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23475|回复: 4

[热点] 现代书法史上几次重要艺术活动简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7-13 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现代书法史上几次重要艺术活动简介
一、
3 ^9 i/ G) C( Q  d
现代书画学会的成立与“现代书法首展”

5 Z( s7 v$ x# N+ G8 {2 |“现代书画学会书法首展”,习惯上称“现代书法首展”,于1985年10月15日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南厅开幕,并宣布“中国现代书画学会”成立,这一天,也标志着中国现代派书法的诞生。  F1 {9 D! P+ h8 n
王乃壮先生在1995年10月26日写给文备的信中,回忆了这段往事:“十年前在我家小院中,有古干、马承祥、戴山青和我四人,受王学仲先生自日本筑波大学讲授两年书法归来,感悟中国应迎头赶上, 召在京友好,成立中国现代书法群体,而当时日本的前卫书道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而书法的祖宗所在地的中国却尚是一片空白,就这样,中国第一个现代派书法群体——现代书画学会在北京成立了”。王学仲任名誉会长,王乃壮任顾问,古干任会长,戴山青任理事长,马承祥任副会长,王学仲是这个组织的发起人,也同时是中国现代书法的首倡人,王乃壮、古干、戴山青、马承祥是这个组织的创办人,之后,又有一批中青年书画家加入、并于1985年10月15日在中国美术馆画廊举办中国现代书法首展——“现代书画学会书法首展”。' M7 P, E0 S% R- f  E0 N+ X% c
“首展”参展艺术家有二十六名,老一辈书画家黄苗子、张仃、王学仲、王乃壮、李骆公、谢云等人都出品参展、参展的还有古干、朱乃正、马承祥、候德昌、苏元章(苏原)、彭世强、左汉桥、戴山青、邓元昌、吴传麟、高莽、许福同、闫秉会、林信成等,展后,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于1986年4月出版了《现代书法——现代书画学会书法首展作品选》。展览和“首展作品集”的出版。在中国书法界引起了轰动、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国日报》、《光明日报》、《文艺报》、《中国文化报》、《工人日报》、《中国美术报》、中央电视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新闻媒体相继作了报导或发表了评论文章、刊登了作品,全国政协副主席钱昌照、胡子昂、吕正操等出席了开幕式。
2 w# f* P; O. K5 ~5 Y% {4 e( Z现代书画学会的成立及“现代书法首展”的举办,其意义有以下两点:
2 X& A5 G  z/ `6 o5 M$ R; q1.标志着中国现代书法的诞生,开创了中国书法史上一个新纪元。0 Z  [! ^9 a6 i+ m/ Q' X- B# f
2.吹响了向因循守旧的书坛保守势力进攻的号角。
) P2 r; a: T% t9 C- j* S/ Z
2 V% Q- G, }" \
二、1 ]9 D* X" g. M: R6 S
首届中国新书法大展览
1988年7月在桂林举办的“首届中国新书法大展览”是中国现代书法史上第一次全国性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展览,是对全国现代派书法的一次大检阅,这次展览共收到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及国外部分地区的征稿二万八千余件。2 X+ L6 ?$ l8 B$ C
追溯这次活动的源本,应当从1987年10月在河南郑州召开的“书法新十年学术论辨会”开始,当时参加会议的广西代表宋桂安等,不满于当代书坛状况,特别是对现代派书法作品不能进入全国性书法大展很是不满,提出了很多质疑,并商议把“现代书法”拉出去单干,郑州会议之后,宋桂安回到广西桂林、就着手这次活动的组织工作,并联络了桂林书法工作者协会,漓江出版社等作为发起单位,同时,得到了广西书坛的领袖人物,时任广西自治区宣传部副部长、广西画院院长、广西新闻出版局局长、著名书法家谢云的鼎力支持。谢云是“现代书法首展”的参加者,是现代书法运动的积极参与者和支持者,又是北京中国现代书画学会的顾问,谢云的参与和支持,对这次展览的成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活动筹备期间,谢云亲赴京津与王学仲、王乃壮、古干及现代书画学会的骨干成员联系蹉商,争取他们的参与和协助,不久,即在《书法报》等报刊发表了由“桂林市书法工作者协会,漓江出版社、中国新书法研究会筹委会,中国现代书画学会”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新书法大展览”征稿启事。; i+ u( [! J7 f$ V( t$ U
1988年5月15日至18日,在桂林“桂山大酒店”召开了“中国新书法研究会暨首届中国新书法大展作品评选会”,参加会议的代表三十余人,各地现代书法群体的领袖人物,现代书法活动的骨干力量,代表作家、理论家参加了会议。他们是北京的王乃壮、古干、马承祥、苏元章、许福同、邓元昌,安徽的王天民、文备(后调到南京),河南的党禺(后调到海南)、魏峰、周俊杰、任治国,新疆的王乃栋(后调到深圳),上海的王南溟,江苏的辛尘,深圳的刘墨,浙江的王冬龄,江西的陈星平(后调到上海),福建的陈秀卿以及广西的谢云、张开政、蒋振立、宋桂安等。* w3 {) M% G6 O3 L# Y4 n0 e
按照组织者原定计划,这次会议主要议程有三项:一、为“新书法”或“现代书法”正名,从理论上和称呼上统一起来,会议之后,只能有一种称呼。二、成立一个全国性的组织;三,从二万余件作品中评选出一百五十件参展作品。. G" h! ^# T. h+ O8 ]
第一项议程由于北京群体的坚持,确定以“现代书法”作为“中国现代派书法”和“新书法”的统一称呼。第二项议程由于南北各方意见不统一,便不了了之;第三项议程圆满完成并于1988年7月在桂林桂山公园展出。
