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2089|回复: 3

张公者 | 欣赏现代书法需要美术眼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2-5 15: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

% c6 f4 I2 e* P4 f) _1 j  U/ `4 ^' O, r8 L9 [: ]
客观的讲,书法界多数人不懂美术构成。
书法界对汉字的结构审美停留在已有的经典作品的结字模式中。
一旦某一汉字突破了这种结字审美定式,
那么就可能被视作“另类”、“丑书”。
4 V: \) d# s. i: ~8 Y

3 b6 L) e3 H! a 815fb23b8d405b83c89a9f5ef55f0810.jpg
6 T' d5 N9 l5 B
徐生翁作品

6 s" N6 E! }; E7 I! U% q( @* q% V+ U& X8 m. `
今天我们要谈的“现代书法”指具有现代构成意义上的书法作品,包括中国、日本的少字数书法、以及所谓的“丑书”。

( W* O! A, }/ A% _# \/ \: q- I
实际上,我并不想用“丑书”这个概念,还是觉得这两个字带有“情绪”,以及“不学术”。

9 F( L8 r$ I5 I( }; {
对艺术作品的美丑判定,非常容易混淆。有时连业内人士都不能准确分辨,对非专业者来说更是容易糊涂。轻易的不要给艺术作品下“美丑”的定义。
  }$ C. f! M! i4 @
上世纪末出现的类似绘画的“现代书法”的探索,是不成功的。
几十年过去了,今天艺术界的“现代书法”有很多成功的作品,有些还非常精彩。
0 U  ~+ @$ P5 o: _- [* s
“现代书法” 与历史流传至今的书法作品乃是“别样者”。
“现代书法”与我们习惯性认可的书法的最大不同并不是在笔法上,而是在结字上的变化。
很多人不接受“现代书法”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其结字上的“别样”。

7 d& g! X4 h' P7 P7 Z1 I/ X" }
人们把“现代书法”的“别样结字”看成另类。认为不是变化,是“异变”。因而就送了两个字:“丑书”。
! C' z4 C6 J. H; |1 _
只要写的“难看”的字,都叫“丑书”。这种状况已经普及到普通市民看到谁的字“难看”,便指曰:“丑书”。
这两个字是近几年书法界使用频率最高的词。
& h) w9 O5 T- |0 T- |2 U
人们可以接受笔法的“丑”,诸如“散锋”“破锋”,但不能接受结字的奇、怪。
1 y! S. E# _# R/ A" x: j% K1 r
这种对书法的审美形成多来自我们从小在学校里受到的“横平竖直”“结构匀称”的汉字审美教育。这种教育,根深蒂固,终生无改。
这种审美定型使得今天除了专业人士,则是很难准确的欣赏书法。包括大学教授,而在民国之前的中国读书人是能准确的欣赏书法的。
# }* D/ C# a, \
书法界对书法的结构审美也多集中在传统书法经典中的汉字结构。
历史上同一个字同字体各代书家对结构处理总体是一样的。
这种结字的处理确实是非常美的,一旦有所改变,往往看起来“别扭”“难受”“不舒服”。
这些也往往可以衡量一个人是否在经典上下了多大功夫,是否有功力的依据。

9 E$ b% U- Z- ~; j; P' o; L* |
这些都属于“审美定型”。

; `: b4 \# x5 \
无论是非专业的受到横平竖直的审美教育,还是专业的受到传统经典的影响,可以说,都是对构成美欣赏的欠缺。也是对美术欣赏的不足。

: R, O4 q% l: z( S! U9 b( G8 D
当我们与美术界人士交流书法时,美术界多数喜欢“现代书法”。
美术界对造型更加敏感,而且比书法界能准确欣赏汉字结构变化的美。

