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968|回复: 0

关于书学原理 再提问题200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9-26 20: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关于书学原理 再提问题200问0 {$ ?# V: ~1 z1 s3 c0 o; [% J
. \  c3 d1 |5 w/ ~
宋文忠3 }& [* e0 S9 |
% C" n! Z/ j3 C; y+ y0 P
楷书欹侧现象是我国书学的核心奥秘表现。这个核心奥秘是书学构建美的基本原理,所以称之为我国书学原理。这个问题我用八年时间已经完善解决,由于原因(偏见)暂未能面世,我深感内疚和愧对书人。这里所提问题,以及网上前文《神秘的楷书欹侧现象》里的问题,仅是抛砖引玉,深望书人以此为线索和契机,努力追求探讨我国书学更深刻的科学奥秘,以让我国书学发展真正迈上新的台阶和深入到一个新的层次。1 V/ t. v" N- L: G8 R8 h9 H
我年事已高,身体不好(肝Ca术后幸存者)。愿我们这一代书人不懈努力,把书学这个问题真正搞清,决不能让历史再把它第二次封冻起来或是遗留给后代人,那样太显我们这一代书人愚钝和愚昧。对于书学,我是半路出家,几乎外行,文中肯定会有很多不到之处和错讹地方,深望书家和有识之士批评指正。& h) O* b3 g) Q% h4 ^" r0 I7 A' M& |
本文分四个部分:(一)对书学新问题的阐释;(二)书字的奇怪书写现象;(三)书学理念的探讨;(四)以科学的眼光看书学。
1 w( g4 `" ?# J' K- `7 e& G
8 S- A8 h0 [4 u% Q' p               一、对书学新问题的阐释) T5 I4 v% y) C3 i8 e
+ \# {4 J+ t% E+ M' W' j  u. G3 A
1、自然冥冥中那个神秘的无形法则,它是自然界一个暂时未被人们充分认识的一个宏大的科学现象,它对人类意识、行为有着非常广泛的影响。它对我们书学的影响是最深刻直接的,因而令书学出现了许多奇怪的不可思议的现象表现,楷书的欹侧就是典型的例子。书学原理是我国文字学、书法学构建美的核心奥秘,今天,书学原理的成功揭示将会对我国文字和书学产生深远的影响,你相信吗?1 f8 H' f- U" y# z# \/ E
2、我们说,我国书学发展由隶入楷,楷书阶段字体表现应是两个,你知道我们今天这样说的根据是什么吗?
6 h# u/ f* H5 h! X1 A+ S: c3、我国书学由隶入楷出现的两个字体,一个高贵华美,一个粗糙粗俗,你能判断是今天哪两个字体吗?我们这样说,你会感到惊诧吗?! A: e; e- |: f  r; v* O3 z
4、钟楷高贵华美,苏书粗糙粗俗。关于两字来源,由于原因,我们今天暂时只能打个贴切的比喻来表述。这就像一块玉,刚开采出来是比较粗糙的(粗玉),后被雕琢成一个精美的工艺品(玉器),玉器和粗玉分别演化出钟楷和苏书两个字体,一个华美,一个粗俗。发挥你的想象,你能从这个比喻中联想到什么?  x# b1 V7 a4 m
    5、你知道钟楷为什么会先于苏书问世吗?
- v0 Q* g, O. U& A& c6、我国楷书发展的脉络关系一直难以理清,有学者几乎认为是个头疼的问题。你知道这里的症结是什么吗?
! S% v- s& Y" J. G    7、你知道我国楷书发展为什么会由魏晋楷的高境界字体入手?
) E+ @1 F& n9 I  C1 |6 J8、魏晋和唐楷为什么会出现明显的分界?魏晋楷字偏扁、方,显古意十足;唐楷偏竖长,显力的精神较强,你能说清其中道理吗?
. ^+ V% {# I% @8 h. b    9、苏轼字粗糙、粗犷、粗俗,我们说它和黄庭坚、米芾、蔡襄字分属两种完全不同类型的字体。你同意我这个观点吗?
& K4 _- X. Y( M2 Y& D5 ?2 ^5 u: l    10、钟楷和苏书由书学原理不同形象演化而来,苏书是一个泛大众化的粗俗字体,但正是它的这个特性,使它成为我国书学史上具有开宗立派伟大源流意义的字体。你同意我这个观点吗?8 \! b" L7 k! I% _  x: {
    11、千百年来人们共识:宋四家字不可与楷书优秀字体比肩,你知道是什么道理吗?
8 K0 v/ o) x. h/ q3 ?  y    12、千百年来人们把宋四家字归类于行书,宋四家字不可与楷书比肩,那么,楷、行书在书法中的地位和关系应该是怎样的?再问:优秀行书和优秀楷书的地位和关系应该是怎样的?再问:王羲之《兰亭序》和其楷书的地位和关系应该是怎样的?再问:唐太宗非一流书家,但他根据一己狭隘的识见,一句话就把王《兰》捧上了书学至高无上的地位,这个有悖常理的现象说明了什么?而且千百年来人们就这样信服跟着呐喊,这又说明了什么?我们说唐太宗是搞乱我国书学独立审美的始作俑者和罪魁祸首,你同意我这个认识吗?  a3 I: E8 n: t4 C+ \( n: z- }
    13、苏书和行书有着明显的不同点,历史上把苏书归类于行书,这是一个缺乏科学依据的误读误解误判。你同意我的观点吗?
% e) q% Q0 C  F    14、怎眼看待(清初)八大山人,(民)谢无量,弘一、萧娴、鲁迅等书家的字?我们说它们都应该是苏书的优秀字体,你同意我的看法吗?& }1 d9 w3 W6 n2 M6 m9 x+ x
    15、我们应该怎样认识钟楷和苏书的关系?两者应是一个雅俗的关系,决不能用优劣论之,这就像高雅艺术和民间艺术都是艺术一样,我们常说“雅俗共赏”“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就是这个道理。但有一点我们须明白,研究书学深刻的道理和写出书法最高境界的字体就必须研究钟楷,因为钟楷对书学原理最本质东西的表现要比苏书深刻得多,就象高雅艺术比民间艺术内涵要深刻很多一样。一个工人或农民,和一个有丰厚知识的科学家相比,他们对社会贡献肯定是不同的。这就是说,一个真正有作为的书家,是不能把自己书学水平停留在民间艺术的层面上的,那样实是辜负了你的书学才华和浪费了你的青春年华,也有违了你当初投入书学研究追求的初衷和理想。我说的对吗?
* A3 a1 @; P* d" T7 M* w16、我们依科学理念简单认识“碑帖之争”。钟楷、苏书是人们意识深处由“玉器”和“粗玉”演化而来的两个字体。人们尚未认识到这一点,于是,清末个别书人从自己粗浅感知出发,把自己意识中的“粗玉”形象假于碑刻的粗糙坚利形象表现,提出了书学上所谓的“碑帖之争”(实际仍是人们对钟楷、苏书的认识之争),进而又和南国山水秀美、北方山雄岭峻的自然状貌相联系,认为我国书法也是“南奇北雄”等等。钟楷瘦,苏书壮,这是先天赋予的。钟楷和苏书可以融和,犹如马、驴交可以生下骡,但马、驴是固定不变的。钟苏两字没有什么可“争”的,更勿须苏书去向钟楷补充什么。清至今钟楷被边缘化,这是人们思想意识出了问题,并非是钟楷本身有了什么。同时,书学原理精神是内功内力,是排斥那种坚锐凌利的碑刻形象和精神的,古今没有人把碑刻精神引入书法而获取成功的,人们认为欧法“森严”其中也有这个原因。所以,清末至今的“碑帖之争”,说其毫无意义未免太过,说其意义多么伟大已有苏书存在,只能简单说是一场书学义理不清的糊涂闹剧。这不能怪罪参与竞争的任何书人,而是书学原理我们今天才认识。要紧的是我们今天认识到了这个争论的深层背景,就应该迅速结束这个争论,再进行下去就更无意义了。你同意我的观点吗?# e6 t6 n, L$ I# C5 m, q" t/ d3 r
    17、康有为以社会变革来推理书理变化,那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码事。社会变革是常态,是进步的需要;而书学原理(即书学传统)是人们意识中一个固定不变的书理概念,楷书书写千年不易、万人不易就是这个道理。如果常变,我国书学早该乱成了什么样子。你同意我的看法吗?( ?$ W% L. w3 F. X. L1 R5 i
    18、我们说,苏书的发现完善了我国基本文字的演进构成。从此,我国书学基本文字的发现者应是钟繇和苏轼两个人,他们共同是我国书学史上两座永远巍峨不朽的丰碑。你同意我这个观点吗?