5 o& ?; k6 R* O( d这次活动的意义有以下两点:
# ?1 a1 n+ S  L. z0 I3 O' Q( ^/ Y1、这次活动是对“现代书法”进行的一次民意测验,通过应征的二万余件作品这一事实,说明了现代书法的产生是书法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得人心的,是有一定社会基础的。  Q8 e# c5 }4 {; V! z5 c
2、是对全国现代书法队伍的一次大检阅。; B( |" t; W4 ~" k- A# |9 L

- m+ J& S" c( }
三、
! Y0 b% }- N) K" U
中国现代派书法学术研讨会
安徽省现代书画研究会成立后,曾计划出版会刊——《中国现代书法丛刊》。并于1989年3月,委派研究会秘书长兼丛刊副主编文备北上进京,与现代书画学会联系。文备到京后,在原青海省委书记、省长黄静波先生支持下,于3月17日,在中组部翠明庄招待所组织并主持召开了“中国现代派书法学术研讨会”。现代书画学会的主要成员出席了座谈会并作了发言,一些未能到会的艺术家也作了书面发言,《江苏画刊》在本年第7期发表了这次研讨会的纪要。在会上发言和作书面发言的有王乃壮、谢云、古干、马承祥、王天民、张乃田、邓元昌、苏元章、闫秉会、江河、林叶、夏普、汪炳章、王海生等、文备作了题为“我看现代书法的艺术特征”的长篇发言,全文发表在同年《江苏画刊》第7期。
& ?9 s& Y2 Q8 t( f% j! J0 U  v这次研讨会的意义有三点:" h" y8 L4 T8 D! U" C) o
1.第一次使用“现代派”这个名词冠在“书法”之前,明确了“现代书法”的概念,“现代书法”应专指“现代派书法”,是一个书法艺术流派,而不是指所有现代人的书法。
$ B" F  J8 \8 p$ F  X2.这是第一次全国规模的层次最高的有关现代派书法理论的研讨会。
* u9 a4 t0 _$ X8 X% U3.解决了当时情况下对现代书法的认识问题和理论问题。如“对中国书坛现状及中国现代派书法运动的时局估计”;“中国现代派书法的基本特征”;“大文化圈对现代派书法的影响”;“对中国现代派书法运动发展的前景预测。”等。
3 S& z8 o. I8 K6 u5 `1 e, y
& _9 r! f% t; R( v2 W
四、, q2 O$ i, {" N8 p
91南京·中国当代书法家作品邀请展
“八九”以后,全国普遍开展了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在书法界,个别有极左思潮的人把现代书法当作“资产阶级自由化”加以批判,在全国书法的最高领导层内,王学仲先生因首倡和支持现代书法而受到个别人的责难,现代书法的发展,一时处于低潮,在这一严峻时刻,当时活动于安徽和南京两地的现代派书法家文备,便想在南京搞一次小规模的“现代书法联展”,以鼓舞一下低落的士气。文备想在南京举办几人联展的动机,早在1988年5月桂林“中国新书法研究会”上就已产生,当时曾和参加会议的王乃壮、马承祥、王天民商议过此事,散会后,又与马承祥、王天民同机到南京,之后,又一同赴安徽怀远,一路上一直筹划这一计划。5 x$ ^5 T3 _/ a% `5 Q2 Z1 c4 s7 N, e
1990年上半年,文备就把邀请几个朋友在南京办联展的想法写信与北京的王乃壮、马承祥二位商议,马承祥没有回信,王乃壮先生很快便回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表示支持。并推荐一位浙江的青年书法家参与此事的组织工作,文备很快与浙江那位青年取得了联系,那位青年书法家表现了极大的热情,并建议把邀请面扩大、经费不足,由他在浙江联系赞助,经过半年多的酝酿,并联系了《江苏画刊》编辑部等单位作主办单位,并于1991年3、4月间,向全国较有影响的现代派书法家发出了邀请函,原定名为“中国现代书法邀请展”,后因当时政治上的原因,江苏省美术馆不敢承办这类展览、最后该馆展览部主任陶铨与这次展览的主要组织者文备商议,采取了一个折衷的办法,改名为“中国当代书法家作品邀请展”,根据陶铨的建议,掺进部分传统书法作品,1991年6月份,“邀请展”组委会正式宣布成立并聘请王学仲、谢云、古干、许祖良等先生为顾问,聘请邱振中为组委会主任(未参与实际组织工作、未出品参展)文备、陶铨、季伏昆、郑必宽等为组委会副主任、文备兼任秘书长,主持组委会工作。9月中旬作品征集完成,文备安排作品装裱、临近展期、浙江方面的经费一直未送到,南京方面组委会成员,特别是文备、许祖良等非常着急,最后,由许祖良出面,请“金陵印社”社长许炯赞助,并聘请许炯任组委会顾问,“金陵印社”增加为主办单位之一,这样,由许炯负责解决参加展览开幕式及会议代表两天半的食宿,但场租、作品装裱,印请柬费用、小型招待,会议期间临时开支只好由文备个人承担,为了这次活动的顺利进行,文备在经济上作了很大贡献。 ( N5 V% p" Z1 B' B2 P
1991年10月18日至26日,“中国当代书法家作品邀请展”在江苏省美术馆展出,开幕式非常隆重,南京各界知名人士及各地来参加展览开幕式的书法家代表王乃壮、文备、党禺、陈星平、张强、黄复盛、谢京秋、魏宝荣等三百余人出席了18日的开幕式,组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文备主持了开幕式,组委会主任邱振中致开幕词,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原南京军区政委杜平、江苏省人大副主任、南京市委书记张耀华、及著名艺术家王乃壮、黄养辉为展览剪彩、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原南京军区司令员向守志等出席了开幕式并参观展览。展后,《中国青少年报》对这次展览作了专题报导。
% u/ b" m# V; u) b, ?这次展览的意义有以下几点:7 Y( R# ^2 e' D
1、给暂时处于低潮的“中国现代书法”鼓舞了士气、振奋了人心,促进了现代书法的发展。3 y) s7 S1 u" B
2、在这次展览中,现代书法内部的流派意识开始显现。张强、王南溟等人的“后现代书法”正式进入现代书法。+ T0 f. t* M6 S- u" _9 G3 l
