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帖子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200
- 注册时间
- 2005-3-1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13065211
- 点评币
-
- 学币
-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 K2 G, H1 ~4 |* a- @; O" D
5 R. C1 \1 K5 L/ K3 U/ l
: W! h4 J5 K7 s2 C& q
3月28日,中国书法家协会发布公告,开除6名违法犯罪、损害协会声誉的会员会籍,对12名涉嫌违法犯罪被调查者暂停会籍。记者注意到,被开除者当中至少有3名官员,其中两名原省部级官员分别在2010年和2007年被判处死缓。被暂停会籍者全部为官员,而且不乏近两年刚落马的高官。中国书法家协会行书委员会委员遆高亮认为,若干年前已被判刑的官员至今才被书协开除,“有点晚了”。(北京青年报 4月6日)
) E) x% Q1 [5 [2 n4 `/ x+ L! @有道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对于官员加入书协继而腐败而言,无疑是艺术跪拜在权力“石榴裙下”,增添了“官气”,增添了“名气”,增添了“撑腰”的砝码。就算中国书法家协会行书委员会委员遆高亮认为,若干年前已被判刑的官员至今才被书协开除,“有点晚了”。但笔者以为,如果没有官员“落马”,会这么容易被开除书协么?
( |: G1 A. [ ?# l0 f m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官员或为身份、或为声誉,只要在协会挂个名头,“作品”价格便水涨船高;各类协会或为利益、或为权力,只要“幸得”官员“入伙”,两者就会结成联盟,各取所需。其结果是,书法水平一般的领导干部,在“书法家”、“摄影家”、“收藏家”的光环下大势敛财,而协会凭借领导的权力,充实着自己的“门面”。既助长了官场“雅贿”之风,更是糟践了真正的艺术。# L' r& j( R5 k
开除或是清除加入协会的官员,的确能对艺术本身而言起到了“固本培元”作用。但问题是,如果没有斩断权力滥用之手,如果没有办法遏制那种已成积习的官场“潜规则”,遏制那种以官为大的价值观念,无论何时将官员开除协会,都未必能剔除书协所沾“官气”。
' [$ u* N. b# X3 w& P还记得原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周一波曾撰文批评“官而退则艺”的乱象,权力对艺术所带来的“雾霾”式污染,以及呼吁领导干部自觉退出各级书画协会主席团文章。其实领导干部涉及书画艺术协会,备受诟病并非一日两日。秦玉海、陈绍基、胡长清等等如是,无一不是把书画艺术协会当成自己生财之道的托儿,进而为其提供一条非常规的敛财渠道。由此可见,开除官员在协会的兼职,并非易事,更不可能一蹴而就。
( g! _+ k% ~% A8 {) P- o! C诚如有专家如是说到:解决书协沾“官气”的办法其实很简单,限制权力四字而已。说来简单实为不易。二者之间本来就有“互赢”之势。领导干部到协会兼职后,仅凭人脉和“官气”就能为协会带来莫大的利益;而官员也可以依附于协会,掩盖权力中饱私囊的事实。再加上附庸官员权力有所图的不法分子推波助澜,无形之中让书画市场畸形发展,书画艺术成了为政治和权力开道的“引擎”。
/ a3 }2 w9 `) R/ @" r圈内说:普通会员进入中国书协“就像梦一样”。这并非危言耸听,根据中国书协官网于2015年9月30日发布的《中国书法家协会个人会员入会条件细则(试行)》,“在创作上有较高水平者,应入展全国性展览或者获奖”或许方能入会。而部分领导干部的入会犹如“探囊取物”,如果没有权力的揩油,如果没有权力帮衬,能行吗?答案显而易见,要维护艺术的纯净,要堵住权力作品“劣币驱逐良币”,要避免艺术沾染上权力的铜臭味,绝对不能让权力拜倒在艺术的石榴裙下。这既需要各类规章制度的完善,更需要各级监督部门的监管得力,或许如此沾“官气”的“艺术腐败”能渐渐退出舞台。- U8 \3 H. o/ }0 R/ }! ?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 [- U, `2 k, j4 t. g7 {! {0 h) B( E! E& g' `
8 X. Z) t- b, t7 Z* n& Y法制晚报:书协会员信息近期公开(组图)
T0 ^/ L: N t( D
8 M5 c) F% ]1 f( d0 M8 ^" x
陈绍基书法作品
2 B2 c7 Z' m# c
( J* V) l/ l" F0 \$ J4 A6 m& x
王有杰书法作品《望岳》
1 n4 s, k# @$ d; D4 M: e p. h
# ?# W3 F8 P$ ^2 N 中国书法家协会近日开除6名会员会籍,暂停12名会员会籍,共计18人。其中包括多名各级官员、国企负责人或其他有官方背景的人士。就此问题,《法制晚报》记者采访书协时获悉,中国书法协会会员的身份信息近期将在网上公开,公众上网均可查询,目前书协官网系统正在推进相关工作。
/ G3 [. c2 ?/ M2 r- ]# [
5 Q7 r$ l* @* H' n 回应中书协将在网上公开会员身份信息" C" b' M& j3 y0 E- R: `5 w
. c+ q4 e: Q. c, ^' C* [6 {
昨日,中国书法家协会就开除6名会员、暂停12人会籍一事接受《法制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次行动是按规章制度办事。关于官员进书协,是根据“入会细则”来,并无特殊“照顾”。( V+ d; {- L! E; r% m