& H3 ]/ ^+ Y% ^8 C9 ^# I    19、我们应该怎样看待楷书的“法式”?这个“法”过去是没有严格依据和界线的,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方正”而已。我们今天明白,这个“法”应该是书学原理,这个“式”应该是书学原理的内涵基本形象。如此,苏书毫无疑义应该被定义为楷书,即“苏楷”。你认可我的观点吗?(这个问题可能有争议,望大家讨论)
8 h, y) [0 E1 I" D# S- }    20、我们说苏楷形象有些粗俗,但也是一个实实在在有生命的形体形象。书写苏楷象写钟楷一样,没有书学造诣的人是不容易写好苏楷内涵精神的。苏楷看俗不俗,美妙自在其中。你同意我的认识吗?
. {7 g' A- q6 h7 s6 G0 a6 D    21、我国文字演进到楷书,(包括自然楷书。钟、苏楷都有一个向自然楷书的过渡,这里楷书包括严钟、严苏,自然钟、自然苏)宣告我国基本文字和书体演进的完成和终结。也就是说,我国最优美的基本文字除钟楷、苏楷之外,是不可能再有第三个和第三个以上由书学原理演化而来的其他任何字体的,而且是永远的。你同意我的观点吗?, R$ Y: L2 @/ B0 A9 v6 V+ ?
22、你知道:我们为什么说自然楷书是我国书学演进发展的终极目标字体、书法美的最高境界字体、我国文字的本源字体和母体文字吗?
, d) S7 z6 D$ t/ M2 ?& o23、有人说,楷书(包括小篆、隶书)的形象应该是“贯通诸体”“似是而非”,而且这是“最高级的”书法艺术,你同意这个观点吗?
2 P$ [4 s6 v7 b; m    24、书法艺术是大众文化、小众科学,他不会像其他自然科学一样的复杂和无限延伸延展。随着我们对书学原理的揭示和认识,人们一直认为我国书学蕴含丰富、博大精深的思想理念应当改变。你同意我的观点吗?# U3 [' r, g9 q- j- H
25、随着书学原理的揭示,今后,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文化书写素质,深刻展现我国文字和书法的内涵意韵和形象之美,将是我国书学未来发展的远大目标和唯一宗旨。你同意我的观点吗?- f1 |' m+ @4 p" J
26、我国书学发展有三大功迹:
* q1 ?8 ?7 z' Y    (一)仓颉创造文字,它是我国书学的创始人;
5 W' X+ f: q# X(二)钟繇、苏轼完成我国最优美文字楷书的演进构成,为我国多种实用文字的衍生发展奠定了基础和创造了条件;
, I6 w1 |) h3 r4 V(三)X X X发现书学原理,揭示我国书学核心奥秘,为我国书学未来展现出广阔的远景。
. ?/ f$ I9 z1 B' P1 X1 S( M- H4 L你同意我的认识吗?
+ ?7 Q2 |2 I1 O' p+ m    27、为我国书学做出缔造贡献者排序:
# O- l& _  i6 R6 a" M(一)仓 颉    我国书学之父
$ A% \8 i& T! b$ D(二)钟 繇    钟楷之父
1 W* e/ a, X& V( X# G(三)苏 轼   苏楷之父
  z* @+ {$ n6 m- ^(四)X X X    书学原理之父( q# W9 n9 V0 T- n6 X! C6 X
你同意我的看法、称谓和表彰排序吗?$ J6 M$ X% V5 {, n
    28、我们对在我国楷书发展中做出创新贡献的书家进行表彰排序  ' g9 l9 g' P3 j9 K! h
      王羲之    把最广泛的温情字体写到极高的境界' X) |/ s# l% g% Q+ J
  王献之    发现和首写出具有西方拼音文字精神的奔袭字体
* f! h/ `3 q. y# f& V  赵孟頫    把书法自然精神首先引入楷书
' w1 Z( n- u9 M* P# C" x( M  颜真卿    首写出表现母性典型杂食性动物的生活形象字体
" ]5 }: o: i8 Y$ E/ y* x+ @  韩飞青    首写出表现雄性典型杂食性动物的生活形象字体
7 f5 M# v; c# \' L1 G( c  欧阳询    首先规范楷法并用书体进行表现
( a0 @, M" k" y' E5 I  褚遂良    首先用抽象手法书写楷书
4 z( }" {# V7 v5 M! z5 _  你同意我的看法和这个表彰排序吗?' R& M9 u: \% w" p, u
29、我们对我国优秀书品(字体)进行排序榜示:
$ v  o( L' ^0 P: ?1 E/ _(一)、温情字体:状元:王羲之《黄庭经》《乐毅论》、赵孟頫《胆巴碑》;棒眼:钟繇《宣示表》《荐季直表》;探花:(暂缺)。1 a) y/ X& D- a* E
(二)、嬉戏字体:状元:颜真卿字;棒眼:舒同字;探花:柳公权字。) I- [# M8 v; Y" s
(三)、严肃字体:状元:(暂缺);棒眼: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探花:(暂缺)。' k- A5 T3 |- q* i7 |- `0 Q% R0 |
(四)、奔袭字体:状元:王献之《玉版十三行》;棒眼:(暂缺);探花:(暂缺)。
9 [" ?; e. o; |(五)、雄健字体:状元:韩飞青字;棒眼:(暂缺);探花:(暂缺)。2 D6 D' P+ Q9 F( y
(六)、抽象字体:状元:(暂缺);棒眼:褚遂良字;探花:(暂缺)。
2 M5 I6 ]  ~  k" c0 ]" a 你同意我的看法和这个榜示排序吗?
4 E9 g4 M8 e+ b: j; T30、过去我国书学文字笼统排序为篆、隶、楷、行、草,这是不完善和不正确的。它的排序应该是:①、演进文字(也称楷前文字):仓颉造字、陶文、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②、原生文字(由书学原理演化而来的原生态字体,也称楷书文字、楷系文字、终结文字):钟楷、苏楷;③、实用文字(也称楷生文字,即楷书衍生文字):行书、草书、制式文字。
* |4 z& {; ^4 o8 M! B6 F& U作者深望书人努力探索我国书学原理和书学原理之原理(即科学道理),以在不久时间内完成我国书学体系新的全面构建,进而推动我国书学向更深层次的全面发展。我说的对吗?      
