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帖子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70
- 注册时间
- 2003-12-17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21480
- 点评币
-
- 学币
-
|

楼主 |
发表于 2004-8-25 13:18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来欣赏启功作品
年 表
9 B0 Y2 x$ v1 w5 f; t" l* N; o ◆一九一二年七月二十六日生于北京。
" \: B/ Q6 ` w; i! s7 r; ~启功的始祖是清朝雍正皇帝的儿子,排行第五,名弘画,封“和亲王”。其后代逐渐从王府中分离出来,至其曾祖时,家族已失去门荫,要通过科举找出路了。曾祖溥良,考中进士,入翰林,清末曾任礼部尚书、察哈尔都统。祖父毓隆,也是翰林出身,为典礼院学士,曾任学政、主考。' o; g4 C' \' ?( a. I& c$ s# s! B( W$ Y
◆ 一九一三年 一岁 父亲去世,随祖父生活。
/ u6 K. ~, N u) v+ W2 C为祈福,祖父曾让他拜雍和宫的一位老喇嘛为师,做记名的小喇嘛 ,取名“察格多尔札布”。当时正是辛亥之后,清廷逊位,其曾祖绝意政治,不愿居京城,以示不再过问国事。
" ?4 t/ d) d3 q; y; E恰其曾祖有一门生,名陈云诰,亦是翰林,家为河北易县首富,广有资财,于是出资在易县城中购买房舍,请其曾祖居住。曾祖乃携家人迁居易县,启功时年方三四岁。稍后,入私塾读诗文。" X# w- E* T, A/ {9 o t
◆ 一九二二年 十岁 曾祖去世。家业因偿还债务而衰落。3 B6 F4 j6 V# C/ s' `
◆ 一九二三年 十一岁 祖父去世。
7 P7 K3 R! I: s1 `4 j8 x家中变卖世藏书籍以作殡葬费用。当时母亲克连珍与尚未出嫁的姑姑恒季华,都年仅二十余岁,便挑起家庭生活重担。恒季华为了教养这一线单传的侄子****,毅然终身不嫁,并把自己看做是这个家庭中的男人。启功亦称姑姑为“爹爹”(满俗,“爹爹”即叔叔)。
% A* m! ] ?: i◆ 一九二四年—一九二六年 十二岁至十四岁: y8 d! C5 p N/ V& q
在北京汇文小学和汇文中学读书。幼年启功,看到祖父案边墙上挂有大幅山水是叔祖画的,又见祖父拿过小扇画上竹石,几笔而成,感到非常奇妙,便产生“做一个画家”的愿望。他在学校的习作,曾被学校选为礼品赠送给知名人士。
; k" k& O: ~# }% `5 ^2 D6 Q◆ 一九二七年—一九二九年 十五岁至十七岁1 j* Q" |1 G, N7 W$ t
经长亲带领,拜贾羲民先生学画,贾先生博通画史,对于书画鉴赏也极有素养,见解卓识。常带启功到故宫博物院看陈列的古代书画,有时还和一些朋友随看随加评论,启功也一一记下。这些活动使启功深受启迪和教育。
% f& ?1 r4 _' E# @$ ^ @* W& H启功想多学些画法技巧,贾先生又将他介绍给吴镜汀先生。吴先生教授画法,极为耐心,绝不笼统空谈,而是专门把极关重要的窍门指出,使启功长进很快。一次,一位长亲命他画一幅画,说要装裱后挂起,他感到很光荣。但长亲又说:“画完后不要落款,请你的老师落款”,这又给他很大刺激,从此发愤练字。
% s" ]9 [$ ?6 D0 S◆ 一九三○年 十八岁
1 ] c* n6 j+ ?7 t# t5 @9 g经老世交介绍,从戴姜福先生学习中国古典文学,习作旧诗词。由于老师的精心培育,加上他刻苦自学,从青年时候起,便对中国古典文学和历史打下了坚实基础。