- Z7 P4 U& h: b 根据中国书法家协会官网2015年09月30日发布的《中国书法家协会个人会员入会条件细则(试行)》规定,个人入会,首先要在创作上有较高水平或在理论研究上有较高成就者,并对两种情况列出相应的具体情况,前者要符合“由中国书协参与主办具备入会条件的‘全国性展览’获优秀作品二次以上,以征稿启事规定为准”等4个条件之一,后者要求在“由中国书协主办的‘全国书学讨论会’论文入选一次”等4项中符合一项。! P5 u" j6 Z; U ]% J( V
$ g# u( L, k6 ~" A
《法制晚报》记者注意到,《细则》除了创作上有较高水平者,在理论研究上有较高成就者和从事教育、编辑、组织工作等有显著成绩或有突出贡献者也可申请成为中国书协会员。其中后者包括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团体会员副秘书长(驻会)以上的组织工作者任职5年以上、地级市书协主席任职5年以上等。- v' Q; l( O5 y, y
, u! {2 \1 ^$ `- F. n
目前,中国书法家协会官网上并无对“准会员”的入会公示制度,包括其会员的全部名单及其他社会身份都无详细信息。; i) I5 U% n. K, S7 ]( @
5 ^9 a, v" ]' [3 h( c
中国书协相关人事向法晚记者透露,鉴于会员的身份问题,目前正在建数据库,过段时间会在网上公开,公众上网均可查询。
1 S" H: w) z+ D8 F7 ]3 T
1 l3 g' a* G% b6 ^9 w% h$ r 清理落马官员开除会籍被调查者暂停会籍
0 R+ l( j: c0 O l
$ y; {$ \, {8 w8 R: T 有媒体梳理,这18名受清理的会员中有16人为各级官员、国企负责人或其他有官方背景的人士。其中,广东省政协原主席陈绍基、河南省委原常委王有杰等6人因违法犯罪被判刑,被开除中国书法家协会会籍,另有12人因涉嫌违法犯罪被调查,被书协暂停会籍。
2 O" o3 E( J& s+ o+ c) ]9 a' H4 c2 K1 B4 D
《法制晚报》记者注意到,近年来,随着反腐的深入,喜欢“舞墨”的落马官员“墨宝”去留而引发的尴尬并不鲜见。不少上述官员的字在业内评价“不咋地”,但却有着价格不菲的“润笔费”。此外,被开除或暂停会籍的名单中,有三名省部级“老虎”。) g2 D( P. u4 ]- J0 @$ Y4 c& M) M
% x" J( j4 W. X' t. {, n U- I
广东省政协原主席陈绍基2010年因索取及收受他人给予的财物2959.5万余元,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陈绍基于2007年起担任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主席,陈绍基作品起拍价从2000元到12000元不等,其书法作品《镜心》于2008年广州某冬拍会上以67200元成交。5 R' x3 E" W5 F, m% {
$ Y) {9 s2 D. y; A8 x- z* N 另一名被判刑的省部级干部是河南省委原常委、郑州市委原书记王有杰。他因犯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在2007年被判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王有杰自诩是一位“笔耕不辍”的书法爱好者,曾出版有《王有杰书法集》。据报道,他在台上时,有评估其书法价格为每平方尺上千元。
- q; Q+ h$ ]5 {5 N3 n
& H- }8 v4 Z$ L( x6 ]& g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原常委、南宁市委原书记余远辉曾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最年轻的党委常委,去年涉嫌受贿罪被逮捕。据报道,余远辉曾经花几十万从广西河池买来一块大石头,放在区党委办公厅楼前,上面刻着他的题字。余远辉调任南宁市委书记后,新任区委秘书长上任不到两周,就把大石头上的字磨平,搬至角落。
/ O h, L5 {# a5 H/ y) t; W5 v9 @2 `* _/ \1 i& t+ v# Q7 l' d6 K
有网友分析余远辉“书法作品”的水平,有人说“一手好字”,更多的网友嘲笑“这样的破字也敢到处题词”,而当地一家宾馆内的多幅余远辉书法作品,也在余落马次日被服务员们撕碎。
5 i) Y; M) Q; D1 [2 E; m) w4 e0 ?0 L5 l) u# y1 m
据财经报道,余远辉落马后,其题词石碑也被砸。此外,王有杰落马后,某拍卖行曾通过网络拍卖一幅他的书法作品,起拍价仅30元,但无人问津。. g+ j: C' V, \; w8 [
9 w. x3 k' B6 }; A6 g: [ B
作品部分被暂停会员身份官员的书法作品网上几乎搜不到
' d& v* U2 h" F. X
4 O$ v R; ?. j. w+ q/ K 被暂停会员身份的厦门市火炬高新区党工委原书记、管委会原主任黄乔生(副厅级)因涉嫌受贿“落马”。《法制晚报》记者网络检索发现,黄乔生几乎没有公开的书法作品。 Q$ ^& O$ l1 v/ m' }
+ J8 c# @$ _, S 2014年5月4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通报,福建省纪委对省广播影视集团原党组书记、董事长舒展,涉嫌严重违纪正接受组织调查。舒展作为书协会员,网上也搜不到其作品。
7 d% T/ R" d% [9 @1 \, T
) E1 z) V4 y; E& ]$ e: r 2014年9月25日,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委书记秦建孝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落马,他的另一个身份也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他也在本次暂停会籍会员名单中。而网上能检索到的他的作品并不多。
$ i9 ?$ @, t3 n5 i9 ?, h. G% U; M/ M" i* ~6 R5 S& ]
