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带给我许多快乐和痛苦,一路走来书法让我学会承受和担当,生活的变迁,世事沧桑让我坚定梦想,也逐渐让我学会放弃。成为一名书法家是儿时的梦想,如今才知道梦想和现实总是有很大的距离。一路痴迷,有时竟然来不及回头。在学习书法的道路上,总是有许多难解的问题时刻困扰着我,经典与现代、内容与形式、对立与统一,我体验着书法带给我的快乐与艰辛,思考着书法的现在与将来------ |
全国首届楷书创新论坛暨书法名家邀请展征稿 楷书兴,书法兴。当代书法在伴随着新世纪以来华夏民族伟大复兴之际,也迎来了其发展创新机遇和挑战。楷书作为书法本体的基本中正书体,如何实现其必要的历史优秀传统继承和时代创新,成为影响当代书法发展的关键课题。为繁荣和推进当代楷书等复书法艺术的发展,中国书协楷书委员会、河北省社科院书法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举办“全国首届楷书创新论坛”,同时举办“楷书名家邀请展”。具体事项如下: 一、主办单位:中国书协楷书委员会 河北省社科院书法文化研究中心 协办单位:邢台市书协 二、征稿对象: 所有对楷书学术与创作创新有所研究造诣者。 三、论坛研讨选题参考内容: 1、楷书源流与流派研究 2、楷书艺术类型、风格与审美特征研究 3、楷书创作技法研究 4、20世纪以来楷书理论与创作评估 5、当代楷书的社会生态表现形式 6、当代楷书理念内涵与外延的探讨 7、当代楷书创作创新的可能性 8、今楷理论与创作研究 四、论文要求: 行文规范,观点鲜明,文字以3000——10000字为宜。请发电子邮件投稿。收稿邮箱E-mail:xiaosanyicong@126.com 稿件请附作者简介、讯址、××号码。 五、作品要求: 作品分特别邀约与公开征稿两种形式。1、各种风格楷书、行楷作品,文字内容健康向上;2、尺幅在四尺至八尺之间,横竖不限。3、每件作品背面右下角用铅笔正楷注明作者姓名、年龄、详细通讯地址、邮编及电话号码。4、本次书法展不收取任何费用。来稿原则不退。 六、评审: 论文和公开征集得的作品将邀请全国资深专家组成评委会进行评审。 七、征稿时间: 即日起至2010年10月25日。 八、收稿地点: (054001)河北省邢台市龙泉东大街1100号 联系人:付爱忠、张娟 电话:0319-3976704来稿请在信封注明“楷书名家邀请展”字样。 九、论坛与展览: 入选论文作者,将被邀请参加2010年深秋于河北邢台举行的楷书创新论坛和邀请展开幕式,并组织到秀丽的太行山景区采风观光。来往路费及食宿费均由承办方负责。所有入选论文将编辑出版《全国楷书创新论坛论文集》,入选作品将结集出版《全国楷书名家邀请展作品集》。每位作者均赠送样书。 全国首届楷书创新论坛暨书法名家邀请展组委会 |
当今书法,名家倍出,风格各异。孰好孰坏,不能一概而论,也不能求一己标准。我想,品评书法作品的好坏有三个方面。第一,要有可读性和欣赏性。书法是书写汉字的一种艺术,以文载道。脱离了汉字就不能成为书法。欣赏者通过书家的艺术表现而获得心灵的愉悦和情感的共鸣。第二,要符合书写的法度。或行或草,都有各自的书写规范。不能任笔为体,信手涂鸦。脱离了法度,形式再美,亦不足观。书谱有云:草乖使转,不能成字,更不会成为书法艺术了。这也是专业书展中评审书法好坏的重要标准。第三,要雅俗共赏。我想,一件优秀的书法作品,必须要让人看懂,也无须太多文字的解释。书法不是让书家迁就欣赏者,更不是让欣赏者去迁就书家。 |
融纪念、文化、旅游、学术、艺术、经贸、科技活动于一体,内容丰富多彩 |
插入--文件--嵌入!em1 |