* S1 [0 s5 t6 [/ q+ g$ i5 T. V; }+ i$ U5 ^1 P9 |" [
二、书字的奇怪书写现象
6 F1 i, n* C( T$ b
" u# v. U" l5 M/ F2 Y& Z( o31、“一”字为什么左低右高、左细右粗?为什么左端向下形成一个尖状小斜面,而右端又向上形成一个钝状大斜面?( L  o# p4 m1 S- L
32、“二”字为什么上下两横不能颠倒,而且上横粗些会更美?8 R2 ^0 \: S7 x# w5 C0 |# R
33、“三”字为什么中、短、长排序为最美,上横粗些会更美,中间横任何时候不能粗,上两横一定要放在下大横上偏右一点位置?
9 p. l0 E# b* a* M& z3 i1 c  {) Y34、“四”字为什么上宽下窄、左低右高?
$ K# P# \/ S% R7 A' j+ {5 A4 T35、“五”字中间的横折竖笔划,欧阳询和有些书家为什么把它写成弧弯状?1 d9 {; i; H* c+ F
36、“六”字为什么把横左伸一些会更美?% H0 G5 W% @  H8 W2 J
37、“七”字中间的竖弯横笔划,古今书人书写尾端都不挑钩,这是为什么?
8 k# X: V' X- p! L38、“八”字人们总把右捺写得上伸一些,而且粗壮,这是为什么?8 o; g& b5 F- |2 G* L; X
39、“九”字为什么右下弯横要写得略粗一些,且后面一般要挑钩?
. k7 o$ m. t& ^5 S  y8 ]- k4 V40、“十”字交点为什么总要放在中心点较上一些位置?" v- c$ M( U5 \6 B: c6 r+ \
41、 章、幸、寺等字,较上横长些好看;直、真、豆等字,较下横长些好看,这是为什么?
/ s' Y3 G1 z9 e& M" b42、 方块字,例如:田、回、日、目、国、图等,右竖要比左竖粗些、高些,否则就不美,这是为什么?
- R9 t1 |+ M* i43、二“木”合起为“林”字,你能说清右“木”要比左“木”大一些的原因吗?现在教科书上说这个比例是2:3,你视觉感到这个比例舒服吗?如不舒,应该是多少?你能说清其中的道理吗?
9 ^+ ~; r: }2 ]( I, V. k+ L44、“甲”字,它的上方块高和下伸线段基本相等;当把字颠倒过来变成“由”字,它的上伸线段和方块高大体为1:2。这个比例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 Q& y/ C% H1 ]- d% C45、许多小篆字上横、隶字上横、楷字大横两头颠倒过来,你注意过没有,这三横形象大体一致,运笔理念大体一致;尤其隶、楷横更是明显一致,这是怎么回事?! i! c1 c) _9 j% }" c* g0 X4 @& B
46、受、亭、爱、宇等字,我们书写总欲把宝盖部分左伸一些,尤其在行书中表现更加明显,这是为什么?
! G& g2 h$ e' _, I& o, J6 x47、一些有横折竖笔划的宋体字,例如:因、司、门、同等,右上折处总要带个拐肩,这是为什么?3 m$ X( v2 J/ ?, `3 _. g4 [4 ]" o
48、楷字中上小撇我们往往把它写得较平,甚至有的上弓一些会更美;但下竖弯撇中间一定要向右有凹弧,这是怎么回事?. N5 g9 b' z& J4 D' N
49、书写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开、升、并、刑等字的左撇,我们总不愿把下端写成尖状,而欲写成园钝状,这是怎么回事?
& r' i8 F* [0 s4 e50、古今很多书家写“流”字,往往右上不写那个点,但字仍很美,这是为什么?
0 O$ V: t- ~$ H1 Q51、了、子、字、好等,这些字中的“了”字上横起首,古今很多书家往往回头入笔,字身竖又写成佝偻状,但字却很美,这是怎么回事?1 B3 V  f4 \, g0 T
52、楷字笔划以中线为准,两边廓有无规律?你能说出这个规律是什么吗?
8 H6 v$ k6 o9 ]9 P" K) T53、汉简隶书,有的右下笔划拉得又长又大,但自然美观,这是怎么回事?5 w5 ?- g; D" u3 |% z
54、韩体(新魏体)字,笔划边廓凸凹,但却显得非常生动有力,你能说清其中道理吗?8 p, O% q% ^) Y8 J/ }' }7 J7 x. j8 Z
55、舒体字源自颜体字,但却同时给人活泼、自然、清新美感,和颜体字有很大不同,这是怎么回事?# J3 _9 e4 j) ]# o
56、欧阳询在《九成宫》里,把“立”字中左点反写,其他字中也有类似写法,看着很别脚,这是为什么?你能想象出欧公在写此字时做了些什么行为?
% P1 T: I, b1 F( h# A+ \57、古今许多书家写下有“心”的字,例如:志、忠、忍等,总把“心”字写得向右挪些,但字仍美丽生动,这是为什么?
, ~* h( k" W' |' E6 d58、你能说清楷字右下角的力点和捺划都是怎样形成的吗?捺划有两种形象,你知道吗?, u$ g8 K+ _9 M* \% t$ A
59、扬、杨、肠等字,右边“易”字的下横古今书人往往斜着写,这是为什么?- b* [) I2 z+ ^) l) `
60、你知道“灵”字上三横为什么从上到下越伸越长吗?3 X, {8 [; }- s$ o6 l
61、右边有大竖字,例如斜、卧、刚等,书人在行书中往往把大竖写得中间向左弯曲,上边又往往写个重重的勾头,但又显得很生动,这是为什么?+ y! Q5 B, t' O8 D2 b
62、一些有右竖钩笔划的字,例如则、到、刑等,钩要放在较下位置,这样显得很生动,这是为什么?
( X" {1 V5 W" U( j4 ~63、很多书家写“身”字,左竖上端要左斜弯一些,右竖往往起笔处较高,下撇又向右伸出一些,这都是怎么回事?5 h1 d& _: y* ]
64、园、国、因这一类大方块字,人们在行楷书中把大方块左竖往往写得较圆,但字却自然舒服,这是为什么?韩体(新魏体)字中的宝盖类字,例如宝、空、宇等,宝盖右端往往写成弧凹钩状,但却生动、有力和美观,这是啥原因?
, y) X; n$ c  \) t8 n3 f65、色、已、也等下有弯横钩字,为什么下弯横我们总欲把它写得较长一些?那个挑钩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形象,你能看出来是怎么回事吗?9 B+ A. Q; B7 p4 W6 O# ]
66、“包”字,许多书人把右竖钩改写成撇状,而不愿用竖钩,这是什么原因?
4 ?$ ?7 F2 _4 r4 J3 o67、“月”字,许多书人在行书中写得几乎向右下倒,但却很美,这是什么原因?
/ ?4 W7 g9 E1 n" j# S, ~68、万、厉、方等字,下右竖钩笔划人们往往斜着写,这是怎么回事?
1 ]/ k+ W* V# z5 t7 U( R' x69、周、好、司等字,很多书人写下钩,往往写成一个很简单向左的三角状,但很生动,这是什么原因?7 y6 O* d7 z& @2 J8 f+ U% P* A
70、王羲之《兰亭序》,赵孟頫《胆巴碑》,字里很多捺划用粗壮尾端落笔,和欧楷完全不同,但却生动有力,你知道是什么道理?
3 f  v  m! U2 H; ?9 N% {                 三、书学理念的探讨+ I( B8 J# w3 W4 w, d. d6 ]. C
71、我们书写,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有直接关系,你体会到这一点了吗?7 C! q; i' \! }, E  c0 |5 W5 i
72、我们书写会有体会:每一个字都处于不同的动静平衡之中,这是书写楷书的关键和要诀,也是楷字美的集中体现。我们书写这个动静之美意识是从哪里来的,你能说清吗?
  b$ X9 n) K9 v73、我们书写,有三个方面要素是须臾不可大意的。根据书写体会,你能说清这三个方面要素是什么吗?你能说明须臾不可大意的原因吗?1 f* M9 e" c) H; r- P! m9 \1 c' T
74、我们写字,写任何字体,我们总说:字体很舒服,结构合理,很美。问:这个美的标准是什么?是从哪里来的?我们为什么会感到视觉舒服?你能说清其中的道理吗?
