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20991|回复: 5

[评批] 【转贴】前半生是农民和木匠的国画大师齐白石传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31 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转贴】前半生是农民和木匠的国画大师齐白石传奇
* R" x: z& ?$ [6 p2 {, \前半生是农民和木匠的国画大师齐白石传奇
% h5 y" Z# I1 b7 u- N2 v1 u5 X8 I
3 c, W8 T9 ]$ i0 g& |: T. u. P
. g7 n' T  @6 O2 R; B4 \% F6 g  U2008年11月04日 18:00凤凰网专稿
  L) ]7 {% A5 g' i2 T' G5 l. a; h4 L& S$ [7 E0 ^
马鼎盛:树立世之风范,铸造国之脊梁,欢迎收看风范大国民。: l  w; U4 z3 n/ j

  z: n/ g1 B* i% Z; X( L3 z, P1956年,中国画大宗师齐白石获世界和平理事会国际和平奖。周恩来总理叮嘱过齐白石家属们说:“老人是国家的人瑞,你们要好好照顾他。”1955年秋天,周恩来委托文化部买了一所旧王府作为白石的住宅,修理费就花了几万元。不过当年中国画不值钱。1957年,有个荷兰人到北京琉璃厂搜罗中国名画家的作品,从齐白石、徐悲鸿、黄宾虹一直挑到陈半丁、傅抱石……20多张名家精品才卖l400元。到了2003年“中贸圣佳秋季拍卖会”上,齐白石作于1932年的《山水册八开》落槌1661万元人民币,买家是中国内地收藏者。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新富豪也给国宝捧场。像齐白石、傅抱石的画步步增值,总有一天赶上凡.高和毕加索的作品。
" Y  I: y- J* N: F
% `7 s$ U, s0 m2 y4 m# B. Q/ i/ j8 q本期节目为您介绍国画大师齐白石。齐白石出身贫寒,前半生是农民和木匠。他从民间画工入手,习古人真迹,学诗文书法,游山川名胜,诗、书、印、画冠绝一时,被称为才华卓越的一代国画宗师。大凡花鸟虫鱼、山水、人物无一不精、无一不新,尤其是画虾堪称一绝。他的画热烈、诙谐、有趣,雅俗共赏,其中蕴含着生命的智慧和生活的哲理,确立了齐派风格在中国画坛上的历史地位。毛泽东说:“我也是齐白石艺术的爱好者。”毕加索的画价值连城,但是他说:“我不敢去你们中国,因为中国有个齐白石。”: \' j$ n0 W% `. ^0 t7 F" Y& Q
  H3 I3 N/ I4 W4 i9 d4 ?
1864年,齐白石出生在湖南湘潭一个普通农家,放牛、捡柴、种田构成了他的童年生活。13岁开始做木匠学徒,在跟师傅一起走乡串户做雕花木器的日子里,一次在一个顾主家,齐白石借到一部乾隆年间刻印的彩色《芥子园画谱》,于是他用半年时间,在油灯下用薄竹纸勾影,染色,钉成十六本,从此,雕花木活以画谱为据,花样出新。* E( l( Z- P3 [6 ~) H

- Z* V/ r( A" `) Y2 \" W7 g$ `27岁开始 齐白石画艺渐显被称为“齐美人”
# D( b, A2 e9 s
) E  Q8 U$ N7 V6 i( v: I/ j( A27岁后,齐白石逐渐扔掉斧锯,专作画匠,以卖画为生,逐渐在方圆百里有了画名。$ M+ `! L& u" n: H8 P
