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舍无 发表于 2007-8-12 00:27

孝是人世间一种高尚的美好情感,能够起到完美人的品格、提升人的思想境界、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长期以来,由于孝文化的熏陶和约束,华夏子孙养成了温和、礼让、兼爱、和衷共济、热爱和平的性格,这在客观上促进了人们之间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
孝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塑造民族精神的重要源泉,对于中华民族形成以爱国主义的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当今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伦理道德正处于重构之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十分繁重,深入研究和大力弘扬传统孝文化中尊老爱幼、和谐友善等文化理念和思想资源,对于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良好的伦理道德规范,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形成和谐友善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高扬爱国主义的旗帜,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摘自《孝文化研究》《序》(张昌尔)〕

***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进行第二十次集体学习会上,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加强和谐社会建设有关情况和工作的调查研究,其中包括人口结构方面情况的发展变化和发展趋势,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我国已进入老龄社会,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应对老龄化挑战,促进家庭亲子和睦和协调社会代际关系和谐,需要采取多方面的措施,其中包括弘扬以尊老爱幼为中心的孝文化的精粹。
〔摘自《孝文化研究》《尊老爱幼的孝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熊必俊)〕

孝观念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在历史的长河中孕育、洗礼、发育,形成了内涵深刻的孝伦理体系,并形成了中国特有的孝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伴随着孝文化,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存在状态中闪现出人性光彩与文明印迹。尽管由于历史的局限,其中夹杂着一些不良成分,但也掩盖不住它在历史文化中的文明光辉。即使在今天,孝强调的人际关系的和谐,强调的仁、爱思想和对国家的忠诚意识,也是值得宣扬和提倡的。
〔摘自《孝文化研究》《浅议孝的演进与文明轨迹》(李上文)〕

陆舍无 发表于 2007-8-12 00:28

中国孝文化内涵丰富,其核心意义有四:一为孝是人人应尽的义务;二为执政者应以身示范,并为百姓行孝提供条件;三为孝是立身行道的守则,四为孝是成圣成贤的要道。“孝”的精神实质是“仁”,“孝”是“仁”的演绎与实践,“仁之实,事亲是也”。“孝”具有深厚的思想基础与生命活力,以之治国则国治,以之齐家则家齐,以之修身则身修。〔摘自《孝文化研究》《中国孝文化合理精神内核初探》(王瑞明)〕

“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并“与时俱进”,将传统的孝道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移小孝为大孝,视人民为父母,把祖国当母亲,做到在家孝敬父母、和睦邻里,在外热爱人民、报效祖国。把个人的前途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为实现共产主义的宏伟理想而奋斗终身并有所贡献显然是十分正确和切实可行的!
〔摘自《孝文化研究》《〈二十四孝〉与〈孝经〉的关系及其扬弃》(吴崇恕
李守义)〕


突出孝文化就是突出了孝感市的最大特色。弘扬孝文化就是紧扣了时代脉搏。以孝文化为底蕴,彰显道德教育与精神激励作用,努力把双峰山风景区建设成为倡导健康文明、积极向上精神生活的景区,以及自然与人相和谐的景区,双峰山就有了长久的生命力。
〔摘自《孝文化研究》《弘扬孝文化做“孝”字文章》(刘洪波)〕

理直气壮地赞美新时代的中华新孝子,大张旗鼓地弘扬民族文化“孝文化”精华,不断赋予“孝文化”新的时代内涵,注入社会主义道德新元素,一定能够使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交相辉映:从“孝亲敬老”到“与人为善”从“以礼待人”到“明礼诚信”,从“纯朴民风”到“遵纪守法”从“不辱父母”到“报国为民”、“立功立名”,必将大有益于和谐社会的建立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摘自《弘扬民族文化
构建和谐社会》 (李守义)〕

