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帖子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80
- 注册时间
- 2003-1-15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21769
- 点评币
-
- 学币
-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乐山归来:书法评比掀盖头) C" p) Q) e" \4 V$ L
高 惠 敏
! k& Y6 y; O. o J& r' z8 d: ?8 S0 Z# }: a; W0 k% p1 |, ]5 I1 v
书法评比的意义和结果 ' O- D5 ^5 D, K
最近屡有书友、网友要我说说书法评比的情况,匆匆未及细想,说两点看法,抛砖引玉。 * R9 o# H! R4 ~# u& I
(一)书法评比的意义
, y/ a# X6 v: {. Q 如果凭一个好名次能够在升学、进职、记功、表彰方面受益,那么参加书法比赛争取获奖就有价值。3 `) Y z5 S- \" @9 t0 g
如果仅得虚名,没有其他实惠,我觉得就没多大意思。最近文学界评茅盾文学奖,莫言就说:这个奖对我没有任何意义,最好给年轻人,给有问题要解决的人。 ' b/ X* ?( b. F9 L, }$ R
书法比赛对参赛者的意义,与歌手大奖赛有质的差异。3 v( a9 a0 ?3 `+ v0 ?1 ^
电视上赛歌,得几等奖固有名誉高低不同,但其实真正的价值不在这里。关键是它给演员提供了一个向全国观众展示才艺的宝贵机会。只有参加表演,伯乐和唱片公司才有可能发现你;假如他认为你有出头的希望、有商业价值,不管你得几等奖,他都就会培养你、包装你,叫你出名大红大紫,这样双方都能赚名赚利。比如那一年毛阿敏在电视比赛虽然没能获头奖,但有人觉得她真的很有潜力,于是她的发展就一路顺风有贵人相助,最终成了歌坛上魅力四射的头牌。
1 N$ [/ o2 H& @; u8 j; N( z+ B 另外,集中那么多人在一起唱歌,观众喜欢看,所以即使没得奖、没遇好运,但对歌手来说,参加这样的活动也是利人利己的好事。
+ y; `# J" B4 I; H: p2 l1 Y5 ~ 书法历来只认名气,而名气从来不以得几等奖、得多少次为决定因素。书法又不像唱歌那样倍受社会热心关注,所以尽管有人在圈子里闹得动静特大,但社会上毫无反应也在情理之中。假如寄希望于获奖后能得到出版专辑或字帖的机会,这期待也常常令人失望——因为出版商要的是销量,而左右销量的杠杆一是作者的名气,二是书的版式和创意,和书写水平关系不大。另外,假定二等奖作品能值一百块,那么一等奖因为比它高就能卖两百块——果真如此,倒也不错——不过好像不大听说有这样的事。如此看来,惟一的好处,也许是借这样一个由头促进自己认真、费神地创作一幅满意的作品;另外,大家都在做这件事,当然也希望加入“较高的层次”——如果仅是为此,那么过份计较名次似乎就与初衷有悖。此外还有什么作用?我想不出。希望大家集思广益,补充发挥。 4 @4 J( u& K; q! i
(二)书法评比的结果
0 Z1 {! x0 D; t4 q6 H 我参与过无数次钢笔、毛笔的审阅评比,亲身感受到影响比赛名次有多种因素。
+ c- Y: H/ _% P7 \" o 首先,评委水平的高低,并不起决定作用。——因为,评选并不是很多人分析一件作品,而是几个人把很多作品放在一起排一个高低次序。只要有点写字经历的人,即使自己还写不好,但比较、辨别人家的水平差异大概不算难事。所以,完全没必要挑剔或迷信评委的组合,就是参赛者自己来评,按作品水平一二三四排出来既不费事,结果也差不到哪里去。
+ D3 |* u1 _0 k' t, ?4 e 其次,一件作品的得票多少,与参加评选的“这批”评委的趣味大有关系,历史的经验反复证明,换一批评委就会换一个结果。既来参赛,当然就是为了得奖——所以功夫就应花在研究评委的口味上——这就像参加高考就必须猜题、压题以获得高分一样天经地义,我以为这里没有什么对与不对的。当然,如果不为得奖,立场就可以比较独立。风格也相对自由。但不为得奖,你参加比赛又是为什么?