! ^  n5 z2 W' |4 N) l- D4 l+ k
“尤其是仕女,几乎三天两朝有人要我画的。我常给他们画些西施、洛神之类。也有人点景要画细致的,像文姬归汉、木兰从军等等。他们都说我画得很美,开玩笑似地叫我'齐美人。”------《齐白石自述》7 b# G8 b5 C# p* c- L- Y- t! W8 ~  q
# y( c( f4 O9 i3 |
1919年,军阀混战,齐白石的湖南老家也是动荡不安,55岁的齐白石无奈放弃驻室山林、潜心作画的打算,离开家乡、迁居北平,但是文化古都各路艺人荟萃、诸多宗派云集,初来乍到的湖南画师,要想得到大家的认同可不容易。! k" f6 v$ y4 G

7 F) ~' f5 r. m' q" I" D李燕:(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齐白石就是画自己的一些生活感受,他是追求一种创新,说他是野狐禅,过去参禅悟道说你参的是什么野狐禅,歪门邪道。% s0 [- f5 X8 z" h# K& \  H
/ @9 f9 b+ G' r  b/ J' x# n
齐白石不是一位传统意义上的文人画家,他把生活中感兴趣的和熟悉的一切事物统统搬进他的画里,打破了单纯的民间画、学院画之间的森严界限,得到传统文人阶层与平民百姓的交口称赞。平凡普通的事物也使画的意境达到空前的丰富。- U, u9 O& n2 o  S( X7 e
3 r7 k# R) r5 ?. {$ @7 I" }
李燕:(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他的画有农民出身的特点,有些题材古人想不到的,你像棉花的的花谁画呀,“花开天下暖,花落天下寒”,只有对棉花有体验的人才知道,结棉桃时,能不能开花是关键,棉家就怕花开不了,他的体会是劳动人民的感情。
4 C0 N- J! E! S. {. o
2 J3 P5 {# G0 ]李燕:(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就像白菜,没种过白菜没刨过竹笋,不要画白菜和竹笋,画锄头、农具,旁边几个竹笋,赭石放点胶水,叭叭几下,竹笋就像刚从土地里创出来的,他封白菜为菜之王。画砚台很雅,他写上此物润则家富足,此物干则家贫穷,他是卖画为生,砚台干了就没人买画了。) Z. j( Q; m+ g6 e/ f
% ?/ y/ j2 N# g  T$ G4 h  Y7 D
遇陈师曾点化 齐白石成就艺术转折点
* M- I: i/ }! u) [/ W( j- ~
9 {( J3 j& q6 J虽然如此,齐白石的画作在当时也只能在南纸店寄售,价格相当便宜。直到齐白石遇到了他后来视为恩人的陈师曾,生活境况才发生了根本改变。陈师曾是中国近代著名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他不仅在艺术上给予点化,而且将齐白石的画带到日本,高价出售,这样齐白石才得以在北京定居,经济生活的转折点也是他艺术生活的转折点
9 M- @$ e( N7 f7 _; f# z: G% ]/ F/ Q1 y  k. B. b
许麟庐(国画家,齐白石弟子):有一次我看画,一个老鸹站在西瓜上头,我说这老鸹这么大,哎呀,我看了半天,我说这是谁画的,有人说是齐白石。我看着特别来劲,这个不得了。. ]& G( T) t! m) `

