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830|回复: 0

夜深闻过橹,知自溧阳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3-2 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书法创作人 于 2018-3-12 13:23 编辑

2018-0113 010.jpg
宋代、岳珂、诗、《夜宿桥岸》
        褰缆宿前湾,平芜泱漭间。
        舫移星在户,岸回斗藏山。
        浅濑不胜揭,浮生何日闲。
        夜深闻过橹,知自溧阳还。
【诗人介绍】
         岳珂(1183-1243),是抗金名将岳飞的孙子,岳霖之子。字肃之,号亦斋,晚号倦翁,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寓居嘉兴(今属浙江)。
        宋宁宗时岳珂以奉议郎权发遣嘉兴军府兼管内劝农事,并推出了一系列的惠政,得到了当地百姓的拥护,自此家居嘉兴,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为承务郎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先后历光禄丞、司农寺主簿、军器监丞、司农寺丞。嘉定十年(1217),出知嘉兴。十二年,为承议郎、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十四年,除军器监、淮东总领。宝庆三年(1227),为户部侍郎、淮东总领兼制置使。
岳珂除了是一名朝廷命官,他还是一位文学家、史学家。他编辑了《金陀粹编》,收集了有关其祖父岳飞的资料,为岳飞辩诬。就是这样一位出身于将门后代的朝廷高官,与溧阳也有着不解之缘。途经溧阳时岳珂曾被溧阳的美景所吸引,并用诗作将溧阳的美景记录了下来,为后世展现了当时的溧阳景色。
【诗作介绍】
        大约于嘉定丁丑年(1217) 岳珂离开槜李(今浙江绍兴),途中路过溧阳的三塔荡。之后,他又途经溧阳,曾作《过三塔寺》、《夜宿桥岸》、《寒光亭》等诗七首。
        三塔荡,也叫三塔湖,又名梁城湖,在县治西南六十里,周围四十里,上受升平湖之水,向东流入南渡荡。过去有三塔寺、寒光亭等名胜古迹,后来损毁了。每逢水涨,荡里白茫茫一片,船在荡中航行往往迷失航向。乾隆初年,在杨振原的倡导下,建立了十根石柱作为标志。嘉庆六年,监生汤岳又自费在航道边建立十根石柱。从此以后,虽遇大水,船只可照常通行。岳珂描述三塔湖美景:"水面平如砥,湖心浅不波。驾肩同作楫,袖手莫谭河。不见成桥鹊,空传渡啧驼。劳生正应尔,多愧白鸥莎。"
        在诗中,岳珂把三塔荡、三塔寺、寒光亭、中桥附近的景色作了生动的描写。从中可了解,天旱的三塔荡水浅,船只无法畅通,只能由船夫、随从奴仆等人下到水中拉纤,才可以前行。然而到了汛期的时候,三塔荡里面又是另一番景象,荡内碧波浩荡,水天一色,景色非常迷人,让人不禁陶醉其中。三塔寺、寒光亭坐落在三塔荡边,为三塔荡平添了几分秀色。
        岳珂还在《泥行终日至晡始抵中桥》一诗中,把中桥一带的傍晚风光作了绘声绘色的描写:"历尽清湾日已晡,断虹吹浪过平湖。儿痴不识中桥影,问道前山有雨无。到得中桥一径斜,岸傍沽酒两三家。长年醉卧桑阴下,鼓吹犹烦两岸蛙。"这是一首隽永的溧阳风情诗。桥畔的小路,岸边的酒家,周围的蛙鸣,全都烘托出来了。何况随行的幼子,还指点着千山问有雨否?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
岳珂在两首诗中,明确提及溧阳。在《感叹两首》之二中,最后写道:"通塞随时何必问,明朝又放溧阳舟。"在《夜宿桥岸》中,末句又吟道:"夜深闻过橹,知自溧阳还。"
        溧阳,曾是岳飞领导的岳家军路过并驻扎过的地方,到了岳珂却是多次途经的胜地,于是,溧阳深烙在岳珂心头,并在诗作中一再呈现。
三塔寺、寒光亭、中桥,这些昔日的美景早已不复存在,溧阳人再也无法见到,但是我们可以借助岳珂的这些诗句,在脑海中勾画出当时的溧阳胜景。
岳珂,一个用文字和诗记录下溧阳美景的人。


岳珂《跋唐摹万岁通天帖》

岳珂跋《唐摹王羲之一门书翰卷》(即《唐摹万岁通天帖》),辽宁省博物馆藏。

岳珂(1183-1243)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肃之,号亦斋,晚号倦翁。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寓居嘉兴(今属浙江)。岳飞之孙,岳霖之子。岳珂著述甚富。居于金佗坊时,因痛恨祖父被秦桧陷害,著有《吁天辩诬》、《天定录》等书,结集为《金佗粹编》(28卷,续编30卷),为岳飞辩冤,是研究岳飞的重要资料。

yue.webp.jpg

《万岁通天帖》又名《唐摹王氏一门书翰》卷,是王羲之、王献之及其族人墨迹的唐摹本,其中收录了七人十帖。因为武则天命人摹搨,又成于公元697年(武则天万岁通天二年),故又名《万岁通天帖》。
wan1.jpg wan.jpg

wan3.jpg wan2.jpg
国家宝藏–万岁通天帖国家宝藏–万岁通天帖到底是哪七人十帖呢?
第一帖     王羲之《姨母帖》,行书;
第二帖,王羲之《初月帖》,草书;
第三帖,王荟《疖肿帖》,行草书;
第四帖,王荟《郭桂阳帖》,行草书;
第五帖,王徽之《新月帖》,行书;
第六帖,王献之《廿九日帖》,行楷;
第七帖,王僧虔《太子舍人帖》,行楷;
第八帖,王慈《柏酒帖》,行草书;
第九帖,王慈《汝比帖》,草书;
第十帖,王志《两气帖》,行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