“行草”18名“书协会员”无像样楷书作品+ q" V+ E7 v9 @3 r/ x. C5 a4 L
0 R9 ]* a2 m1 ?
在被暂停中国书法家协会会籍的名单中,汪良为北京某媒体领导,去年7月落马。汪良曾为北京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有多幅书法作品被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先生等海内外知名人士收藏。/ q- ^& s6 z) M9 ?: N! a
' w+ r. a! \. P+ u/ a% k9 q
聂党权是江门市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酷爱茅龙笔,擅长行草。大西坑的知青农场有他的题词,江门市廉政网上有他的行书直幅,在江门大大小小的拍卖会和慈善会上,也常常见到他的身影。业内对其评价是,整个广东省,从领导的级别来说,他都是写得很不错的,但是从专业的书法角度来说,他并不值得一提,也不算什么大家,即便在江门也排不上名次。3 e+ s3 Y" n9 x9 b6 c, w
, S% Y4 ~6 S" p& F. y) g6 P0 k 一笔一画的楷书被认为是书法的基本功,学习和热爱书法的人都懂得练好楷书的重要性,不练习楷书或练习不好楷书想在书法上有所造诣基本属于“空谈”。《法制晚报》记者注意到,18人名单中,尤其是“会员”中的落马官员,几乎均是行草书为主,并无像样的楷书作品。
) V. R4 ^4 |! |+ w9 K; }% e- i2 h# K4 s# o* a/ n" G
据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报道,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谈及一些地方书协“官气”太重的问题时,中纪委书记王岐山说:“有的领导干部楷书没写好,直接奔行草,还敢裱了送人。”0 x! w3 e5 X1 [( v# S2 A
& K, U7 V6 w- A4 S6 w
业内人士建议,各地区应当对进入书画协会的官员进行一次全盘的摸底调查,看看这些所谓的“书画家”是如何进入书画协会的,有没有按照正规途径一步一步地走。同时,也要加强对各级各地书画协会的监督,既要监督其管理运行的规范性,也要监督官员进入书画协会的合规性,不能让没有“真金作品”的官员换取“权力白银”。 {8 n9 X* p G# V$ {
" ^% V9 w4 g# F+ R# e$ U6 h
2 o+ A/ @( _, L
! K* X; c/ H, ~/ @; b4 H. y光明网:中国书协的“去官气”更像是“甩包袱”作者:苑广阔 中国书法家协会近日开除6名会员,暂停12人的会籍,再次将官员兼任书协领导职务问题引入公共视野。 记者统计发现,这18名受清理的会员中有16人为各级官员、国企负责人或其他有官方背景的人士。(4月5日《中国青年报》)1 U2 |+ s, R) _$ C
中国书协一下子开除了6名会员,暂停12人的会籍,而这18个人当中,有16人为各级官员、国企负责人或其他有官方背景的人士,所以表面上看,这次中国书协“去官气”力度很大,动了真格。这当然是值得肯定的,因为各级官员、国企负责人在各级文艺文化界协会任职的现象,早已备受社会各界诟病,既让这些协会变得官气十足,亵渎了文化与艺术不说,也连带着让这些文艺文化协会变了味道,同时还因为“雅贿”、权钱交易等等现象的存在,严重败坏了文艺界乃至整个社会的风气。
7 b# J {/ |3 j6 x& U 但是当中国书协以此表明自己“去官气”的决心,一些网友公众也为此拍手叫好的同时,笔者却看出了其中的一些蹊跷。因为这被开除的6名书协会员中,无一例外都是因为违法犯罪被判刑入狱的人,其中就包括广东省政协原主席陈绍基、河南省委原常委王有杰,而另外12个被暂停会籍的,也全部是涉嫌违法犯罪被调查。这实际上也就意味着,这18个受到清理的会员中,几乎都是触犯了党纪国法之后才被书协处理的,而他们既然已经涉嫌违法犯罪,不是入狱服刑就是正在接受调查,显然就不适合在中国书协这样的“高大上”组织中继续担任职务。
' d& {0 ^& B) W 那么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书协现在“清理门户”的行为,并不是主动的“去官气”,而像是一种被动的“甩包袱”,如果继续让这些问题官员兼会员留在书协里,除了影响书协的名声,破坏书协的形象,再也看不出其他的正面价值和意义。既然如此,中国书协的所谓“去官气”有什么值得炫耀的,作为公众又有什么值得高兴的?如果是真心实意地“去官气”,为各级各类文化文艺协会证明,那么就应该拿现任的领导官员“开刀”,而不仅仅是“痛打落水狗”。
' w" \+ ]+ C4 m4 l 其实早在2014年12月初,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周一波在《人民日报》刊发《让书画家协会少一些“官气”》一文,批评某些领导干部“不务正业”、兼职各类协会,呼吁要辞去各类兼职。而中央巡视组也曾通报,陕西作为文化艺术大省,有的领导干部玩风盛行、热衷于书画联谊活动,存在腐败风险等问题,并由此引来了陕西省委的清理规范。
0 U* ~+ ?- d2 q) @3 F 但这样的问题,现在不仅仅只在陕西一省才有。人民网2015年统计,河北、河南、湖北、海南、福建等十多个省级书法家协会均存在官员兼职现象,并点名了15名官员。媒体查询发现,如今,这15人中仍有9人在书协任职,也足以说明官员兼任各类文艺文化协会领导的风气之盛,清理之难。如果我们有勇气、有智慧、有办法把这样的“官员钉子户”从各级各类协会中清理出去,那才是真正的“去官气”。
