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帖子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80
- 注册时间
- 2003-1-15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21769
- 点评币
-
- 学币
-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文化消费与书画市场提升
( C: W, G" F$ I( P& z7 i- t" b. f/ e$ V. s
金开诚 王岳川 徐 寒 曾来德 朱中原
. A( L; |! y. a+ z7 g5 P, s* ~, G+ }7 l- D, c( f
, X" w1 t# H: m) | ~
◇ 金开诚: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所长、教授
* y; d8 v( P" r. b3 j, H0 i ◇ 王岳川: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副所长、教授
% V t0 A( T5 D8 _( L3 W8 ] L+ y ◇ 徐 寒: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教授6 Y& ^0 p& i9 \3 ^
◇ 曾来德: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兼职教授
* Z+ Y; a1 i& G/ O- l, k ◇ 朱中原:《中国书画》杂志编辑4 r0 a6 w1 c% T3 [
5 d' N7 Z' H( _; ?0 I( \9 w9 S+ O
朱中原(以下简称朱):今天论坛的题目是 “文化消费与书画市场提升”。首先,请各位老师谈谈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的文化潮流?; p, _# m6 S _+ o" s
8 K3 I% c& Z% m7 E; K 金开诚(以下简称金):我们当前的文化形态需要突出主流文化的作用,需要在文化建设中构建主流文化。如何构建主流文化?我觉得应由国家通盘规划。国家应站在战略的高度,进行文化建构;在建构中要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使传统文化“古为今用”。我们过去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太多。现在传统文化日益淡化,搞文化的人老是在搞评估、考证,不在“古为今用”上用力气,结果传统文化就离群众越来越远了。实际上我们之所以要继承传统文化,就是要“古为今用”,即利用传统文化来进行当代文化的建构。传统文化只有与当代的社会相联系,才能发挥其用处。5 z1 H b0 C, L! L
4 Z# S, g8 u5 g1 o, }; \4 G
王岳川(以下简称王):在中国艺术文化史上,中国书法的地位非常高。但是进入现代性话语以来,中国书画和西方世界艺术趣味的冲突日益加大。在西方一体化的文化偏见中,东方文化境界正在被不断贬抑和自我轻视,进而在当代生活中与西方流行文化相比似乎无足轻重。所以,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书画变成了专业书家保留中国传统文化命脉的一种艰辛努力,以及诸多退休老人安度晚年的“夕阳红”的余光。这两个极端使得书法艺术的大部分的文化精神失传和落空,东方书画文化在当代文化转型中遭遇到价值判断加速失落的进程。今天如果把书法仅仅局限于艺术范围内,那么这是一种狭隘文化视野的表现,应该说,新世纪中国书法的新生命在于书法的文化根基上,正是东方大文化的厚重才能使书法形式上获得意味,在重新伸张自己的文化权利中成为“有意味的形式”。; X; q- R+ {0 j I) x
9 k1 J# e8 c0 \! d 曾来德(以下简称曾):说到中国的书画艺术,我认为有两个基本的特征:其一,中国的所有艺术形式都是围绕汉字产生的,这个基本的前提,决定了中国的书画艺术从一开始就不是一种单纯的视觉艺术形式,它包含了丰富的文化精神和文化内涵。其二,中国的书画艺术是与人生修炼、生活方式连在一起的。可见,书画艺术其实是一种精神的“游戏”,是通过“游于艺”来陶冶情操,进而达到人生的理想境界。: H' H/ B i* H
9 c, i* B+ b7 J7 A2 e( `
朱:熊秉明先生曾说,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 Y" z$ M g) X( N o" Q! I4 x$ {- f5 b& A1 u: q E
金:我觉得不能那样说,这过于拔高了书法的地位。但在传统文化中,书法的确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对人文精神及当前社会主流文化的构建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 V" g3 N$ ?. T2 p ~9 p& j
# \) O4 Q" ]% L6 m3 G 王:中国书法源远流长,几千年来对东亚文化、南亚文化乃至中亚文化都有不小的影响,尤其是对韩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以及华人文化圈都有非常大的影响。我们在保持经济总量可持续发展的同时,还应该将中国文化的文化资本和象征资本提升到重要的地位,进行书法的国际性输出。从某种程度上说,我认为,倡导书法文化消费,也是启动国际书画市场、输出中国文化的重要途径。7 \( w8 [) T# O N$ M
- H' D' F1 x' V2 X9 D 朱:书法消费是否是一种文化消费?如何看待当前社会大众对书法的消费?: p" S0 h% z4 S4 o8 Z; E
0 l0 Y! Z a {1 ?4 F 金:自从1980年代以后,近二十年来的书法创作与实践,从总体上说,推动了书法事业的进步和发展,也带动了广大人民群众对书法的参与热情。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消费书法的人就多了。这里我觉得应该为消费下一个定义:一个是狭义上的消费,一个是广义上的消费。狭义上的消费仅仅是指对于书法作品的购买能力,广义上的消费除了购买能力之外,还指对于书法的审美欣赏和审美接受。我觉得无论从狭义还是从广义角度讲,我们当前对书法的消费都还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从购买能力上讲,现在大部分人仍然购买不起书法作品,而能够购买、收藏书法作品的,大都是中产阶级以上的群体,而事实上中国的中产阶级人数并不多。而从对书法的审美欣赏和审美接受角度讲,虽然现在喜欢书法的人很多,但是大部分人都不懂书法。书法是一门精英艺术,它需要欣赏者具备较高的文化与艺术修养。
" |5 {) \+ V, ^0 p: ^
6 ?; r' s A$ H) [5 Y/ z, y2 C 王:“文化消费”为当代西方思想界先行触及,法国思想家布迪厄谈到有三种“资本”,一是“经济资本”,可以立即转化为金钱,以财产权的形式被制度化;二是“文化资本”,其塑造人的素质、气质和其整个文化习性,成为进入现代社会秩序的一个重要砝码,谁掌握了文化资本谁将最大可能地获得物质资本;三是“象征资本”,就是被人们承认、接受了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资本集合体。象征符号资本具有两面性,它既是一个权力话语系统,同时又面临自身的合法性问题,即在这一文化范围或文化秩序中,是否和为什么应获得其成员的忠诚和信任的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