+ f8 o4 t! a" Y& ]6 o3 k" w6 X六十岁以后一般称为齐白石的“变法”时期。老人自创“红花墨叶”派,作品为世人熟知。其实,从二十多岁一直到他逝世那年,不论书画,都无时无刻不在“变法”之中。他的变法,不是为了标新立异,而是不断的突破自己。- J3 U; T$ I6 `- b: x: k
; ]7 H# H7 a8 |" o
李燕:白石悟性极强,他的优秀素质是直到去世前,始终要变、要上进。
9 r' T: x: t0 K% J' ^  A# L7 u% J
毕加索称中国画神奇 仿齐白石画有五大本) B5 d3 {9 ?2 o! p/ [# M* k% d
# g, c" \8 `/ v$ S
马鼎盛:齐白石一生创作勤奋,作画极多,一天不画画心慌,五天不刻印手痒。他创作多得惊人,好得出奇,仅1953年一年,大小作品就有600多幅。1922年,陈师曾把齐白石的画介绍到东京,参加中日联合会绘画展览会,日本人识货,全部以高价交易,但当时国内市场还是崇洋。多亏徐悲鸿的提携,齐白石作品逐渐被收藏家所认识。
  Q8 m2 C3 m6 q' ^; P+ K% o9 d- T
# z) r$ u7 h* N1950年齐白石选他1941年的精品《苍鹰图》和《海为龙世界,云是鹤家乡》立轴,及青石雕花砚等送给毛泽东。毛泽东即送去丰厚的笔润。1956年,毕加索对来访的张大千说:“我最不懂的是,你们中国人为什幺跑到巴黎来学艺术。”“在这个世界上,第一是你们中国人有艺术;其次是日本。日本的艺术又是源自你们中国。白种人根本无艺术,不懂艺术。”毕加索还说:“中国画真神奇,中国的字,都是艺术。”他用毛笔学画中国画,其中仿齐白石的画就有五大册。如今,国内一级市场也难得一见齐白石作品,书画商店见到他的真迹都会高价收购。在香港和纽约的拍卖市场,每年都固定拍卖齐白石作品,销路长盛不衰。; Q# \& K1 ^4 I# k3 w. e4 j( D

1 W5 K4 v  u2 q9 v; `( c& p(转下)
 楼主| 发表于 2008-12-31 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续上)
& U& r: L& s/ v1 q日本侵华期间,汉奸、伪警为虎作伥、鱼肉百姓,普通民众敢怒不敢言,齐白石巧妙地运用妙笔使恶人的丑陋行径跃然纸上,至今看来,仍让人拍案叫绝。一次,北平伪警司令、大特务头子宣铁吾过生日,硬邀请齐白石赴宴作画。齐白石来到宴会上,略为思索后,下笔挥洒。转眼之间,一只水墨螃蟹跃然纸上。众人赞不绝口,宣铁吾喜形于色。不料,齐白石笔锋轻轻一挥,题了一行字“横行到几时”,然后拂袖而去。
  ]5 K7 \% w3 H3 ]; L3 N. M
/ f, i8 j* k& I( X$ L  @0 Q& t李燕:丑官不倒翁,小孩玩具嘛,到他那就拿来讽刺贪官污吏,全无心肝,可老不倒,构思多妙,而且画的时候还画上白鹇,“苦禅,过去做官的袍子不是随便画了”后来老师画的是白鹇嘛,他画这个很好,什么意思,就是白闲,这就是艺术。
; C- M% X1 s& h% ~; i2 d" P+ T- @' ~1 G9 w0 `' `
在这个涂着白鼻子、头戴乌纱帽的不倒翁上面,齐白石还题了一首诗:乌纱白扇俨然官,不倒原来泥半团,将妆忽然来打破,浑身何处有心肝?) J, w, ?: h/ U5 y" s) F

  E, ~- n7 A+ m齐白石告诫学生:学我者生 像我者死
- w* z9 G9 a4 @6 x& q