2 d/ v, s$ r0 i- ~: m; l
! y& Y+ q; z/ c) {* U! e2 j$ {; O6 s# K+ ?+ |0 v
9 N8 @; V1 Z" k I% V0 Q7 \京华时报:还有哪些人应该退出书协此次书协开除或暂停10余名官员的会籍,相比于官员的落马时间,显然是迟了。但书协更该厘清的是,自己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会员,现有会员中还有哪些人是应该退出的。
* ~8 k* U2 ~+ K3 A# c# J, n, l 中国书法家协会近日发布公告,开除6名违法犯罪、损害协会声誉的会员会籍,对12名涉嫌违法犯罪被调查者暂停会籍。有记者注意到,被开除者中至少有3名官员,其中两名原省部级官员分别在2010年和2007年被判处死缓。被暂停会籍者皆为官员,而且不乏近两年落马的高官。1 n5 U C# b' S$ x
于中国书协而言,除名获刑会员是依章行事。中国书协章程规定:“对于违犯国家法律、法规及本会章程或不称职的领导机构成员,经过民主程序,予以调整、罢免或撤换。”至于那些官员,是否被开除书协会籍似已无关紧要,即便不开除,书法作品也早已贬值。比如,河南省委原常委、郑州市委原书记王有杰,在任时,书法价格为每平方尺上千元。落马后,他的一幅作品起拍价30元,却无人问津。当初字因权贵,而今字因人贱,貌似正常其实都不正常。" F+ u- a# O& _; C! S
当然,要廓清一个偏见,即官员能不能加入书协?不少人对官员入书协颇有微词。其实,官员如果字写得好,是可以加入书协的。公众反对的也并不是官员进入书协,而是以不正当方式进入书协。字写得不咋样,却能以权开道,轻松成为书协会员,有时还能捞个书协领导当当,公众怎能没意见?几年前,某地新当选的18位副主席中,有五六人是通过非参展途径加入中国书协的,另有9人连书协会员都不是。这种生态,能不让人质疑?$ ?. y& ?% T2 C& b" C; l2 m+ C
官员喜欢书法是好事。可是,若笔底龙蛇、心存静气,不加入书协又何妨呢?经验告诉我们,一些官员加入书协本就动机不纯,即便不是为了方便贪贿,也多半是图了虚名的。比如,信手乱涂几个字,有求于己者便心照不宣,高价求购。这种所谓的官员书法家,以为借字发财很高明,却不知已掉进“陷阱”。江西省原副省长胡长清在任时,一幅字公开卖3000到6000元,甚至有一幅字卖到9万元,这些买卖中藏着多少灰色交易?最终,卖字成为胡长清腐败收入的重要部分,也是其赖不掉的罪证。
( s+ J3 ?7 F' A4 n$ A 而对于各级书协来说,更应该守住原则。谄媚权力,主动吸纳官员,不仅污染了书协,也会留下笑柄。去年9月30日,中国书协官网发布《中国书法家协会个人会员入会条件细则(试行)》规定,加入书协须满足多项条件,比如“在创作上有较高水平者,应入展全国性展览或者获奖”,但愿,这些条条框框不会被权力洞穿;但愿,书法水平真正高明的人进书协不再道阻且难。, ]1 R$ G& x0 P
回到此次书协开除或暂停10余名官员的会籍,相比于官员的落马时间,显然是慢了迟了。但书协更该厘清的是,自己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会员,现有会员中还有哪些人是应该退出的。(王石川)2 w& [& x" R5 _( o
" i7 j! v7 s3 E3 r1 b0 e0 t6 B- g0 f* V# J6 i3 x+ X1 k4 ]
' }* {) w8 O3 |8 T, q/ o' W北京商报:中书协被动“去官气”
* x# \5 X; K4 w) v! W* F北京商报讯(记者 陈丽君)从去年开始,各类书画协会就开始了清理行动,去除“官气”。近日,中国书法家协会(以下简称“书协”)开除6名会员、暂停12人会籍的消息又在艺术圈内掀起波澜。7 L2 u& }/ @/ y0 E4 B
书协公告显示,鉴于广东省政协原主席陈绍基、河南省委原常委王有杰等6人违法犯罪被判刑,决定开除书协会籍,以及12人涉嫌违法犯罪被调查,暂停其书协会籍。对于此次书协“清理门户”,有业内人士表示,“这18人既然已经涉嫌违法犯罪,显然就不适合在书协这样的组织中继续担任职务”。如此一来,此次书协的“去官气”显得有些名不副实。7 G4 {2 u! m& ~. ^) t, k
辞去相关职务的陕西省书法家协会原主席周一波提出“从政就不要往艺术界挤”,领导干部给自己安个名位,原因很简单,无非是名正言顺地收钱,默许雅贿。事实上,官员在艺术协会任职之风早已备受各界诟病。人民网2015年统计,河北、河南、湖北、海南、福建等十多个省级书法家协会均存在官员兼职现象,并点名了15名官员。北京商报记者查阅资料发现,其中还有部分官员的名字出现在相应的协会主席团名单中。6 d3 R o0 J" t3 S# W
对于打着艺术幌子,却靠权力混入艺术家队伍,甚至伺机敛财的官员必须清除。业内人士表示,“书协、美协机构应该具有大众化、民间化。作为从业人员、专业人员的开放服务平台,可以同大学学术与行政机构的职能分工一样,协会会员是专业人员,但行政服务不是艺术人士,这样利于减少腐败现象”。艺术评论家齐建秋认为,“美协的改革势在必行,而这改革主要是体制的改革”。
/ B& }" Q' [! |9 K
' t: D) t d$ E: d
D% p6 n2 w( d% Q' ` G中国青年报:中国书协清理18名会员,16人有官方背景' W9 X4 v; c% m8 d1 T