《孝经》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几千年来,孝文化一直作为伦理道德之本,行为规范之首而备受中国人们的推崇,成为支配人们行为的准则和评判人的德行的标准。在过去几千年的历史中,孝成为历代统治者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在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稳定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孝文化对维系、协调各方面关系依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对构建和谐社会所起的积极作用亦不容忽视。
〔摘自《中华孝文化研究》《浅析孝文化与和谐社会的关系》(周小林)〕

满庭芳·题人民广场
形象工程,流光溢彩,广场建设恢宏。浮雕巧塑,浓缩两文明。史迹、亲情、胜景,光灿灿、辉耀澴城。同欢庆,程台凤舞,白兆唱新声。凝睛。酣畅处,拳功俊逸,舞步轻盈。灯海明如昼,尽兴忘情。更有水花飞溅,池喷玉,璀璨晶莹。香风拂,百年丹桂,千里寄芳心。
(傅光明)


“孝亲敬老十大楷模”所表现出来的社会贡献各有不同,在他们身上所展示出来的动人风采各有千秋,但他们身上所闪现的“尊老爱老助老”的时代光辉却是共有的。这种时代特征非常明显,集中起来就是: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这是“根”;弘扬了传统美德,让“孝”的春风沐浴了更多老年人,尤其是无依无靠的老年人心田,可以说这是花和果;而把“孝亲敬老”当作勿需回报的一种真实快乐,从自身做起,并发动更多的志愿者加入这一“孝亲敬老、关爱社会”的队伍中来,这就是大树和森林,也是绿色的希望所在;由于崇高思想境界的升华,让“孝亲敬老”成为民族团结的见证,更是崇孝者的骄傲和自豪。一句话,十大楷模,荣誉崇高,受之无愧,这是构建和谐社会、呼唤孝道美德大众化的一面迎风招展的艳丽旗帜。
〔摘自《孝文化研究》《“中华孝亲敬老十大楷模”特征刍议》(李先志)〕

孝感澴川八景
明·罗勉(知县)
一、峻岭横屏
峻岭横琴列画屏,螺峰时露佛头青。
长宫相对成宾主,翠色频来治事厅。
二、双峰瀑布
卓笔双峰翠黛罗,飞流直下泻银河。
岷山旧说三峨秀,此亦应须唤二峨。
三、琴堂槐荫
讼庭清暇鼓瑶琴,满地高槐散绿荫。
大暑不来无酷吏,南薰操罢慰民心。
四、泮沼荷香
泮池水满碧粼粼,露洗高荷绝点尘。
菡萏繁开香入梦,倚栏应少爱莲人。
五、北泾渔歌
湖水微茫混北泾,数村烟树浇芦汀。
扣舷渔子浑何事,烟际时闻欸乃声。
六、西湖酒馆
高馆临湖旧业荒,青帘匝岸拂垂杨。
金舆玉辇无消息,犹想当年酒瓮香。
七、董墓春云
佣身葬父孝名存,马鬣犹封汉代坟。
冉冉春云长不散,曾迎织女到天门。
八、凤台夜月
古台萧瑟势亭亭,凤去还存旧日名。
明月在天人语静,恍闻秦女夜吹笙。
〔摘自《古今诗人咏孝感》《孝感澴川八景》(明·罗勉)〕

孝文化,是涵盖古今一切有关孝的思想理论、法律、制度、行为规范、民风民俗以及各类文艺成果在内的社会现象和客观存在。
〔摘自《湖北日报》2005年4月28日第7版《孝文化的当代内涵》 (李守义)〕

孝,善事父母者。
(《说文·老部》)

孝,利亲也。
(《墨子·墨经上》)

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
(《说文》)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孝经》)

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孝经》)

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
(《孝经》)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三字经》)

四书通,孝经熟。如六经,如可读……
(《三字经》)

百善孝为先
(古人云)

孝为百行首,诗书不胜録。
(《劝孝歌》)

孝字正心心能正,孝字修身身能端。
孝字齐家家能好,孝字治国国能安。
天下儿孙尽学孝,一孝就是太平年。
(《劝报亲恩篇》)