3、与传统书法并陈,通过比较展览,显示了现代书法的生命力和宽容性。/ F$ g: Z6 C0 P$ a; D+ S  e% y
附:
/ {$ x( f; H+ d+ A( j组委会成员名单
2 {" B! q" D& E% M' a- ~' n4 T组委会顾问: 王学仲、谢云、王乃壮、古干、许祖良、高友德、许炯 8 o+ m& F% p- p4 ^1 d; k7 H4 E5 _/ Y, U
组委会主任:邱振中
4 t7 ?5 ~1 ~. b& z& i9 J7 [9 N组委会副主任:文备、陶铨、郑必宽、季伏昆、洛齐(缺席)
* m& `; T. R5 w1 E  l' f* ^组委会秘书长:文备(兼)
" b* F0 o8 s2 y% g" R组委会委员(按姓氏笔划排列)文备、王南溟、王天民(缺席)、乐泉、乐心龙、邱振中、何应辉、李昌集、郑必宽、季伏昆、林信成、洛齐(缺席)、胡志颍、泰然、党禺、陶铨、徐利明、黄复盛、谢京秋、
: I0 ^, ~  A1 J5 i / Q: G0 r$ a2 Z+ {
参展书家名单:+ l- q" O, Z; g1 r1 p5 K
王学仲、王乃壮、谢云、黄养辉、古干、马承祥、邱振中、文备、陈星平、候德昌、何应辉、谢京秋、黄复盛、郁宏达、季伏昆、魏宝荣、陶铨、郑必宽、泰然、刘平、乐心龙、邓元昌、白砥、林信成、闫秉会、王天民、王乃栋、左汉桥、许福同、张强、党禺、马士达、杨守年、齐昆、陈奇、王南溟、乐泉、陈特伟、李跃年、李翔、余风顺、陈秀卿、李昌集、胡志颍、石开、卜列平、陈向鸿、钟曦、韩天雍、李潺、张志民、章子峰、陈斗斗、华海镜、沉昆华、陈光武、刑士珍、王铁生、周永健、胡汀、徐畅、王见、刘天禺、周运真、洪勇、邰劲。
8 N; b: Y0 a0 o3 r$ c* a- ]# K7 V- G5 g5 U/ h1 k

& t3 N8 u- z+ }  ] 0 C: C# p/ r# ~5 t8 h2 N
五、
+ K# Y7 _$ w) T; O
中国现代书法十周年纪念活动
1985年10月15日,北京“中国现代书画学会”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现代书画学会书法首展”,宣布了中国现代书法的诞生,到1995年10月15日,中国现代书法走过了最初的艰难的十个年头,为了纪念中国现代书法诞生十周年,文备1994年初就酝酿举办一次全国性的纪念活动,并通过纪念活动,加强现代书法队伍的团结,促进现代书法的发展。1994年11月,张强,邵岩等专程从山东赶到南京、参加江苏省现代书画研究会的成立活动、文备向他们通报了这一想法并共同切磋了纪念活动的筹办事宜,但因当时条件不够成熟(一是没有主办单位;二是资金毫无着落),具体计划无法制定,只能空议论一番。到1995年初,情况有了转机,文备受聘任东南大学现代书画研究所所长,立即向东南大学文学院领导凌继尧教授提出了举办“中国现代书法十周年纪念活动”的建议。东南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学术委员会主席、著名美学家凌继尧教授非常重视这一建议并很快请示了学校领导、学校领导同意后,即决定由东南大学现代书画研究所承办这次活动。同时决定由凌继尧负责本次活动的领导工作,文备负责具体组织工作,并把这次活动列入东南大学文学院最大的一次学术活动。
( {- M4 [7 b& @- \2 a/ O为了团结全国的现代派书法家共同搞好这次活动,文备又建议邀请各地有影响的,成就突出的现代派书法家和支持现代书法的社会知名人士共同参加,组成纪念活组委会。同时,为了壮大声势,又决定邀请一些报刊杂志和艺术群体作联办单位,以上两条建议,得到东南大学文学院领导同意后,文备拟定了组委会成员名单,并于1995年2月21日,向应邀的各位人士及协办单位发出了《关于组织“中国现代书法十周年纪念活动”的意见》。意见发出之前,文备曾电话与王乃壮、古干商议过活动的有关事宜,他们表示尽力支持。“意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征求各位对参加组委会的意见;二是通知各位这次活动的主办单位、联络地址、电话号码,为了方便起见、组委会办公室设在南京文备艺术工作室并使用他个人电话作对外联络和办公电话;三是确定活动内容。意见发出后,大部分人表示支持这次活动并同意参加组委会,也有个别人不同意或没回信,同时,中国现代书画学会(北京)、《现代书法》编辑部(南宁)、《书法艺术》杂志社(无锡)、《九州书坛报》社(兰州)、《许慎书画报》编辑部(河南洛河),江苏省现代书画研究会,安徽省现代书画研究会等都表示支持东南大学现代书画研究所的这一方案,同意作为这次活动的协办单位。9 O, r: S- G* G6 X
经过征求意见“中国现代书法十周年纪念活动组委会”于1995年4月23日正式宣布成立,并举行了新闻发布会。5月10日《许慎书画报》用一个整版刊登了文备起草的“中国现代派书法十周年纪念活动新闻发布会题纲”、“中国现代书法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征稿启事”、“中国现代书法十周年纪念活动组委会成员名单及简介”及主办单位负责人、组委会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文备“致各位组委会成员的公开信”。紧接着《九州书坛报》、《书法艺术》、《现代书法》等也相继刊登或选登了以上文件。; j6 ~' L' _) J1 n
4月23日的新闻发布会,向现代书法界及全社会公布了组委会成员名单、活动内容、地址、日期。3 ^4 E4 U* Z/ W
一、组委会成员名单:
% p. |, _: A2 x! V( S0 r5 {组委会顾问:张仃、黄苗子、王学仲、王乃壮、谢云、陈笃信、张道一、陈根兴、王德忠/ P& L4 p7 j5 A1 b! ?1 {
组委会主任:凌继尧、古干(缺席)
8 B* k+ K0 V. P! j. U4 L组委会副主任:文备、王天民(缺席)、王冬龄(缺席)、吴柏军、 季飞、 张楠、 张学成、蒋振立(缺席). V2 k, a4 V2 U+ p3 N2 ]# k) r! ~
组委会秘书长:文备(兼)
) q8 @& s! p, Z  d! Y2 Y  p  v! O组委会律师:顾志明
+ }1 v/ A, ~: u6 z" W- f& {组委会委员(按姓氏笔划排列)