中国青年报4月5日消息,中国书法家协会(以下简称“书协”)近日开除6名会员,暂停12人的会籍,再次将官员兼任书协领导职务问题引入公共视野。2 T7 q( G. B" b) B% B
记者统计发现,这18名受清理的会员中有16人为各级官员、国企负责人或其他有官方背景的人士。其中,广东省政协原主席陈绍基、河南省委原常委王有杰等6人因违法犯罪被判刑,被开除中国书法家协会会籍,另有12人因涉嫌违法犯罪被调查,被书协暂停会籍。
- j i+ r" t+ ?4 w, H+ ?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各地官员兼任书协领导职务的现象较为普遍。2014年12月初,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周一波在《人民日报》刊发《让书画家协会少一些“官气”》一文,批评某些领导干部“不务正业”、兼职各类协会,呼吁要辞去各类兼职。早在2013年,陕西省书协就拥有一个62人的主席团,仅常务副主席和副主席加起来就有34人。3 t5 P6 Y$ H; A5 ]* Q! }. `
周一波在文中称,领导干部为何现在要给自己安个名位?对于一些人来说,原因很简单,无非是名正言顺地收钱,默许雅贿;人们之所以往书画协会挤,尤其个别人作品低劣,却卖得很火,实际上是利用协会领导的幌子中饱私囊。
) m( U* n1 U- }+ I 中央巡视组曾通报,陕西作为文化艺术大省,有的领导干部玩风盛行、热衷于书画联谊活动,存在腐败风险等问题。陕西省委对此作了整改。清理了8名省管领导干部担任书协主席、副主席等问题,省政协原副主席已辞去省书协主席职务。加强对领导干部违规举办、参加书画展、笔会活动的清理,对资金来源情况进行核查。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纪律约束和健康生活情趣教育,制定了关于严格规范全省厅级以上领导干部参与举办个人文化活动的《规定》。+ u' p) b4 t) X5 h* b8 a- K
据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报道,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谈及一些地方书协“官气”太重的问题时,王岐山说:“有的领导干部楷书没写好,直接奔行草,还敢裱了送人。”
t% v" l/ `4 T4 R 从2015年年初开始,各地对领导干部在各类书画、摄影等艺术协会中担任领导职务情况进行了专项清理。9 w7 k0 _! a3 v
记者3月31日登录陕西书协官网查看,发现第四届主席团中除陕西省政协原副主席、陕西省委统战部原部长在内的8名副厅级(含干部离退休前的级别)以上官员辞职外,仍有27名副主席。
* w- Z' b# y$ v0 U- W8 L- p% z 人民网2015年统计,河北、河南、湖北、海南、福建等十多个省级书法家协会均存在官员兼职现象,并点名了15名官员。中国青年报记者查询发现,如今,这15人中仍有9人在书协任职。* Y5 u, ?3 `; M! I$ W* w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赵成根告诉记者:
0 _5 w6 i; b) K* Q; n0 T& S4 q “不仅在书法家协会等社会团体,高校里也有众多官员任职的现象。政、商、学界间的牵扯,形成了一种精英之间的勾连,以及盘根错节的利益关系。”4 S M& S: L2 C6 F- z$ R& j: N% N& i
他表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些公职人员的艺术造诣、专业水准并未达到标准,但是通过加入书协等社会机构,附庸风雅,提高档次品位。社会机构也通过与官员攀上关系,来获得资源的倾斜、权贵的照顾。
0 D/ ^- f; l9 G# l 一个典型事例是,2014年9月21日,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原党组书记、副主任秦玉海落马。除了官员这个标签外,秦玉海还是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河南省摄影家协会名誉主席,其数十幅作品在国家摄影艺术展览比赛中获奖,曾获中国摄影界最高奖项“金像奖”,并在巴黎展出。其动辄上百万元的摄影器材均系企业赞助。& @# K# |) W- G* a# g2 X
北京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彭利铭也认为,权力和艺术原本是分开的,不应该有必然的联系。
. ?& ^! h+ U' ]: X0 E& I 个别官员笔还不会拿,却打着艺术的幌子,靠权力混入艺术家队伍。他认为,这样的人应该被清除,还艺术一片净土,而那些以权谋私甚至借艺术进行钱权交易敛财的官员,必须受到法律的严惩。: i& ^/ o) F D, |6 m& A
行政权力之手伸向文艺界的弊端不言而喻。在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看来,一些艺术造诣未达到入会标准的官员在位时,利用权力使得其作品升值,借着“学者官员”的头衔或者书画作品,为官帽增辉。这样的行为既破坏了书协公信力,也为腐败留下后门。
+ T: t/ v* Y' c 针对官员“雅腐”“雅贿”行为,书法家爱新觉罗·毓骏告诉记者:“艺术是中国文化的传承,不应该把高尚变低俗,甚至变成交易。”他认为此次清理18名会员是一种进步。
