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帖子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60
- 注册时间
- 2011-6-24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4216
- 点评币
-
- 学币
-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 P5 @* o6 f1 \$ P0 [' i
学 书 感 悟. ~8 M, S4 W+ m* v7 Z
1 ^2 \9 P0 U4 n0 ~# G5 N 文.王忠南( l4 H$ E; x& }1 h6 J, T0 @
8 k8 n* Q1 g$ ~( k7 i/ |- Q; G
曾翔老师教导我们:"毛笔有笔根、笔肚、笔尖三部分,我们在写字时,要善于用笔尖书写,因为笔尖写的字给人的印象是年轻、青春、有活力"。所以,我牢记老师的教诲,时常用笔尖书写,以至于有些人还以为是年轻人写的呢......8 |# s) \ L/ [+ F9 F
书法名家齐剑南先生曾说:"学古人仅是一个参照,那种像,是技术上的,不是精神上的,你看凶猛的动物都是先喝血、再吃肉。喝血那是精华的"。我非常赞同齐先生的观点。比如,我爹生了我,我像我爹,这是对的。如果像别人,那就有问题拉。二王又不是我爹,为啥要像他呢?!% o0 l x6 h3 {* I9 u$ R
清代书法大家伊秉绶临写张迁碑,打破传统的临摹方法,将原碑以方笔为主,改为以圆笔为主,字形结构也作了大的改动,遗貌取神,张字在他笔下成了伊字。伊的成功经验,有力地验证了"喝血那是精华"的论断。. S! I( Q- L% @- x1 H' ?
书法艺术追求的是一种境界,一种精神。而网上现在仍然有—些人在争论临得像不像!当然,初学阶段还是要尽量临得像,但最终还是要临得不像,因为古人不是你爹!
4 F* ~3 [" ^% o1 c @& e" Z$ u 离开中国书法院的学习,已有两年多。翻开笔记本,曾翔老师的教诲,历历在目:"你们离开后,要做好五年时间的学习消化,这点很重要"。现在,我时常自问,我消化得如何?还存在啥问题?与年轻书法人相比,我的阅历、经验、沉稳、思想等优势,在书法艺术的实践中发挥得如何?
+ w; o- y* n/ r 我教成人和小孩学隶书,都是先从曹全碑入手。为什么呢?因为亲子班里都是年轻的母亲陪小孩学习,而曹全碑的特点,其中要求将中宫收紧。上课时,我说,那中宫就像亭亭玉立的年轻女同志的腰,撇捺尤如裙子的裙摆,你们在临写时,要将中宫收紧,大着胆子再收紧,这样,撇捺间的裙摆才会飘逸,这就是曹全碑的特点。于是,那些女同志牢记我幽默风趣的话,试图将自己的腰收紧到一尺八,回到婚前飘亮的身材...... |% P. W5 y- ~; Q0 R* n
好大王碑是一种风格的极致,特征鲜明。沃兴华老师说,这类作品向人们提供的价值不是规矩法度,而是创作灵感,因此临摹它应以得意为上。9 R0 }1 C) e% O7 C) h. l- I" _4 t
六十岁,花甲之年,对于人生来说,己走过一半以上的路程。然而,对于我来说,只是人生新的起点。齐璜老人,六十岁北漂,新的书画印人生历程的开始,最终获得成功。而我,六十刚过,为啥不可?基于此,我充满书法艺术人生的决心和信心,勇往直前......