0 m; j; K" E' A5 H卜列平、文备、王强、王乃栋、王天民、王冬龄、王铁生、王家银、古干、叶烂、季飞、刘毅、刘慧宇、许建康、吴伯军、张强、张楠、张学成、杨林、陈楚、陈星平、陈特伟、邵岩、施云、凌继尧、顾志明、陶铨、泰然、高乐、党禺、蒋振立、谢京秋、黄复盛、葛军、魏立刚等。- ~3 F; @& v. ]( Z+ x
二、活动内容:
9 i# @1 D; R  }! p: W1、10月14日至18日在江苏省美术馆举办“中国现代派书法十周年代表作家作品展”0 B5 w$ ^2 d6 ?8 R% q
2、10月15日至17日,在南京军区华山饭店召开“中国现代书法十年理论研讨会”。
# Q1 K: U  P. U$ O3、举行现代书法笔会% L1 I9 q. _. ~0 P
4、编辑出版《中国现代书法十年文献汇编》。) {  v6 u0 S; _9 O+ i
东南大学现代书画研究所决定承办这一历史性纪念活动,首先要解决的是经费问题,研究所科研经费不足,而这类大型活动,只能靠社会赞助,为此,组委会主任凌继尧及常务主任文备在三、四月份三次到南通跑赞助,在市委书记陈根兴、市委秘书长王德忠帮助下,与南通市城乡建设发展公司(懂事长兼总经理季飞)答成了由他们独家赞助这次活动的协议,落实了经费,是保证这次活动能园满成功的关键。7 a, H/ M/ N7 h, J
1995年10月13日,参加会议的各地代表、组委会成员,入选论文作者陆续抵达南京,下榻于南京军区华山饭店,华山饭店及南京空军部队支援大小车辆4部接送会议代表。
# S$ u9 L1 d" X7 P  C! l6 [2 l10月14日上午九时,在江苏美术馆举行“中国现代书法10周年纪念活动暨中国现代书法十周年代表作家作品展”开幕式。组委会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文备主持了活动的全部过程,组委会主任凌继尧宣布纪念活动开幕,东南大学校长王荣年教授致开幕辞。江苏省人大副主任李执中,著名艺术家,本次活动组委会顾问王乃壮,东南大学校长王荣年为开幕式剪彩。参加开幕式的还有组委会副主任吴柏年、张强、张学成及组委会委员和各地来宁参加活动的代表泰然、党禺、陈楚、陈特伟、王家银、叶烂、王南溟、张楠、周文清、陶铨、邵岩、杨林、刘毅、许建康、葛军、刘虹莹、蒲崇举、王远、刘斌等,另外南京军区、江苏省、南京市、东南大学等各界知名人士五百余人参加了开幕式并参观了展览。% a: Y8 c% @# M  C
这次展览,采取以邀请的形式征稿,共展出自现代书法诞生以来最有代表性作家的作品百余件,老一代艺术家王学仲、王乃壮、谢云以及现代书法的重要代表作家古干、文备、张大我、泰然、卜列平、陈星平、党禺、王天民、周文清、陈特伟、张楠、陈楚等及“后现代”的代表作家张强、魏立刚、邵岩、杨林、刘毅、王南溟等都展示了自己的力作。
4 i9 C  z( @/ |! C/ S) Q5 m6 \% e10月14日下午2时,“中国现代派书法十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军区华山饭店东一楼会议室举行,组委会顾问、著名艺术家王乃壮教授、组委会主任、著名美学家凌继尧教授、著名美术史论家陈传席教授出席研讨会,组委会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文备宣布“中国现代派书法10周年学术研讨会”开始,组委会副主任张强受组委会委托,主持了研讨会,与会代表对老一代艺术家张仃、李骆公、张正宇、黄苗子、王学仲、王乃壮、谢云等开创现代书法的不朽功绩深表敬仰,肯定了他们在现代书法发展进程中的崇高历史地位,高度赞扬了古干、文备、张强等在创代书法创作上取得的成就和开拓精神;同时肯定了古干、文备、蒋振立等所组织的几次重要活动在推动现代书法进程中的历史意义。关于现代派书法的理论建构,与会代表一致肯定了王学仲,古干、张强、王南溟等在现代派书法理论建构上的贡献。
) O5 j5 |$ t! m这次会议共收到论文三十余篇,王学仲先生的《现代书法散议》、《日本现代书法的祖师杨守敬》两篇论文,对现代书法的理论建构及中日现代书法比较研究等问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国现代派书法家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关于“现代派书法家个案研究”,有德国学者研究古干的论文《历史性对共时性》及党禺,葛军两位先生研究文备的文章、全面研究、介绍了这两位艺术家作品的历史意义,现实意义及其艺术成就。山东书法理论家刘虹莹写的书评《艺术精神的觉醒》,对王南溟的理论专著《理解现代书法》一书作了中肯的评价。
1 V! R3 [, _# w9 s; [王乃壮先生参加了学术研讨会并作了题为《携手共进
$ U- {& A" i% T, p2 {9 @繁荣书坛》的发言(全文发表在《现代书法》杂志1996年第1期)。他在发言中回顾了“中国现代书画学会”的诞生及“现代书法首展”筹办过程,号召现代派书法家团结起来。摈弃一切门户之见,把现代派书法推向一个新的高潮。美学家凌继尧、美术史论家陈传席也在会上作了发言,他们分别从哲学、美学、文化学、史学、艺术理论等方面阐述了艺术发展的规律,肯定了现代书法十年来的成就和发展前景。在会上发言的还有张强、王南溟、党禺、刘虹莹、蒲崇举、王远、陈文胜、刘斌等。

1 _! O4 R) d% g10月16日下午,研讨会散会,17日,“中国现代派书法十周年纪念活动”宣布园满结束,这次活动的意义有以下几点:" P: H% c: `$ N, ?
1.是对现代派书法诞生十年来的一次大检阅,大总结,给现代书法十年史划上了一个园满的句号。
# l9 Q/ z4 e* p: G2 u1 M- C2.通过这次活动可以看出现代派书法内部流派意识更为明显,尤其是以张强、王南溟为代表的“后现代主义”已形成,现代书法已呈现多元发展的大好势头。各种流派通过这次展览亮相后,将把中国现代派书法的发展推进到第二个阶段——各流派并存、争鸣、纷争的发展阶段。
; v) p$ N  _8 h# r' u
 楼主| 发表于 2007-7-13 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六、        现代书法发展晤谈会
. X2 W+ h3 h  L& {; k$ X6 q- G8 F- U9 ?
