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1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1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731|回复: 0

何须怨摇落,多事是春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3-3 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2018-0116 023.jpg
清代、吴嘉纪、诗、《落叶》
        枝上曾几日,夜来秋已终。又随天地意,乱下户庭中。
        不静月斜处,偏惊白头翁。何须怨摇落,多事是春风。
【诗人介绍】
         吴嘉纪(1618年-1684年),字宾贤,号野人,江苏省东台市安丰镇人(原泰州安丰场)。出生盐民,少时多病,明末诸生,入清不仕,隐居泰州安丰盐场。工于诗,其诗法孟郊﹑贾岛,语言简朴通俗,内容多反映百姓贫苦,以"盐场今乐府"诗闻名于世,得周亮工、王士禛赏识,著有《陋轩诗集》,共收入诗歌1265首。上海古籍出版社有《吴嘉纪诗笺校》本。
          吴嘉纪少时受业于吴凤仪的弟子刘国柱,因天资聪明参加府试,名列前茅,中第一名秀才。他出身清贫,年轻时烧过盐,家无余粮,虽丰年常断炊,但不以为苦。喜读书做诗,好学不倦,曾应府试,但因亲见明王朝覆灭,清兵南下,居民惨遭屠杀,遂绝意仕途,隐居家乡。诗人虽不是灶户,但也穷得衣食不周,朝不谋夕。住所仅草屋一楹,名其为"陋轩"。由于住所四周杂草丛生,蓬蒿遍地,而他却终日把卷苦吟,不与外人往还,故人又称他为"野人"。他也乐以"野人"为号。扬州诗友汪楫(舟次)访问地方文人学士,得知吴野人安贫乐道,长于吟咏,又自立一家,遂将其诗送两淮盐运使周亮工阅览,周又转扬州推官王士祯,王十分推崇,说:"有才如嘉纪天下之人不知也,乡曲之人不知之也,独有一汪楫知之。"周、王二人都为诗卷作序,随后由泰州分司汪兆璋(芾斯)搜集吴诗400首刊刻问世,从此名闻四方。
【诗作赏析】
          此《落叶》诗之绝胜人处,正在联想工夫。初见落叶,已想到叶茁于枝,繁荣滋长,自春徂秋,究曾几日;又联想到落叶乱下户庭间,春萌生而秋肃杀,事无大小,一随天地之意,谁能自作主张;又联想到落叶如斯矣,人生又奚啻于此,因秋之至,遽警白头;又联想到是否落叶蓄意来惊老髦,何必偏令人见,不静止于月下斜阴之处耶?又联想到或为树、或为人,均已不必怨叶之摇落,春秋代序,畴日春风吹拂,树荫渐茂,已兆此时秋风摧剪,叶落空庭,有生乃有死,与其怨死,何不怨生,与其怨秋风之无情,毋宁怪春风之多事也。此由落叶追溯到叶生,其所以神奇,皆联想之工致有以足成之。
          古代文人墨客对这秋季十分敏感,见落叶而流泪,闻流水以伤情。这种季节意识的敏感鲜明,显然和文人墨客敏感的时间意识是紧密关联的。秋天是万物向下变化着的季节。秋士易悲,尤其是老衰的文人墨客看到秋天草枯叶落的变化,特别容易引发一种悲哀的情绪。因为人的生命过程也是按照“出生——成长——衰老——死亡”这四季来推移的;而老年在人生的四季中,正处在秋天“衰老”的位置上,秋天来临正象征老年的来临,时光的流逝象征着生命的流逝,所以,文人墨客对秋天的来临都深味出一种浓浓的悲凉之味。
          秋天是“无边落木萧萧下”的季节,树叶随着秋的脚步逐渐衰落,由青转黄,或迟或早都要纷纷坠落。常叹秋风无情,奈何落叶无语。当面对季节的变换,物是人非的感慨,哪怕只是一片落叶在眼前坠落,一只孤雁在天空掠过,总有一种普遍的心情和一瞬间的共鸣在不同人的心里弥漫开来。诗不提供定义,不进行说明;它只是显示鲜活流动的情感状态,而诗的意义就在于此。它能够给予更多的人更多的情感共鸣,情感寄托,情感想象。
        诗人面对落叶或许就产生同样的共鸣。秋天本来就有两分凉意,而暮秋又平添了两分凉意,而暮秋的夜晚就再增加了两分凉意,暮秋的夜晚更加上清冷的月光就再增加了两分凉意。这不由得引发诗人的感慨:“枝上曾几日”,满树繁叶,曾在青青枝头绿了几日,就发黄变脆,随秋风纷飞飘坠,散落在洒满月光的庭院之中,发出萧萧瑟瑟的声音。大有“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的况味。
        这悉悉索索的落叶声,更衬托出夜晚的幽静冷清;但在白头老翁听来,却是惊心动魄。一惊时间的推移,一转眼又是一年秋风起,诱发了诗人的悲哀,;二惊生命的流逝,曾几何时,已经是青春不再,两鬓如霜了。三惊人生之衰老,叶落明年还会再生,人老则不会返老还童,正所谓“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但这首《落叶》诗与别的悲秋诗不同的是,它没有落在“悲”字上。尾联“何须怨摇落,多事是春风”,落叶何必要埋怨秋风将它摇落呢?其实它在春风中就隐含了多变故的命运。生命规律就是有兴必有衰。所以,人应当从容面对死亡,这首诗正表达了诗人达观从容的人生态度。达观不是乐观,它是介乎悲观和乐观之间的第三种态度,它不表现为春风满面喜笑颜开,达观应当是眉宇舒展心态安详;达观就是更透彻地理解生命的意义,所以能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放得下。达观的人才能够做到: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