% m) O5 K2 p4 x5 |4 F7 y4 e6 @马鼎盛:齐白石是穷木匠出身,一些达官贵人卖画的时候拿钱砸人,限期交货,百般刁难。唐诗曰;“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白石老人不是宫廷画师,他是有骨气文化人,自称“第一是诗,第二是印,第三才是画。”他在家门口贴出告白:“字小不刻,印语俗不刻,不合用印之人不刻”。可见老人的峥崚风骨,能羞杀今天的无行文人。在日寇侵占北平期间,齐白石又贴出“官入民家,主人不祥”的启事,挡驾骚扰的敌伪。全城民众纷纷把齐白石告白和程砚秋留须种田、坚决不给敌伪演戏,一同传为艺林佳话。为逃避日本鬼子纠缠,梅兰芳蓄起胡子;齐白石则辞去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教授的职务。为诱使齐白石听命,控制了煤炭供给的日寇以学校名义给齐白石送上一吨煤。齐白石断然回绝的敌寇小恩小惠。他干脆闭门谢客,从此不见官、不卖画,坚持民族大义。6 @" F( e+ b6 X" K9 D
5 u+ d- B& l# u4 M# ]
马鼎盛:上世纪二十年代,林风眠“三顾茅庐”,请齐白石为国立北平艺专美术系的学生授课,一周两节。齐白石夫妇乘车天天准时到校,从未迟到或缺课。下课前,同学请先生在习作上题名留念。有个山东学生杨邵程故意用“黑砖”为名请齐白石题款,先生一看便知是学生调皮,还是十分认真地题上“黑砖弟属,白石”。表现出平易近人、谦和博大的气度。又有个学生谢时尼拿一幅《梅鸡图》怯生生地请先生指教,齐白石看了半天说:“你这幅画极为有味,你看这尾巴韵味十足。你借我回去临一张吧。”蜚声画坛的艺术大师居然要临摹小字辈的作品,令谢时尼惶恐不已。齐白石70多岁的时候还对人说:“我才知道,自己不会画画。”人们齐声称赞老人的谦逊。老画家说,“我真的不会画。”齐白石时常教导学生说;“学我者生,像我者死。”劝年轻人不要读死书。
9 U5 @, |, g. n+ p$ Y4 r0 A0 W4 u8 u" G! Y) A0 R8 x" Y$ u0 |# w
齐白石告诫学生,绘画艺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就媚俗,不似又欺世,每当提笔作画,一定要细致观察,预告思考成熟后才开始下笔。
6 b( R1 @5 s8 C& D: J' |; w3 t& Q# @& e) I; B7 y9 Y
解放前,很多民间艺人都有一种小农经济留传下来的保守心态,因为“一招鲜吃遍天”,而且“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现象也时有发生。然而,齐白石却没有入俗,他希望弟子能超过自己。一次,齐白石的得意门生李苦禅拿着一幅《渔鹰图》请老师指点,齐白石当时感叹:“英要过我”,李苦禅的原名叫李英杰。; `6 q3 b5 x% d2 h3 p, j( |1 @8 D

# O8 a+ |+ C/ l. c9 B! ^- b李燕:父亲给许麟庐母亲画了一幅图,白石老人看了后感叹,“人也学我手,英也夺我心”,“雪个(八大山人)无此超纵,白石老人无此肝胆。”父亲逝世时,许师叔把这画拿来了,“永远别卖,这是传家宝”。白石希望弟子超过自己,那度量海量。
3 k% B, W7 C: ]$ J
2 e% [2 D* I2 R3 ^- P1956年张大千曾去拜访毕加索,毕加索不说二话,搬出一捆画来,张大千一幅一幅仔细欣赏,发现没有一幅是毕加索自己的真品,全是临齐白石的画。毕加索说:齐白石真是一位不起的东方画家,齐先生水墨画的鱼儿没有上色,却使人看到长河与游鱼。那墨竹与兰花更是他不能画的。他还对张大千说,他最不懂的,就是中国人为什么要跑到巴黎来学艺术?