自古忠臣多孝子
(《劝报亲恩篇》)

孝者,乃是教人亲敬父母祖先,莫忘根之道也。
(《沧州子》)

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
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论语·学而》)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梁惠王上》)

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孟子·离妻上》)

亲近而远附,孝子之道也。
(《荀子·大略》)

人之行莫大于孝,莫显于清。
(《中论·智行》)

忠则顺天,孝则得福。
(张浚《四德铭》)

祈福万家,大孝主爱。
孝是良心、善心、爱心的集中表现。
(陈建民)

孝亲敬老,以礼待人,明礼诚信,和谐社会。
(李守义)

弘扬民族文化,构建和谐社会。
(黄关春)

陆舍无 发表于 2007-8-12 00:28

中国纯粹建立在一种道德的结合上,国家的特性便是客观的“家庭孝敬。”中国人把自己看作是属于他们家庭,而同时又是国家的儿女。
(黑格尔《历史折学》《东方世界·中国》)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孝是中华民族人伦道德的基石。
孝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传世瑰宝。
(李宝库)

我是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热爱着自己的祖国。
(邓小平)

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
(***)


居处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战陈不勇非孝也。
(《大载礼记·曾子本孝》)

无郡、上下、长幼之节,父子、兄弟、之礼,是以天下乱焉。
(墨子·向同中)

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修身,身修而后齐家,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大学》)

新时代的孝德礼是养老育幼祛邪扶正齐家兴国为社会主义奉献求万家和乐幸福。
(李尔重)

孝亲敬老尊贤,
感情怀恩报德。
(李守义)

慈鸟尚反哺,羔羊犹跪足。
人不孝其亲,不如草与木。
(《劝孝歌》)


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
(《世界大文豪人生金句》雨果)

《劝孝良言》
十月怀胎娘遭难,坐不稳来睡不安。
儿在娘腹未分娩,肚内疼痛实可怜。
一时临盆将儿产,娘命如到鬼门关。
儿落地时娘落胆,好似钢刀刺心肝。
把屎把尿勤洗换,脚不停来手不闲。
每夜五更难合眼,娘睡湿处儿睡干。
倘若疾病请医看,情愿替儿把病担。
三年哺乳苦受遍,又愁疾病痘麻关。
七岁八岁送学馆,教儿发愤读圣贤。
衣帽鞋袜父母办,冬穿棉衣夏穿单。
倘若逃学不发愤,先生打儿娘心酸。
十七八岁订亲眷,四处挑选结姻缘。
养儿养女一样看,儿女出嫁要庄奁。
为儿为女把帐欠,力出尽来汗流干。
倘若出门娘挂念,梦魂都在儿身边。
千辛万苦都受遍,你看养儿难不难。
〔摘自《孝文化研究》《一颗闪耀人伦之光的璀璨明珠》(李宝库)〕

陆舍无 发表于 2007-8-12 00:29

本月十五日出刊的《书法报》和《书法报硬笔书法》将刊登此征稿启事!
《中国硬笔书法》杂志已经成功策划并组织了第一回中国硬笔书法大展(全国展),这是我们组织举办的第二回展赛。本次活动规格更高,资金筹措更足,由中国硬笔书协和中共孝感市委宣传部拿在手上来办, 各方面都有更强大的组织保证。欢迎硬笔书法爱好者积极准备作品参加!

陆舍无 发表于 2007-8-12 00:45

原帖由 zhangsz811 于 2007-8-10 20:33 发表 http://www.shufa.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收参评费20元.一定别忘寄20元.不然就搞不成了.

當然!參評費20圓實際上包括通聯費證書費等,光獲獎者獎金就得好幾萬圓,另外頒獎儀式需要大量資金,還有作品集,贈送雜誌;中國書協的國展入展也沒有收藏費呢!此次大展並不是以盈利為目的,有政府部門組織的專門資金來操辦此次大展~~~

陆舍无 发表于 2007-8-14 22:38

歡迎參與~~~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