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23207|回复: 7

[转帖]王鐸臨書風格之探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5-25 19: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王鐸臨書風格之分期4 o, A/ R* o* R; @
1.『獨宗羲獻』----天啟至崇禎初年(~1630)$ |2 V+ k* A% p) B1 }9 D$ q
2.『不規規摹擬』--『仿米』----崇禎初年至崇禎八年(1631~1635)6 n& h% R4 _6 r4 U+ R* ]1 N5 G! y
3.『皈依二王』----崇禎八年至崇禎十二年(1635~1639)
6 D- x( V/ r. g: k/ s- t0 A4.『五十自化』----崇禎十二年至崇禎十七年(1639~1644)
$ O" r. x6 M: y% I% o) L6 O! D5.『託古改制』----弘光元年至清順治八年(1645~1652)! f# B1 P3 C% l4 P
 楼主| 发表于 2003-5-25 19:04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王鐸臨書風格之探討

1.『獨宗羲獻』----天啟至崇禎初年(~1630) 1 o* `% d3 g* |1 ~
  此時期的臨書作品以二王為主。此期的臨古,仍以奠立基礎為主,態度較為忠實嚴謹。據史記記載:「有學書法於覺斯者,覺斯云,每字需寫至一萬。」註2可見對於臨古,王鐸是紮紮實實地下過苦功的。8 l0 q  B1 b( m# Y6 K2 u; e* S
其十三歲時,臨摹斷本《聖教序》已達「字字逼肖」的地步。到了三十四歲(1625)所節臨的《為景圭先生臨聖教序冊》(圖版一),與原碑拓相較,雖然亦以原帖為圭臬,但用筆厚重,筋骨內含,時有自己的筆意融會於其中。
8 k% `3 ^/ Z; z* L《為景圭先生臨聖教序冊》是王鐸存世的最早期的作品之一,也是所見王鐸最早的一件臨《聖教序》的書作。從此作可知其對《聖教序》的理解、體會,從形到神,唐人以後,實無出其左右者。同一年冬天的《臨蘭亭序並律詩帖》
! t( D" b- q! a2 g! V                                                                        
8 R8 j9 A6 G: x  S9 H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3-5-25 19:05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王鐸臨書風格之探討

王鐸對於二王、對傳統精神,審美觀念的理解,是獨步一時的。有時會覺得他的臨古是一種對二王的輕率發揮,可是當拿出原帖仔細比較時,又覺得沒有一筆不是二王,從形到神的模仿,精微至極。& R. e# {1 R; T3 t$ d5 M
此時期對二王的臨摹,實為王鐸一生藝術創造的基礎所在。
5 d* A7 L# @- L/ D* a) `7 _  
2 Z4 ~& l, h7 w2 s) B, 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3-5-25 19:06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王鐸臨書風格之探討

