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月堂主
发表于 2008-9-28 10:08
在秦兄的作品面前
那些紧跟时风不停变换自我的同志会觉得自己没有根也没有归宿
那些口口声声喊传统的同志会觉得自己愚顽不化而陈朽迂腐
那些只注重形式的花哨而忽略艺术本体的同志觉得自己只会玩假大空
那些只强调把字写好而忽略形式构成的同志会觉得自己太老土且登不得大雅之堂
牛、牛、真牛Bem14 em14 em14
luoshenxibo
发表于 2008-9-28 12:00
篆刻秦兄太过注重形式,刀法不够深遂,太千篇一律.没有师法秦汉,只是游走在明清人的技法之间,入古不深,还有个别作品好象与今人石开老师,刚田老师如出一辙.学穆甫太过也. 余之拙见别见怪.
得水居士
发表于 2008-9-28 12:08
em1 em1 em1 em1 em1
书道侠旅
发表于 2008-9-28 13:40
不知道秦先生师出何门?(恕我孤陋寡闻,我真的不知道您学的是什么碑帖,或者您也是某个时间顿悟的结果?)书作简直太抢眼了!我觉得好在线条与空间的把握,非常独到,鹤立于书坛,不知道是深思熟虑的安排还是随意挥洒的结果?佩服得五体投地em8 em8 em8
能否得一本学习!
334213
江西省德兴市花桥中心小学
朱履忠
(其实我知道像这样极富天资的书作是学不来的,能得一本置于案头,时时欣赏,亦一快事!em8 )
[ 本帖最后由 书道侠旅 于 2008-9-28 13:48 编辑 ]
铭瑞轩
发表于 2008-9-28 13:41
我要一本学习学习。
河北省唐山市唐山工贸中专 任建新 收
邮编:063100
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谢!!!!!!
学习学习学习学习学习!!!!!!
汤开华
发表于 2008-9-28 15:06
有功力em1
daxia
发表于 2008-9-28 15:30
看了秦老兄的字,第一个感觉就是“活”。
用笔“活”,脑子“活”,灵光得很。
一个词“聪明”。
为艺者,有少年得志的,聪慧过人,早早年级便能抓住艺术本质的东西,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风格,只等时间阅历的磨练,逐渐成熟,逐成一家; 有大气晚成者,苦心钻研,健康长寿,直至一日,豁然开朗,老来变法。秦兄无疑当属前者。因为我与兄同岁,水平可差二万八千里,足以证明。呵呵呵呵。开句玩笑,不过从师友的文章中,我读到老兄不仅书、印俱佳,而且爱好广泛绘画、摄影也都很棒,真是羡慕。想起央视的品牌栏目真是----《艺术人生》呀。我最欣赏的就是你能篆、隶、行、楷都能写出自己的特色,还能将自己在各体中的感悟,互相融合,协调自然,好不容易。方笔写秦汉古文,章法参差历落、隶书取汉代简帛,凝重飘逸,笔划的处理上注意轻重缓急的变化,结构造型上注重黑白布局的安排,矛盾冲突制造的巧妙合理。处处不乏新意,这是需要书家花大力气深入传统多年,才能得的,所以我说老兄取得今天的成绩不易,非有大智慧,付大辛苦,有大彻悟,不能为之。
第二个感觉是“讲究”。
用纸用墨“讲究”,装裱搭配“讲究”。
在当今,好“色”的时代,秦老兄的爱好丰富可是帮了不少忙,每幅作品的装裱,颜色搭配、用印题款,极其讲究。有新意,能明目,够引人。不仅如此这本书法集设计的也是没治了。符合年轻人的口味,边边角角都很用心。老兄是个有心人,是个讲究人。搞艺术吗,该讲究就得讲究点,你说是吧。
好了收尾了
希望老兄的艺术之路越走越宽。作为老网友,斑竹更要照顾一下我了,是吗?呵呵呵呵
记住我的地址
061001河北沧州市运河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干部科冯哲
[ 本帖最后由 daxia 于 2008-9-28 16:02 编辑 ]
荆戈
发表于 2008-9-28 15:52
久已關注樂之山館
今始見廬山真面目
更是佩服不已
字如其人
靈氣十足
書印具有心得
其乃大妙嚴重心賞
然拙以為上處化境中
若再去些裝飾與刻意
將古與撲在自然中表現
當更臻妙境。。。
不當兄勿怪 呵呵
盼賜寶集學習 珍藏
如得惠賜勿忘題字鈴印哦
開心 祝賀!!!
face18 face18 face18
em5 em5 em5
em13 em13 em13
殿标
发表于 2008-9-28 17:17
em1 em1
持斋
发表于 2008-9-28 17:40
em1 em1 em1 em1 em1 em1 em1 em1 em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