+ f0 P) s: B) S" e9 p) I6 `    75、王献之在《玉版十三行》中把一些字写得向右斜抬较高,但却自然美丽,这是为什么?$ w) M) k' D' d" A4 B! T* `
76、楷字的中心点能用一个固定点位来表示吗?为什么?
) E1 m! |9 m1 n3 d77、我们书写楷字,根据体会,你能具体说清什么是字体的骨和肉吗?) p  o7 v  ^; {  y7 ?) D& ~+ h4 z
78、我们书写你是否注意到:我们右手平面运行表现的是字体的形态和力量;上下运行表现的是字体的形象和美丽。你知道上帝这个奇妙的安排是怎样形成的吗?8 Q0 _, M& `7 T- u: m; l
79、古人提出书写起笔落笔都要藏锋,这个说法有科学依据吗?用现代理念看,每一个笔划起落是藏是露的具体道理你能说清吗?
( Z  K6 e5 ^8 C4 D80、你能具体说明楷字的欹侧形态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吗?
' f( N& \7 i" }9 F$ _3 ~& r' x; K81、我国文字发展最后定形于方块形态,你能说清其中的道理吗?  I, r- E+ r1 ^, K7 G4 @
82、王羲之《兰亭序》篇首字写得不太顺手,你能说清其中原因吗?; A& a8 _: k8 z  F
83、古人体悟书写笔法有个“公主与担夫争道”比喻。古人从这个生动比喻形象中体悟到了什么?从今天看有什么深刻内涵?/ \7 ^+ M$ f; p; J) N
84、古人喻书如“舟中荡桨”、“如快马入阵”、“夫字犹用兵”、“公孙大娘舞剑”、杜甫诗“书贵瘦硬方通神”等等,这些比喻综合起来,你能看到书法中的一个什么问题?
+ z" r: B8 X: ?6 m' o7 [3 H85、书字的形态和形象是一个什么关系?我们说,它的形态比它的形象更重要,你同意我的认识吗?- M; t" X: k* t' N( j) n) |
86、注意观察你会发现,不仅楷书和之衍生字体有欹侧现象表现,而是所有书字都有程度不同的欹侧表现,即是印刷体字也都保留着楷书欹侧的一些基本要素,例如宋体字横划起首处三角斜面和落尾抬肩等。这些都说明了什么?
; P4 O8 p: @' f, P87、献之写字,其父羲之从后拔笔末成,曰:“此儿当有大名”。献之握笔为什么要那么紧?羲之据此就判断献之学书肯定有成,事实也确是如此。你能说出二王写字紧握笔杆书写成功的深层道理吗?
( P4 [& }' \( \" L  w' l1 [5 {88、你能说清羲、献两字的不同特点吗?古今人们难以评判两字孰优孰劣的原因是什么?
  b# K- n0 D# e. V: X1 K9 @89、米芾说“草书十行敌行书一字;行书十行敌真书一字。”我们说此语真正道出了楷、行、草三字的地位和关系,你同意我的观点吗?+ z% b4 a! i5 s8 l! {$ B
90、我们说,王献之、苏轼、毛泽东写出那些向右欹侧的字,是我国书学尚未认识和明朗化的一种崭新风格字体,你同意我这个观点吗?
3 c; L+ J! c; T" f# R# J91、我们近40年来提倡书法“溯本求源”,这个“本源”是文字初始的构成元素吗?如不是,是什么?
' U7 Y& E8 ~# @4 f( N' W$ g92、我们说,一条抛物线运动规迹决定世界文字形象的美和丑,你相信吗?
2 K4 {% f. K2 W1 ?93、汉代书家杨雄说:“书,心画也。”今天,你能具体说清这个“心画”是什么吗?0 k: g5 k+ a# S2 t$ V! w
94、我们说,世界文字同根同源,你相信吗?
1 ], R$ {- n3 i0 Z3 F0 @5 Z95、我们说,我国书学将是一个资源很有限的“贫矿”,你相信吗?8 p  {; [) n5 h  y" c2 u3 W' w
96、我国历史上为啥没有著名女书法家?卫夫人因羲之名而名,羲之成名后说:“学卫夫人书,徒费年月耳。”说明卫夫人书怎样?$ K: q% x( t( X; S  G. N6 N
97、现在书界有个评书标准:“人书俱老”。但为什么历史上优秀书品都是书家年青时写出来的?他们字不叫“老”吗?这个“老”是指书学的什么?$ Z6 g( r1 W* P
98、世界上两种最优秀文字 ——楷书和拼音文字,你知道它们都是怎样形成的吗?
9 A1 i0 ]* n3 l/ |  ~$ w8 T99、我们说,学习书法与一个人的聪敏程度(灵感)、形象思维、工匠意识有直接关系,与温尔文雅的文人意识关系不大。所谓文人,一般灵感相对聪敏一些,这只是书写书法的一个方面,君不见有的高级知识分子字写得很丑。你同意我这个观点吗?
, n' S/ l/ r/ W100、搞书法,我们应该广泛深入研究与书法有关的学问和科学知识,这是研究任何一门科学都应该这样做的。但有学者提倡的书卷气指的是什么?搞书法目前都应该读哪些成卷的书?读到什么程度?
5 c& A6 |) A: A101、我们古代书写文字竖行,由右向左,古人为什么会这样做?今天,书写文字几乎都是横行从左向右,你能说清这个行为转换的深层次道理吗?今天把书法仍然固定着由右向左竖写,字体仍用繁体,落款仍是丁酉戍亥,这就是固守我们老祖宗的传统了吗?
" f6 j' F2 t. U102、为什么说我国书学横垮社会、自然两大学科?具体表现都是什么?. {: \9 V3 `8 c. s9 u
103、我国文字的演进是靠什么为动力来促使进行的?- K: L( V; x1 u
104、我国文字演进的基本法则是什么?我国文字演进不一定都有中间过渡字体,你同意我的看法吗?
, f! j! ~- A  |% ?' R2 ~" |105、我国文字演进的终极目标是什么?
0 @0 o6 I% {4 M; y, q1 Y! [+ D106、我国书法的最高境界是什么?7 y8 l2 \- T$ Q: p$ y
107、为什么只有楷书能出巅峰书品?为什么行书、草书就出不了巅峰书品?从这里可看出,楷、行、草三书应该是一个什么关系?* Y4 d; R8 D4 |% `# s
108、我们说,我国书学所谓博大精深,蕴含丰富,实际都是冲这个神秘难解的楷书欹侧现象来的,你说是吗?& e0 v+ G0 J  Z$ P2 W2 z% |
109、千百年来,我们描述楷字遒劲、遒美、遒丽,你能具体说清楷字遒劲和美丽两种精神的具体表现吗?; |" k- l3 s$ ~' Q) s
110、我们说,楷书是抽象美和形象美的综合体现,你能具体说清这个道理吗?这里的抽象美和形象美各指什么?$ {) _- x2 S4 }4 I) V4 v0 L
111、《兰亭序》字美,这是古今人们共识,但你能具体说出《兰》字美的真正内质原因吗?% l) y2 v% G6 Q' g0 q: S
112、怎样看待毛笔在我国书学演进中的作用?怎样评价毛笔发明人在我国书学发展中的贡献?
