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帖子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200
- 注册时间
- 2005-3-1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13065287
- 点评币
-
- 学币
-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 G* b* M" P3 f/ W0 M7 W
; m6 Q o/ I& j编者按:
. H$ D- o/ U0 t0 v$ f& G% `本文选编自《悟空问答》的一篇提问后面的回复~
/ a" r6 e4 } N* b# h1 Y文中观点不代表本公号观点及立场!1 Q' Z- n7 h) E. _: i! s. O
9 g" t' X- k8 ~! Z# a9 e! R* _
为什么大众对各级书协会员的书法作品不认可了?7 l7 f+ `4 C% a9 G9 W! b) U1 A- Y
按理说,8 K. V% j8 J" S. G' ?
凡进入书法协会的人,- ?8 B% S1 n+ G* B
字应该写得不错的,2 \) k& z% b5 [
怎样写才能让普通百姓认可呢?
( W) Z) T: \* `$ { A" {- Z! a. X
6 _6 z! b: S) j: \/ q1 W
! H7 A5 m7 e, ]9 {* q3 {% E
; O% L# m" |3 S& F9 N9 X8 _. ?& P
本身书协存在的时间就不长。但是国人历来对国字号的东西都奉若神明,所以才会给人一种中书协会员就很牛的错觉。但事实并非如此,就像机关单位公务员队伍中也有很多混饭吃的庸才一样。中书协里也有很多饭桶。这是拉低中书协层次的重要因素,至于他们怎么混进书协的,生在天朝的人,还都能脑补出很多方法吧!这里不加赘述。
; k3 f `/ a2 O. y& s那么,除了这些混饭吃的,是不是就没有真高手了呢?也有。但是真正钻研书法的人可能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并不高。因为,有一个现象大家需要注意。知名度高的并不是水平最好的。比如李阳英语,人人都知道,但李阳的水平是顶尖的吗?于丹讲论语是最好的吗?说白了,他们只是专业和宣传结合的好。真正的高手们很可能都沉浸在书斋中,就像很多潜藏在各大高校的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们一样,根本不为外人所知。这就导致,每天光顾着炒作自己,没时间提升专业水平的人知名度很高,水平却一般,而忙着提高自己却没时间琢磨怎么宣传自己的人,水平虽高却知之者甚少。这就使得社会大众产生了一种错觉,认为世上无高人。$ H: P- H. x. r) D) x% K! R5 S
再者,大众对书协的认知和书协的真实纳新机制之间也存在差异。很多人根本不知道,加入书协并不全是写字好的人。而且还有书法教育工作搞得好的,书法理论搞得好的,书法活动组织的好的等,这些人都在推动书法事业向前发展,但并不一定是书法高手。书协为肯定他们的贡献,允许这些人加入书协,而且还有可能身居高位。比如,前书协张海据说是因为在河南把书法活动组织的有声有色而调任中书协,现在的苏士澍是搞出版的,对书法教育做出了贡献等等。
5 E! A' g9 C1 V7 o" L6 p了解了上面的情况,就能明白,书协会员本来就有很多不擅长写字的人存在,而大众却一提起书协会员就想当然地认为这人书法水平高,最后发现书协的人也写的并不好,就会对书协的印象越来越差。. w9 z0 D6 X4 P' h( ?! l
所可见,出现这个问题,一方面是大众的认知问题,一方面也和书协本身的机制以及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有关。- G- M& s! r! |2 U) z. ]- K
最后,按照惯例放几张自己的字,请大家指正$ `- ~0 s* I% w! ~1 n
6 t2 y N. S* N. Y/ _' Y8 V. y8 M3 L9 i3 z( c# Y- c/ D
) t1 H' p& W) ~& \. U
6 A$ O& n+ g, S5 z: l0 e: f