“谢氏杯”《书法》杂志第三届(2010)中国书坛中青年百强榜征稿启事 《书法》杂志“中国书坛中青年百强榜”活动在广大读者中取得了良好的口碑和影响,不少参展作者已在全国书坛具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十佳”、“百强”、“入选”、“提名”的作者中,有的人出版了个人字帖,有的人作品入选了“百强”书法集,有的人在《书法》杂志上作了专题介绍,有的人作品得到了发表的机会,有的人作品被艺术馆永久收藏。 2010年,《书法》杂志联合嘉兴市政协、嘉兴市书法家协会和谢氏艺术收藏馆共同举办“谢氏杯”第三届《书法》杂志中国书坛中青年百强榜活动。此次活动旨在发现、选拔、推介优秀书法人才,为当代书法健康发展储才。同时,也增强广大读者对历史文化名城嘉兴以及谢氏艺术收藏馆更广泛、深入的了解。 谢氏艺术收藏馆位于浙江省海宁市, 由收藏家谢金松个人投资建造。占地面积十四余亩,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及“嘉兴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整个收藏馆分为四层,展区面积达五千平方米,有北宋瓷器、十里红妆、青铜器、字画、历代地图等三千多件展品。 一、征稿条件: 1.投稿对象为18至60周岁中青年书家及书法爱好者。 2.每人需要交三件作品(书体、内容不限,尺幅不超过八尺,评选时以一幅作品为主,另外两幅作为参考)。 3.评审费三十元。(包括退稿费以及赠送一套书法明信片,明信片内容选自“百强榜”优秀作品) 二、注意事项: 1.投稿时请在每件作品背面用铅笔写清姓名、年龄、地址、邮编及电话等联系方式。 2.稿件及汇款(不要夹寄、请邮汇),请寄至上海市延安西路593号,上海书画出版社《书法》杂志收,邮编:200050,请在信封上注明“百强榜”。联系电话:021-61229018 61229008转2131、2141、2151、2161。联系人:陈彤。 3.裱件一律不收。 4.征稿日期从5月10日至7月31日。 5.评审将在2010年8月进行。 6.展览将在2010年10月于嘉兴展出。 三、评选方法: 作品经初评、复评、终评三个阶段,按得分多少排出前三百名先后顺序,具体结果通知每位投稿者。 四、入选待遇: 1.本次活动设一等奖一名(奖金一万元)、二等奖三名(奖金各五千元)、三等奖六名(奖金各二千元)。(税费自理) 2.“百强榜”前100名为入选,一件作品参加展览并入作品集,作品不退,向每位作者支付收藏费五百元。(获前十名作者不再另付收藏费)第101—300名作者的作品获提名并收藏,向每位作者支付收藏费五百元,作品不退。第301—500名作品获提名并发证书,作品退还。所有未入选者作品均全部退还。 3.入选“百强榜”前100名作者作品将汇编成集,由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全国公开发行。第101至500名作者刊登姓名。向前500强作者每人赠送作品集一册。 4.“百强”作者每人有试写字帖的机会,然后进行第二轮评选(由出版社专家任评委),入选者由上海书画出版社邀请其撰写字帖,全国发行。 5.获奖作品及评委作品,在嘉兴等地展出。 6.前十强作者,《书法》杂志作专题介绍。前500强作品择优刊登在《书法》杂志“佳作选刊”栏目上。 主办单位: 《书法》杂志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浙江省嘉兴市委员会 承办单位: 嘉兴市书法家协会 谢氏艺术收藏馆 |
做事情只靠自己的力量,是不可能、也是不對的。大家的事情應該請大家一起來做,所以,我提出“大家辦墨潮”的理念,效果的確不錯。有人幫助和支持,說明這件事情本身不錯,值得去做,和賺錢不賺錢沒有關系。 |
庾肩吾说:“若探妙测深,尽形得势;烟花落纸,将动风采;带字欲飞,疑神化之所为……” 李嗣真说:“仓颉造书,鬼哭天廪,史捅堙灭,陈仓籍甚。秦相刻铭,烂若舒锦,钟、张、羲、献,超然逸品。” 项穆说:“会古通今,不激不厉,规矩谙练,骨态清和,众体兼能,天然逸出,巍然端雅,奕矣奇解……” 包世臣说:“平和简静,遒丽天成,曰神品。” 凡此等等,古之书论概括起来,一件成功的书作,无外乎两点,——即形和神。 一是“形”,形包括单“字”的结题和整篇的章法结构。——尽形得势;烟花落纸,将动风采;带字欲飞,疑神化之所为…… 二是“神”,即以动感的线条、流畅的气韵——不激不厉,规矩谙练,骨态清和,天然逸出,巍然端雅……。 中国书法历来有“计白当黑”、”折股叉“、“屋漏痕”之说,强调形和神相互因果,相互倚重,互为补偿关系。一幅字无形美则失神韵,无神字则羸弱疲惫,状若墨猪,或曰死蛇。也就是说:书法如果抛弃了“形”和“神”这两个最基本的美学观点,则失去了它本来的审美意义。那么,现在我们以这些古以定论的书法美学标准,对欧阳中石的作品作一下简单的评判。 |
