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1342|回复: 6

隶书斗方1幅: 唐、钱珝、诗1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2-28 14: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2017-1230 041.jpg
唐代、钱珝、诗《江行无题-登匡庐》
     咫尺愁风雨,匡庐不可登。
        只疑云雾窟,犹有六朝僧。 
【诗人介绍】
        钱珝,字瑞文,吴兴人。吏部尚书徽之子。善文词。唐昭宗乾宁二年(895)以尚书郎得掌诰命,后进中书舍人。据《新唐书·钱徽传》记载,钱珝是由宰相王搏推荐知制诰,并进中书舍人的。钱起是钱珝的祖父。光化三年(900)六月,王搏被贬,不久又赐死,这是昭宗时代的一个大狱,钱珝也被牵连,贬抚州司马。钱珝著有《舟中录》二十卷,已佚。著有组诗《江行无题》共一百首。《红楼梦》第十八回曾提到他的《未展芭蕉》诗。
【诗作赏析】
  此诗以“咫尺愁风雨,匡庐不可登”作为开头,随手将题目中“江行”的意思镶嵌在内,但没有明说,只是从另一角度隐隐化出,用的是“暗起”的写作手法。
  “咫”是八寸。“咫尺”,形容距离极近。“匡庐”即指庐山。近在咫尺,本是极易登临,说“不可登”,是什么原因呢?这是江行遇雨所致,船至庐山脚下,却为风雨所阻,不能登山。“不可登”三字写出了使人发愁的“风雨”之势,“愁”字则透出了诗人不能领略名山风光的懊恼之情。“不可登”,不仅表示了地势的由下而上,而且,也描摹了江舟与山崖之间隔水仰望的空间关系。诗人仅仅用了十个字,即道出当时当地的特定场景,下笔非常简巧。
  一般说来,描写高山流水的诗歌,作者多从写形或绘色方面去驰骋彩笔;此诗却另辟蹊径,以引人入胜的想象开拓了诗的意境:“只疑云雾窟,犹有六朝僧”。庐山为南朝佛教胜地,当时山中多名僧大师寄迹其间。这些往事陈迹,成了诗人联想的纽带。仰望高峰峻岭,云雾缭绕,这一副奇幻莫测的景象,不能不使诗人浮想翩翩:那匡庐深处,烟霞洞窟,也许仍有六朝高僧在隐身栖息吧。此种迹近幻化、亦真亦妄的浪漫情趣,更增添了匡庐的神奇色彩。庐山令人神往的美景很多,诗人却“只疑”佛窟高僧,可见情致的高远和诗思的飘渺了。
  第三句中的“疑”字用得极好,写出了山色因云雨笼罩而给人的或隐或现的感觉,从而使读者产生意境“高古”的联想。“只疑”和“犹有”之间,一开一阖,在虚幻的想象中渗入似乎真实的判断,更显得情趣盎然。
  本诗以疑似的想象,再现了诗人内心的高远情致。写法上,似用了国画中的“滃”写技法,以淡淡的水墨来渲染烟雾迷蒙的云水,虚虚实实,将庐山写得扑朔迷离,从而取代了正面写山的有形笔墨,确可视为山水诗中别具神情的一首杰作。

发表于 2018-2-28 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拜托发个作品就可以了,文字介绍就免了吧?公社书友不是小学生,毋需科普。谢谢!
来自安卓客户端来自安卓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2-28 19:0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只眼睛:象你这样能深刻理解的高人目前不是太多,所以普及一下很有必要,所以你认为无必要呢就把5只眼睛到别处多转转。也可以!要知道这不是科普!?是弘扬!书法应该说弘扬!传承!书法与科普好像是风马牛的关系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2-28 2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2-28 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书法创作人 发表于 2018-2-28 19:02
第五只眼睛:象你这样能深刻理解的高人目前不是太多,所以普及一下很有必要,所以你认为无必要呢就把5只眼 ...

科学普及(简称科普)书法文化未尝不妥。没有科学的普及,就谈不上大力的弘扬。您的普及方法一不对路,二不科学。我的意思您大概没明白,天天展示您的大作赏心悦目,而加缀一长串说明文您也累大家也累不是?
来自安卓客户端来自安卓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2-28 21:26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累什么?人家只一双眼睛,你有2.5双,何累之有?,而且我说了,你不喜欢甚至讨厌,不看就可以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难道这个道理你不懂?况且贴子的优劣好坏有那么多的版主、总版主、分版主在把关,你就不必瞎“较真”了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2-28 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把你的普及方法说来看看,我洗耳恭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