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2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2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3187|回复: 5

[原创]解“於”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2-16 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watermark]於,wu1。说文:乌,孝鸟也.於,象古文乌省.金文於似两只乌鸦(老鸦求曾经受哺的小鸦, 小鸦长大了记着了所以反哺).古文似乌鸦嘴(头)开给予求的(气)或者把私有的给予求的指乌鸦之间的反哺关系.篆体指出乌鸦之间的相互给予.现在的於字没有了乌鸟形,只通过方字的含义来表达它们之间的关系.方,并列,平等,相似.所以於解为平等或相似地入(给予)而凝固下来.
平等或相似地入(给予)而凝固下来,长期相似地给予.1乌鸦.2叹词.表示赞美(对乌鸟私情的赞美,反哺,孝鸟).
於,yu2.现在再来看它们凝固下来的关系,是因为亲情产生不断交往接触而淤积起来的情感(积淀).从音来看,一声指在一固定地方淤积成长.那么二声指有余或指出其地点.
长期相似地到窝里给予.1依,交往(依从老鸦).2作,为.3在,存在.4介词.也作“于”.(1)介出地点,处所.相当于“在”.(2)介出动作行为直接的对象.相当于“给”,现“与”.(3)介出动作行为相关的对象.相当于“向”.(4)表示方式,相当于“以”,“用”.(5)表示目的,相当于“为”,“为了”.(6)介出被动句中的施动者.(7)引进动作的对象,相当于“对”,“对于”.(8)介出某段时间的终点,相当于“至”,“到”.(9)表示起点,相当于“自”,“从”.(10)介绍动作产生的依据,相当于“根据”,“按照”.(11)引出原因,相当于“在于”.(12)引进比较的对象,相当于“比”.(13)引进比较异同的对象,相当于“跟”.5连词.(1)表示并列,相当于“与”。(2)表示承接,相当于“于是”。6助词,表示发声。
[/watermark]
 楼主| 发表于 2004-12-17 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解“於”字

淤,yu1。V的两点意为出口有所固定和压力,似艰难的出口。V注音符号为ㄩ,似出口或坎陷。yu1意为在坎陷中(固定的地方)艰难曲折成长貌。淤:水经过地方入而凝固的东西。迂:于,植物或动物(孕)在固定地方淤积(积累力量)破土而出。指出其在一固定地方艰难曲折的运行。吁:口使其艰难曲折停于某地点上。纡:丝如于曲折积。
淤,yu1。说文:淀滓浊泥。水经过地方入而凝固(的东西)。1水中沉淀的泥沙等。2水中陆地。泥沙冲积成的地带。3污浊。4淤(瘀):血液凝滞不通。5水内泥沙壅塞。引申为郁积。6通“饫yu4”。饱足(不通,下不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2-18 17:2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解“於”字

于,yu2。甲骨文于似树木干在一地方弯弯曲曲成长貌,其中扭扭曲曲之形似年轮因季节变化而淤积貌或者草木茎初出时的弯弯曲曲。金文省略了弯曲形,直接指出茎弯弯曲曲出于地上(受压或受地吸引)。篆体成了亏字,由于受地(二)之吸引而弯弯曲曲或者人背东西累了用一棍子支撑东西以休息貌(用棍指出地点范围)。现在的于字为干(树茎)带勾指此地,木干长于此地或木棍所指(抵)地(对),指出其地点范围(在)。。
木干长于此地或木棍所指(抵)地(对),指出其地点范围(在)。1往,去(对于此地点为往,去)。2取(杀越人于货,于为对象,解为取)。3如,好象(介于石,坚硬如石头,于为对象)。4钟唇,即钟口两角之间(于此出口)。5蕕草(莸,游音,在水里犹豫徘徊之草,于此地弯弯曲曲扭动)。6象声词。如风舞动树枝扭曲又恢复再扭曲所发出的声音(在一个地方扭曲发出的声音)。7介词,同“於”。(1)相当于“在”。表时间,表地点,表范围。(2)相当于“对”,“对于”。表动作对象。表相互关系。(3)表示方向,目标,相当于“至”,“到”。(4)相当于“以”,“用wei4”,“拿”。(5)表示比较,相当于“比”。(6)相当于“在···中”。(7)相当于“为”,“替”。(8)表示被动,介出行为动作的主动者。8连词,相当于“和”。9助词。用于句首,句中以凑足音节。10语气词。表示疑问,相当于“乎”。11通“为wei2”。做。12通“迂”。广,大(指大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2-19 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解“於”字

吁。说文:吁,惊也。吁,xu1。口于艰难曲折发出的声音(对自己),x为转换,xu1吁从艰难曲折停下来发出的声音。1叹息。2叹词。表示惊叹,疑怪(对音乐声音转换成口发出声音的情绪表达)。3忧愁。4气喘吁吁,吁吁,发出的喘气声(从运动转换至停下来)。
吁,yu1。撅嘴为于(对),大声为于(吹管为发大声)。口对牲口发出命令的大声声音。由于牲口经过不断条件反射(淤积)下来或连续发声使其淤积,所以读一声。1吆喝牲口声。
吁,yu4。口对某(人)大声说话的结果或名称或吹管为发大声对某。1呼。多指为某种请求而呼喊。呼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2-20 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解“於”字

余,yu2。说文:余,语之舒也。按:甲骨文“余”字象树木支撑的房屋,与“舍”字同义。甲骨文余似一帐篷或蒙古包形,中有一顶梁柱以支撑(以屮表达)整体,上为覆盖(亼ji2)形,而余的意义就在于指所撑起的空间,因为从yu2的音意表示在(此)。金文下另加两点,意为使顶梁柱牢固形同时指出其旁的空间与之不分离,变成了中心意思。篆体整齐化。现在的余字,上合而盖,下于为柱(干)在此(勾),两点为八(上合下开阔),为与于不靠拢也不分开。顶梁柱在中心撑起的一片更大的空间。
顶梁柱在中心撑起的一片更大的空间。1“舍”字的初文,指茅屋。2为表示自己中心地位的存在点,因而中心的顶梁柱就成了王者的代称,表示第一人称。再后来余又解多余的,表示自己的谦称。最后就成了第一人称的泛称。
馀,食物于此,指剩下的饭菜,如果没剩下就用不着用饭菜盖盖着。现在馀字简化成余字,指除顶梁柱留下的空间。余(馀)3剩下,多出来。4遗留。5其他的,另外的。6零头。7宽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12-22 14:5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解“於”字

予。说文:予,推予也。象相予之形。予至今还没考查出甲骨文,金文字形,似乎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才出现的,篆体予似手工织布机上一硬物套着梭尖头,使之来回穿梭,上为硬物,后来发展成一种橡皮,更经久耐用。下为尖梭并带线。现在的予字,上部为子的上部意为头,点为压和控制。下为丁中横带勾,丁为梭尖(盯),勾为指明方向,受点压而向内部运行,即头形物压迫梭尖后退。
予,头形物(主导权)推动梭子推来推去,给。
予,yu2。从音意为于,在。指出其主导权,借指第一人称,由于予又有给予意思,所以借指奉献的人,所以予就成了第一人称的通称,没有地位高下之分。
予,yu3。转折指出二者之间的关系,意思与直接的在,于不同,有所变化。1授予,给予。2赞许,称许(给予权力)。3售,买(给)。4代词,相当于“之”(给的东西)。5介词。同(共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