一九九七年底,文备以东南大学现代书画研究所的名义,邀请各地现代书法家、理论家、召开了一个座谈会,就现代书法发展问题与大家交换了意见,之后《现代书法》杂志1998年第2期作了如下报导:5 _5 [7 N* J- B1 d4 y
1997年12月5日至8日,东南大学现代书画研究所在南京军区中山陵八号宾馆召开现代书法发展晤谈会,应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各地的现代书法家和理论家朱青生、文备、卜列平、张强、傅京生、魏立刚、张乃田、张学成、杨应时、庄天明、王南溟及东南大学人文学院负责人江德兴、凌继尧、许苏明等。东南大学现代书画研究所所长,著名现代书法家、艺术活动家文备主持会议并向与会者通报了东南大学现代书画研究所1998年艺术活动计划。与会者就中国现代书法发展问题进行了为时三天的热烈讨论并表示支持东南大学现代书画研究所在1998年秋季召开“中国现代书法发展战略研讨会”。会议期间,收到《现代书法》杂志主编将振立先生来信,表示《现代书法》杂志愿与东南大学现代书画研究所联盟主办这次活动。与会代表还建议由东南大学现代书画研究所牵头,在适当的时候成立全国性的现代书法组织,并确定由北京大学朱青生与文备、卜列平等为筹组联络人。) f  n! T' z1 G
南京军区有关部门,南京市机电物资开发公司对这次会议给予了支持和赞助。
  L8 d, F" Z* u1 z& z4 j" K8 ^
7 G! i5 q! M1 I' ~$ A$ p七、        中国现代书法发展战略研讨会) c( R  _' q7 D1 j  F% N" X2 q
: p( n! M) D& C
1997年12月,在现代书法发展晤谈会上,文备将召开“中国现代书法发展战略研讨会”的计划向与会者作了通报,得到与会者的一致赞同和拥护,之后,文备即着手准备,1998年第4期《现代书法》杂志刊登了文备起草的“中国现代书法发展战略研讨会征稿启事”并定于1998年11月份召开。10月18日高邮市文化局长、书画家姜文定先生邀请文备去高邮,借此机会,文备向姜文定谈了由他们承办这次活动的意见,他们欣然答应,并定于11月28日在高邮市正式召开“中国现代书法发展战略研讨会”。这次会议的议题有四条,一、论文研讨,二、小型观摩展,三、筹建全国性的现代书法组织,四、宣布《中国现代艺术》丛刊创刊,该刊由东南大学现代书画研究所主办,文备任执行主编。' |6 y+ W+ ]; i; X+ ?
1999年1月4日《美术报》及1999年第1期《现代书法》杂志以及《书法报》、《书法导报》、《书法艺术》杂志、《人民日报/市场报》均报导了“中国现代书法发展战略研讨会”及“中国现代书法艺术学会”成立的消息) O: Q* C+ j/ h
附1;
3 \) x) M' ^& h1 e/ G中国现代书法发展战略研讨会组委会成员名单1 H3 r; L) B; d* ~! s( D
顾问;王学仲、王乃壮、谢云、古干、江德兴(东南大学人文学院院长)、蒋振立(《现代书法》杂志主编)、徐赴前(高邮市委书记)、卜宇(高邮市市长)、
  B2 Z3 W% |) @# E% r组委会主任;凌继尧
0 A% G. i' x8 Y; a! \9 N组委会副主任;文备、刘金螯(高邮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马根生(高邮市副市长)、张强、朱青生、江涛(《现代书法》杂志副主编)、张学成(《书法艺术》杂志副主编)、. @" D. A. b5 h2 h& ~8 _/ t
组委会委员;卜列平、马根生、文备、江涛、朱青生、刘金螯、许伟忠、张强、张学成、姜文定、杨应时、高乐、党禺、徐忠平、凌继尧、魏立刚。
4 K" W' x6 Q0 o. j) K( x$ H秘书长;文备、许伟忠(高邮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姜文定(高邮市文化局局长)# u1 O$ j9 D, E. z' o$ |
大会秘书处工作人员名单;
; x  n, y" f0 H9 z2 x! f秘书长;文备4 a- c2 D: l1 U% o& J; ]5 G5 {
副秘书长;许伟忠、姜文定$ f- d  X$ i8 {4 d/ }0 y
办公室主任;高炳才
1 M3 D7 d7 F8 A2 L会务组;周同(组长)、赵明( {5 q2 L0 T6 U
事务组;夏峰(组长)、沈鸿静、张军、何玉文7 @5 Z/ `- `6 {# E6 f
宣传组;房林、尹波、朱磊
6 j2 t/ ?, s: f  l. o; E" ~参加中国现代书法发展战略研讨会实到人员名单(依据会议报到簿列出);" d$ q. C7 P: u/ [) x

. B: ^9 y- x* i: P, c% s6 J/ ^  A! n

7 h7 T1 H1 U8 _( S附2;2 l! A* I( d$ s& ~, D  m# L
共商现代书法发展大计  繁荣现代书法艺术创作 ??
2 Z6 y0 U, {- N) Q! ]——中国现代书法发展战略研讨会述评
# X( B5 ~* s+ m9 m( z/ w! i6 u8 L
刘  斌1 f1 }% t0 S. E& @7 \

. B3 H9 e( A3 S% B* v- d   “中国现代书法发展战略研讨会”经过近一年的筹备,于1998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在风景秀丽的大运河畔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高邮市召开。这次研讨会由东南大学现代书画研究所发起并与《现代书法》杂志、《书法艺术》杂志,中国现代书法艺术学会筹委会、高邮市文化局、高邮市文联等单位联合主办。著名现代艺术家、中国现代书法发起人之一古千,东南大学文学院院长江德兴,东南大学现代书画研究所所长、著名现代艺术家文备,高邮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刘金鳌,高邮市副市长马根生,高邮市政协副主席朱延庆,《书画艺术》杂志社常务副主长兼副主编吴柏军,高邮市文化局局长姜文定及来自全国各地的现代书法家、理论家和论文作者张强,卜列平,魏立刚,闫秉会,徐忠平,罗帮泰,杨小健,吴味,宋国琦,刘斌等40余人出席了会议。中国书协副主席王学仲先生发来贺函,正在俄罗斯访问讲学的本次活动组委会主任凌继尧及正在美国夏威夷大学进修的现代艺术家、本次活动组委会委员杨应时亦发来专函祝贺或寄来论文。?/ r5 f0 E5 S# h! E+ N! l
11月29日,研讨会在高邮市庆宇宾馆开幕。这次会议的主要策划人、东南大学现代书画研究所所长文备先生主持开幕式,高邮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刘金鳌,东南大学文学院院长江德兴先生分别代表东道主和主办单位致辞。为时两天的会议中,主要围绕现代书法发展的两大关键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5 f$ N- O1 u! F8 @
一是组织建设。与会代表回顾了中国现代书法自诞生以来十几年的发展历史,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发展缓慢的教训,参照中外艺术发展的历史经验,认识到成立全国性现代书法组织的重要性。为此,东南大学文学院院长江德兴教授表示支持这一建议,争取尽快成立一个组织,作为东南大学现代书画研究所的外围机构,围绕全国现代书法界的朋友,共同为落实“双百”方针、繁荣现代书法创作而奋斗。?# j/ M+ F" ]4 ?) \* C4 U# x4 y" w
二是现代书法创作与理论研究。与会代表认为,现代书法的发展除依靠群体和组织力量外,还有一个自然因素,这就是要创作出一批震撼人心的传世精品和加强理论建设。同时,要多出版、多办展、多举办各种理论研讨会和依靠新闻媒体广泛传播。十多年来,现代书法专集出版太少,仅有《中国现代书法首展作品集》、《古干三步》、《文备现代书法作品选》、《文备书法艺术作品选》、《徐忠平书法集》、《林信成现代书法》、《高乐现代书法》、《闫秉会书法集》、《华美现代书法集》等不到十本。论文集、专著则更少,据统计,也只有《现代书法构成》(古干著)、《现代书法三步》(古干著)、《中国现代书法发展娄迹》(文备著)、《中国现代派书法赏析》(卜列平主编)、《现代书法十周年文献汇编》(文备、张强主编)、《理解现代书法》(王南溟著)、《现代书法学综论》(张强著)等七本,报刊杂志仅有《现代书法》一家,信息传递太慢、容量太小,已不适合现代书法发展的要求。?7 N/ Z, Y# k8 {; \& v1 g
张强、罗邦泰、卜列平、魏立刚、闫秉会、刘斌等都在会上作了发言。最后,文备先生作了总结,布置了今后的工作。?