4 r( Z* i* D: _/ H% e: [$ D
+ _6 C7 \. V; h( l( P5 K6 m无独有偶,齐白石也有与毕加索题材相近的画作传世,他们先后为世界和平大会画了形态不同的和平鸽。
8 |4 z3 {- `! i: L9 g" Z0 R( e, x2 `$ a& V: m! f
采访:九岁那年,我爸带我去齐爷爷家拜年,白石老人示意老尹拿过画纸,给我画了一幅“世世太平图”,毕加索画白鸽子,他画黑鸽子,多美呀,……这张画宝贵极了,文革被抄走了,后来被无名氏还给我们了,经过缺德的******还有好人,这画我不敢挂,一挂出来老有人出价买,他一辈子这种题材很少,- q9 B. E9 k- P2 w* q
9 F+ g- a5 `: M+ ]3 g
齐白石另一幅留传于世的鸽子图是《百花与和平鸽》,高龄的他为了表达对世界和平的拥护,齐白石参加了反对原子武器的签名运动,还为亚洲和太平洋区域大会绘制了《百花与和平鸽》的画卷,以此表达一个中国老人经历了将近一个世纪的颠沛流离后,对于人类和平的呼唤。
& q& I: P; b" ~
+ |; G! f* ?1 q0 V: C" i9 }$ A1 y# E(转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31 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续上)
5 N3 `  A( A0 E9 e0 e齐白石一生艰苦、简朴
/ Z' ]5 \3 y+ K% k# s
% f8 a4 u6 Q/ q! n' A' w% C马鼎盛:1950年11月,齐白石的家乡湘潭县茶恩寺乡开展土改运动,被工作队划为“地主”成份,并准备“批斗”他的家人。徐悲鸿让他直接上书毛泽东。齐白石信中说:“我在老家确有两栋房屋,几亩水田,不过并非剥削之财。房屋由我的儿孙居住,土地由他们耕种,也有一两亩地曾租给农民,收少量租谷糊口......。我愿意将土地交给政府,但希望不要把我划成地主...”不久,湘潭县委接毛泽东的批示,按政策征收了齐白石的几亩地,但不挖“浮财”,不划他的地主成份。在画界也文人相轻,齐白石不落俗套。他从不说别人的短处,也不夸自己的长处,他说这样对社会影响不好。像徐悲鸿、梅兰芳、罗瘿(音;英)公、吴祖光、新凤霞这些文艺界的名人,都是知交。
; e! N) f( S! m0 S; R3 n; E2 k$ w9 |: z+ q
有一次高朋满座,徐悲鸿恳请齐白石为大家唱个歌,尽管在座的有梨园高手,他也欣然应命。因为艺术同源,所以齐白石对京戏、评剧都非常喜爱,他教梅兰芳画画,收新凤霞为干女儿,说到底还是由艺及人。一次新凤霞和丈夫吴祖光拜访干爹,白石老人从怀里摸出一长串钥匙,亲自打开古老的中式大立柜,拿出一盒轻易不给人吃的点心奉客。但他不知道点心已经发霉了,老人家还一定要看着新凤霞吃了才高兴。
" [" w3 |5 k: s5 d$ g9 N  I) J* E6 _
李燕:他不会享受,不会享福,人家送的月饼也不吃,一次父亲没吃饭,白石老人从怀里掏出钥匙,拿出月饼,父亲用嘴试了试,对白石老人说,我可要用上功夫吃月饼,在桌角上一锤两半,他舍不得吃,极节俭。( d# H$ x7 [0 r( ]' K
, Z7 v1 \: P1 M5 P
齐白石生活中的一些小细节常被人拿来笑谈,吃的用的都锁在他那著名的柜子里,大串的钥匙时刻挂在胸前,对来访客人的态度也如孩童般真诚直率。
0 }' ]2 g% y* H
3 h1 f: Y6 X' \/ {6 ^2 q: M$ K6 ]# P: ?王令文(画家许麟庐妻子):老头高兴时,你来了,他特别欢迎,特别跟你亲,不喜欢的,他装睡觉,那老头跟小孩儿一样。. V4 A% J0 I4 H- V! W

) k7 i; v- Y. D齐白石在艺术上是大师,而在一些俗事上却相当的不精明,一辈子在经济上常挨人坑被人骗。人家印钞票的银行都倒闭了,还用那钞票买他的画。受骗多了,白石老人想到了买黄金,可是托人买回的金子也是黄不足、绿有余。尽管如此,老人从不怨天忧人。
: V( K  l* n8 X# A( l, x5 e5 m) `! B2 K3 b
李燕:他一般不参加社交活动,人家银行钞票没用了,拿来买画,他还以为人家厚戴他,我父亲说:“老师,这钞票没用了。”“怎么没用啊、钞票啊。”“人家银行都倒闭了”,换一个人当时就晕过去了,白石老人承受力太大,沉默一下,放桌子底下,桌底是放不用的东西,拿出一张纸,“我能再画。”受了骗了,没有生气,容量大。
+ J3 o" d: H& n2 o" M6 t* u! w/ }- I  t1 z# ]
因为在湖南老家时,齐白石家中曾遭过土匪抢动,到了北平也是多次搬迁住所,所以他始终怀有随时逃难的不安心态。
: N  x# J4 K  H2 E; q5 i) S! b* ]
3 @2 X* M" a/ O李燕:他有这心态,他没有安定感,弄了60个金扣子,一个一两,16两一斤的,60个,亲自缝了一个羊肠口袋,好几层布的,睡觉跨在身上,有一次睡觉,翻身,将带子磨断了,金子散了,很惊讶,就让老尹找苦禅,“我的金子被人盗了”。这是救命的钱,要命的钱。“老师您别着急,我给您床底下找找”,找过来一数60个,一个不缺。
8 m+ l! N, B1 U; W2 j% ?
