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3945|回复: 14

何绍基,曾国藩,齐白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7 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金沙石 于 2013-1-11 20:16 编辑 ! r! Y4 x) C) k- O0 `

$ J3 ^3 e! a2 E8 H* s# p曾国藩:“予尝谓天下万事万理皆出于乾坤二卦。即以作字论之:纯以神行,大气鼓荡,脉络周通,潜心内转,此乾道也 ;结构精巧,向背有法,修短合度,此坤道也。。。。作字而优游自得真力弥满者,即乐之意也; 丝丝入扣转折合法,即礼之意也。偶与子贞言及此,子贞深以为然,谓渠生平得力,尽于此矣。“+ A/ S" j* ?0 W- W" N5 D) u

; ~  E: O9 f  C5 }& \
- u- {; m$ j/ h- t$ [" khttp://vip.book.sina.com.cn/book/chapter_165625_106378.html* Z% G; @" |8 B" ]1 a" |. X6 }
- V; Y3 Y& t2 {8 I6 Z) @. ?/ V

% z) D) E- V8 I' c5 L4 ^% P前几天读齐白石自传,齐开始也是学何子贞,后改学魏碑。
- k7 \/ Z9 o, H& ~/ G9 \! o, t! e, s! J3 P2 I

2 @+ }! {) {8 L9 v1 q何绍基固然是未曾得法之人,但虽官宦之家而数十年坚持勤学苦学,坚持独特执笔而又自己风格,因此而名扬有清一代,亦可为一赞。这种写法,前人固然没有,后人也没法学。何氏的字受欢迎,也还是中国人因人而及书的老路。在中国,喜欢一个人,要是他写字,那他字就贵重了。种种理论,都不能将人书分开。晋以前不署名,之后就神奇了,可以一笔儿而见其心了。神乎其神。9 S# c1 Z" U- C; L
( g) a& J8 j+ c; E# k
我喜欢曾国藩的字,重读其家书,见有涉及书法的,就抄点过来,也算是笔记,分诸同好。
 楼主| 发表于 2013-1-8 16: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江山水汉   照理是可以知道的,见到一根豹子毛,是可以知道很多那头豹子的信息。但是真知道豹子的何其少。古人也不简单就不吹牛。所谓知书人,这天下不知还有没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8 16: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漫研竹露 0 _- q, f. O0 b# G
正好有马宗霍先生“书林藻鉴”中汇辑的有关何绍基的评价,我去看看。谢谢提醒。何绍基固然是很独特,我也很佩服。他比很多很多的人要好很多很多,但总不能因为曾国藩说他行,他就咋地了。虽然我也喜欢曾国藩的字。我的意思,是觉得国人这个人云亦云的本事太大,对书法影响很厉害。反而我赞同下面江山水汉说的“知书者只辨字,不看人。以人论书者,慧目未开也。 ” 书法的大问题,就是人都太趋炎附势,书法尤其如此,不去开所谓的“慧眼”。
& Q; |+ U: `: v; k( |' ~
# x7 Q+ T% K2 c; E' {% I# b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9 0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 江山水汉 + J# J' D4 Z/ L7 d! U- p
我当然愿意相信是有的。事实上也是有的。至少有过。但盲目的乐观也给不了多少安慰。要靠自己长出慧眼来,然后,还得靠自己的手和笔长出。。。啥来,才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 18:35 | 显示全部楼层
曾国藩:“何子敬近待我甚好,常彼此作诗唱和。盖因其兄钦佩我诗,且谈字最相合,故子敬亦改容加礼。子贞现临隶字,每日临七八叶,今年已千叶矣。近又考订《汉书》之讹, 每日手不释卷。盖子贞之学长于五事:一曰《仪礼》精,二曰《汉书》熟,三曰《说文》精,四曰各体诗好,五曰字好。此五事者,渠意皆欲有所传于后。以余观之,此三者余不 甚精,不知浅深究竟何如。若字,则必传千古无疑矣。诗亦远出时手之上,而能卓然成家。近日京城诗家颇少,故余亦欲多作几首。”   何子贞,即何绍基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 18:51 | 显示全部楼层
曾:“习字临《千字文》亦可,但须有恒。每日临帖一百字,万万无间断,则数年必成书家矣。陈季牧最喜谈字,且深思善悟。吾见其寄岱云集,实能知写字之法,可爱可畏。” (致温弟(道光二十三年六月初六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 18:55 | 显示全部楼层
曾:“凡作字总须得势,务使一笔可以走千里。三弟之字,笔笔无势,是以局促不能远纵。”  致诸弟(道光二十三年六月初六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 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曾:“凡作字总须得势,务使一笔可以走千里。三弟之字,笔笔无势,是以局促不能远纵。”  致诸弟(道光二十三年六月初六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 19:22 | 显示全部楼层
曾:“九弟来书,楷法佳妙,余爱之不忍释手。起笔收笔皆藏锋,无一笔撒手乱丢,所谓有往皆复也。想与陈季牧讲究,彼此各有心得,可喜可喜。然吾所教尔者,尚有二事焉 。一曰换笔。古人每笔中间必有一换,如绳索然。第一股在上,一换则第二股在上,再换则第三股在上也。笔尖之着纸者仅少许耳。此少许者,吾当作四方铁笔用。起处东方在左 ,西方向右,一换则东方向右矣。笔尖无所谓方也,我心中常觉其方。一换而东,再换而北,三换而西,则笔尖四面有锋,不仅一面相向矣。二曰结字有法。结字之法无穷,但求 胸有成竹耳。” 致温弟沅弟(道光二十四年三月初十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 19:31 | 显示全部楼层
曾:“每日临帖百字,抄书百字,看书少亦须满二十页,多则不 论。”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