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帖子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100
- 注册时间
- 2007-2-14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801188
- 点评币
-
- 学币
-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中国早期哲学思想——五行
7 O+ W7 ~1 I0 o( h! I L; q) e8 b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元素的运行、变化)。我国古代思想家企图用这五种物质来说明世界万物的起源。中医用五行来说明生理病理上的种种现象。迷信的人用五行相生相克来推算人的命运。 V$ k% g- v: n
3 ?$ I! E& e6 p& n
五行学说最早在道家学说中出现。它强调整体概念,描绘了事物的结构关系和运动形式。如果说阴阳是一种古代的对立统一学说,则五行可以说是一种原始的普通系统论。 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的物质组成学说,与西方的水、火、土、气四元素学说类似,但随着近代化学的发展,这两种学说的物质构成理论都被否定.
! w- d, r( o$ y) L- _5 S
; l/ @& A5 j# }& T( `5 i中国西周末年,已经有了一种朴素唯物主义观点的“五材说”。从《国语·郑语》“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万物”和《左传》“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到《尚书·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的记载,开始把五行属性抽象出来,推演到其他事物,构成一个固定的组合形式。在战国晚期提出了五行相胜(克)相生的思想,且已把胜(克)、生的次序固定下来,形成了事物之间相互关联的模式,自发地体现了事物内部的结构关系及其整体把握的思想。就在这个时期,《内经》把五行学说应用于医学,这对研究和整理古代人民积累的大量临床经验,形成中医特有的理论体系,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z. v- Y: x/ ^: R
# s/ B# h* O3 a一、五行学说的基本概念
6 f" C- d7 h( n+ H3 q. ~7 ^! Y8 ?2 j3 U2 w$ ^5 R) D9 [
五行,即是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
) C$ K/ e* `4 C1 o @ d2 R9 C* V五行学说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而生成的。同时,还以五行之间的生、克关系来阐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认为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静止的,而是在不断的相生、相克的运动之中维持着协调平衡。这即是五行学说的基本涵义。
% |( a+ p, s) ~* v5 C
5 e/ [- A3 w, |6 H; `+ `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1 f: H4 m7 g% u8 U) V' @, z+ t" e7 R4 {" R0 X
木的特性:古人称“木曰曲直”。“曲直”,实际是指树木的生长形态,为枝干曲直,向上向外周舒展。因而引申为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木。. e' r' Z \- L1 J+ i( ~0 \8 _
火的特性:古人称“火曰炎上”。“炎上”,是指火具有温热、上升的特性。因而引申为具有温热、升腾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火。
; d- E; l0 ^4 j/ A1 d4 c
7 Y1 W1 P- f) K' Z# A N土的特性:古人称“土爰稼穑”,是指土有种植和收获农作物的作用。因而引申为具有生化、承载、受纳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土。故有“土载四行”和“土为万物之母”之说。
# n# I T2 Z" Y* ~5 c金的特性;古人称“金曰从革”。“从革”是指“变革”的意思。引申为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等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金。
2 h1 M" _9 M1 p3 T( L0 D i+ [+ O$ _. k6 m3 T2 T
水的特性:古人称“水曰润下”。是指水具有滋润和向下的特性。引申为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行的事物,均归属于水。
( S4 ~% D0 V4 Q+ c2 t' m* N* R
- l7 z% P/ u- e) U. k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2 x" t8 ~+ i' K' ^5 h
# ^) Z- S0 j; e8 C祖国医学的五行学说,是将人体各部分归属成木、火、土、金、水五大类。同类事物之间发生纵的联系:例如属于木的,有肝、胆、目、筋、怒、青、酸、风等,其相互之间的联系是“肝开窍于目”,“肝主筋”,“怒伤肝”,肝病易生“肝风”等;望诊时,青色多属肝风,赤色多属心火,黄色多属脾湿,白色多属肺寒,黑色多属肾虚;
; s. L( t3 z4 U+ Q H. _7 y0 O. U0 Q2 _+ `' e
用药时,酸味入肝,苦味入心,甘味入脾,辛味入肺,咸味入肾等。各类事物之间发生横的联系:即运用生克、乘侮等变化来说明五脏之间在生理和病理情况下的相互联系。例如某一脏有病,既可以因生克关系由另一脏传来,也可以通过生克关系传到另一脏。“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等就是这个理论的具体应用。4 I3 A5 U$ ] @. g5 ^8 N
N3 u" N8 }8 r+ z
四、五行与其他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2 C* `8 Y K- N% J: Q7 |7 E6 n- F' J
1 W% F# n: O9 ] x! F5 p4 E4 r" Q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五行与方位、天干、颜色、神兽等都有密切关系。
; ^, p& b& A: {* F
% d+ g4 e/ P; w2 K东方:甲、乙:木:绿色:青龙
' ?1 N5 l( V( T- _% a
, u8 h5 Q. y2 N* _: d# {南方:丙、丁:火:红色:朱雀
- s6 V1 q: |5 @( D/ m
9 q% b- J- a, u; y: A; ?" H西方:庚、辛:金:白色:白虎
% `4 u% |; Q% U" S# ]8 d
! u& }/ z4 ?' Z2 O4 i北方:壬、癸:水:黑色:玄武
. v ^2 K/ z* U: k# p# J& S0 @
8 J+ d! ~9 Y8 j, j# @4 Q中央:戊、己:土:黄色:黄麟9 @" x# Z r) D$ m5 V$ {0 s
. j4 D3 X2 u& Z, A$ b+ a- `* d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阴阳五行学说,常常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阴阳五行学说的结合,不仅可以说明事物矛盾双方的一般关系,而且可以说明事物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较为具体和复杂的关系,从而有利于解释复杂的生命现象和病理过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