1 R- @8 @  A) g5 y# ~这种不安定感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才从齐白石的心里褪掉。* H5 D; E8 Q2 t4 y) F
7 q4 Y+ q$ \6 ?% U6 l$ ^6 \
李燕:晚年画荷花,都散了,似散不散,画残荷,能感觉到生命力,今年残了明年我还来,白石老人生命力极强,他最后是无病而终。
- y7 m/ ]! e+ F9 Z3 d) C" F$ l/ Q+ l3 H8 B( x- o* a
许麟庐:老四和我把老师搭棺材里了,带了四样东西。- u2 d' @. `! }/ K' h' a. m% ?8 @
! t% K% {) t. H- ~' z
1957年9月16日,齐白石老人走完了他的一生,根据老人生前的愿望,随葬的是老人生前用过的拐杖、笔、印章、还有一包落齿。
: J) P( i+ {1 m9 b' h
4 ]' Z! {" k  B李燕:他事先对自己有安排,他晚年掉牙,又长出来了,你看他晚年照片没有瘪嘴的。他把牙齿包起来,写上白石落齿。% B+ G# X# P, }; ^& N4 {
# B; t- z3 z3 R
李燕:白石老人一生,一个是艰苦,一个是简朴,还有活得很纯,就是艺术家。
7 m2 |: o3 }- q+ e4 P& z* m/ l( a$ r" n* q$ i' x
马鼎盛:齐白石跨越两个世纪,在艺术的园地中辛勤耕耘六十年,创作了一万多幅作品,他的作品流传于世界,也为世界各国的民众所喜爱。1953年,齐白石93岁,中国美术协会和中央美院为老人举行庆祝会,周恩来热情来贺寿说:“您是人民杰出的艺术家,您为人民、为国家作出了非常大的贡献,人民永远不会忘记您。”1956年,齐白石获世界和平理事会1955年度国际和平奖,在去世前一个月,齐白石用一半奖金设立“齐白石国画奖金”,还将一辈子存留精品、三百石印、绘画工具和部分生活用品捐赠给国家。经历了大半生的颠沛生活后,齐白石好不容易盼来了中国大陆统一,过了几年安稳日子。1957年9月15日,这位97岁的老人去世,他带着四件喜爱的物品葬入北京的湖南公墓,但却没能安息。文革时江青点名咒骂齐白石,红卫兵砸了他西郊魏公村的墓和“白石画屋”。又逼着齐良迟刨平父亲齐白石墓碑上自书的字迹。上海老画家朱屺瞻收藏七十多方齐白石印章也毁于十年浩劫。早在生前,齐白石已经看淡功名利禄,想不到辞世半个世纪后,与老人有关的名誉官司依然不断。希望有一天,这位可爱的世纪老人真正入土为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5 15:34 | 显示全部楼层
哎em30 em30 em30 em3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6 22:47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em1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6 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em1 em1 em1 em1 em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