齐白石的《山水册十二开》,曾赴欧洲展览,毕加索观后赞不绝口,说真正的印象派在中国,齐白石是一位真正的印象派大画家,并幽默地说,自己不敢去中国,因为中国有个齐白石。 2004年,国务院追授豫剧艺术家常香玉“人民艺术家”荣誉称号。 常香玉1923年9月15日出生在河南省巩县(今巩义市)董沟。原名张妙玲。9岁随父亲张福仙学戏,初学小生、须生、武丑,后专演旦角。10岁登台,总汇于旦角。得王镇南先生帮助,13岁主演六部《西厢》,名满开封。日寇侵华,她首演抗日时装戏《打土地》,显示了她作为一位爱国艺人的民族气节。新中国成立后,常香玉的戏曲演唱艺术进一步成熟,她原习豫西调,后在演出中逐渐融豫东、祥符各调于一炉,并广征博采,收各家各派及一些姊妹剧种之长,大胆创新,开豫剧唱腔改革之先河。改革开放后,其戏剧更受到举国人民的厚爱,称为新中国戏剧史上第一个获得“人民艺术家”戏剧演员。 2004年10月30日,“顶碗皇后”夏菊花被武汉市政府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夏菊花本姓徐,1937年出生在安徽省潜山县双峰柳林街的一个分期农民家庭里。5岁时,父母为生活所迫,将她送给了马戏班的夏老板,做“压子”之女,从此改为姓夏。开始学艺生涯。1950年初春,夏菊花第一次登上了人民的舞台。1952年,夏菊花奉命前往朝鲜战场,火线慰问志愿军。 夏菊花成名绝技是《顶碗》。从单手顶到双手顶,从单层单飞燕到双层双飞燕,继而又从拐子顶到衔水转顶,最后由脚面夹碗发展到倒立型柔顶。这个新技巧,突破了《顶碗》历来固定于头部的传统,扩大了人体多部位的表演功能。专家们公认这一系列技术动作通常是由8至12岁经过5年时间才能练成。而夏菊花只用了一年左右时间,令人难以置信。 此后,夏菊花的《顶碗》节目相继到法国、意大利、瑞典、越南、柬埔寨、古巴等欧、亚、美五十多个国家访部演出。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一致好评,被许多国家元首或总统授予“艺术勋章”、“议会勋章”。许多总统夫人给她冠以“顶碗皇后”的美称。至此,夏菊花奠定了其获取“人民艺术家”称号坚实根基。 由上文可见,“人民艺术家”这一称号不仅是人民对艺术家伟大的艺术成就的肯定,也是对其伟大人格的肯定。 |
“人民艺术家——这既标示着艺术地位,又反映了社会影响和社会贡献。在人民心中,有着“人民艺术家”的光辉形象,他们是人民的骄傲,人民也以他们为自豪。因此,这一称号具有一种神圣感、崇高感。” 一、“人民艺术家”都颁给了谁? 1951年12月21日,北京市人民委员会和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协商委员会联席会议老舍以“人民艺术家”的荣誉称号。老舍是举世公认的当代著名的现代小说家、戏剧家。其作品流淌的浓浓爱意和启蒙思想曾经深深的打动了国人的心。 老舍的伟大不仅是文学,而在于人格,他从来不搞文艺批评,要批评他只拿自己的作品当把子,全世界能这样的人只有他。老舍的作品描述的是人民,爱戴的是人民,拯救的是人民,人民尊重老舍,他是当之无愧的“人民艺术家”。 1953年,在画家齐白石90岁时,文化部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齐白石虽出身农家,却刻苦学习,终于成了诗、书、印、画全人神品的千古伟人。其笔下的花鸟虫鱼、山水、人物无一不精,无一不新,为现代中国绘画史创造了一个质朴清新的艺术世界。是他将中国画的精神与时代的精神统一得完美无瑕,使中国画得到国际的重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