J. [8 I5 z. V7 U◆ 一九三二年 二十岁! ^) ]6 z7 g* r! ^0 y! ?
与章宝琛完婚。章氏,满族,长启功两岁。 为维持生活,教家馆,有时也作画卖钱。! q" M' \! d, Y. k& x, Z& a
◆ 一九三三年 二十一岁
7 m; a$ Q# ]7 I经傅增湘先生介绍,受教于陈垣先生,陈垣先生看过他的作品,认为“写作俱佳”,便安排他在辅仁中学任国文教员。此后几十年一直在教育岗位,主要精力都在教授古典文学,中间也卖过字画,但他说:“那只是副业。”
6 f; b, ?% i+ Y) ~( ]◆ 一九三五年 二十三岁: f: w$ l/ I, L. J; A# ~
任辅仁大学美术系助教,业余从事书画创作。
/ ^- x0 C f/ q# F$ y0 n' r. J- q◆ 一九三八年 二十六岁
# c3 H1 v% D4 ~2 r9 e任辅仁大学国文系讲师。抗战胜利后兼任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负责文献馆审稿和鉴定文物。% u+ ~% t& U2 I% i
◆ 一九四九年 三十七岁* c. ?6 e; c3 A2 y( Z
任辅仁大学国文系副教授兼北京大学博物馆系教授。) B( T% R% s& |, s M
◆ 一九五二年 四十岁
+ D1 V6 K0 f& ~全国高等院校进行院系调整,辅仁大学与北京师范大学合并,任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教授古典文学。同年加入“九三”学社,被选为“九三”学社北京分社委员,后又被选为北京市政协委员。此后曾与向达、王重民、周一良、曾毅公、王麇菽诸人标点敦煌变文俗曲。稍后又为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红楼梦》程乙本作注释,这是建国后首次出版的《红楼梦》注释本。 一九五七年 四十五岁 母亲和姑姑相继去世。
: A& I! g; Z1 r" s4 C◆ 一九六二年 五十岁3 N" q: b6 M; m9 |. n! O4 L
撰写完成《古代字体论稿》和《诗文声律论稿》两本书稿。1 R) { D; ]7 r
◆ 一九六三年 五十一岁! Y* R- H g _6 E% e
撰写了《〈红楼梦〉札记》! R. t3 w2 e! O, e& e5 V' @
◆ 一九六六年 五十四岁# g5 S4 j9 j( M5 y6 \$ ?" l. `9 E
“文革”爆发,一切公开的读书写作活动被迫中止,但私下里治学不辍。由于他精通书法,常被造反派命令抄写大字报。
+ p! v' K1 f! x# a◆ 一九七一年 五十九岁# E* `$ C0 Q* a( P% j5 ^ Q
参与中华书局组织标点《二十四史》和《清史稿》的工作,与王钟翰等负责标点《清史稿》。- g1 l- N6 I* B# N4 K! i
◆ 一九七五年 六十三岁
; g) @* }# }: \: B4 @& ?% T2 Y0 {夫人章宝琛逝世。1 F1 D: g$ ?5 n- W
◆ 一九七六年 六十四岁
* @# U# [$ g& [+ F7 Y; G- {4 @粉碎四人帮之后,师大恢复课程。
! Q- H5 [, M( G% ~ j9 x; k◆ 一九七七年 六十五岁
3 _3 j* l ~9 F; ^《诗文声律论稿》由中华书局出版+ q7 n0 M* Z1 M1 Q8 Q" U
◆ 一九七八年 六十六岁
# ]* I9 ~" g9 B3 a3 [6 N0 D文革后落实政策仍被聘为教授。
$ `: E" u% a# Y& l◆ 一九七九年 六十七岁 1 O( |+ b- u4 Z8 `1 S. O
《古代字体论稿》由文物出版社出版。 6 F6 z- w* l6 Z" j6 B* U' x: l# m
◆ 一九八一年 六十九岁 : j Z5 y/ Z! l. ^
《启功丛稿》由中华书局出版。同年中国书法家协会成立,被推为副主席。应香港中文大学邀请赴香港讲学,作关于汉语和《红楼梦》的讲演。& Q& g6 y$ t$ k) n s; |& Q
◆ 一九八二年 七十岁# l8 F+ w+ p6 p7 { C" D( `' s
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成立,任该组成员。
; O2 b' n+ l& n2 p* h3 m! T& x◆ 一九八三年 七十一岁4 _( y0 E! M; X6 {9 |1 d
应中宣部《中国美术全集》办公室聘请,任《中国美术全集》顾问。 参与国家文物局组织的由七位专家组成的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负责甄别、鉴定北京及全国各大城市博物馆收藏的古代书画作品的真伪。