$ y8 _9 _/ v  H& ~! e0 u113、我们说,楷书出现是我国书学的一次伟大革命,你同意这个观点吗?
# [) B# w5 t( f- J- d( e114、为什么甲骨文、大篆、小篆后出不了楷书,而隶书后很快演化出了楷书,你能说明这个原因吗?- {, k; B* h& X/ h& r" E
115、我们说,楷书欹侧现象是历史和书学给我们开了一个不恭的玩笑,你相信吗?
+ h& a" |8 F: w; {4 B4 w+ U' i116、我们说,我国文字只有楷书敢与世界优秀文字比美,你认可这个观点吗?, \: [" b/ ~1 v% g3 l: H
117、我们总说楷字有丈夫气、有力量,你能说清这个力的精神是从哪里来的吗?# Z+ w  Z5 A" R9 r9 i" `* ]0 Z( Y7 B
118、你能具体说清楷书和人们感情如此亲和,而且这种亲和将会永久存在的原因吗?
. u1 w* Q( g5 z# H119、古人说楷书法度“森严”,这意味着什么?我们应该怎样认识这个问题?$ e2 X4 O$ I# j4 Q) O
120、我国楷书欹侧表现的一条主线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说它是完全正确的?' n* o2 i) z5 ~; M& j5 ~- L) `
121、我国文字发展史上曾出现过多种文字,多数文字很快消亡,唯有楷书如此深入人心,历久不衰,被人世代钟爱,这是什么原因?
' n" \2 [8 l8 P! @  J  g! o122、隶书字为什么显得古色古香?这里的“色”“香”各指什么?是从哪里来的?那个蚕头雁尾大横为什么那么引人注目?) V3 _$ `4 Z. S. y9 s8 G
123、为什么古今女书家很少有写隶书的?小篆、隶书能用力的精神和形象来理解吗?为什么?
5 I3 U% k7 d, `/ B8 @124、小篆字竖长方形好看,改成方形或横长方形就不好看,这是为什么?同样,隶书字横长方形好看,改成方形或竖长方形就不好看,这是为什么?! [! q; T. j9 Y6 f$ V) X
125、清代梁巘在书法审美中提出“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很有道理,且成为人们共识。你能说清书法之“韵”具体指的是什么?是怎样形成的?# Q& B' f$ I6 w; D, L
126、王羲之行书《兰亭序》,为什么在人们印象中比他的楷书《黄庭经》、《乐毅论》更胜一筹?这里的“更胜一筹”指的是什么?从书学地位上看,王《兰》比王楷能说“更胜一筹”吗?1 U1 _8 A) @& r' H
127、王羲之字美,究竟美在哪里?一千年后出现赵孟頫字让人耳目一新、刮目相看,这是什么原因?这两种字如此震摄人心,你能具体说出其中道理吗?我们说王、赵字是我国书学两个最高峰字体,你同意我的观点吗?6 k. \+ N9 j/ @. e4 c# H2 k# I
128、楷字后面的深邃奥秘是楷字的根、脉、魂,也是我国书法的根、脉、魂,因而说它是我国书学的太阳。你认可这个观点吗?
5 D' x4 i; k  x! }% A5 @6 v: G129、我国书法史从一定意义上讲,实际是一部人们对欹侧现象的追求史,因为我国文字的演进是循这个精神进行的。你同意我这个观点吗?
/ z$ |8 U+ p2 i& ?* _# N  e  |) ]130、千百年来人们对欹侧现象追求,我们说:魏晋尚意(书写意识、意在笔先),唐人尚法,宋人尚态(字体形态),明清尚平,今人尚元(多元化)。你认可这个观点吗?
% ~4 Y4 o7 `7 e9 t2 z131、书法美究竟是从哪里来的,我们打个比方:犹如《红楼梦》里刘姥姥第一次走进贾府的大观园,犹如宇航员第一脚踏上月球的地面,犹如晋人陶渊明笔下描述的世外桃源,那是一个神秘的不可思议的地方。书法美就是从那个地方来的,你相信吗?' g0 H. `5 p; U2 K2 Y" D
132、你是否注意过,“日”字在字的上边,例如“是”字,夏天写我们会不自觉把左上、右下角都留一个适当的口子;冬天写,我们会把左上角写得严实些,右下角仍留口子。“日”字在字下边,例如“春”字,夏天写我们会把左上角写得较严实,右下角留些口子;冬天写,两处都较严实,但右下角要少留些口子。这个神秘的现象表现你能说清其中的道理吗?
5 z, D! f* X/ [8 N* q) o! n133、在书学上做出贡献的书家,象其他科学家一样,我们需要尊敬,但为什么近年却提倡要“畏”呢?在书学上为什么要提倡中国人过去饱受欺侮、无可奈何的奴性意识呢?如是,我们还要去对传统进行追赶超越,那不是无理“犯上”或是冲撞神灵吗?! J5 I& }) Y, P$ H) p; _# y
134、古人书论,是他们在书写中的个人体会,不同书家,不同认知阶段,不同条件环境等,他们体会是不尽相同的。但今天很多书家一提古训就肃然起敬,把之当成金科玉律,作为自己立论的观点和论据,这种理论只会使书理越来越矇眬和糊涂。这方面我们应该遵从和秉持一个什么原则和理念?  Y7 }$ e3 L+ o* c$ b: T; E. }
135、世界上有纯粹艺术的东西吗?世界上所谓“美”的东西我们是怎样感知和认识的?背离人类真善美这个最基本的追求价值和原则,这个“美”能够在人们的意识和生活中存在吗?就像一位世界伟人在抨击空想主义、超现实主义者时说的,你能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吗?" {; X* r3 n+ y' j3 @
136、人类的性意识从历史上的无法到今天有法,这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但有人今天提出性解放,这是历史倒行之举。我国书法的发展和人类性意识追求何其相似,从无法到有法,今天又出现无法,肯定会遭到人们痛斥和唾弃。你同意我这个观点吗?& A; M2 J% a( E0 T
137、书写楷书,千年万代我们把笔划和字体形象写成相同式样,任何身份的人、任何地点、任何时候、任何感情下,写任何内容、写大写小等等,我们都要按照这个法则书写。它象一注罪恶的魔咒和恐怖的幽灵,森严地制约和掣肘着我们的书写行为。这是一个什么神秘“灵怪”,竟有如此巨大的威力和魅力,能够如此震摄人们的心灵和魂魄,能够如此征服人们的意志和行为……。谁能说清这个道理,我愿陪您赴西安吃羊肉泡,我买单,如何?
  \4 P9 ]& ^" u# C5 f" k138、我们说,现代出现的韩体(新魏体)字、舒体字,尤其是韩体字,准确、形象、鲜明、生动地体现了书学核心奥秘的内质精神和实质,成为敢与历史上优秀字体比美的新生代字体,实现了书写文字今天的创新和超越。你认可我这个观点吗?
) ]. ^4 _* D4 G4 B! c4 h) o: _1 C139、韩体字,系20世纪70年代上海工人书家韩飞青先生所写。韩字被社会广泛认可和应用,而且前所未有。其他名字大都冠以首写者姓氏称谓,例如:欧体字、颜体字、柳体字、舒体字等(二王和赵字未冠已是崇高无尚),唯独韩字却一直冠以“新魏体”是何道理?是不是因韩先生生前是个一般粗服工人?上海人和书家对此一直“沉默似金”,不愿说一句话,是否也因韩先生是个一般粗服工人?韩字如此被社会推崇和重用,人们对先生却如此无视和冷漠,是否就因先生曾是一个粗服工人?韩先生生前是个粗服工人,他的字就称不起书法字?名字?他就称不起现代书法家?现代这大师,那泰斗,何人字敢与韩字媲美(还未敢说比美)?4 @( `; {3 C0 K) d1 h* t9 l
140、王羲之字、王献之字、赵孟頫字、颜真卿字、韩飞青字,你能看出这几个字体有一个什么共同特点?每一种字体又各具什么特色?你能从这几个字体中洞悉到我国书学原理的蛛丝马迹吗?