c; v. s7 V; q8 y4 e! r+ e “这体现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方针,无禁区、无死角,任何领域、任何角落,一旦涉及公权力腐败,官员以任何形式、手段行贿受贿,都应该给予认真、严肃的处理和解决。”中央党校教授张希贤说。
! D; A/ T+ x) I; O+ g1 i5 G 张希贤提醒,除此之外,权力腐败和寻租是在依法治国的过程中暴露出来的,未来还会不断出现新问题,要不断解决新问题。
4 B7 j- X& q2 j( l 有媒体分析认为,官员达到书协的入会标准可以做普通会员,但不应该做领导。, f3 h$ w' Q ?) n* W
赵成根认为,对于官员兼职书协的情况“不能一棍子打死”。他分析,有些公职人员的艺术造诣是达到入会标准的,应该以艺术水准、专业水平衡量。除了社会组织,在高校内,赵成根接触到了不少具备专业素养的官员,他认为这些官员兼任博导、教授等职位,是有益于学术进步的。
; m$ k' P+ d+ h' A 但竹立家表示,从公共管理的角度分析,官场、学界、商界必须要有严格的分界,特别是对国家公职人员,否则,容易牵扯国家利益,滋生腐败。
D; e+ ^! t2 B0 }- Q 关于书协的制度改革,赵成根说,要加强社会监督。同时,国家应该出台相关监管制度,对人员的录用标准、程序、社会团体的运行制定细化办法,加强管制。
1 { o5 n2 O1 G+ i2 Y7 D2 g: ]+ e F3 C# y
3 C! ~1 C+ A9 a! I
7 m$ f2 j% i; ~5 T: y- @光明日报:艺术和权力不能模糊边界 作者:王子墨《光明日报》( 2016年04月08日 02版)3 t/ z( x1 C7 R( v
近日,中国书法家协会发布公告,开除6名违法犯罪、损害协会声誉的会员会籍,对12名涉嫌违法犯罪被调查者暂停会籍。据媒体梳理,被开除者当中至少有3名官员,其中两名原省部级官员分别在2010年和2007年被判处死缓;被暂停会籍者全部为官员,而且不乏近两年刚落马的高官。
+ X! F3 G# y: ^! [ 对无数书法研习者来说,中国书协这一殿堂的门槛可能终其一生都未必能跨进。书法作品水平有多高,虽说见仁见智,却也难逃公论。一些人的书名与其他名声一样,不乏“注水”的成分,而权力能注入的水分最大。比如这次被开除的会员之一——河南省委原常委、郑州市委原书记王有杰,落马前,有机构评估其书法价格为每平方尺上千元。落马后,某拍卖行曾通过网络拍卖一幅他的作品,起拍价30元也无人问津。这类书法圈的笑话层出不穷,不过转念一想,我们会惊出一身冷汗:权力若是艺术界的硬通货,那艺术还谈什么纯粹?
) a5 Z8 R$ w* ~, k/ `9 @ 当然,我们不能否认有的官员在书法方面天赋惊人,一些落马官员的书法水平可能真的不俗。毕竟,清官如郑板桥,书法上佳;巨贪如蔡京,书法也很有造诣。但是古代士大夫对文化资源的垄断,与今天社会分工的细密情形大不相同。写一手好字,在古代可能是为官任职的必需,在今天,公众对人民公仆并没有这样的期待,官员大可不必抱着“才高八斗”的艺术情结。即便在古代,对大节的期待也甚于艺术的推崇,“蔡京之书,严嵩之诗,马士英之画……今词坛艺苑中绝无齿及者”。艺术细胞再多,正事干不好也没用,更何况有些“官员书法家”动机不那么单纯,弄一些“雅贿”的勾当。
2 r% L- |( j3 U$ l, O 所以,为了避免可能产生的风险,让艺术与权力“绝缘”,立下一些硬性规定,防止权力对艺术的染指是有必要的。这可能会让一些对艺术苦心孤诣的官员心有不甘,但是现代社会的规矩如此,要耐得住寂寞的不是艺术,而是权力。权力应该在自己的领域里运行,在别的行当里折腾得风生水起,也不过是歪风邪气。
, w! y9 g% |. c* j 中国书协清理门户,也警示一些艺术团体,不要对模糊边界的行为乐见其成。对一些团体来说,有领导干部的参与,就有权力的加持,更方便他们开展“艺术活动”。边界一模糊,清流就容易被污染,说不定砸了自家招牌。
6 }! z# p% z0 G. f; { ^7 T c: H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原常委、南宁市委原书记余远辉喜欢书法,他的字迹曾挂遍南宁众多楼堂馆所,但他落马次日,当地一家宾馆内多幅他的书法作品就被服务员们撕碎。别怪人们“不懂艺术”,因为权力自有它的轨道,艺术自有它的规律。唯有彻底撕碎权力的魅影,艺术才有自由生长的空间。
+ b0 n0 z. F" Y
4 ?5 ^) F" q8 q
3 d, u4 ~; X: R5 B0 J a L! G
( |3 Z: F3 [) x0 W鱼予:书协沾“官气”缘于艺术跪拜权力
5 X% ?4 l* @. D3 ]1 S% G 3月28日,中国书法家协会发布公告,开除6名违法犯罪、损害协会声誉的会员会籍,对12名涉嫌违法犯罪被调查者暂停会籍。记者注意到,被开除者当中至少有3名官员,其中两名原省部级官员分别在2010年和2007年被判处死缓。被暂停会籍者全部为官员,而且不乏近两年刚落马的高官。中国书法家协会行书委员会委员遆高亮认为,若干年前已被判刑的官员至今才被书协开除,“有点晚了”。(《北京青年报》4月6日)
) Q% H6 Z) l3 M* N& g 有道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对于官员加入书协继而腐败而言,无疑是艺术跪拜在权力“石榴裙下”,增添了“官气”,增添了“名气”,增添了“撑腰”的砝码。就算中国书法家协会行书委员会委员遆高亮认为,若干年前已被判刑的官员至今才被书协开除,“有点晚了”。但笔者以为,如果没有官员“落马”,会这么容易被开除书协么?
