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帖子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80
- 注册时间
- 2003-1-15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21769
- 点评币
-
- 学币
-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翥达馆拾趣 , z! @' ^; B; K* Y' s% A
■杨鸿圣 9 Q& s( S7 K, ~( w) k& ~" c
翥达馆拾趣■杨鸿圣) S& c3 ]( y- k
比赛免初评欠公平2 r. Z, l6 ?; n( O# h- P
' o) b# ^. ]6 t4 C 往年,在书法大赛启事中,不止一次地看到实行“公开、公平、公正”原则,但又会同时出现“中国书协会员免初评”这样的字眼,这无疑是自相矛盾的启事内容。暂且不说内容矛盾,就会员本身来说也不宜免初评,不是吗,有的是理论会员、有的是刻字会员、有的是篆刻会员、有的还是名额会员,只有一部分才是书法操作会员(其中不泛有弄虚作假者入会的),如此众多类型的会员集体,水平参差不齐——有不少会员的字还是初学者水平,怎能就可全部享受“免初评”待遇?
' G2 z1 {4 g4 |, X7 T' I- v, Z6 B
数年前余曾就此问题与河南周俊杰先生商讨过,周先生认为可能是为了照顾上了年纪的老会员。其实,比赛的目的就是为了推陈出新,挖掘新人(不是指年轻人,而是指实力派书家),大浪淘沙不可阻挡,如果为了照顾老会员而忽视了比赛的出发点,那么书法艺术必然停滞不前。如此,举行比赛还有何意义?关于老一辈会员,完全可以为他们举行老会员作品展评赛。
+ g) b' a* G# U, \2 b0 C6 b! ]$ K
但愿今后的赛事能真正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6 z% r( `( x& y4 W; x2 [: U2 j: s4 D4 w" W5 |5 M# t
“书法家”与学童" |0 ~0 }& `, F: X& M
3 P3 D4 f- ?* F7 W7 g, Y 时下学书法的孩子越来越多,学生家长也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当然不少家长是门外汉,怎样让小孩走上正规的学书道路不知所以然,但也有例外——当然是少数。这些家长自己喜欢书法,又有意培养子女学书,虽也曾走过一段曲折的学书路,但都有一种好心态,不急不躁,一旦找准了学书好方法即几年如一日。多年下来,手下的功夫已不是一般青少年所能及。一日,有家长出示一幅号称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的临摹作品,说是临的唐楷书。余一看大惊:哪里有唐楷的影子,整个一件自由体,心想,这不是误人子弟吗?但又不能当众说他人的不是,因为知道人家这个“会员”的来之不易,且以后还要靠这个“会员”混饭吃。不过为了这位家长的孩子,余取出了一孩子的临作,开始没有告知这是小孩之作,当几位家长由衷地对习作的精细惊叹之时,余才透露此作的作者是少年,什么会员都不是。只听一位家长感慨地说:“这个小孩的字比这位书法家写得好多了,看来有些书法家会员也是蒙人的”(原话)。余听后不敢作答。+ ]; t; j$ ~% X. Z, Y/ G
, ~% C# e% i4 W- q6 s% X$ B7 o3 J
收藏者为何常吃进赝品6 I( U& e: N) J6 n
" \0 p- B, g7 [
当今书画市场繁荣,收藏者队伍庞大,但收藏行家不多,从而导致在收藏过程中常常被赝品所蒙的后果。究其原因:一是不懂书画知识或知之甚少;二是盲目崇“名”,跟着别人起哄,认为只要是“名家”之作,就有收藏潜力,殊不知,这样很容易会被一些废纸欺骗。其实,成熟的收藏家是不会被“名气”所动,他们看的是作者的实力和作品的质量,如此,再有诱惑力的赝品和伪劣书画也就不会混入他们的收藏品之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