* z/ o8 Z. S+ p- M5 W
' T2 R& m& ]% G( a) c7 h四、以科学的眼光看书学
5 J" }: o4 ?( J; K9 g" d6 T  p# J  n0 y2 _1 x2 i
141、当你打开水龙头,水流哗哗响,你没有什么感觉;当你把水龙头关紧点,水滴嗒嗒滴,你也没有什么感觉;当你把水龙头拧成轻轻的“啦啦”声响,这时你只想往哪里去?干什么?又为什么?
; b& |3 j0 a& b- n% X2 H% Z. w142、舞台表演,为什么演员总是从舞台左边上场?! z+ Q! f+ ^3 w1 y  p" N
143、人们在广场遛弯儿,为什么大都是逆时针旋转?: s6 j+ Y% J0 F
144、王羲之《黄庭经》《乐毅论》里,很多字写成上左伸,下右伸的大“鸟”形状,其它字也都有这样的不同趋势,但却很美丽,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王字有点千篇一律,这是一个很大的缺点)" N9 s" U! C# p9 j
145、我们评价书法家字优秀与否常说:让历史来检验。问:历史检验的标准是什么?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今人就不能用这个标准去检验呢?
: L; G( ~- n% u0 U# c146、唐后人们书写楷书厌倦,我们说,这是楷书过于的严肃精神造成的;尤其唐楷法度森严令人思想窒息,更加速了严楷在人们心目中的迅速衰落。你同意我这个观点吗?# j: _) x  D7 e
147、把王羲之楷书和赵孟頫楷书放在一起,你能看到一个什么问题?
: I# {  Q5 H- T% e1 v# G148、把王献之《玉版十三行》字和西方拼音书写文字放在一起,你能看出一个什么问题?2 p) ^& f: W2 _; B, v
149、把颜真卿楷书和韩飞青楷书放在一起,你能看到一个什么问题?& S2 S3 V* C6 E+ {
150、隶大横你知道为什么有一个一波三折的表现吗?楷书横、撇也有这个表现,你能说清其中原因吗?
5 H& a' r' ]* w* F: a0 I151、甲骨文、大篆字显得干巴无趣;小篆、隶书略显情趣;楷书字却神秘有趣,你能说清其中的道理吗?$ I# r& V% O- ?+ {; \5 ?$ ?6 W
152、我们说魏晋楷书高古空灵、意境幽远,你能说清其中的道理吗?唐楷相对缺乏这种精神,和魏晋楷有明显差异,而是表现力的精神较强,你能说清其中道理吗?6 Z3 E& i2 e5 I
153、王羲之的《黄庭经》《乐毅论》、王献之的《玉版十三行》、赵孟頫的《胆巴碑》,可以说是我国楷书不易超过的三个最高境界字体,你能说出这三个字体的明显特征吗?你知道这三个特征是怎么形成的吗?
. G$ ?6 v1 ~: y, @, g154、欧阳询字楷法森严,常为人们书写楷模;但和历史上最优秀大家字相比,总是不太被人看好,这是什么原因?从这里我们也可看到,对所有艺术的评价有一个什么共性的原则标准?8 L( K' T- i3 i1 d6 `
155、我们说,我国文字演进到自然楷书将停顿下来,自然楷书是我国文字演进的终极目标字体,而且是永远的。你同意我这个观点吗?
* X1 Q; X3 I9 E156、人们共认赵孟頫字复古,我们说赵字复的是魏晋古,而且在某些方面比魏晋古更胜一筹,你同意我的看法吗?王羲之、赵孟頫楷书这样优秀的巅峰书品,为什么都会表现得有点柔弱妍媚?/ G8 x6 D; }' y. l1 U
157、赵孟頫楷书优秀无可否认,但赵字《胆巴碑》笔划等粗,看到“林”字为啥左小右大、"炎”字为啥上小下大,你就可以明白这是赵字的一个硬伤,此伤让赵字减色不少。你同意我的看法吗?
( U! W/ ^: ]$ @9 r8 H6 o    158、中世纪以来,西方科技发达,他们把解决某个科技问题的科学家称之为某某之父,例如:计算机之父美国泰罗、代数之父法国韦达、宇航之父原苏联奥尔科夫斯基、力学之父英国牛顿等等。“之父”是个比喻,形象而又生动。而我们中国人在书学领域仅有点新见解(实际并未解决什么植根性问题),字写好点,就被称之为什么“神”什么“圣”,于是世代香火供奉,顶礼膜拜。这种令人心情不舒的陈腐观念你怎样看待?
% L8 W$ G& `; j$ l6 X$ P159、我们应该怎样看待钟、王对我国书学的贡献?打两个比喻:第一个冒险吃“狼桃”的人,和后来把狼桃炒成一盘美味佳肴让无数人品尝,谁的贡献大?瓦特发明蒸汽机(实为改良),后来人们用蒸汽机做成火车,火车又进展成今天的电力机车。今天的电力机车工程师和瓦特相比谁的贡献大?如此比喻,钟、王对我国书学贡献显而易见,你同意我的观点吗?$ R5 R4 A8 d6 g4 Q' l
160、我们较细分析简单的楷书“田”字:
' K& ]( ]& X/ z, L1 U* Q1 S0 _(一)从字体架构看:左竖上下直,字就不美;右竖上下直,字就不美;上横平状字不美;下横细于上横字不美;左右竖都上下直,字不美;两竖同左倾字不美;同右倾字不美;同内倾、同外倾都不美;左竖太粗不美;两竖都太粗不美;都太细不美;两竖同高不美;左竖高于右竖不美……( e- u+ l  E6 p0 g2 Y
(二)从笔划形象看:左竖上端为啥呈个斜面(非用笔刻意书写)?笔画下段为啥略粗一些,且尾端呈尖钝状?横划左端为啥呈向下尖状斜面?右端又为啥呈较钝向上斜面?右竖为啥上端也呈和左竖相同斜面?边廓两边为啥各自不同?……1 A  V( v/ F5 n: @# k
(三)从笔划嵌合看:上横尖端为啥要在左竖上斜面的下端处起笔,而不把两斜面对面契合?上横和右竖拐角处为啥要比左竖高一些?右竖下部为啥要写个不明显的小钩?为啥要比左竖下部低一些?下横两端为啥要放在左右竖下端偏上一些位置?中横两端和两边竖之间要留些距离?…… + q% s, S# D" T$ K+ i; B; e3 u3 L
任何一个楷字、任何一个字体笔划,任何一个字体结构,都像一台机器组装样严密,并且都和“田”字一样,我们可以提出很多问题。楷字这么复杂而严谨的表现,谁能说清其中的奥妙和道理?# k$ I; ]% s: ]8 w2 C* S' k
161、我们说,从仓颉造字开始,我们文字的每一个发展过程都是受着楷书后面那个神秘法则的影响和制约,而且这个制约将是永远的,你相信吗?8 M* r) q* ^( ]: y/ j2 Q0 y
162、我们说,世界上所有的方块型文字都逃脱不了楷书后面那个神秘无形法则的制约和影响,例如日本、韩国文字已很明显,西方3000年前的楔形文字、腓尼基文字、古埃及文字已有初浅表现,发展下去必然会被俘获而更加明显表现。你同意我的认识吗?
