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1070|回复: 0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3-8 19: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2018-0128 014.jpg
近代、毛泽东、词《清平乐-六盘山》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词人介绍】
        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1936年-1976年任中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1943年-1945年任中国**中央政治局主席,1945年-1976年任中央委员会主席,1949年-1954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1954年-1959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毛泽东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是中国**的指导思想,是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其主要著作收入《毛泽东选集》,其他已公开发行的著作有《毛泽东书信选集》、《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和《毛泽东诗词选》等。
【词作背景】
         1935年8月,毛泽东主席粉碎了张国焘分裂党,分裂红军的路线后,率红一方面军继续向陕北根据地挺进。1935年9月中旬,攻克天险腊子口,奇迹般越过岷山草地,进入甘肃南部。1935年10月初,国民党一方面调集重兵“围剿”陕北革命根据地,另一方面在六盘山一带建立防线,妄图围歼长征红军。工农红军在毛泽东指挥下,佯攻天水wwW.slkJ.orG,示行于东,然后出敌不意,从哈达铺掉头北进,攻克通渭城,进入平凉、固原大道。1935年10月7日,在六盘山的青石嘴,又击败了前来堵截的敌骑兵团,扫清了阻碍,摆脱了追敌,当天下午,一鼓作气,翻越六盘山。毛泽东率领工农红军登上六盘山主峰,面对西部的高天白云,清朗秋气,再凝望阵阵南飞的大雁,一抒胸中情怀,以闲远欢欣之气眺望又要开始的新的征战。之后,长驱直入,于1935年10月19日到达陕北保安县吴起镇(今吴旗县),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完成了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这首《清平乐六盘山》就是毛泽东翻越六盘山时的咏怀之作。
【词作赏析】
        《清平乐·六盘山》是红军摧毁敌人最后一道封锁线,翻越六盘山高峰,胜利在望时写下的词章。这首词既抒发了毛泽东及其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难险阻、胜利完成长征的英雄气概,又表达了他们誓将革命进行到底的豪情壮志。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这两句词可谓触景生情,在对自然景物的白描中,蕴藏着诗人对战友和亲人的款款深情,耐人寻味。南飞的大雁啊,你能带去诗人的问候与思念吗?你能把长征胜利的喜悦带回南方吗?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在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中完成了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然而诗人仅用了“屈指”二字,于轻描淡写中流露出红军对漫漫险途等闲视之的英雄气概。这两句词重在抒写革命者从容豪迈、不畏艰难困苦、投身抗日前线的英雄本色。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诗人将目光收到近处,高山之巅,红旗猎猎,红军将士在秋天的山峰间盘旋向前。接着吐出胸臆,“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随意化出宋代刘克庄《贺新郎》中三行:“问长缨,何时入手,缚将戎主?”这里引伸为蒋介石反动集团就是“苍龙”。虽最末二行以设问句出之,但所起作用都是陈述式的肯定句,即总有一天,红军战士将消灭国民党反动派,夺得最后的胜利。
        《清平乐-六盘山》全词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宛若一幅壮美的诗情画。其景,明媚夺目,其情,摧人振奋。郭沫若这样评其诗篇:此诗写景、抒情工整分明,流转自然,整诗洋溢着革命胜利的豪情,应用高亢雄壮的语气,是毛泽东翻越六盘山时的咏怀之作,抒发了“长缨在手”定当“缚住苍龙”的革命豪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