6 z [, ]$ D7 `- a◆ 一九八四年 七十二岁
3 M3 f+ t, s* G2 B. H被聘为博士研究生导师。被选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 q5 a, p* g, k% S# B" l& f
◆ 一九八六年 七十四岁
/ w7 }! O3 O8 B* A被任命为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 @% ]3 @/ `* d h9 I
◆ 一九八九年 七十七岁9 X/ w# a% \* r. `6 l! D! Z% x
四月,任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3 ^- Q# b8 J! M- q7 o% e
《启功韵语》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 o& p7 E ]) r x$ m+ N◆ 一九九○年 七十八岁
) z2 b) I% f' T+ u0 K5 ]8 s" p) o《论书绝句一百首》由香港商务印书馆和北京三联书店出版。该书以诗的形式总结了他几十年来书法实践的系统理论,对历代书家有评论,对书法的结字、用笔有独到见解。 为设立“励耘奖学助学基金”,在香港举办“启功书画义展”。$ `1 B( p% U# j5 O, V5 M! d( ^
◆ 一九九一年 七十九岁
; q, C* e6 N) P& f% }6 {, R任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顾问。
7 C; i Z- z) i3 p《汉语现象论丛》由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出版。同年十一月底,将义卖字画所得一百六十三万余元全部捐给北京师范大学,设立“励耘奖学助学基金”。; E, G) j: P6 r9 F" \
九月,赴日本东京、大阪访问,参观大阪博物馆收藏的中国书画珍品。 0 o3 C) v d% e1 @' n5 ]/ X
◆ 一九九二年 八十岁
- z, ^+ }0 Q2 \& `" h5 \全国政协、北京师范大学、荣宝斋联合举办“启功书画展”,先后在北京、广州和日本展出。
# n; L* i- N6 H$ C* A) ^《说八股》、《启功论书札记》、《启功书画留影册》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6 z3 {4 V' C' t$ e9 p7 K◆ 一九九四年 八十二岁
- ~* r8 M. Q5 y% D* K赴韩国进行书画交流。荣宝斋与韩国东方画廊联合举办“启功·金膺显书法联展”先后在北京和汉城展出。
' E# k/ c) g( f+ o《启功絮语》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5 z1 n7 h0 u( K# V3 Y0 y
◆ 一九九五年 八十三岁
0 n" E, w1 A/ V! ?: C《启功论书绝句一百首》、《启功书画作品专集》由荣宝斋出版。
6 ]6 O* W, ~/ i) K5 [1 N4 N◆ 一九九六年 八十四岁
4 b9 O# y+ Q2 R" v9 c! {8 Y- p十月,赴美、德、法三国访问,参观三国国家博物馆所藏中国书画珍品。
' g, _! \ L: G0 g) \◆ 一九九七年 八十五岁
+ G @8 u" B+ s5 ?四月,中央文史研究馆组织书画代表团赴新加坡,举办中央文史馆馆员书画作品展,启功先生任团长。十月,应香港商务印书馆邀请赴香港出席庆祝香港回归祖国暨商务印书馆建馆一百周年活动,为香港回归创作书画作品多件。
" r K* ]# l f# ^ k; r《启功论书绝句一百首》日文译本在东京出版。! q2 K6 _4 g0 @) ~+ K* x
◆ 一九九八年 八十六岁 ]4 w1 j8 e) {% c4 P2 p
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第五届委员和第六、七、八、九届常务委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
( Y; @0 G u% A3 k9 W+ |: a/ M* 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