8 R# ?4 K( I+ x) h7 u% N0 B 第三,评选中难免人情关系,这在中国,任何事都和它有联系。但我想,从整体上看,人情还无法左右比赛结果。不排除有参赛者和所有评委都熟识、都关系特殊,但毕竟,这种情况只能是极少数;而且,也不是所有的评委都没原则、没立场,真正是好东西,还是能得到相当多的票数。也不必担心自己得罪过某一评委——他就是记恨不投你的票,也不过缺一票,应该相信其他的选票都会落到好作品那里。公平永远是相对的,但公平也还是存在的。 ; C! U% m2 `+ R$ g. P
那么,是否你的水平很高,就一定会得高奖呢?不。——因为还有很多很多的程序因素会对结果产生巨大的影响。除非你的作品确实高出一大截无人能及,但这样的情况实在是太罕见了。
* M$ s: D4 ?5 V# k% _" E' ?9 i7 P书法评比有多种形式,乐山评比,采用投票制。据我的经验,就算每个评委都不带托请私情并排除了相互影响,凡遇下面情况之一,你的得票就会发生变化,所以运气也是相当重要的: : {0 s+ i: d8 Q/ f' d5 ~
一,评委看到的一般都是终评的作品,假如你的大作根本没有进入终评,当然要得奖就不可能。
2 X, d, M. s% z( ` C& m 二,评同一批作品,五人投票和十人投票,结果一定是不同的,因为评委每人都有自己的倾向和看法,人越多,此中的因素就越复杂,变异的可能就越大。 % G" b" l' {5 D' t- e
三,要求一小时之内投完票和慢慢看一天的结果也是不一样的。评委也是人,开始的感觉和后来的感觉会相差很多;参加过评选的人都有体会,每逢是量大时长,最后感觉麻木、判断游移也是常事。
% w4 ^* u! U. W6 m5 N& o$ H8 ~ 四,假如十个评委要评出一百件东西,每人发五十张票和发一百张票的结果会有差异。总票数少,重叠和同票数的可能就小,反之,可能会遇到难以定夺的麻烦。哪一种比较合理,或者各多少张最合适,这里有数学问题,可惜书法家一般不大在意。
# x7 |1 n0 G' `5 z 五,只投一轮,最后根据票数多少决定一、二、三等名次,与投完第一轮、选得票多的再投一轮决定一二三等,两种结果将大有不同。假如是后者,常见的情况是,第一轮得全票或多票的,再一轮可能不再全票或变成少票,而原本票不多的,经再投可能“长分”……;但前者也并非无懈可击。这里有心理学的问题,不知经过研究是否能搞清楚哪种“最合理”。
: y; |( Y4 K; r* ` 六,你的作品放在什么位置、展示呈何种状态,对评委的关注是有影响的;甚至早看见和晚看见也有微妙不同。
$ {: ]8 h( \. f5 \; b$ t 七,假如你的作品和水平相近、风格类同的一批同在一起,尽管都是高水平,但得票的几率就会降低。——因为投票者“本能”地会在这一批中选一两个“更好”的,不可能把手中的票全撒了这里。但如果你的作品周围都是较差的,那么得票的可能性就会提高。 ! v# n {7 T' W" t: u1 b
八,书体也有关系。在几十件楷书中突然看到一件还过得去的隶书作品,或能争得一票;如果它淹没在隶书的八阵图中,那么“光荣牺牲”就很有可能。
4 e! V& b3 s7 W; c4 ` ^ 九,风格非常突出甚至有些怪异的作品,就会有人特别看好有人嗤之以鼻。得票多少,也许取决于投票人当时的心情。 8 ]; y7 u4 K+ a9 a
十,版式、装潢、颜色、质地当然也是重要成分。字的水平接近,选票自然就倾向于形式更有吸引力的作品;即使字稍差一点,设计讲究者也比灰暗陈旧的容易得分——这一点不该怪评委,你看街上的美人,回头率哪一个不靠她身上的衣装帮衬?
! i1 I) x% w5 p3 |9 P( p0 u 十一,年龄、地区、性别,在我眼里不起作用,但很难说有人关注就一定不合理。即使评前大家统可以定出原则,但实际操作起来一定还是各有分寸。 ! f/ u" B( f" h& c$ p
十二,有错字就刷掉的办法我一向不同意,但实际投票中各有原则。有时两件东西不相上下,没准儿只有这样大家才无话可说。 , j% k2 V8 n4 A2 ?; p) F* X
十三,体操、滑冰、跳水、技巧,裁判都有“印象分”,这对经常得书法奖的人也可能有利。但如果评委全是我这样记性不好、只看作品不看姓名的人,是否公平,也不好说。
- p, \3 U* `: Z& |# @9 f& j. W 十四,还有“等等等等”,希望参加过评选的人和参赛者大家补充……。
" b3 h4 z) K, s$ g 以上是我的交待,看法是个人的,不代表、也不强加任何其他人。但这一次乐山评选,除了有公证机构还有武警保卫,可见活动的正规和认真。
1 V$ g9 V# o0 h3 w+ g3 E 讨论公平不公平,要看你从什么角度看。如果局限于某一点,就是美国选总统也难服人心。我倒建议,如有兴趣,不妨好好研究个比较理性、科学的评选体系和程序。你看人家体育比赛的规则,每年都在改进,努力使他越来越朝“公正”靠近。' B0 ~) y; p4 e1 O8 M" {- J0 x5 ~) C
最近杨利伟因乘飞船上天而誉满全球,但当初一起训练、条件差不多的人就有一百多,临进飞船,还有三人候选,但现在只有他一人风光无限。其他那些人怎么想呢?我想,应该是与我们没有评上理想奖次的人一样,继续好好干。出头露面,永远不可能是大多数人的事情。
# d3 D& S4 Z: x1 U$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