$ c' N4 u; Y5 i- O" C: }! S, N 今天中午,我放弃午休,临写蔡冰墓志,临了一会儿,便在保留原碑特征的基础上,不断扩字,放开性子随意挥写。窃以为,临摹就是这样将自已对原碑的认知参入其中,不断走向创作的。
$ x' d; S, ~5 X 我想,假如您用不同的长锋、短锋,或狼毫或兼毫或羊毫写石门,那风格肯定不一样。所以,不管写啥书体,要敢于探索,敢于玩玩,甚至您可用几十支不同的笔,书写同一内容,举办别具一格的书法展览,那展厅呈现在观众眼前的,就是几十种风格的作品。您觉得好玩吗?+ l" B7 f& p& c: N0 m, {4 s# k
多年来,我一直喜欢大开通。该石刻字体处于篆书与分书发展阶段中,古韵未漓,新意萌生,点画结体和章法都高古奇伟,妙趣橫生,舒展开拓,宽博大气,深受摩崖石刻作书者喜爱。
! A6 {6 B( G$ b0 ?临写大开通是一种练习胆量气魄和笔势造型的极端方法,我写石门颂之所以胆大,应当归功于它。; h6 w) n- m9 _* G; d: p2 c* ~
在甲骨金文小篆书体中,我最喜欢散氏盘,原因是我的心性笔性适合写散字。我呢,平时临写散字不是太多,主要是读帖思考散字的特性与甲骨小篆及其它金文间的关系,如何互参互补,努力做到下笔时随古意与我意,写出我对散字金文书法的印象与理解。如,基本保留原作的特征(线条圆、结体圆),在线条上,以圆笔为主,方圆兼备,苍茫浑厚,跌宕舒逸;在结体上,不受原作字形的限制,适当夸张,让线条突破原形,强调提按使转与弧线,形方势圆;在章法上,大小穿插,参差错落,注重空间疏密、点线面间的关系。5 t# j# n7 H; T- _8 ^( Z! S
广武将军碑字体介于分楷间,结体或长或短,或欹或正,恣肆奇古,极尽变化。在临写中,我向沃老师学习,特别注意结体的开张,纵横舒逸,信手挥洒,并用宿墨容易涨墨(晕涨)的特性来表现残泐剥蚀;以运笔的提按起伏、速度变化所造成的枯湿浓淡,来表现石刻线条那种深深浅浅的质感。3 x, }$ d: {! v
这些年来,我坚持临古不辍,深悟古人变法之迹,博采众长,遍临百家,为我所用。我坚信,书法人才有吃"百家饭",才能在以后的书法路上越走越宽,越走越远....... l0 e8 h2 V6 E) z1 V5 w
有时写字多余的残纸,易写出书者较满意的作品。主要缘于书者心想,
, T& O2 B. o" ~1 G* H反正是没用的纸,随意乱写罢拉,所以,写时状态特别轻松,这真是无意之作乃佳作。3 c% i x% N; [- i
总之,太认真太讲究,未必能写出好的作品。& B0 F5 \8 z* w4 z- U" v( a
北方有道菜叫"乱炖",我写字喜欢乱"写","乱写"率真,易出心性。1 J/ g$ C* n+ N: }$ r: `
上次,我临曹全碑,将石门颂及杨淮表记等气息相通的东东糅参其中。这次,我又探索地将大开通笔意参之。临写曹全碑,有人用圆笔,有人用方笔,而我却方圆兼备。此外,为追求书写性,我适当地运用行草笔意来临写,以达到轻松自然飘逸的效果。* {0 A. X$ f+ b7 [, E
这次网上展出的 68件临创作品,基本上是我近几个月写的。虽说书法这玩意儿真好玩,嗨,有时也不好玩,玩不好。为了这次网展,有段时间,我在家写呀写呀,结果废纸一堆;而有时換了书写环境,几乎张张较满意。为此,我总结了一下:气场好书写状态好时就多写,反之,就少写或不写。
/ }( [7 q3 k7 I3 ?1 L 在我的临作里,有实临的,也有意临的。譬如,临曹全碑,我眼看曹全帖,心想石门颂,临的是兼有石门意味的曹全碑。总之,实临背临以后,搞搞串临,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C, _& w2 C2 L6 y- J! x) g) Q
这次临写石门颂,选用小狼毫短锋笔小笔写大字,也有一些意趣。过去临写时,脑子总是想着线质力度,而写这幅临作时,啥也不想,脑子归"0",力争写出趣味,写出特点,写出真我,写出性情。 I3 L' D6 I9 b+ s: }+ x
在章草方面,平时,我很少临写。最近略有兴趣写了几幅。我的想法是,运用石门颂线意去散步,轻松临写章草也是一种较好的学习方法,当然,再适当参点今草作为调味品则更好。* ?0 j+ J& |, _" S
昨夜酒后心血来潮,随手拿了一支巳用多年的羊毫秃笔,写了三幅同一字数的临作,觉得各有不同的意味和节奏感。我以为,写石门草隶,不同于庙堂隶书,不能太中规中矩,而要随心所欲、大胆地让其线条散步,让石门充满荒山野林中那种"野"的意趣.....
