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14498|回复: 7

[独家] 书法实践与书法事件【原载《美术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3-8 17: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书法实践与书法事件
/ h8 F) k& j& z" S
# N9 B+ Z1 k: h# c& M6 P) c* D8 J1 R2 t
% v1 m8 Y. U+ d$ V- ]5 d" u3 A5 F" m7 ]5 h3 i) U5 ^' o. ?
1 Z; d! D) B3 X/ R" V
傅德锋6 q3 }# U: x4 F* F" @% f
% h& g/ I' M4 r5 e1 |+ k$ O, {. h) B

* L5 v; @3 L7 Z/ [$ D! D0 g  U5 |8 k/ m% C" M0 H; i7 H+ R" v5 ~+ p7 u& n/ J
* d# W! P( h- K9 N0 ]( b" y0 t/ v6 K4 p
" W/ F- J' B5 p5 w9 Y: K( l& B, O. o7 s# I5 T
4 t9 f! e3 h2 D; ^& `2 p* w4 r- c/ ^2 w9 V7 W, W
2 i) H3 E+ D& G书法实践是指书法人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在书法临摹与创作方面做出的一系列实际行动,这种实践不仅有利于书法人自身传统功力的加深,也有助于自身创作水准的不断提升。而“书法事件”则是特指书法界发生的各种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书法活动,具有较强的“轰动效应”。如“广西现象”、“学院派书法”、“流行书风”、“音乐书法”以及各种颇具轰动效应的展览(如全国展、多人联展和个展等)。在各种竞争异常激烈的当下,书法人要想尽快在书坛上占据一席之地,不仅要强化书法实践,还要善于参与其中并能制造各种新的“书法事件”。书法实践一般凭个体的力量即可进行,而“书法事件”则不然,需要以自身书法实践为基础,结合社会各界特别是新闻媒体的力量方能达到。# l8 w- C- l4 X. F
% W# h6 _& K9 ^  r/ u0 p3 h! W! N# t& f0 S4 w5 r/ [% P0 v& V  X: Q
' _- z; x, l' \2 H  n4 l* m" v; u$ K2 ~! d+ K; c6 }4 W. x# [
9 D/ h5 ~% {" t: F- }0 Z6 b- o% G' M/ B% l
书法实践讲求计划性,要有好的方法,才能出效果出成绩。而“书法事件”需要有新颖独特、细致周到的整体策划,方可出奇制胜“一鸣惊人”。, K9 y4 k( s0 ~# `7 M
  H( ]! U+ m9 g# V1 M! `3 V8 a+ P1 s: K4 P1 p
2 r) K0 y( l' ^5 U7 E5 a- y: H  }& s0 |8 |8 \0 P+ E- d# W! F
  K$ B0 P/ Q2 p0 ]- g, T( R  X3 n4 q3 }5 q, u: j2 v
9 u$ z, S' a7 ^; N, E+ C但本文所讲的书法事件主要偏重于具有一定行为艺术特征的书法活动,比如曾来德先生的“墨乐”,王冬龄先生的“巨幅书写”和李斌权先生的一系列“音乐书法表演会”以及沃兴华、邵岩和曾翔先生的“现代书法探索展”等等。从广义上来讲,上述书法行为都是当下书法探索实践的种种具体表现,都有一定的传统书法功力作为依托。但从狭义的书法实践来看,这些行为毕竟和我们通常所讲的传统书斋式创作拉开了一定的距离,因此也引起了各种争议。6 G5 T* s  Z' V7 i; U3 m1 r
- h: w0 y# o9 g# o; v! z' o0 Y9 U/ n( A  U% s: n
% F1 ]' T& M8 m8 p: M4 D. M1 S6 {+ |/ A: ~8 d# G* @5 v& j5 e  r: C' t3 ]3 _: l2 q+ ^

1 ?! K$ e4 [6 }( [' H' I! _* ?5 I5 I+ ?; k/ U% l0 d1 j" C7 e- p6 J: I+ T
2 G/ u$ P* `# b8 ]$ h临摹与创作,传统与现代等等的关系问题一直是多年以来书法界持续关注和讨论的热点话题。围绕这些话题,也产生了各种观点、各种看法。但在主流意识形态之内,有一点是基本一致的:那就是书法创作不能没有传统的支撑,不能背离汉字的书写。至于究竟什么是传统也是众说纷纭,争论不休。从对传统经典的固守到对民间书法的再认识,产生了很多思想的交流和观点的碰撞。但必须指出的是,在市场经济价值观念和官本位思想的强烈冲击下,人们出于各种目的,纷纷投身热闹的书坛,于是,书坛尽管精彩不断,但同时也是乱象丛生。! D! `/ w$ g$ [, s& ~5 q3 K8 T  p: ~, W7 q
7 z% N. {* m# V; d% \+ N% k+ w. I& v8 ~* V7 G
' a% P! {* l* V: L8 c5 ]
( I/ v8 l+ \) U4 F$ ~2 t7 @5 q+ \- K' x( S
+ m  Z4 C) \4 q2 J" v& Z9 q8 |2 e" f4 U$ x
! I0 n' p6 p, m; P* U- A! z9 B客观地讲,当代书法从创作实践到理论批评,也出现了很多亮点。总体上而言,当代书法的发展趋势是好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出现这些亮点的同时,也产生了诸多迷惘和困惑。人们,特别是年轻一代面对各种“风”的流行和不可避免的书坛乱象不知所措。但在这特殊的社会背景之下,更多的人为了追逐名利,只好跟着展览的风向标往来冲突,游移不定。5 V9 P4 k  F% I* d7 |7 j5 P/ P  T0 e- L4 e