6 V2 H8 m! X) p" Z 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官员或为身份、或为声誉,只要在协会挂个名头,“作品”价格便水涨船高;各类协会或为利益、或为权力,只要“幸得”官员“入伙”,两者就会结成联盟,各取所需。其结果是,书法水平一般的领导干部,在“书法家”、“摄影家”、“收藏家”的光环下大势敛财,而协会凭借领导的权力,充实着自己的“门面”。既助长了官场“雅贿”之风,更是糟践了真正的艺术。
& v1 w- m, X; Z3 P* Z( K 开除或是清除加入协会的官员,的确能对艺术本身而言起到了“固本培元”作用。但问题是,如果没有斩断权力滥用之手,如果没有办法遏制那种已成积习的官场“潜规则”,遏制那种以官为大的价值观念,无论何时将官员开除协会,都未必能剔除书协所沾“官气”。
* v3 Z1 i9 o4 J% ~ 还记得原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周一波曾撰文批评“官而退则艺”的乱象,权力对艺术所带来的“雾霾”式污染,以及呼吁领导干部自觉退出各级书画协会主席团文章。其实领导干部涉及书画艺术协会,备受诟病并非一日两日。秦玉海、陈绍基、胡长清等等如是,无一不是把书画艺术协会当成自己生财之道的托儿,进而为其提供一条非常规的敛财渠道。由此可见,开除官员在协会的兼职,并非易事,更不可能一蹴而就。
/ W; ^3 F" p7 k( m: o 诚如有专家如是说到:解决书协沾“官气”的办法其实很简单,限制权力四字而已。说来简单实为不易。二者之间本来就有“互赢”之势。领导干部到协会兼职后,仅凭人脉和“官气”就能为协会带来莫大的利益;而官员也可以依附于协会,掩盖权力中饱私囊的事实。再加上附庸官员权力有所图的不法分子推波助澜,无形之中让书画市场畸形发展,书画艺术成了为政治和权力开道的“引擎”。
" I" F# G- r4 X! Q. K$ Q9 V 圈内说:普通会员进入中国书协“就像梦一样”。这并非危言耸听,根据中国书协官网于2015年9月30日发布的《中国书法家协会个人会员入会条件细则(试行)》,“在创作上有较高水平者,应入展全国性展览或者获奖”或许方能入会。而部分领导干部的入会犹如“探囊取物”,如果没有权力的揩油,如果没有权力帮衬,能行吗?
1 _+ w( x @4 i! \' \- x 答案显而易见,要维护艺术的纯净,要堵住权力作品“劣币驱逐良币”,要避免艺术沾染上权力的铜臭味,绝对不能让权力拜倒在艺术的石榴裙下。这既需要各类规章制度的完善,更需要各级监督部门的监管得力,或许如此沾“官气”的“艺术腐败”能渐渐退出舞台。0 U; P+ O d) ]" _
稿源:荆楚网+ {7 R$ F4 B! x
作者:鱼予1 r7 }) o3 h* L
! Y9 w7 \8 d: `
+ e" C8 a4 L0 \9 \/ F( B% V: R- m5 w
5 [" I* Q/ O! o$ {
落马官员被书协开除会藉何止晚了?9 z o$ _5 N) g9 @
3月28日,中国书法家协会发布公告,开除6名违法犯罪、损害协会声誉的会员会籍,对12名涉嫌违法犯罪被调查者暂停会籍。记者注意到,被开除者当中至少有3名官员,其中两名原省部级官员分别在2010年和2007年被判处死缓。被暂停会籍者全部为官员,而且不乏近两年刚落马的高官。(4月6日《北京青年报》)# i8 I( H* h. X# B" P3 n7 g; y* W# g
“有点晚了。”竟然连书协的同志都觉察到了这一点,更何况是公众和媒体?数年前已经被从严依规依纪依法制裁而落马的官员缘何如今才被中国书协公开宣布予以开除会藉?固然如此正式严肃的公开宣布开除某某落马官员中国书协会藉至此作废,已然惨遭唾弃,扫出门庭,似乎可以表明中国书协鲜明的政治态度,是毅然决然的与党中央“打虎拍蝇”从严治腐的立场保持高度一致,与最广大人民群众要求根治官场腐败和不正之风的呼声一致,是与那些沽名钓誉、以书协会藉为幌子掩盖其贪腐者丑陋嘴脸的无耻勾当划清界线、无甚瓜葛。但从现实的反映来看,喝者寥寥,赞者罕有,着实尴尬。