- _( |7 T3 r* `& B" ~文备先生总结要点如下:一、尽快落实组织。二、编辑印刷“内部通讯”。沟通各地现代书法活动、创作、展览、出版信息;三、编辑出版《现代书法艺术》年刊。该利兼具现代艺术年鉴性质,全面反映当年现代书法发展的全貌;四、编辑出版“中国当代先锋艺术家研究丛书”。选择十家成就突出,最具代表性的现代艺术家进行个案分析,从而达到让社会了解现代艺术的目的;五、开展各种展览、鼓励举办各种专题展览和个展;六、鼓励、支持出版个人作品集和专著;七、加强与国外交流。目前,东南大学现代书画研究所及“中国现代书法艺术学会(著)”正积极联系在外国举办展览,杨应时正在美国筹办此事。同时,在澳州、欧洲的活动也正在联系之中。?/ q: P$ Q# h* ]4 P$ u
会议还讨论了“中国现代书法艺术学会”章程,提名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组****员名单及常务理事、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副秘书长后选人名单,同时确定11月30日为学会成立纪念日。
3 I, z+ G4 Q6 A$ E6 B& I' \* D与会代表坚信,通过我们这一代人的努力,中国现代书法一定会以其茁壮的生命力和丰硕的成果载入人类文明的史册。?
; P% H  t* o( W  B(原文发1999年第1期《现代书法》杂志及1999年12月1日《现代书画艺术》报)0 z' i" l4 G7 S7 I* [1 a
?
* F; m- l$ F! E+ _1 b5 {: o( l9 L附3;
  b- T9 j: f/ Q3 K6 d! F9 @中国现代书法艺术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名单
, @9 a4 X6 w8 M7 y* ~(以下各组名单均以姓氏笔划为序)6 |" E$ V* Z* @0 q7 k: I
1、名誉会长;江德兴
# K- I5 Y* J4 v( B+ j* W! b4 V3 }2、会长;凌继尧3 k( @8 e0 L" n3 g  Q0 M, V
    3、副会长;卜列平、文备(常务)、 闫秉会、张强、魏立刚
: A' i$ u2 G: O0 e7 T4、常务理事;卜列平、文备、 江德兴、闫秉会、刘天禹、吴味、张强、张楠、张大我、陈特伟、杨应时、姜文定、凌继尧、党禺、 徐忠平、傅京生、魏立刚
- f- `1 t' w& k, v5、理事;卜列平、文备、 王书侠、王庆忠、江德兴、闫秉会、 刘天禹、刘斌、朱同、吴味、张强、张楠、张大我、张建明、陈特伟、罗邦泰、畅江、杨应时、姜文定、凌继尧、党禺、徐忠平、傅京生、楚桑、魏立刚 。
8 k' |. Y$ y7 a2 s) V6、秘书长;文备(兼)
1 |' o* i( Q. l% C* Q/ m8 V* A7、副秘书长;杨应时(兼)
5 V, B& j. K: o# c9 a2 Z$ P3 F1998年12月8日主管单位正式下文批准选举结果,并明确“该学会由江德兴任名誉会长、凌继尧任会长、文备任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 W# d; V' _) n9 B7 v; `5 W/ Z8、1999年6月23日增补常务理事4人;王南溟、邵岩、罗邦泰、陈楚
$ M9 I3 E# f0 L5 P, e4 U( G9 h# z  }. c9、1999年6月23日增补 理事7人;王南溟、邵岩、 陈楚、邱世鸿、陈永成、李波、李金河
) I- H) d  X4 E5 ?9 A
, U1 j) a& \( c附4;! M; q. D' Q& |- T$ {- }
中国现代书法艺术学会顾问、名誉理事名单
6 j/ J0 K6 T) _- F顾问;黄苗子、王学仲、王乃壮、谢云、古干、/ B1 y4 Q: b2 U
名誉理事;朱青生、刘金螯、朱国才、、张学成、 邱振中、吴柏军、泰然、黄复盛、谢京秋、蒋振立、斯舜威7 J! T. ~* E* L+ ^- }7 ^% l
' h$ V$ R8 z" @5 c
八、        巴蜀点兵
; n, y( U0 I7 W- `9 [  k* k
2 i$ f7 V1 ?9 _6 P' n继江苏“中国现代书法发展战略研讨会”之后,卜列平、魏立刚、闫秉会、楚桑等人又开始策划“巴蜀点兵——99成都20世纪末中国现代书法回顾展暨研讨会”,1999年6月22日至24日在成都举行,到会艺术家与理论家60余人,展出作品400余件、活动的主办单位为中国现代书法艺术学会、《现代书法》杂志、四川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总策划:卜列平、魏立刚、闫秉会、楚桑,学术主持:杨应时、刘子建、邱振中(缺席)、朱青生(缺席)、组委会成员:窦维平、江德兴、文备、张大我、邱振中、傅京生、卜列平、朱青生、徐忠平、闫秉会、吴柏军、朱国才、刘子建、杨应时、张强、楚桑、贺勋、魏立刚、张楠。7 K6 T1 R  J9 Y
展出同时,出版了《巴蜀点兵》一书,这次活动的意义,正如楚桑先生在《巴蜀点兵:世纪末的震荡》一文中所述“巴蜀点兵是本世纪末中国当代艺术的最后一次暴动,它播下的火种,或许会催生下一个艺术新纪元的提前到来”。- N& i9 a4 P0 a5 K  L6 g( z+ g5 t

" ^+ D+ B# R0 m: I九、        中国现代书法20年学术研讨会
: C, g, c) C; y
$ L  J" x5 y2 X1 \' j' c2005年10月15日中国现代书法艺术学会与东南大学艺术传播系在南京山水大酒店召开中国现代书法20年学术研讨会,这次会议的主题是“21世纪青年学者谈现代书法”, 中国现代书法艺术学会会长、东南大学艺术传播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凌继尧,中国现代书法艺术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文备为这次活动的学术顾问,东南大学艺术学系研究生苏金成任学术研讨会总策划并主持会议。5 z0 v& E+ B, x, p# C: |, R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文联副主席、江苏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东南大学艺术学系博士生导师陶思炎教授亲临会议并作重要讲话。5 I6 ]  f6 I; E, u6 u