, w! h7 {* d# v# N# c' n
1 \- p) Q0 ]0 f$ C7 H1 H
; b+ U1 c/ ]. O& ?6 b
4 a/ A6 h" S) c" P
5 \& x& l! L/ f( q+ c; d0 O
一、两个审美系统不能很好融合。大众多年来继承的是书法美中最普遍的要素,比如工整、漂亮,妍媚等。所以在这一标准下的古今书法,都会获得两个系统的认可,特别二田、刘炳森、启功容易被接受,而偏离上述要素的其他风格书法,特别是探索性书法,甚至丑书是难以为大众接受的。3 E/ `( ?9 z7 N w& J
. y3 }! ?) h& \! j2 }
二、书法协会的作品,多以肩负发展书法重任自居,希望留下时代的痕迹,相对大众而言,走的是比较快,甚至比较远,有的是越走越远,那么自然差距越来越大。
, e) x+ Y4 ^/ J/ @2 F: j1 A' ^. V3 m0 @2 f$ B
三、随着某些书协不正之风的蔓延,一些完全不具备水平的人也入了会,更加加剧了大众对这个组织的不信任。4 M7 J4 W& E5 W5 S# P# Q9 ]. o
$ V7 R$ |$ r5 y1 w0 I四、对于大众,书法的功能更多是自娱自乐,没有必要一定承认你那就是书法,我这就不是书法。 g$ l0 U0 T7 Z
6 i* x5 M7 o; X$ `# D' Z4 Z1 h
五、改变这种现状,对大众而言,需要普及与提高,对于书协而言,是在充分继承的基础上寻求发展。
$ `- x: h9 V! K! o; _
0 T7 x1 y( ]6 o+ \; w# p- ~ ) _# Z: g4 e2 {
7 A3 C7 S- a) j d5 f% l( C$ W7 k- X. Q8 P( k c$ Y
( [8 j' z" D7 y4 [1 A/ f
: ?) q% ]( L; s" |6 X
- W- T/ D$ D& I
9 D( g `- K( o) ?2 `2 C% s; K3 I
董先生个人观点:中国十三亿多人,每个城镇乡村都有字写的好的人,可以想象那得有多少人。一,首先如果是正统书协美协会员,肯定是有一定水准的。二,没有进入的,也有有水准的。但整体水平不均衡。三,正统的书协目前还是被认可的。四,当代书法,价格和艺术价值无关,只和市场相连。五,字不是写的好就是艺术,字是字,艺术是艺术,所以还是要多看书,要有文化。六,好的书法作品传承有序,章法结构得当,有很大创作成分。. `7 L+ _: P* _. Y8 K+ G
2 w7 n4 b' C1 U, _: {
综上所述,正统书协代表着目前最高的书法水平,否则,就会鱼目混杂,砂石俱下。不利于书法的良性规范化发展。 F4 r5 k) X7 z4 M
' e4 R2 G9 m% f) N' l# |书法学习的目的是修身养性,享受艺术。只为卖钱顶多算个匠人。另外,人人皆有慧根,多多练习,也会成为书法家。
/ [# a" h3 G% g: G. }
, |7 ^: ^5 E8 J
& Z( O% e% ]) f) k& F$ G+ S4 r ; i2 Z) z9 D4 P* b3 p( j
/ K" B' J8 H) ~5 H( h. W" U
- ?* F, B6 s' I* g0 W* e, h) I
0 f# ~: }# N* `, o/ A: B
?* y, Q! b- L. j) Y
1 _! k, N1 U3 }. \' z很简单,大多数书协会员的字不雅俗共赏了。9 N' F* m+ D! i6 H8 }9 q: C
8 q, _' \1 ^- ]6 a- H. Z, I; o( |
好的作品一定能给人美的享受,即使欣赏者文化水平不高他也知道好,只是不能系统说出好在哪里。) z. }( O5 t8 b
, \% Q; R" e# D! F; [! S现在的人不肯在临帖上下苦功夫,稍有所得就急于成家立名,盲目背弃传统标新立异,以为这就是创新。任何没有深厚功力的创新都是一场作秀,所以丑书流行了。
- k: @' j- U7 m$ I; M" _# j4 ?- U& B8 R" c9 A, M5 ~
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巜兰亭序》为这么多人推崇,不管是文化名流或者乡野俗夫都能感受到其笔法美结体美韵律美,如果一幅书法作品只有少数人能欣赏(有的还是相互吹捧),还说别人文化不高没入门不懂书法,这种书法又有何存在的价值?
