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171|回复: 1

[评批] 传晋唐八法 承兰亭遗韵 ——观《十三届国展·“行草书展”》有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5-9 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传晋唐八法   承兰亭遗韵
( L# r- v. }0 Y7 a4 Z* W     ——观《十三届国展·“行草书展”》有感
+ Y2 H( k& U; y2 x+ F; H" q      期待已久,万人瞩目的“十三届国展”终于闪亮登场,毕竟它是时代书风的风向标。( v! [* o( u0 J/ i/ [- C+ s4 k; I
      作为一位忠实虔诚的书法爱好者,每一届“国展”都是我最期待的视觉盛宴。2015年11月,我和朋友结伴去合肥博物馆(老馆)观看展览,先开宾馆住下来,再用三天时间观看“全国第三届行草书作品展”,真是“刘姥姥进大观园”——开了眼界,据说那一次全国单项展参赛作品就已高达数万件。参观以后难以平复激动的心情,感慨良多,于是,写了一篇帖子,其中不乏善意的批评,然后发到《书法艺术网》(《书法报》主办)、《中国书法网》、《书艺公社》等书法艺术网站上,结果发现《书艺公社》上有三万多条浏览量。时隔九年,我再次写下一篇帖子以示纪念。
' g$ d/ O, a1 I$ x9 n% o      近日,我在网络上观赏了十三届国展中“行草书展”,本届展览的行书作品较历届国展作品有重大突破与进步,首先值得肯定的是,本届行书展的各位评委,他们力图体现参赛作品的书风及书写性,打破了长期以来国展作品的格式与套路化,少了一些熟悉的面孔,多了一些崭新的角色,为当今书坛带来了一缕阳光与新鲜空气。' T$ B4 h! b/ u3 c2 U
       本届入展行书作品大部分都是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作的,可谓”百花齐放,姹紫嫣红”,“百鸟争鸣,风格迥异”,充分体现了“守正创新”的评审原则。虽然有些作品尚存稚嫩,但评委们还是能看见行书的前途和未来。
4 C$ m0 n& W' ~. ]$ ]0 B. |       大部分作者都是新秀,他们开始探索新的创作理念,从作品构思上看,尊重自然书写,这样无形增强了作品的“辩识度”,不再是“千人一面”,少了“过度拼接,渲染做旧,彼此抄袭”的尴尬的展厅现象;从作品取法上看,有晋唐法度与气象,也有六朝碑版风貌,将“二王”,颜鲁公“祭侄稿”等诸家行书演绎的摇曳多姿,让人耳目一新。
: N. a) j; n/ `2 a. v( U       本届行书展还有一个亮点,那就是有些作品直接取法魏碑和石刻,有一副作品非常耐人寻味,居然将于右任的魏碑行书“搬”上展厅,可谓是一副高级临摹之作,这些作品虽然比较稚嫩,尚存一定的争议,但应该肯定的是,有这样一批书法新人他们正在积极地探索书法发展的空间与方向,去引领时代书风,可喜可贺。
; b/ Q; d% I' H; z       行书,作为一种书体,历经几千年,现在仍然成为一种人们喜闻乐见的书体,成就历代书法大家,让他们名垂青史,原来一个“行”字,揭示其中奥秘,其状态恰似“行云流水”,“飘若浮云,矫若惊龙”,行书是汉字的主要书体之一,萌发于两汉,成于魏晋,南北朝至初唐书坛,始终是笼罩在二王行书风格艺术氛围之中的;至东晋以王羲之《兰亭序》为代表的具有高度艺术典范性的行书风格风靡世界;中唐之后的一千年间又有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颜真卿开一代新书风,其行书《祭侄稿》达到艺术巅峰;随后宋人又将行书写出新境界,行书成就很高,“宋四家”的苏东坡、黄庭坚、米芾、蔡襄均受颜真卿影响。苏轼的《寒食帖》堪称“天下第三行书”;元至明中叶,无论是赵孟还是祝允明、文徵明、董其昌均在晋唐书风中占据一席之地。$ `$ X) H9 D) T  _! e/ d
       明代晚期限至清朝是行书发展的飞跃阶段。其特点:一是出现了带群体性质的具个性化的行草书家,康有为便是一位杰出的贡献者,还有民国时期的书法大家于右任,他能融会贯通,将魏碑写进行书与草书里。二是在碑学思潮影响下出现了用北碑笔法写行书的风格。前者是一种“尚势”书风;后者是民间碑书体风格。他们极大的拓展行书的发展空间,在今天的书法创作中仍然启迪着新时代的书法人。' {0 j+ J5 T* s3 |6 P! c. @9 B
       下面就草书方面谈一点个人看法,草书在本届国展中表现平平,一些作品表现出草率与肤浅,鲜有力作,究其原因主要还是由于作者缺乏一定的草书底蕴和草书基本功。
4 }- o' k: J5 H4 {7 ?" k      写好草书并非易事,写草书“难于上青天”,自古以来草书大家屈指可数,寥若星辰,除了索靖,张芝,王羲之的《十七贴》,就是“颠张醉素”了,还要山谷道人的草书以及明清的“神笔”王铎,《书谱》当然是学习草书之范本之一。最近在网络平台上看见王厚祥老师谈关于草书创作的视频,他说自己练怀素《自叙帖》,下了十年功夫,并涉猎历代名家草书,就连于右任与林散之的草书也下过功夫;他认为自己的草书笔法,墨法,线条比起前人更丰富一些。笔者认为,王厚祥所言并非狂言,是因为他长期浸润在古人草书之中,能博采众家之长,与古为徒,化古为今,实际上在他某些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甚至在古人书法哪里不曾有过的东西与思想,这就是创新。
