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2039|回复: 2

关于茶的经营故事------《一条道走到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1-12 19: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一条道走到底

她说她只是卖茶的,也永远是个卖茶的。
1987年,她14岁,在湖南益阳一个名叫衡龙桥的小镇卖茶,1毛钱一杯。茶水盛在一个个透明杯子里,上面盖块方方正正的小玻璃片遮挡烟尘。那时,小镇上的农贸市场人来人往。他的茶水小摊就设在市场旁边。因为她的茶杯比别人大一号,所以卖得最欢。没人清楚1毛钱一杯的茶水一天下来她究竟能收成几何,大家看到的,只是她总在欢天喜地忙忙碌碌。
1990年,她17岁,原来的同行要么嫌卖茶收入太低而早早鸣金收兵了,要么赚点钱赶紧转行另谋出路了。唯有她,还在卖茶。只是,她不再在小镇上卖了,而把摊点搬到了益阳市里。不卖最简单的从大茶壶里倒出的茶水了,却卖当地特有的“擂茶”。擂茶制作起来很麻烦,但也卖得起价,小杯3元,大杯5元。而不管大杯小杯,她的杯又是比旁人的大小杯都要胖一圈。所以她的小生意又是忙忙碌碌。
1993年,她20岁,居然仍在卖茶。不过卖的地点又变了,在省城长沙,摊点也变成了小店面。屋子中央摆一根雕茶几,客人进门,必泡上热乎乎的茶请你品尝。客人尽情享受后出门时,或多或少会掏钱再拎上一袋两袋茶叶。
不知我们中间能有几人能把一杯杯茶水坚持卖十年之久?何况在如今的风起云涌的商界,总是不时冒出各种各样快速致富的神话。但她做到了,长达十年的光阴她始终在茶叶与茶水间打滚。只是,她已经拥有37家茶庄,遍布于长沙、西安、深圳、上海等地。福建安溪、浙江杭州的茶商们一提起她的名字,莫不竖起大拇指。这是1997年,她24岁,正是一个女人最美丽而成熟的年龄。事业有成又天生丽质的她,甜美的笑容在一本知名财经刊物的封面上格外灿烂地绽放。在照片下面有行文字:我的成功没有秘诀,只不过是一条道走到底。
翻开那本杂志的第一页,就能读到有关她的报道,在文中的最末一段,她说了本文开头那一句:“我只是个卖茶的,也永远会是卖茶的。”接着她又说,“我一定会一条道走到底,若干年后,你会发现本来习惯于喝咖啡的国度里,也会有洋溢着茶叶清香的茶庄出现,那也许就是我开的……”
她的名字叫孟乔波,我认识她是在2003年10月16日。她递给我的名片,我仔细看了,我发现那上面印有香港和新加坡的茶庄地址。她果真已经把茶庄开到海外去了!面对我采访时的一连串发问,她旧话重提:成功没什么秘诀,仅仅需要一条道走到底。(蔡成)

发表于 2004-11-12 23:49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茶的经营故事------《一条道走到底》

什么事情都一样,成功的大多数是坚持到底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4-11-13 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茶的经营故事------《一条道走到底》

下面引用由北京老壶2004/11/12 11:49pm 发表的内容:
什么事情都一样,成功的大多数是坚持到底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