5 B5 f# R) e9 ~: B1 |4 b
6 a2 Z" Y* ]2 I" X) |: G; b任你在书协里职位有多高,任你书法理论有多深,任你学识有多渊博,归根到底书法就是把字写得好看的艺术,走偏了就什么都不是。: c. |+ e; G- m$ ~5 y' x1 [+ T
: q/ U! g; o2 F9 l( c5 R7 u& z
( H. h. M6 w& w& B+ b- I $ J9 o4 E8 k# [' [, p
: G" Z( n" f# x/ r0 k' p* } f# o8 L6 J# S
1 D9 ?9 ~! S# Y
8 Z; H( t8 k, E5 p+ N; i+ z
$ H, O3 K( b% t( R其实书法从产生开始就是以实用为目的和准则的。我们很难说古代人有没有在书写的时候考虑书法的美观性。比如说我们在平时抄写的时候一般只会看到想要抄写的东西,而不会考虑写成什么样子,其实古人也是这个样子的。
+ C% h" d0 P2 E8 t" O/ V
3 I4 c( ~7 K" N. q! Y! y在古代,凡是能识字的大都是有一定的文化基础,或者是有一位好的老师,又或者是本身自己的家族就十分的重视这个。在现在传世的作品中,一直到唐代之前,流传的作为抄写经典文章的可以称之为书法的作品很少,这中间最多的可以算是敦煌写经的经生了,他们为了保存经典会一遍一遍的抄写,并且努力的写的规整、美观,这可以说是比较早的有意识的书法作品。) d" m/ c6 s. k5 Y0 w6 ~
2 f2 F8 W, d/ T7 r作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王羲之在书写的时候其实也没有刻意的去想要怎么把这件作品写好,也都是在心情高兴的情况下一气呵成的。据传,王羲之回到家还又抄了几遍这个《兰亭序》但都没有当时写的好,这就很明显的说明是一种无意识的书写。包括王羲之等唐代之前的书法家留下的也都是信札墨迹。0 F! [ l, @& r( }
4 h& c* P* ]! b4 o: {
到了明代之后,商品经济发达,加上大幅的作品出现,工具材料的改变,人们写的作品也越来越大,这就十分的和我们现在的展厅书法类似,既然是比赛就肯定有相应的评分标准,书协会员就是在这些比赛中脱颖而出的。
- d* V7 I3 }$ c5 Q: P1 W; ]) E& Z: k9 s6 {; V* J m- C
但既然是一种竞技的赛事,就肯定要在展出的效果、材料上和别人不一样,但是这样的书法作品虽然能在展厅中获奖,但这种强大的视觉效果并不一定适合家庭的悬挂,所以我们也经常看到有好多会员总是获奖,但是却没人去买,这其实就是为什么好多会员大家都不认可的原因。
) o. y# K6 |3 d! Q* z$ v* n3 b" f; Q/ ^$ g5 z
! ]1 B2 F! n4 m" ^$ g, D7 c " K9 _3 F0 J3 S* d7 V) n
# t- e( M! o6 G
! H) B% a, t( a) z1 W4 l/ z
9 O7 q0 P. p, h9 w1 N# _0 [* ~6 H
虽为书法初学者但也有自己一些看法!第一书法家必须具备两个条件,深厚的文化功底和高超的书法技法。字以载文,文以载道。纵观历史王羲之兰亭序,欧阳询九成宫,苏轼赤壁赋等等无不诗词歌赋样样精通,不仅是美文佳作而且是书法佳作,这样不能流传千古?对比当下掌握一定书法技法,随便搞一下贴上创新标签,就能成为书法家!简直不能直视!. S* Y9 i2 T0 s6 a/ a3 O
( [" k1 N2 o8 s m第二书法家协会是名利场,大多数人追求名利去了,各种应酬,出场表演,贴上书法家称号去搞赚钱的工作,或沽名钓誉。少数人则留下来扎实写字不求功不求利,这样反而能写出真东西!但这样在这个名利场是很难生存的,相反一个懂的包装和推销的反而能混的很“成功”。& a6 R$ L9 F( X6 Q2 W" }- O