/ M- S) m  _# d3 U$ |- X9 f       由于草书创作的特殊性,决定了其艺术的高度与难度。“草以使转为形质,点画为性情。”,而楷书恰恰与草书相反,“真以点画为形质,使转为情性”。故赵构《翰墨志》中说:“前人多能真书而后草书,盖二法不可不兼有。正则端雅庄重,结密得体,若大臣冠剑,俨立庙堂草则腾蛟起凤,振迅笔力,颖脱豪举,终不失真。”,孙过庭说:“图楷不悟,习草将迷。”。
3 H2 \) F+ x6 @  ~( k+ j1 e  b/ o  y. R      笔者认为要想写好草书,除了有扎实的楷书功底,还需研习篆隶书,因为各种书体之间脉惯筋连,融会贯通,然而,这些只不过是学好草书的“外因”,真正决定草书之格调品位的还是人的精神世界,即写好草书的“内因”;同时,还应具备写草书的情怀,须观世间万物性状。正如《书谱》中所谓“观夫悬针垂露之异,奔雷坠石之奇,鸿飞兽骇之资,鸾舞蛇惊之态,绝岸颓峰之势,临危据槁之形;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天涯,落落乎犹众星之列河汉;同自然之妙,有非力运之能成……”
6 a4 I1 l' ^0 D3 \       所以,在功夫不够,时间仓促的情况下,不要急于投稿,否则,会影响国展草书创作的水平,就“全国第三届行草书大展”与《十三届国展·行草书展》比较,九年后的今天展厅里少了当年那些翰墨飞扬,满纸烟云的画面,当年那些获奖作者可能像王厚祥、钱玉清一样早已功成名就了;同时我也想说的是,评委们在草书评审过程中应该用特殊的审美视角去评判作品的优劣,积极探索并建立一套科学的完善的草书评审机制,“不拘一格降人才”。国展草书要取得好成绩,在草书领域要有重大突破与发展,尚须诸君多努力,甚至是几代人,或许更长时间。" _1 s1 A/ m& u0 b$ F
       值得欣慰的是,当今书坛的繁荣与书法的普及是前所未有的,而且在当今世界文化交流与发展中越发彰显汉字的魅力和中国文化的影响力,书法已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一门艺术;当然,这与广大书法爱好者及书法工作者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 j' [: _* G; ^. Z. h# E5 y       最后,我还是想阐明我的书法观,书法的繁荣与发展离不开展览;然而参赛与展览并不是我们学习书法的全部,学习书法的宗旨应该是“弘扬民族文化,传承书法国粹”,目的应该是提升个人文化素养与品位,立己达人。(仁间懿杰)
2 |0 U3 b+ i) H: p! X
% P" U0 Y% X/ n5 z: X6 m
- C+ {7 O/ o1 I$ a1 v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i1 T$ F  w8 `' p% V$ \. F2 U

9 I8 ?9 o; M/ T, s8 p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7 ?# z& m/ R: R* Y

* ?1 f) a, y+ z. B0 G2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w& F+ p5 s  G1 {" R1 a, Q! Q

, |* A; n) k4 ~. G#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e5 i3 m( Y! c3 X* i/ j$ A! J" S

! B7 ~, L2 ^+ x7 m) n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 J, {' P) K

  \# @6 l+ K3 q" P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b( K8 \) I" C( m6 ]; s

& A& X1 y( S( J- j6 }7 w3 `6 P- L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9 B, l5 t7 b2 `1 ?: _2 M4 f) J, `
: M% u9 Y6 N: s$ m7 w- m; p7 ~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J) I) }; O( E5 e) K8 N

  E; y  ?" R. t4 r( R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 N3 n/ h3 i! s6 L2 Z0 e. M7 M
发表于 2024-6-13 22:1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得透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