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13482|回复: 49

历代有关临摹的论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7-30 13:14 | 显示全部楼层

历代有关临摹的论述

惭愧啊,老狂走在我前面了!!!
临帖乃学书之首步。不从大道理说吧,书法乃有书有法,临帖就是从中学书及法理。老狂引用孙过庭与黄庭坚诸说足够明了了。吾观有些人写字无法,也不懂用笔用墨等基本技巧,就是没临帖的关系。
中国的毛笔字所以能成为艺术,就因为其中有许多外国文字没有的东西,作为国人要好好继承才是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8-4 15:12 | 显示全部楼层

历代有关临摹的论述

记得潘伯英先生在一次座谈会上回答学生问题。问;学书法能不临摹吗?潘先生说:能!但潘先生又说:中国的书法几千年下来了,有好多东西可以为我们借鉴,学习。这样可以避免走弯路。放着有路的地方不走,偏要乱闯一气,是得不尝失啊!当然,我引用这段话对在这里的辩论并不起很大作用。可我认为:有志学书的人们,一定要记得潘先生对我们的教导,老老实实坐下来,读书,临帖,做学问。不要想入非非,拔苗助长的故事不是都听过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8-6 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历代有关临摹的论述

引用林散之老的原话;
“临帖要先像后不像,先无我后有我,先熟后生,有静有动,意在笔先,把得紧放得开,日久天长,就能达到瓜熟蒂落,就能生巧的境界。”
“先工整光丽守法,而后破法造法,最高境地:无法而万法生。”
这是林老谈临古于创新,出自林散之《笔谈书法》一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12-18 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历代有关临摹的论述

   我们必竟不能与林老比啊,无论从哪方面都不能比!
   当然,你可以说也可以做,但结果会怎样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12-19 12:37 | 显示全部楼层

历代有关临摹的论述

   佩服你的勇气!相信你能成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