参加会议并提交论文的有南艺学报《美术与设计》常务副主编、副教授、硕导、文艺学博士后顾平,南航艺术学院教授、硕导、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博士生、中国书协会员张其凤,东南大学艺术学系副教授、硕导、艺术学博士后程明震,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导、南艺书法专业博士生、中国书协会员丘世鸿,江苏省美术家协会驻会画家、东南大学艺术学系博士生王雪峰、高云龙、王拥军、朱云涛、朱沙、钟福民、喻仲文、龙红、汪洋、王文杰、翁利,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书法专业硕士生桂晓亮,东南大学艺术传播系硕士生饶黎,东南大学建筑系硕士生胡雁凌、孟涛,无锡一中美术教师刘德龙,淮南师范学院教师苏金成,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南艺美术学硕士孙静松,7 b: T! T: @* A& |" C. }% `3 c
参加会议的还有玄奘书画院院长传真,副院长岳鸿武,安徽财经大学教务处姚金琢,美术报记者朱同,江苏人民广播电台新闻中心主任朱松青,江苏经济报记者王成明。
% ?1 N# k( g. o1 N& }: G% d% p" d9 M, U% E7 P% `. F

% ~( _: H2 I6 l: f# n7 r) \# e$ A" q  s7 Z) n3 E2 i
十、        其他一些重要展览活动
/ ]4 _+ M+ S6 O' f% ?& t4 _3 _& S/ B  \9 e! u
除以上提到的几次规模较大、影响深远的展览及学术活动外,各地也举办了一系列地方性的小规模的或个人的展览活动。
3 f) M, T- `& _/ o& Q- z( x1 |# Y一、“现代书法二展”。
7 E4 R' ?$ S- O- X6 R  D/ _) s$ j; |1986年11月8日至14日在中国美术馆举行,由中国现代书画学会主办,全国政协的刘宁一、马文瑞等领导同志参加了开幕式、张仃、黄苗子、王学仲、王乃壮等老一代艺术家到场题字祝贺,这是现代书画学会成立以来举办的第二次展览,习惯上称为“现代书法二展”。$ l: E$ W: w. }; f, H8 u
二、“中国现代书法代表作品展”。
( l) F9 l# W& u1987年8月12日至18日在日本东京国家美术馆举行、由中国现代书画学会与全日本书道美术院联合主办,这是中国现代书法第一次出国展览。
! }1 M, }' t$ {* m三、“安徽省当代美术家作品展”。
' @; Y& Z5 X: [3 s' a, h1988年10月6日至13日在安徽省阜阳市老年活动中心展出,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安徽分会主办,由文备策旬并组织,王天民参与主持,这次展览虽以国画为主,却掺进了王天民、文备等人的现代书法作品,展览同时,宣布安徽省现代书画研究会成立。
0 N( y. Z: m( _* M: V' e# c四、“华美现代书法展”。
* r/ i: ~% w% l2 G+ ^1980年7月在厦门群艺馆展出,由厦门群艺馆现代书法研究室主办,泰然、陈特伟策划组织。6 i9 j: k' Q0 |( A: \
五、“中国现代书画展”。9 m9 t8 r- v8 ~7 P! Y& ~
1992年5月在广州交易会大厅展出,由“人民日报神州书画院”主办,古干策划,中国书协主席邵宇题了展标、沈鹏、谢云、王乃壮、古干、文备、马承祥、左汉桥等出品参展。5 M7 R* p% W3 n8 e- S! x
六、“94现代书法探索展”。
) r5 @" e& Q! N5 Y' {. c. x1994年8月30日至9月3日在中国美术馆展出,由中国美术学院、中国书协研究部联合主办,王冬龄策划并主持。
2 C/ ?4 m' C6 h/ \七、“江苏省现代书画研究会会员作品展”。
/ j5 p. e" u  H4 |8 R% e1994年12月26日至1995年元月3日在南京莫愁湖公园抱月楼展出,江苏省现代书画研究会主办、展出文备现代书法作品六件及张学成、王家银、叶烂等人的现代国画作品共八十余件。1 v2 T( v' g. X3 V& @5 |
八、“威海现代书法展”。
6 l, p7 q6 \) u7 G3 ~$ M1995年7月在威海举行,展出了张强、邵岩、杨林、刘毅等人的“后现代主义”书法作品。
. V8 d# z7 I' D9 Y8 ^$ l9 c! u( M九、“中国现代书法名家邀请展”。
3 j3 n8 X" N2 s9 z- A* M- ?1995年7月在广西柳州市举行,由《现代书法》杂志与柳州市政府联合主办、蒋振立等策划组织。
2 r' z6 n1 f3 N$ P% @4 f$ N" p另外,王乃壮、古干、高乐、邱振中、文备、党禺、泰然、陈特伟、陈楚、张强、邵岩等人都举办过个展或联展,这些活动,对现代书法的发展,也都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 @" `: g# s; m; E8 q
十、中国现代书画十人展% W9 A- g7 i6 P; B( A, O  M
一九九五年十月“中国现代书法十周年纪念活动”期间,王乃壮先生就建议文备在一九九七年,香港回归前夕,组织一次小规模展览,一九九六年第三季度,文备即着手组织筹办,并邀请王乃壮、张强、党禺、高乐、张学成、王家银、叶烂、泰然、陈特伟等人参加。在筹款过程中,得到南京军区领导及运申经济文化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李骏和华山饭店张学志等先生的大力支持和赞助,使“十人展”于1997年5月30日到6月4日在南京江苏省美术馆顺利展出。之后《现代书法》1997年第5期刊登了党禺写的新闻专稿,并用十个版面对每位参展作者作了介绍 。; Z$ o4 C" s" g' W: L. y