, f9 T: q: X. m' Y6 y4 G 但这种尴尬似乎当在中国书协的意料之中,毕竟其内部人都已然认识到“有点晚了”,开除落马者书协会藉的动作竟硬生生的拖了数以年计的时间,是犹豫不决怕事有反转还是太过迟钝没有感受到反腐的高压?当然,书协要开除一个落马官员的会藉虽比不上党组织那般严密、严肃,但也是有规定程序、制度依据的,并非说开就能开除。更何况还要观望落马者受到党纪司法处理到何种阶段、是否已经结案?如若未等法纪处理程序结束就抢先宣布开除某某,书协或不敢僭越,也担心如此张扬会得罪某某。似乎,对于书协而方,采取后发制人,放马后炮的战术是英明又无奈之举。& @% O: P& F2 X) u
落马官员被书协开除会藉何止晚了?站在群众的立场,无疑希望书协的反应能快一点,对于腐败者,就当“痛打落水狗”,需要毫无留情,立场鲜明坚定的批判和揭露腐败者的丑恶行径,更不能为其提供掩饰。十八大以来的反腐案例中,有那么一类落马官员喜欢附庸风雅,一边身居要职手握重权,一边加入各类协会、团体甚至在其中担任要职,打着文艺爱好的幌子,干着编织官商人脉、谋取个人名利的勾当,名为雅好,实为雅腐。当然,理性的分析,书协也有不得已的苦衷,无法分辨谁贪谁廉,更夫以对抗权势者的淫威。但可以判定要求入会藉的官员其书法是否已经达到相应水平,如果没有,完全可以公开拒绝,要坚守书协的入会原则和底线,避免被权腐所玷污。(文/伍文胥)[作者:伍文胥][编辑:田慈孝][来源:张家界评论]
2 o) g, S3 m, N6 Q# o$ O/ }8 {
3 r) b$ }5 Q- z8 U2 t* q- {9 C! F6 l' e, C; w, s
) b e7 S q+ [7 K& Z) T2 k f书协“去官气”,不是成绩是本分
% H% h7 Q& \5 E. x 近日中国书法家协会开除6名会员,暂停12人的会籍。记者统计发现,这18名受清理的会员中有16人为各级官员、国企负责人或其他有官方背景的人士。其中,广东省政协原主席陈绍基、河南省委原常委王有杰等6人因违法犯罪被判刑,被开除中国书法家协会会籍,另有12人因涉嫌违法犯罪被调查,被书协暂停会籍。(4月5日《中国青年报》)- C4 H9 |# Y% o2 t+ q- P: [( B0 ?
各级官员在文艺界协会任职之风,早已备受各界诟病。一方面,本应属于艺术界的行业协会由此变得官气十足,很难发挥推动艺术发展的应有功能;另一方面,官员在这些协会的兼职,也为所谓的“雅贿”打开了方便之门。因此,书协着手“清理门户”,而且清理的主要是官员或有官方背景的人,这当然是值得肯定之事。
; y' [0 D% E! F不过,此次书协的“去官气”,多少有些名不副实。18个被清理的会员,几乎都是“戴罪之身”。如果说书协当年吸纳这些官员会员,是为了给协会脸上贴金,积累政治资源,那么现在这些人已经触犯了党纪国法,也就成了“政治负资产”,留下来只会添堵、抹黑,书协“痛打落水狗”也就不足为奇。这与其说是“去官气”,不如说是“甩包袱”。
2 H; ^$ ~$ ~; c+ b/ z0 G) W反过来讲,对于那些还在任的官员会员,书协仍然舍不得放手,这显然无助于“去官气”。如果把这种“甩包袱”也当成一种成绩拿来宣传,借此掩饰更多在任官员在协会内任职的事实,在“去官气”的正道上裹足不前,那么书协就很难回归其本来面目。
9 C: ]$ w( Y; o+ f9 H- z2 t$ Y诚然,官员在一些文艺协会任职,对于一些协会来说是种需要,好处就是官员通过手中的权力给协会开方便之门,多拨点经费,甚至给协会找个好的办公地点。但在权力的参与之下,艺术标准往往变得模棱两可,只有把权力请出去,文艺协会才能做到真正的专业性。因此,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曾表示,应该彻底把官员从协会里请出去。也许有些官员觉得自己的艺术造诣很高,不能进入协会是一种遗憾,但由此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猜忌,维护了政声,亦不失为一种收获。
$ r0 r/ |1 s$ W& g总之,书协“去官气”是一种本分,要把这个进程坚持下去,把劝退的目标指向在任的官员,而不能浅尝辄止,只是把犯事的官员清理了事。让官场与艺术界始终保持严格的分界,避免权力过多地介入艺术,无论对于艺术本身,还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都意义重大。(段思平)
( o; @" u3 I% c/ K9 Y$ Y: v, M# V: l A. h+ d
+ a# j" H( F+ 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