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心堂主冉平 发表于 2008-9-25 21:28

em1 em1 em1 字好   章法好    款式新    装帧棒   堪称绝啦

二雅堂 发表于 2008-9-25 21:45

我要好好学习

叶发础 发表于 2008-9-25 21:59

个性鲜明,耐人品味,喜欢!!!!!!!!!!!!!!!!em1

天堂有酒 发表于 2008-9-25 22:02

非常喜欢秦先生的印、篆书和小楷。尤其是作为印人,有自己独特的篆法是非常重要的。秦先生做到了这一点,非常佩服。希望得到先生的一本作品集,这是我第一次跟贴要求作品集,相信先生一定不会让我失望!em11 em11 em11


北京玉泉路16号334-1-19#100039戎月文

丹青 发表于 2008-9-25 22:09

字好印差印边款一般,实说

黄继革 发表于 2008-9-25 22:10

在很多国展作品集中拜读到良静道兄的大作.给我的印象很深.今见网展.了解更深了.我的感觉是:年轻有为.才气逼人.前途无量!向良静道兄学习!em13

残壶 发表于 2008-9-25 22:11

秦良静的书法取法高古,颇具新意。他的篆书,以印入书,似刀刻勒,多以方笔写秦汉古文,章法参差历落、疏密有致,字法的夸张变形,古拙而不古怪,张扬而不张狂。其隶书多取法汉代简帛,用笔凝重与飘逸兼济,如《黔山墨韵——贵州省青年书家十人精品集》中的汉简隶书作品《孙逖诗》,“人”字的捺,厚重朴拙超出界格,“年”字“地”字的竖,一笔而下痛快淋漓,有渴骥奔泉之势,给人以无限遐想。大量印章点于书作中,朱黛相映,如将军布阵,宿墨色纸再加上装池时对色棱的大胆使用,显得相映成趣,既有古典味又具现代意识。他采用了不少草简的写法,而草简除结构上简便外,用笔上(特别是横划)收笔较急,因而多给人以欲说还休的含蓄美。

残壶 发表于 2008-9-25 22:12

秦良静不恪守一家而取法多方,在文字的使用上,以前代大师为楷模,利用各种可用的文字入印,并使之浑然一体。其刀法给人的感觉,用刀大胆而爽利,简洁而明快,不做着,而存大气;章法上不拘泥于何家何派,求的是印章本身的艺术效果、时代气息和自我意识。他师法古人,却不计较于形式与细节的似与不似,而是立足于印章的精神气势,风骨上与古人神遇。这里且举例,他刻的白文“伏波将军”,颇具汉将军印的趣味,但并非照搬将军印的形貌。两方“包俊宜印”,一眼看去似有汉印急就章的影子,前一印全用单刀,后两印则单双并用,冲切兼施,强调了“刀”在印章中的价值,体现了“刀”的存在,“刀”的美感,用字与章法的处理上,则夸张变形了许多,如“俊”字将笔划较少的单人旁占了字面的三分之二空间,笔划较多的另一半被压缩仅三分之一,强烈的虚实对比,给人以似在情理之中又出预料之外的感觉。

刘庆杰 发表于 2008-9-25 22:13

我很关注秦先生,也很喜欢秦先生的字和印。秦先生的书法取法高古,颇具新意,我看 篆书,以印入书,似刀刻勒,多以方笔写秦汉古文,章法参差历落、疏密有致,字法的夸张变形、古拙而不古怪、张扬而不张狂。其隶书多取法汉代简帛,用笔凝重,与飘逸兼济,笔划的处理上注意轻重缓急的变化,如《黔山墨韵——贵州省青年书家十人精品集》中的汉简隶书作品《孙逖诗》,“人”字的捺厚重朴拙超出界格,“年”字“地”字的竖,一笔纵下痛快淋漓,有渴骥奔泉之势,给人以无限遐想,以美的享受,大量印章点于其中,朱黛相映,似繁星点点、珠落玉盘,如将军布阵,而宿墨色纸再加上装池时对色棱的大胆使用,则显得相映成趣,既有古典味复具现代意识,采用了不少草简的写法,而草简除结构上简便外,用笔上(特别是横划),收笔较急,多给人以欲说还休的含蓄美。期盼秦先生能惠赐一本学习!em13 em13 em13

[ 本帖最后由 刘庆杰 于 2008-9-25 22:21 编辑 ]

残壶 发表于 2008-9-25 22:17

任何艺术的创新,都需要极大的勇气和超常的积累。临池之功,入木三分而后矣。雕虫之末技,未有广大而深刻的思想难有新的进境。良静的勤苦体现在:一是全面发展,书法、绘画、篆刻等都着力开拓,精思营构,惨淡经营并力求贯通;二是注重细节,时出新意。不满足于平庸,就挖空心思,出奇制胜。劳身以至劳心,可谓精勤之至。唯如此,常能见其作品的非凡。如篆书的纸张颜色的选择,印拓的粘贴等处理,都有着设计的审美意识。智慧的书写和镌刻,这是从事书法和篆刻不可缺少的素质。要作出专业的成果,花费的精力自然要比业余的多出三倍。情痴艺精,天道酬勤。良静所获得的成果正是上天的赏赐
良静多方面的才能得到发展,正如日中天。作品爽利劲健,新意叠出,这正是青年时代的纵横气象。随着年轮的增长,我想他会更加走向成熟,在绚烂之后走向浑成和平淡。青春不可再来,而艺术境界只会更高――除非放弃自己的理想,甘作庸人.
书法与篆刻的一致与共通是显而易见的。内敛淳厚、温润含蓄的趣尚都迥异于他还不到而立之年的心性,锋利、极速、尖削、恣肆,是他书法篆刻的视场基调和总体氛围,也因此呈现出强烈的个性语言,一反常态地站立在从来奉温柔敦厚之旨为不变圭臬的书艺篆法之中。这样激端的追求自然伴随着同样激端的好恶与毁誉。截然相反的评价,比起众口一辞、四平八稳的肯定,相信良静更乐于看到这样生动而有戏剧色彩的状态
页: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查看完整版本: 《秦良静◎书法篆刻艺术》高清晰原作展(回贴评论质量高将获赠新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