7 N( E! z  c( ?* E
客观的讲,书法界多数人不懂美术构成。
书法界对汉字的结构审美停留在已有的经典作品的结字模式中。一旦某一汉字突破了这种结字审美定式,那么就可能被视作“另类”、“丑书”。

! X; `0 m# X' L1 M8 R
而汉字就像建筑,建筑可以有多种设计,只要建筑物做到稳的、平衡的,点画之间和谐,这种结构便可以存在。

5 ]$ Y" ^  f3 \3 |& D  x; z. o3 O

, \2 o* X4 i2 x0 C 33c3df6739fa2ddf1bbd318358397169.jpg 1 P. {9 I" P# x) g
八大山人作品
: Z0 c" i) @$ \7 m9 u2 O  Y' ^8 V$ ^
书法界对梅清、八大山人、潘天寿在构图上的奇、险,多数人是能够欣赏接受的。缘于这些在生活中有物像作为审美参照。
而书法界很多人对《爨宝子碑》、徐生翁书法、“丑书”等“现代书法”的欣赏往往不能接受,是缘于对结字“别样”的无法理解。这种对结字审美的参照系是经典中的结构审美标准。
- e1 v+ n8 K4 n4 E4 a5 d
“现代书法”在结构上与传统书法结字完全不同。
: Y; M: ]1 v) E
“现代书法”作品,有一些非常精彩。在结字上出乎意料却很合理。这是对汉字结构的贡献。这些精彩的“现代书法”结字的点画之间的构成是美的,合理的。
能够创造出这种不同于前人、前人没有的结字,是非常了不起的。有些作品令我们震撼。
% l$ y+ z- l  J. s0 K" \, l9 Q
这是造型能力,需要作者具有极好的造型天分。

: @+ b" b) Q' O8 s+ n* \
5 j8 t6 _. j5 D1 t. T& I5 t5 Y
5fe38d01c24842b39ed5383b707c16e0.jpg

: I5 X  w6 |# h, F* f' ^$ O
张公者作品
平等如法界;光明照世间。
  《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集句
136x35cmx2
7 Z: D; \+ g( H' x1 f! k
当然,当代的“现代书法”作品,完善之作不多。
很多“现代书法”在结字上不完善,尤其多字数作品,每幅中总是有不完美、不和谐的字。
(还有一些完全脱离汉字的可识性,已经属于“非书法”作品,可能具备艺术性,但不是书法。这个话题我们以后再谈。)

6 \1 H$ m2 I/ ]4 X- R
我们的当代艺术家应该把精力多用来完善作品上,有更多的精品面世。对于一些人的不接受,没有必要进行所谓的“回击”。艺术,不是战争。艺术,是深入灵魂的沟通,必然需要可交流者。
大师者,会敞开胸怀;大师,不会把精力用在这种琐事上。
指责他人与在乎他人指责,同样是不自信的表现。

' @8 g4 @" y0 m1 o
艺术,曲高和寡。在所处的时代有几位知己者,就不孤独。这已经比当年的梵高、黄宾虹要幸福的多了。

9 D9 N6 I3 o6 [, M' P
“现代书法”虽说多数不完美。但是,百幅、千幅,有一件两件精彩者,就足以写入艺术史了。而这种贡献是巨大的,是创造的。
: E; I$ J8 z( w
汉字的结构美有极大的、广阔的空间。需要我们去挖掘、去开拓。
书法界需要加强、扩展审美纬度。
# A2 F3 f8 b- j; t4 b
欣赏”现代书法“需要有美术审美的眼光,方能准确的欣赏与审美而不至于偏颇与歧视。
审美是发展的。
艺术向前走,审美要跟上。

5 {0 L# Y3 i% W3 _
2018年11月26日
8 D: J* R+ F( z* ^: P
! w7 ~) U/ A# m) z
- g1 i" w: r+ c3 T% |& Q
+ Z4 h) |" w& b1 {4 c; @
fabe6796c2632df532f60e84bad82a8c.jpg
. k; J. e; Y$ H
张公者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西泠印社社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
发表于 2018-12-6 14:55 | 显示全部楼层
客观的讲,书法界多数人不懂美术构成。但是楼主,客观的讲,美术界多数人不懂书法结构哎!在现当代社会,书画双雄者是凤毛麟角了。不是高人少而是书法与绘画越来越专业化了,书画同源可以理解,但是书画的走向已经是南辕北辙了。甚至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都不能模棱两可了。否则就不会有什么中国书协、中国画协等等分机构了。看了楼主的观点,似乎觉得楼主有自吹自擂之感!为臭名昭著的“现代书法”丑书有招魂之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2-11 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要真能写出---澜意,我服。门外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2-23 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现代的书法,鄙意管见,最迫切莫过少打妄想,少把设计或构成概念引入思考。磨皮、动刀整、化妆整,欲望、快感是整不到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