党禺写的新闻专稿全文如下:
6 O4 I  _8 Y' P' `1 u1 i1 x
( m  @' t4 l# A3 q$ g( z5 r! H- W; |“中国现代书画十人展”在南京隆重推出
! A" _/ j5 |" W+ @+ v由东南大学现代书画研究所和南京运申经济文化交流服务有限公司、南京慈恩大饭店筹建处等单位联合主办的“中国现代书画十人展”于5月30日至6月4日在江苏省美术馆展出。5月30日上午九时举行隆重的开幕式。原南京军区司令员固辉上将、原江苏省委书记、省人大主任储江、南京空军司令韩德彩、参谋长助理扬京陵、江苏省副省长金忠青、江苏省纪委书记康迪、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执中、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王湛、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朱建邦、省文联主席王光炜、省政协秘书长吴熔、省文化厅副厅长陈希明、省文化厅副厅长、省国画院院长赵绪成、《新华日报》副总编赵绍龙、省美术馆馆长朱葵、副馆长马鸿增、省书协主席武中奇、副主席尉天池、章节、东南大学常务副校长李延宝、文学院院长江德兴、凌继尧及各界知名人士、新闻界朋友和大专院校师生千余人参加了开幕式。中国书协秘书长谢云先生发来了贺电。开幕式由东南大学文学院院长江德兴教授主持,东南大学常务副校长李延宝教授致开幕辞。原南京军区司令员固辉、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王湛、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金忠青、省书协主席武中奇及李延宝校长为展览剪彩,赞助单位还请了军乐队和礼仪小姐为开幕式助兴。
. U2 P' R+ b9 R这次展览,是中国现代书法继1995年“中国现代派书法十周年代表作家作品展”之后,在南京举行的又一次全国性的、高规格、高水平的现代艺术展。参展的十位书画家都是中国现代书法和现代绘画的中坚力量。其中,著名艺术家、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清华大学教授王乃壮先生,是中国现代派书法最早的倡导者和发起人之一,年届古稀的他不仅亲自给这次展览带来了他不断发展并愈加辉煌的现代派书法艺术珍品,且以他超人的蓬勃活力亲临现场。* M+ B2 ~- K. G' B/ U4 C
这次活动的主要策划者和组织者、东南大学现代书画研究所所长文备先生,是中国现代派书法的主要代表作家和领袖式人物之一。十多年来,他曾参与组织并亲自主持了全国一系列大型现代书法活动。正是因为有了他的艺术思想、博爱意识以及出色的组织能力,才团结了一批成绩卓著的艺术家,在南京、江苏和全国掀起了持续不断的一浪高过一浪的现代派书法艺术浪潮,使最初显得孱弱而不被人们理解的现代派书法,逐渐成长为一个风格多样、流派纷呈、兼容并蓄的强大的艺术阵营。同时,也使南京变成了现代书法运动的中心。, {% s7 x* {! }" T
高乐、泰然、陈特伟等人,不仅在国画、油画、甲骨文研究等方面久负盛名,他们的现代派书法艺术创作,有的大气磅礴,有的扑朔迷离,有的斑谰浓郁,均面貌独特,风格强烈,是现代书法艺术中不同流派的杰出代表。
$ {; L6 U/ Q" B党禺和张强是现代派书法理论研究与艺术创作齐头并进的两个代表人物。早在1982年,党禺以大量的事实和缜密的论证,对历代书法创作中的“狂、怪、乱、黑”的现象,给予了创新精神的热烈歌颂和美学价值的充分肯定。张强则以其出版了数本系统、全面的书画理论专著占据了当今现代派书法理论研究的高峰。他的“踪迹学”的现代艺术中更具前卫性。6 q0 F2 z6 S2 r2 q8 t, F
张学成、王家银、叶烂三人,在师法钱松岩、陈大羽等前辈艺术大师的基础上,各自在山水、人物、花鸟画创作领域形成了各具强烈个性的艺术特色,受到艺术界的瞩目。
) o, e* W2 C& Y4 W6 i展览期间,参展书画家应主办单位邀请游览了黄山并考察了皖南古民居。; E6 n. F' z( O! h$ s8 b+ v

: E3 _5 C8 {8 j9 D! i《书法艺术》1997年第4期及《中国书画报》、《农民书画报》、《羲之书画报》也对中国现代书画十人展作了报导
- s0 F' _9 `: d# y- l' P十一、“纪念东南大学现代书画研究所成立5周年座谈会”。6 ]  }) f: z2 s
2000年1月21日是东南大学现代书画研究所成立5周年,4月16日在南京收藏名苑春和堂(南京汽轮电机厂招待所)召开“纪念东南大学现代书画研究所成立5周年座谈会”,南京军区司令员向守志上将、南京军区空军司令员韩德彩中将、海军指挥学院院长李鼎文中将、江西省军区政委刘传运少将、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凌继尧、许苏民、东南大学现代书画研究所所长文备以及美术界、理论界、收藏界、新闻界知名人士50余人出席座谈会。座谈会由许苏民副院长主持,凌继尧教授致辞,文备所长向与会代表介绍了研究所成立5年以来取得的成绩。江苏教育电视台、《现代快报》、《中国书画报》、《美术报》等作了报导。
1 \+ W! ?- I. V' A) O# I) L5 O' Y+ G6 J9 f
[ 本帖最后由 艺术空间 于 2007-7-13 21:26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13 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em24 em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14 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是转帖还是独家,很有史料价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7-15 17:49 | 显示全部楼层
em2 独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