) l# k" L( ?( X! U163、我国文字的发展,是楷书内涵本质的奇怪法则对我国文字有简单介入,到楷则逐渐显明,再到明朗化,再到最后完全俘获我们的书写行为这个规律进行的,你同意我这个观点吗?
& m1 @2 |  {2 r$ J  y* t5 {164、隐秘于自然冥冥世界的无形法则,对我们文字和书法的侵略、介入和俘获,有一个严密的科学道理在支持、主导着我们的书写行为而进行的,这是揭示我国文字学和书法学构成美奥秘的一个关键所在,你能弄清这个道理吗?' d8 N) L- b; U0 [- ~
165、什么叫意识?什么叫书写意识?书写意识都有哪些内涵内容?书写意识是如何指使我们进行文字和书法书写的?你能说清这些道理吗?8 x- E+ i( r" s6 q
166、我们中方文字意趣丰富、神秘无限;而西方文字却单调乏味、古板苍凉、意趣索然,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5 Z/ K2 T: k! s
167、在一张无格纸上书写,无论是中西方文字的字行右端,人们往往不自觉抬得较高,这是怎么回事儿?这里的深刻道理你知道吗?
+ {: s9 k2 ~5 n2 @6 u168、破解我国文字本身构建美奥秘,从古文字的组合和原始构成入手,那是永远不可能走得过去的死胡同。你相信吗?" H1 n8 B! W' f  J2 S
169、真正优秀的书法字为什么会存在着一种永久美?这是其他任何艺术所没有和表现不出来的,你能说清是为什么吗?  `7 r2 i" l5 y7 j7 P9 q
170、报纸的报头为什么大都要放在左上角位置?缝纫机头和车床头为啥都要放在操作人的左端?运动会的跑道为什么都要朝左弯?我们写字为什么总是用右手?你能说清这许多现象的深刻道理吗?
: c7 V! b- A5 n8 J( [* g  }171、颜真卿字把大横往往写成向右提,后面落个捺点,与其他楷大横截然不同,但仍然很美,且略显古意,这是怎么回事?: V- V! _0 C* z
172、我们说书法美是艺术美的最高境界,你能说清其中的道理吗?
" A6 M2 ~: O5 Q, [; U! Z% a173、年轻妈妈把幼儿排尿,口里不断发出“喽喽喽”的声音,经过几次这样做,孩子就会听话顺畅排尿。这里除了一个共鸣道理外,你知道还有一个什么道理?4 v: i: {3 @5 `6 k- M) [* ]+ a( Y
174、一篇隶字,它的字距往往要大于行距,你知道是为什么吗?1 N+ o4 t& S4 p! u6 X
175、“三”字三横,我们用中、短、长排序为最美,但现在兰州火车站大厅上的“兰”字,下三横写成长、短、中排序,字仍很美,这是为什么?# P0 O: U% E8 L- G3 {4 E
176、我们在几张册页或文件上边钉两个书钉,两钉较上一点看着不舒,较下一点不舒;同样两钉较左一点不舒,较右一点不舒;中间距离较远一点不舒,较近一点不舒;两钉有一个较斜一点不舒,大小不同不舒等等。我们这个奇怪而又严谨的视觉要求是从哪里来的?这个严格要求是以什么为依据的?我们说,从一个人随意去钉这两个钉的行为结果看,就基本可以判断他能否最终写好书法,你相信吗?你能说清其中道理吗?
* }) S" D  X: p1 G/ A4 z177、书法实践中,古今人们已经深刻体悟到灵感的重要性,一个灵感比较迟钝的人是写不出来好书品的。这里问,书家的灵感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它怎么能够在书法实践的特殊情况下,迸发出那些奇怪而又生动美妙的东西来?那些奇怪的东西都是些什么形象?人们灵感的这种奇怪表现,今天科学上应该怎样解释?
2 l: L9 L3 H+ H  f9 m3 L' O: k* G178、我们说,不同的文字字体是有不同感情的,当然,这个感情都是人的意识赋予的。例如,报纸庄重内容题目要用黑体字,大篇文章字体要用书宋、报宋字,份量大且令人兴奋的可用琥珀体,神秘风趣可用竹体等。这与社会生活许多道理相通,例如丧事佩戴黑袖标,喜庆多用红色,男俏穿重、女俏穿素等等。所以,在不同场面和环境中,书法字的设置使用也是有讲究的,就像名牌服装不是任何人随便穿都好看一个道理。我说的对吗?你能理解这些道理吗?$ \+ R! j' W; X$ O0 W
179、从书法科学上讲,严楷最伟大的功迹就是发现了我国书法中最本质的东西,同时用毛笔勾勒出了这个最本质东西的基本轮廓和面貌;它为我国最伟大文字自然楷书的诞生奠定了基础和创造了条件,因此可以说,严楷是自然楷书的“孵化器”和“产床”。你同意我的观点吗?5 L& u$ A' P1 X1 [8 N
180、我国书学有两大奥秘,简单说,就是本源字体的追求和字体本源的追求。1)、本源字体,这就是自然楷书,是它衍化和母仪着我国的所有文字。2)、字体本源,就是我国文字和书体构建美的根源,也就是,自然楷书是从哪里来的。第一个任务我们已经明白;第二个任务已经揭秘,但由于原因暂无法面世。这两个奥秘的关系可以打个比喻:自然楷书字体就象是古代的皇帝,我们经过2000年艰苦追溯终于明白,皇帝是万民(所有文字)的首领(自然楷书),这是我们解决的第一个奥秘。但皇帝是从哪里来的?他贵为“天子”,是《西游记》里孙悟空大闹天宫时的玉皇大帝委派下来的。我们揭示的第二个奥秘就是寻觅到了天上的玉皇大帝,他是构成我国文字美和书法美的本源。这里,玉皇大帝是虚构的,但字体本源却是真实存在的,你相信吗?
/ ?6 n/ J  ^; r% y+ j8 z181、你是否注意到,韩飞青字宝盖和颜真卿字大横有异曲同工之妙,是在不约而同表现一个自然界的同样特殊现象,这个表现会让两字显示古韵和大增美感。你知道自然界这个特殊现象是什么吗?6 r" {% y2 k' K8 a
  182、你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倡导书写楷书(钟楷)吗?我们说,不写楷书你就难以体悟到书法中那最神秘美妙的内涵,你写的字体不可能有趣有味,你同意我的这个看法吗?不写楷书你就难以揭示出书法中那最深刻的奥秘,你认识到今天令书人有失颜面的这个尴尬了吗?# c3 s$ `, P& A" p9 t
  183、我建议,把王羲之从我国书法的神坛上请下来,和我们生活在一起,可以平视、平行、对话、交流,这样距离近了,会和我们之间更加亲和与相知相识,他的威望只会更高。你同意我的这个建议吗?
" T+ T4 y; {, E9 [' _! n  184、书法中的“计白当黑”是什么意思?白纸上写黑字,是安排白还是安排黑,不就是章法嘛。书法中这种个别古人“逞能”又说不清的许多“纠缠”理论,把书学搞得朦胧又糊涂,你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6 a1 K- y/ Z" ~6 y. H3 q2 v185、我国书学很多东西今天需要依科学目光重新审视、解读和拨乱反正,否则,有很多地方是混乱和义理不清的,是会影响我国书学正常发展的。你同意我的观点吗?