  ~8 m! P0 ^9 w) J- p. D1 q" J; @. m% S4 [: }, n1 @6 n3 \; e: B# `/ p6 J- N2 \( @+ w" K6 S2 {" v3 A$ n
' i$ O, l+ I. c6 W; a% ?
" p9 |- d+ k8 @从近年来的全国大展和一些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个人展览来看,倾向于传统一路的书法创作,除了技术上的不断成熟之外,似乎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突破。迄今为止,真正具有经典特质(即具有承前启后意义的重大作品)的书法作品少之又少,甚至尚未出现。而所谓的“现代书法”创作尽管看似风风火火,热热闹闹,但透过“风生水起”的表象,更多的还是不尽人意。- e/ T* c; @' h' ]! r/ r* \
$ |, c% n$ k9 @) w1 M: D" m2 y: F( \3 \
; r" q7 P7 ]; ?% N* M- e1 e6 ^) u2 d# m0 b( Q: E7 O& X$ ]" k
  p; X- X6 j3 v. u4 \+ S4 K4 {) p4 ^* q
9 w+ v% G+ K, C7 }7 N8 p" Q关于“现代书法”,邱振中先生有一段比较深刻而到位的论述,他说,他一直很反对“现代书法”这个词,“因为它们所指的很多东西的概念混了,我一直用的是现代风格的书法”,而“现在问题的难处归结在一点——当人们掌握了一定的书法的一些规则和技巧,同时又有比较深刻的现代生存的体验,怎么表现出来?这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如何理解一件作品是不是“好”的书法?邱振中认为,第一点,“你一眼看过去他必须包含传统中核心的东西”;第二点要包括传统中没有的东西,“但是你知道这两点的共生有多难”。 邱先生这话说的极好,但他本人至今也没有写出能与他的理论互相匹配的成功之作,因此,他说的“很难”的确是大实话。邱先生作为在“现代书法”理论和创作实践方面的标志性人物,尽管他对“现代书法”有很多深入的思考和独到的见解,但其创作实践很难和理论求得高度的统一。由此可见,“现代书法”真的很难,绝非一时兴起的“狂涂乱抹”所可当之。
3 O8 C+ P3 T# c& w' ~& {  n: r; Y' H, N( g" i1 z
' ^4 P8 ?: b; r1 v7 m( A1 e5 a7 R+ ]1 o* l$ o2 |% A/ N+ j0 w" D
( k! i% Q/ t0 h6 j. B. N, V, {; K& B0 W) K" }' z" P4 Z7 J& N- Z6 }
' s+ |% \3 I5 K1 M. \书法需要“守传统”,也需要“出新意”,但传统究竟该怎么守?新意到底应如何出?我觉得这个答案理应从整个书法史当中去寻找。看看我们的古人和前人是如何走进传统又怎样走出传统的。9 H* R: C( ~4 p: F: ^9 z! N0 l% N, X+ h
, @3 a2 {' L# h& \/ U  E3 _& E3 H5 {0 f/ k0 U$ ~; _' F9 K( n$ s& R

9 X/ O: |# B6 L* F. R- t( |7 w7 }( h! M& {& J+ u' a( F4 @' S# K0 B
5 t/ z- u, w, I* v至于当下书法人所热衷于制造的种种“书法事件”,尽管也是书法实践的某种体现,但它更多的注重的是一种新闻宣传效果,与书法本体的突破关系不大。因为对于书法本质意义上的突破而言,无论你采取了怎样的方式,书写材质和字形的大小如何变化,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书法的出路问题。从这个特殊的角度而言,书法事件的制造,尽管有助于引起社会对书家本人的广泛关注,从而给书家带来某种利益,但随着人们眼球的疲劳和认识的加深,也最终会流于昙花一现。  ?  h# E) y3 c
3 u: g. M/ a/ y& f" k9 j: f2 d5 K/ |+ G
3 q; Q* G  b& H' U5 Y( e, Y8 Q" J6 s, K" q* }; r( u+ Z, Z9 B0 d: [5 M" m4 m3 \
' N/ g/ t8 t& l( O! r/ O) h- |
$ q# H4 W8 _9 U7 }; V6 Y+ S5 w% `; q( W6 H
/ a! T0 U. T8 @1 Q( O因此,仅仅热衷于书法事件的制造,依靠所谓轰动效应而欲求在书法界占有一席之地,在短期内并非没有可能。而从长期的发展眼光来看,忽略了本体意义上的书法实践,让自己在一种躁动不安的心理因素的支配下越来越远离书法的本质精神,就等于是自己把自己一步步边缘化,最终成为书坛的匆匆过客,被人们所遗忘。 & f( G: R! B& ^/ @4 g
7 m3 G  [1 t- C5 I% ^7 N
3 F$ \& B9 x# C" X1 {' T  `1 H1 A8 }. z! f- B$ h
点击进入《美术报》:http://msb.zjol.com.cn/html/2013-01/12/content_1951500.htm?div=-1
发表于 2013-3-9 19:10 | 显示全部楼层
“书法需要‘守传统’,也需要‘出新意’,但传统究竟该怎么守?新意到底应如何出?”, B- M; N, g$ Y7 H/ k( ]
要想知道“怎么守”,必须弄清“传统”是什么:要想知道“如何出”,必须知晓“意”是什么!当代人不知“意”,实不知书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9 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意”,不是“抒情”!更不是“情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9 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认知书法,最重要的就是认知“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26 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艰涩、深奥、困惑,茫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27 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书法对于知书者来说就是一层窗户纸,但近现代却一直无人将其捅破。不是人们无力捅破;而是找不到那扇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4-28 16:41 | 显示全部楼层
{:1_2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4-28 18: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 老李
# J# z9 f# ]9 d" H: A3 l4 G  K$ Q2 Q/ T
3 U8 r" u: @' d1 d& Y5 f
    {:1_2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