2.『不規規摹擬』--『仿米』----崇禎初年至崇禎八年(1631-1635)
6 F( q* |: i1 q, \9 R     從崇禎初到崇禎八年(1635)前後,王鐸留下大量仿米之作。* m- d+ X9 o! C: ]
     除了二王、東晉外,王鐸一生尤其推崇兩人:一、顏真卿;二、米芾。& T' a* l- I2 r) ~; `
   就書藝本體來說,他真正崇拜的,是米芾。王鐸自己長年累月的學習二王,
9 N8 B% R0 p7 q   『飲食夢寐之』,甚至做到『如燈取影,不失毫髮』,這是否精隨所在?這 
7 Z/ [% z/ U/ c/ u3 ]   時,他發現,最得二王精神的,卻是宋人米芾!* l- T1 U( o0 }* \) u
    米芾書本羲、獻,縱橫飄忽,飛仙哉!深得《蘭亭》法,
' l: G0 y. p4 E# B& _  不規規摹擬,予為焚香寢臥其下。(《中國書法全集62王鐸二
$ K! ]8 ~! u7 H6 g6 M; G  王鐸書論選注‧跋米芾吳江舟中詩卷》) % G' C+ z7 ?( @% {/ ]2 x% V- u
『不規規摹擬』-----這是米芾所得的『蘭亭法』,也是王鐸的神悟。米芾使王鐸打開了二王寶庫的新天地。也為他自己的創作找到了出路。使他擺脫唐人的牢籠,從米芾直窺二王堂奧。這不是二王的形、二王的神,而是二王的創造精神。0 e! w! K4 H# z9 }9 Y
崇禎七年(1634)的八禎扇面(圖版三),以及《琅華館帖》中王鐸所臨之米芾《群玉堂帖》,皆堪稱仿米的傑作。其瀟灑的用筆、倚側的結體,真可令人嘆為『孰是真蝶』!7 B+ L4 d; E2 S) I! F
奇怪的是,王鐸除了《琅華館帖》中臨米的《群玉堂帖》外,並未留下更多的臨米之作。他不厭其煩的臨摹晉唐名跡,幾可以形容為汗牛充棟。然而卻未找到第二件他『醉心如此』的米芾真跡的臨摹作品。這一點值得注意。因為我們又發現了上述所稱的『仿米』之作。如:書於崇禎四年(1631)的《為泰器大詞宗書詩軸》(圖版四),幾可稱字字似米,筆筆似米;書於崇禎六年(1633)的《為公媺書詩軸》(圖版五),也全是『米家雲山』。然而這終究不是米,比較王鐸所臨摹得『如燈取影』般的《閣帖》來說,可以看出這『仿』的微妙處。這就是他總結米芾學二王的經驗-----『不規規摹擬』,開始了一種創造性突破的努力。
& S! I& k# }/ x$ |$ C& D9 h, x而上述的『仿米』之作,我們肯定的是它的創造價值,而並非指它的藝術價值。甚至可以說,這些『仿米』的作品在藝術上的價值是很有限的,從某部份來說甚至是失敗的。
" t+ r6 L  O7 e: e% d" E6 ?8 r     總結來說,此時期王鐸不僅僅只有它前期『如燈取影』的學王之作,更. p5 S+ j) S. e1 {- ]: n
   加入了米芾學二王的經驗-----『不規規摹擬』,而有了創造性的突破。7 G/ i1 b8 e- l* h0 }' H1 O# 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3-5-25 19:06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王鐸臨書風格之探討

3.『皈依二王』----崇禎八年至崇禎十二年(1635-1639) 0 S/ F! J3 K: \0 |) r; P; Z
  『知否興瘋狂嘯者,回眸時看小於菟。』(魯迅《贈郁達夫》詩)王鐸在上期的破壞性的創造過程中,並非毫不猶豫的,他也有相當徬徨他顧的時刻。他在崇禎八年(1635)至崇禎十二年(1639)之間重新積極靠攏和皈依二王,他怕自己誤入迷途。* }1 W7 \% W( z4 G0 Y  l- ^
王鐸於崇禎八年至崇禎十一年這三年所書的《瓊蕊廬帖》(圖版六),可以說是這種有罪羔羊似地懺悔。《瓊蕊廬帖》是王鐸深刻而全面的反省,是他對自己幾年來努力掙脫二王勢力後對自己的懷疑。
" @9 y- M& c. Z: Z7 N4 e現藏於日本京都的《瓊蕊廬帖》,為王鐸學書三十年的最佳體現。其自跋云:「余三十年,于書于詩,于文於字,其敝精凝神亦可概見矣。」註3確實,本帖可說是其傳統書學已臻穩固成熟的代表作,充分表現了他的臨古本領。此帖以嚴謹的態度遍臨了《淳化閣帖》的晉唐名跡,筆墨勻淨古樸,有著其自運書跡少有的文雅氣韻,尤其字的結構和體勢方面,深得古人遺意。6 ~3 S- u: \) @" P% _" c* z
對於二王,王鐸每每自稱『吾家羲之』(《擬山園選集》題跋)的,足見其回歸之切。這一點,還可以從其崇禎九年(1638)八月《臨蘭亭序卷》(圖版七)中得到證實。此卷,可謂從形到神的二王家法,較之天啟五年(1625)
$ X" ?9 z. v- p3 O, t0 m' H' o『五十自化』產生了一系列的佳作。如崇禎十四年(1641)的《柏香帖》(圖版八)和《琅華館帖冊》(圖版九)。這兩件巨型冊頁之作,已達到至為精美的境界。前者完全出之以米芾行書體勢,形神兼得,雖亦多米芾之姿態意韻,但已是十分成熟的『仿米』之作了。後者則為王鐸臨米的佳構。而在王鐸學米的經歷中,以本年的作品最具代表性。同年十一月,王鐸另有一件行書《臨閣卷帖》(圖版十)竟全然米書的樣式。這可證明王鐸在此一時期對米書是尤其醉心的。當然在此時期王鐸仍有臨二王、閣帖的作品。7 k! o, e* a! E& A$ w1 x% Z
  0 A- J5 L3 R9 [. S2 b1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3-5-25 19:10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王鐸臨書風格之探討