& d% F3 L* P. k$ `: T- Q: F第三书法审美变化,书法也在迎合市场,怎么挣钱怎么来,为创作而创作,华丽而不朴实,卖弄技法而不具有真情实感。对比古今,王羲之在聚会喝酒最惬意的时候这下兰亭序,记录最美时光。祭侄稿祭文,纪念逝去亲人泪墨同时流下,岳飞还我河山,毛主席沁园春,无不在最感概时,最情感交集时成就其佳作。今天则是为了到达某种效果,某种境界,而进行创作。“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书法作品也是一个道理。当下的浮躁心态遍地所以也是出不了什么大书法家,像王羲之一样推进书法的发展。草书就更别提了,张旭怀素估计已成顶峰。所以不是大众审美的问题,而是没有哪个当代书法家能拿出一个让人普遍接受的作品,认为好的作品。因为当下审美也是在继承着传统审美基础上构成的,都具有一定分析判断和对比能力。. h5 J3 a3 v/ a; v$ o' n; B) q
/ x- J2 q- z X. P1 u! N7 C
第四书法功能本身的演变,以前是具备艺术和传达信息的功能,随着时代在进步,书法的实用功能慢慢退出历史舞台,比如对联都能买印刷的,书法被单纯的当作一种装饰品或者艺术品用来调节个人的心情,性格。大众的每一个人的性格不一样,但都普遍能接受古代大书法家的书法,而对当下书法部分接受,普遍不接受,其源于是对书法功能变化有着非常自然的过度心里,感叹书法不再有的辉煌!还有就是书法家的问题,能挣钱的就艺术,作品值钱与否直接说明你这作品是不是艺术,值就是艺术不值钱啥也不是,钱来衡量书法,名气来提高其值钱程度,能不能拿奖又能决定你的名气程度。功能还具有挣钱功能!
% @% [8 f& V. e c, i. m2 K
8 q1 N' u( A5 f- X$ p第五好在书法现在可以飞入寻常百姓家,人人都可以练习书法,人人都可以学书法,欣赏书法鉴赏书法,人人都有发言权,来表达自己的审美。也能和其他写字高手交流学习,共同探讨书法趣味。这是这个时代的优点!不过我还是抱有希望的看待,认为这个时代能诞生出那么几个大书法家,来推动书法发展,来带领我这个初学者,哈哈6 V3 U- |. W7 c. ?# V3 q( H+ m
) G# Z; b. P# {4 F+ F3 M6 F
5 M7 C( h4 W: y# j9 p6 \
5 N3 I/ y$ m6 m' L, Z/ _
% e# v) h7 R! V) f
0 |; c1 { q* Y6 k! O5 Y9 I6 C1 }: @( k
+ f5 {' V/ b- c' J0 l9 p' y0 C' ?
- x6 o |5 p1 |8 o v- K0 _/ p
/ x8 C* t B7 j大众不认可书协的书法原因主要是以书协为代表的专业书家与以书法爱好者为代表的大众互动不畅造成的。具体来说大致有三方面:- e u: E2 o0 _8 `" p
一是大众书法素养不高。书法的特点是门槛极低,会写字就行,追求把字形写好看,这就是"书"。同时,书法专业性很强,有笔法、字法、墨法、章法的技术性要求,再往上还有性情、风格、气韵、学养的更高级要求,是谓"法"。书法爱好者与书协专业书家完全是两个层次、两个系统、两个追求,当然互不认可。特别是书法爱好者缺少技术训练的正确方法,永远达不到专业水准,入不了书协,就更抵触书协书法。谁会承认练了几年、十几年都练错了?!
8 {3 K1 W7 R1 L6 _% e* k+ s二是书协中有不良现象败坏书协形象。一类是花钱买会员、以权谋会员;一类是炒作抬润格、虚标润格,一切向钱看;一类是求怪求异纯"丑书"。
~+ ^% {" u( @# Y1 z r/ I2 n三是书法教育、宣传、普及不力。象牙塔内自娱自乐自命清高,象牙塔外胡喷乱骂无知无畏。
. \# H% G" E$ y* ?/ ^
1 V' t. g/ A8 U; \) x! g7 r' M/ |# _! ~* P4 q
: g$ s( v0 u0 h% E9 q' ^5 I, {" c
9 u0 o6 q4 d: C1 J" g* n
+ ~8 w" E0 w4 h
! k0 b) u/ [2 v9 h6 w' z; Q
理所当然!从书法的艺术与实用、书法的创新、书法的历史与现代(或者说横向与纵向)三个方面来回答这个问题!你要是看明白了就认为大众看不懂是应该的,看懂是不应该的!- j# p; r9 a1 K; z# D) D5 J/ C0 |
8 R" T" q J5 p3 z' o
一,互联网与电子信息系统等多层面社会的发展,导致书法离实用少了很多……但是中国书法的艺术性並不弱,而且高于其他艺术种类很多,艺术要个性,要抒情达意,等等等等!而大众总是不愿意让书法去干艺术的事……. V4 q2 q7 N- t0 ?
