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帖子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20
- 注册时间
- 2005-8-3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13763
- 点评币
-
- 学币
-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祭师文 $ r. B# y/ b) t3 _! T+ A& Z8 z
昨天早上,同门张大强兄打来电话,告知恩师于2008年元月15日夜里11时30分走了,心里真不是滋味,大强也说前几日还想去看他来着,奈何年关甚忙。我本拟今年过年返里去看望他老人家的,就在此前十余日突然接到同门汪国连兄的电话,这让我感到意外,他说他从网上知道了我的联系方式,他向我要了恩师的联系方式,他说来北京已经十三年了,已经失去了和老师的联系,他想和老师再联系。我告诉他,恩师身体不好,每况愈下,我给了他电话,我后来也打过一次电话,得知恩师正在住院,原因是又抢救了一次。不料昨天大强就打来电话告知了噩耗。我当即打去电话慰问,师妹接的电话,我竟控制不住自己,失声痛哭。4 l9 y8 C; @! T
3 z+ |! m# F q" M% O
恩师讳周恒磐,字根如,庚如,号石棚山人,以字行。书法宗晋唐。尤以行草著称,善题榜,先师早年即喜好书画,多从乡贤游,人品淳厚,常为前辈嘉许,曾拜苍梧四老之一的曹种苓先生为师,又转益多师,乡贤如顾铁侬、李成章、朱仲萍、杜庚等都与先师有所交游、先师早岁曾偕作品拜谒金陵大家高二适先生,高老对先师书法颇有嘉许,呼妻唤子来观。先师书法,弟子本不该造次言语,然今吾师去矣,记得先师在世时曾语我:只想着如何传下去……,如此,弟子不为师说实为不尊,故今斗胆论之,以我之浅见,以唐法写二王,得正大之气象者,举世莫有过我师者。先师六岁学书,从不离弃,集学六十余年,功力、体会深厚,非常人所能见识。先师善榜书,文革间曾为我市工农兵商店题匾,每字一米见方,雄正兼顾,而先师亦害于此榜书。某岁,我市水利局欲写“安澜”大字以镇临洪,结果最后依然选吾师为之书,先生奋力为之,夜中于水利局答谢宴回家后,由于稍有兴奋而致脑出血,经抢救虽脱险,但如中风,行走渐不灵活,身体亦每况愈下,以致瘫痪卧床,最终导致损命离世。
, K6 }& z3 ?. u$ a
7 z, J4 X' A( [* e/ a7 ? 先师尝教诲,书法必学二王,王羲之是绕不过去的,不学,书终有可鄙处。历代书家,先师尤爱陈鸿寿书,以为古今无对之巨手。大抵听先师论说赞赏的近世书家有:陈鸿寿、于右任、沙孟海、高二适、胡小石、刘孟伉、林长民、赵冷月。先师书是寻帖学之源流,以正大为依归,合作高妙几不可言语所能形容。
. a0 s$ w+ ?8 @: }2 g8 W- ^) s# g2 | s# c, Y
先生论书尝以人品论书品,以为人品不端书亦枉然。
" d# M" f. Z0 C& O' V7 W8 i% j7 C( A$ z
余在里之时,尝拜望先师,谈及艺术、交游,情动之时,先师尝老泪纵横。先生爱书法之深切,一日不书则不可为一日,及至晚岁行走不便,亦日课不废,先师书常有人求,但从不卖钱,先生尝语我:艺术无价,若卖钱当开价几何呢?我有工作,是人民教师,有收入,若无职业,艺术若能解衣食之忧尚可,有则不必卖钱。3 X& Y1 ]3 f. m# S! g. E
2 J4 K; G, f$ Z" U, u& u: F 今恩师去矣,我亦漂泊京城,虽万里可达,但不见吾师,失去一份眷顾和惦念就失去了那份情感的依归,世上的高人也许还有能教我书法者,但如吾师的那份艺术的氛围和情感却没有了,再也没有了,这给予我的一种孤独和悲伤,永远无法消弥,呜呼哀哉!. s: h; _5 `; q% ]6 ?# M: Y
# ]0 o$ X: a( H
永诀之痛,包含了人和艺术的两种情感,那留存的只有永恒的记忆,只有面对吾师的作品,回忆和追溯,人间的道路也许就是这样,失去一个人就是失去一个人间……呜呼哀哉!呜呼哀哉!
" ^' ], `5 R; q" G2 v n% Z- J: J, ]0 n" ^0 }4 _; H7 q
大强兄刚才打来电话说:恩师已下葬入土 。
, R: e; i9 H& ^6 O( b) \3 Z3 D
0 P" ~* B! ]. j* t 安息吧!吾师!9 Z# R) e: B( P9 t9 I
2008年元月17日门人丁剑之磕头于北京
% {2 g* ^ l7 f6 K/ n) E' {. Z/ ?( w; V% S
[ 本帖最后由 丁剑 于 2008-2-16 08:43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