1 `( B  R* L) y1 x  k186、王羲之《黄庭经》《乐毅论》为什么评不上我国书学史上“楷书第一”?王羲之书法为什么晋至唐三百年无人问津?期间优秀书家无数,他们都有眼无珠吗?王被尊为书圣,是指他的楷书或是其行书《兰亭序》的优秀?王《兰》优秀,为什么无人誉其为巅峰书品?今人提出“以王羲之为中心”是指其楷书或是行书,抑或是都指?如指行书,行吗?这些复杂的现象说明了什么?我们应该怎样理解和对待?6 h5 P! M3 K0 V5 \
187、我们应该怎样看待书字之间的衍生关系?我认为不能从字体出现的时间上看,要从字体构成的实质上看,例如刨树,先刨到的往往是它的次生根,最后才会刨到主根;我们到单位办事,先见到的是门卫和办事员,然后才会见到主管人。书字的衍生关系和这些道理应是相通的,你同意我的观点吗?
' r4 e, ^  F7 T  m# X) [  188、你注意过没有:隶字上下笔画是不等粗的;楷字左右笔画是不等粗的,但小篆字所有笔划却是等粗的。小篆字这个等粗笔划太细不行,太粗木讷,似乎与整个字体有一个较严格的比例关系。同时,小篆字笔划之间要疏朗匀称、弯角圆润,弧线笔划远端飘逸摆动。你能说清这个奇妙现象是怎么回事吗?
( [7 i7 A: N! N$ C3 Z! y& M) M" i189、书法作品优秀与否与其表现出来的美感成正比。问:这个美感到底是书法内涵中的什么东西释放出来的?它为什么还会随书品的存在而永久存在?这个释放美感的东西是物理性的、化学性的,亦或是其他什么性的?是固态、液态或是气态?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古人、今人,无论你是上学儿童,还是耄耋老人,只要你书写都会感知到这种美感的存在。你能说清其中的道理吗?
/ ]+ Y0 u9 D" N8 V# n+ ^190、我们在未认识书学原理之前,书人仅靠自己灵感在意识的黑暗里摸索书写。他们依照前人法帖小心翼翼,谨慎严肃,不敢越雷池一步。既是如此,写出字体仍是呆滞木讷,缺乏生机和灵气,例如,王羲之楷书的机械呆板,赵孟頫字的笔划等粗,有些楷书甚至有更严重的硬伤等等,这些都是严肃楷书的表现。你明白什么是严肃楷书了吗?/ ^: h$ P+ A* v/ n6 w) J
191、唐后人们书写楷书心理厌倦,但唐800年后元代赵孟頫字出现却令人眼前一亮和刮目相看,人们从赵字中发现和看到了什么?所看到的东西人们为什么这么吃惊?
# L" b, l  B& Y: Z7 V192、我们说,是赵字开启了我们深入认识我国书学自然精神的新思路,新境界和新理念,你同意我的看法吗?
/ k4 K( N( B$ ^/ ^: ?$ P* l$ O193、在书学中,求新是我们不停的追求,这也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人们对赵字感到惊讶,充分说明赵字对于其他楷书是更有新意和打动人心的,是超越其他楷书的。所以我们说,赵孟頫字在这方面是超越王羲之楷书的,是目前我国书学上最具新意的字体。你同意我的看法吗?
1 C) s- f4 q9 t% y8 P194、赵孟頫字如此具有新意和打动人心,但元至今,除极个别书家外,人们都不敢习赵书,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 H  W; _1 G% [" n195、书字笔划基本反映不同年龄段人层的多种密码信息。欧字用较细笔划表现书字森严法度精神,这是欧字一个刺痛人心的硬伤。一个幼小的儿童正是玩耍嬉戏的年代,但却要承受成人思想压力和负担去严肃,去冷漠,就象我们看到一个羸弱的孩子从山上背下如山的柴捆和生活重负,我们心情能不阴冷森然吗!欧字我们感觉其法度“森严”道理就在这里,你同意我的看法吗?
8 j, _8 ^% Y) D$ B! i) N' s8 K1 @196、舒体字和欧字一样,都是表现孩子们形象和精神的,但舒字却给人活泼、自然、蓬勃向上的美感和灵气,我们把它提到敢与古人书法比美的较高地位,你思想能够接受认可吗?
# V1 X$ D, F5 ]9 v( }, l( c. L% z197、什么是自然楷书,就是我们用书学原理精神写出来和人们自然性情和谐一致的字体。打个比喻,就象绘画,画人物,过去硬靠一笔一笔去写生记录,然后一点点去创作,既是这样,画个生动的人物也很难,古代不少画家逃避画人而热衷花鸟山水就是这个原因。今天有了照相机,去拍下生动的镜头照着照片画,那就很容易生动了。同样道理,今天,我们揭示了书学原理和形象,我们照着书学原理形象去写书法,肯定既省心省力,又随意自然,也容易出优秀书品。这样的书品就是自然楷书,自然楷书也就是这样诞生的。你明白了吗?
9 k, s/ K; E) g8 z( {198、有人说,自然楷书就是用毛笔自然地去书写,这个认识是很肤浅和片面简单的。你同意我的看法吗?0 H* @- O. L" ~( o8 {: ~' B
199、书学原理人们都在殷切盼望,为什么这样难以面世?没办法,偏见所致。什么时候能够面世?天才知道。所以我劝书人根据种种提示,以科学理念去分析探讨,你自己会很容易明白的,搞书学不动脑筋不行。书学原理是个很隐秘的东西,从魏晋书始,一个神秘笔法以私人间口授嫡传几百年不愿外泄,而且代代出才俊,至今人们无法觅踪,很大可能就是这个东西。但古人那时是不可能懂得其中道理的,也只有今天我们用现代科学才能理解其中奥妙,你说是吗?$ i* D4 s* R# j% q/ |# s* J6 F  S) D
  200、西方拼音文字的句首和一些词首书写要用大写字母,你知道是什么道理吗?西方拼音文字和我国方块形文字一样,它后面也有一个不同的无形法则在指使和制约着,同时赋予西方文字的形态和形象美感。你知道这个法则的情形是怎样的吗?3 H2 P3 F2 u2 S9 @4 ]
     最后,我诚心忠告书界同仁:我国书学(包括文字学、书法学)走书学原理之路,这是唯一的选择,其他任何道路都是走不通的死胡同!这个结论是我国文字诞生以来书学追求的最终目标选择,这个选择和结果,是自然冥冥中那个任何人和任何力量都无法抗拒的自然法则决定的。早一天明白这个道理和走上这条道路,我国书学就会早一天枝繁叶茂,生机勃勃;早一天走上这条路,能让今天无数老书法家终身呕心沥血为书法奋斗追求的最后,看到我国书学这个千年伟大胜利的到来,否则,他们会像古代无数书家一样在迷茫困惑中抱憾终生的。' u0 O2 `! V  d& h2 F
再愿书界曾谋面和未曾谋面的老同事、老朋友,心宽气顺,多食补品,用大劲儿生活,争取早日见到我国书学两千年来人们极力追求的这个神秘“灵怪”到底是个什么玩艺儿,啥鬼模样儿。
2 k# V5 Z) {2 B2 p3 A  0391--8181990; W7 o$ \7 z6 G: `

- \$ I& P/ \" V* M: h  @, C8 j. |/ l# U/ q0 `0 Q7 R
9 H( n5 b9 W$ t$ `/ {: q
( j3 @! _/ h! M: x$ X$ {9 J: L
+ F6 q1 d' Z% {6 E" a$ _$ Y. h' m

" u3 U7 z* {' u. k, M- p" h& G+ h
$ _* Z- G; k4 j9 o/ ?
8 z' w8 D8 a" [
; o5 ^7 R" ^) l/ S7 I: f3 j0 i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