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4591|回复: 5

曲阜尼山石绝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1 23: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这件尼山石上的图案很像一幅宋代山水画
DSC00054.JPG
DSC00055.JPG
 楼主| 发表于 2011-8-16 23:3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QQ:    549791810,大家可以加好友交流书画收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7 07:32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载文章:
     尼山石早期产于曲阜城东南20公里处的尼山,并因尼山乃孔子(字仲尼)诞生地而出名。清代乾隆年间《曲阜县志》载:“尼山之石,文理精腻、质坚色黄,可以为砚,近无用者。”《清·一统志》也记载:“尼山石砚出曲阜尼山,文理精腻,足称佳品。”尼山石早年被当做制砚良材,也有人制作茶具、酒具、文具等,虽倍受青睐,但因产出少,故鲜为人知,况传世不多,历史上曾一度绝产绝传,乾隆年以后不再采制,使这一名石被埋没多年。尼山石的再次发现是本世纪八十年代末,沂蒙山区费县城南的天井汪村发现了类似之石,用来制砚,并以产地的谐音命为“天景石”沿用至今。不久邻县平邑县境内也发现了同一石种,并沿用了传统的“尼山石”之名。改革开放以后的奇石热给了该石种新的生命力。尼山石不再单独用来制砚或其他用品,而做为供观赏用的画面石立于中华奇石的百花园中,并受到了赏石界朋友们的重视和赞赏,在中华奇石画面石中占领非常重要的一席之地,使这一古老奇石再现青春。尤其是随着赏石理论的不断更新和发展,这种磨制石不再受歧视,在洛阳、兰州、北京、曲阜等地的全国奇石大展中,这一石种也有过一等奖的殊荣。尼山石生于石灰岩夹层中,履沉积岩类之泥灰岩,略有变质,硬度3左右,微粒结构,质地细腻,其开采需凿山挖洞,取之易,再经打磨、抛光等加工工艺方能显出图案,而且事先不知其图案如何,故一方上品,实在难得。尼山石以色彩丰富而著称,其画面的组成色彩主要有以下几种:柔和的日本黄(古绢赫黄)和天蓝色为底色,绛红、青灰为基色,再夹以墨黑、红等色彩点辍。这些由锰、铁等氧化物形成的物质沿枝状、层状石肌浸入石内,沉积而形成或工笔、或写意、或板画、或油画的效果,打磨、抛光以后,石上便能清晰地显现出一幅幅逼真的天然画面。上面山川、河流、花鸟鱼虫、植物、人物、飞禽走兽、山居村舍都形神兼备,虚实相间,栩栩如生,千姿百态,呼之欲出,使人遐想联翩,拍手叫绝。
    从地质角度考虑,该石原产于鲁东南地区蒙山支脉的中寒武世徐庄组地层内,东西跨越费县、平邑、泗水、曲阜等地的连绵丘岭地带,总称为尼山山脉,在地质构造上叫“尼山弯窿”。这一奇石怎样命名还需商榷,我提议还是叫“尼山石”好些。“天地之精气结而为石”,再加上孔老夫子的诞生地这灵气,又是历史名石,所以称“尼山石”更能体能其本来面目。再者,“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孔子仁、智兼备,乐山也乐石,并有关于石的精妙见解,如《周礼》子贡问孔子曰“敢问君子贵玉而贱珉者,何也?分玉之寡而珉多欤?”孔于曰:“非为珉之多而故贱之也,玉之寡故贵之也,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镇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刿,义也;垂之如附,礼也;叩之其声清截止以长,其终绌然,乐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达,信也;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见于山川,地也;圭章持达,德也;天下莫不贵者,道也。诗云:言念君子,温其如玉,故君子贵之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9-23 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另一块尼山石
DSC00057.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4 08:21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了,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25 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