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21984|回复: 5

展览将书法引向何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7-31 23: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展览将书法引向何方 , g. a1 B6 @/ c
周正康 2005-7-2
* L- C- E1 _7 d# H  从当代书法艺术发展的社会特征上,可以看出展览日益形式化的特点。在书法艺术主旨进一步表面外化,成为应对展览的形式至上,很多人不得不亦步亦趋,跟随展览的步调……因此本文更多地涉及展览造成的弊端。1 H4 J( E5 i0 _" L" y' g$ f
    时下书法成功只有展览这条狭隘之路!很多人习惯于个人简历上填写,参加了某某展览,加入了某某协会……展览俨然成为一个书法人“进仕”、“拔高身价”的阶梯,因此,现代书法人没有一个是对展览无动于衷的。他们早已跟随时代步伐:将投稿进行到底,直到获得一张“入选证”为止。其实更多的书法人,坚持不一定即是成功,他们往往成为了“展览虫”,不断地投稿,再不断地落选,他们越来越搞不清楚,展览的精神是什么?只好订阅书报,购买大展作品集,对那些作品发痴、发呆……这是一个不缺乏艺术时尚引领的时代,但恰恰也是充斥着误导与陷阱的时代,涉艺浅者时时都有迷失自我艺术本真的危险。
$ E! p5 p+ ?# o; l0 T5 f: }3 J- ^    当书法艺术的社会现象问题凸显出来之时,展览即处于该现象的最尖端。而在展览文化已经深化为社会现象的具体体现时,仍保持纯粹艺术性,是需要一定的自控定力的。在功利诱导下,更多的书法人追逐展览本来无可厚非,试想除了展览能让一个普通书法人一夜成名之外,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让他们出一点点儿小名?还有其他什么价值判断标准,可以证明他们的价值所在?十年寒窗坐过的冷板凳,除了到展览中去搏上一击,又能怎样?6 x5 s; ~7 L% t6 i- o2 l: V; N: ^, H' ?
    此时令我重新掂量王镛教授说:“中青展被取消,是一个严重的事件……”这是一句够分量的话,它本身即显示有很多问题在里面,而这些问题是好是坏,人们自会判断,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既然称其为“事件”,那绝对不是一个单纯艺术风格、或者思潮与导向之争,它必定包藏了以展览为名,引领书法人误入歧途的地方。
$ x# e- y1 ^8 x1 I% i    其实这跟其展览宗旨,倡导引领方向密切相关。中青展以其创新、激进风格赢得书法人青睐,但更多也让人回想到它在“怪异”方向上冒险太深。这就告诫人们,展览不是绝对百分之百体现艺术规律,有其利必有其害。7 O7 D' @4 O! Y2 k/ Q2 b1 X# O
    比如展览,只让人借书法,学会了去进行形式竞争,让书法人变成彻头彻尾的展览主义者。这是人们在高呼展览万岁时,必须醒一醒头脑的现实。
2 N: u8 x8 N% b* I& \( u
, ~/ x1 {6 b2 f$ T( ]% }# n" g5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