( Y5 W" ^6 c' S. J 前几天,中规中矩地临写张迁碑,觉得不过瘾,而今晚兴趣来拉,即兴临写了一幅张迁碑,尽管与原碑有些背离,但其朴拙的特点尤在,临出了性情,临出了味道。本人觉得,这种临创结合的方法,有益于临创转換,属于准创作范畴。
" M) b: V# W; `5 Y0 a% V" C记得初临张迁碑,己有八九年的时间拉。那时临张字,我将线条写得很粗,以为粗就是厚重。而现在呢,我改用礼器碑瘦硬线条的笔意来写张迁碑,留下筋骨和形神。这种"串临式"的方法很管用,不信,您可尝试一下。
9 g! m9 l) a% N+ }9 m7 \ 临爨宝子,起初,我与其他大部分同道一样,临的是厚重一路的,而如今,反其道而行之,尝试地采用长锋狼毫笔尖临写,将其线条减肥瘦身,效果很好,得到书法院老师及众多同道高手的谬赞:"妙在遗貌取神"。
) ]+ ^/ h, A1 S6 a$ z, e: J 学书法,不一定大家都要在二王"主流"的河流中游荡,而非主流的民间书法与名家经典书法渗糅也是很好的途径,自古以来,高手在民间。
0 b& P4 G* ~0 a, W% Z6 m 学习书法到了年老阶段,大家都喜欢惯用"人书俱老",而我呢,觉得要"人书俱青"。因为我们老人要越活越年轻,首先必须心态年轻,心态年轻,字就会青春,有活力。所以,在学习书法上,虽然我在年龄上是老人,但我自从心态年轻后,岁月己遗忘了我;而我一直把自己当作年轻人,以至于什么新鲜的时髦的东西都想尝试。这不,今天刚抚了石窟寺造像题记,现在又临写了民间书法精选系列中的楼兰残纸墨迹。我坚信,在"人书俱青"的学书路上,我会越活越年青的。
) r4 z8 p7 u2 \: Z 杜甫的"不薄今人爱古人",应当成为我们学习书法的座右铭。古人的点画结构章法所达到的高度,具有三分永恒价值,而另七分却是时代价值。所以,我们既要学古人,又要学今人。
$ b7 B: `2 p) l0 p4 E: ?( ]8 t 写字,真不好整。你老老实实临帖吧,人家说你沒有个性;你把临帖当作创作来写吧,人家说你要守帖。总之,不管你乍整,还是有人说你"不是"!
+ U. v9 \# L+ l0 e% } 我呢,是一个不愿当书奴的人,大约八年前,我写字走的是前者之路。2012年 9月,我踏上了中国书法院求学之路后,学书理念变了,一个原本坚守中规中矩的书法人,却变成书写孩儿体的老顽童。有人说我还是过去的字写得好,为啥现在要写东倒西歪的孩儿体呢?对此,我淡然一笑……$ x. x/ x+ z, O' ]. d
书法艺术的核心是什么?那就是"喜欢"两字,既然我选择了喜欢书法艺术,那我就要义无反顾地前行,直至成功,直至人生的终点。因为食古是一辈子的事情。. `1 E2 x0 b, O' T6 C; X
& A# J4 D5 S5 @/ S
2015年7月厚植斋主人王忠南于北京; g8 U$ u- m( F) k7 N1 e0 s/ I% w(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