4.『託古改制』----弘光元年至清順治八年(1645-1652) 2 C# f8 |1 O3 F! F8 u; c6 L
   王鐸一生書法創作的另一個制高點,就是他氣吞長虹、前無古人的巨幅 狂草軸。這些作品的產生,正巧在他第二次政治大失敗,可以說是他徹底失敗的晚年期。降清後,成為賣國投降的千古罪人。叛君事敵,政治倫理被摧毀,異族的猜忌,政治上無所事事,都給了他最充裕的時間,全副身心投入了書法的創作活動。
+ \4 [" V% p; p  順治三年(1646),他在北京創作了一系列精采的條幅作品。如《為完老臨書軸》(圖版十一)、《丙戌臨柳公權帖軸》(圖版十二),均華麗、精美、輕鬆、暢快,是崇禎末年所未有的氣度。& O: E7 f) c6 A  K* V+ S) b
順治三年至順治七年之間,王鐸的作品比較少,很突出的是,這一時期的行書在倒退,全然失去了崇禎末年所特有的氣勢與力量。故王鐸的第二個制高點不在這個時候,而是在他迴光返照般的垂暮之年。幾件臨書代表作如《臨王曇首昨服散帖軸》(圖版十三)、《臨謝安帖軸》(圖版十四)等,均書於順治八年,大多是狂草。這兩件狂草立軸,其在筆法、章法、氣象、力量上,均是前所未有的鉅製。而且這些作品皆在六尺到一丈之間。張芝、張旭、懷素、黃山谷,誰也沒有做過這樣大的狂草之作;與此同時的董其昌、祝允明、張瑞圖、黃道周、倪元璐,誰也沒有在巨幅立幅上有如此奇特的章法,如此一洩千里的行氣,如此顛狂騰挪的筆法結體!
3 x% Q: @7 i# ?& z! X" o回溯到王鐸另一件狂草《臨張芝帖軸》(圖版十五),雖書於順治四年,但他們一起構成了王鐸晚年的傑出創造。王鐸的晚年『一日臨帖,一日應請索』,但這些臨帖,已完全不同於他崇禎時代的臨書了,尤其大異於『如燈剪影,不失毫髮』的《瓊蕊廬帖》(崇禎十年)了。王鐸此時的臨摹,完全是一種破壞與重建。《臨張芝帖》是最為典型的『一筆書』,是空前絕後的『一筆書』。此帖第一行十五自只用兩筆而成,第三行十字竟一筆不換。一張五尺長的綾絹,不謂不神奇。如此奇崛變化,卻又從容不迫,堪稱『神筆』。8 N1 T8 d% `5 p' r3 ~+ q5 o' d
  余於書、於詩、於文、於字,沉心驅智,割情斷欲,直思 跂彼室奧。恨古人不見我,故飲食夢寐之。(《中國書法全集62王 鐸二王鐸書論選注‧跋瓊蕊廬帖》) ! U6 @& E3 s5 L1 h" A
好一個『恨古人不見我』,這是一語雙關,這是對古人的肯定,也是對自己的肯定。是一種『託古改制』似的創新。這不是完全摧毀後的重建,而是站在巨人肩上的超越。, f" [$ T" h; J
  / B+ o! |8 x9 B4 `$ R* @  J$ 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3-5-25 19:12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王鐸臨書風格之探討

上文是一台湾同胞所写) {! w9 p. m3 p& X# |" y( Z5 ~
指導老師:黃宗義 7 o& q5 E+ C8 g- P* V
學    生:田月婷 ' Z- b) @7 C- ]% L

2 n+ _, e: I8 t+ x; j) g&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3-8-30 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王鐸臨書風格之探討

古文气息很浓哦,不过这样的繁体字看上去很困难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