品败环有关吗 那么解答了这个疑惑就是关键了 呵呵 em7回复 #33 走走看看 的帖子
有想象力了,虽然觉得很偏、很偏...猜想是可以的,合理的逻辑推理就不是了。
回复 #36 走走看看 的帖子
怎么说到善恶、美丑的关系来了回复 #31 火木子 的帖子
我想说的,你确实没明白用意,审美客体(对象)与审美主体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美”与“丑”是相对的。对待同一客体,有人认为“美”的,有人却认为是“丑”的。反之亦然。我这儿说的与所谓“内心的美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