; c- x/ z' r( P
二,其实书协创新的艺术家很少很少!但是,一个大的书法家不创新又不行!两个矛盾综合体!书协已经在不断为这个矛盾冲突付出很多!比如,一届书协主席书法创新发展强(沈鹏等人),一届创新弱,但功力、字外功超级无敌(比如启功、苏士澍)!即便如此,有创新没创新的书协顶梁柱们的字外功都是卓越的!大众的字外功当然谈不上……于是乎,眼光够不着,够着了看不到!
0 M' F9 z5 W# T2 v! O% }, i" v, |$ D4 v% H* z8 ]
三,历史上的卓越书法家很多,但是普及读物总是拿几个人说事,而且被拿出来说事的人又要尽可能雅俗共赏……于是乎,大众的眼光把极少数人当作了全部,而且,这些人已经有创始之伟功(这个书法家的横向发展),后人学他们又不会超过,创新更谈不上!凡是不在这条线路上走就不是好的……
y7 \1 j: ?0 r' V% A& a0 a. o7 R3 m( S U- V2 w9 a1 C2 L: }$ u! |3 d4 c
凡此种种!但人人写字,自小识字,等等原因又让大众喜欢点评书法。其实,绝大部分人人评的不是书法,而是拿自己仅有的少得可怜的认识作为尺子,去衡量书法家的字,怎么能说好?& l+ ?5 h# p2 y& ]
8 _+ b$ W- Q' Z3 D6 H$ N
6 B, R, T& R# a# [, m: q * N& B3 g; r' M- C
- \* T* z* F$ G, [4 r! _& l4 r3 N4 K1 a- ?' q& B0 O5 K6 P: S6 a
" W% O) D" ^: [3 t4 v5 r- f9 ` y
& u( @* y$ Y7 _$ z( o2 T( |现在书协有少部分领导的字,说白了真的不好,影响了书协的权威和形象。人们都服气德高望重的专业机构负责人,喜欢有艺术品位的负责人。书坛的江湖在民间。高人,其实也在民间。书协应倡导一种纯净的艺术氛围,让传统得以弘扬,创新得到肯定,丑书无处可藏。老百姓不看领导不领导,只是觉得喜欢不喜欢。作品,才有说服力。可以借鉴好声音,不署名,让专业人士评评,再放到网上投票,看看书协领导的能有多少拥护的。# P* D3 E- L, `. ?. f: _( ^
1 p9 ]! i1 I( V0 r7 J& f6 h
& G% Q& Q. t% K/ G3 ^% L
; w- G+ W/ p& a5 `! E) j
" l# y) q9 c! a; S( E; n+ ~1 B8 R
% g& f' A b3 c# d: q2 S
% }7 n2 |; u& J: ^4 _! i
% Z. d S b) R$ G# ?/ b' h- K* D1 K# a1 q
现在往书协里面“钻”的人,先是为名,后是为利。实际上,这个“名”只是个载体,“利“才是他的终极目的。这些人心里明镜,书法要想真正写好得一步一个脚印,必须要下“牢守寒窗空寂寞”那样的苦功夫才行。他们觉得那样太辛苦了,如果一劳本什地练字,那得猴年马月才能成为“名家”呀?于是乎,在书法上学了点三脚猫的功夫,赶紧想方设法进书协弄个会员证,然后就开始表演了。怎么“演”呢?打死不写楷书,因为一写就露馅。写点怪异的字吧,标新立异,越怪越好,美其名曰:创新。你都没继承过,你创什么新?因为抱同样想法的人非常之巨。那么你捧我,我也捧你,你“好”我“好”咱们大家都“好”。你想想,除了和这些有相同“嗜好“的人以外,谁还会欣赏他们的“字“呢?你能吗?3 S' m# r; M: A3 A8 a
9 ^4 [6 e, i' f j5 {$ Q) D! c# A! I# H- d
+ X5 ]. ~, Z- Y8 ^. u- `) ?" i0 m, 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