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币
-
- 信誉指数
- 点
- 好友
- 帖子
- 主题
- 精华
- 阅读权限
- 60
- 注册时间
- 2007-6-7
- 最后登录
- 1970-1-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积分
- 15576
- 点评币
-
- 学币
-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原标题:
* j0 M' ]# k3 N2 }" ~' a# X- s; ?6 g4 P用注射器写书法在网上火了!创作者不次于王羲之?
' n3 k& H5 W z. z
" Z5 `" P0 [* k6 R' y中新网客户端北京7月1日电(记者 宋宇晟)
# n' z1 p! J3 c* f最近,一段关于“射书”的视频火了,一位中年男子手持几支灌满墨汁的注射器,几位姑娘手举宣纸,男子边走边用注射器射出一条条墨迹,一旁还有人不断喊着:“好!好!”
5 f5 v4 m2 K2 I2 s' U* n8 U m* j1 s8 y& }8 N; B
视频片段 & {# q7 L3 @- ~ c- h$ y+ i: f
2 E. p( g: B# G5 j这名男子是谁?
- G) J6 A$ x& o" u( t; F所谓的“射书”是艺术还是作秀?
, f2 N5 l7 ]% [+ F$ t8 I( o他写的是字吗?* k/ K) X; j, U, D
( F$ |' K7 ^# O: u 几经辗转,记者终于联系到了这名男子。他叫邵岩,出生于1962年,山东人,现为自由职业。) D3 ^4 I3 Q4 S# L( |: e; l
与邵岩见面的地点约在其北京宋庄的画室。屋里从地面到墙上,目之所及,几乎全是“射书”作品。但他说这个词不对,应该是“射墨”。
) ]; S$ B% k- w9 R7 |' M& ` 身穿背心、裤衩、人字拖的邵岩,最惹人注目的是那一大把已全白了的胡子。对于意外的走红,他觉得有些莫名其妙。. }) z% _" y0 F6 }9 {
邵岩告诉记者,网上流传的视频是去年拍的,并非一时兴起作秀,自己已用“射墨”的方法创作了十年。9 @1 v* a$ E4 Q; @( |. f
对于最近网友的骂声,邵岩表示可以理解。“带有先锋性的东西,大家怎么骂,我都理解。他们是普通老百姓,不懂得艺术是什么,而且一些书法家都不理解。但艺术家就是要完成这样一个使命――视觉上的一种引领。”2 V( P9 F* O% Q! @! U
邵岩接受记者采访。
. c- r6 Z9 D; ]8 d H8 k, i+ S6 _" R
中新网记者 宋宇晟 摄 8 d$ s4 N+ l4 p9 u0 A; o, W- i
# o( s' \, l2 j/ `& }3 r5 _1 A为何要用注射器?. [2 Q5 o. G& Y+ z
) R8 a' v% t3 K' @
2008年初,因为一场大病,邵岩不得不在心脏中植入8个支架。( s+ A5 ] r8 k3 B5 |8 u0 ~+ [
“当时在工作室,突然觉得胸闷,要死的感觉。我马上去医院,检查结果说血管有7处堵了。当天就做了3个支架,后来又说还要再做。”
2 }6 }) t+ F& }- U" \) K 住院时,邵岩对注射器有了兴趣。手术后不久,他去了美国,“去看各大博物馆,也受了启发”。此后,便开始实验用注射器创作。5 L3 r B+ X8 b! h% H. v3 q
“实验出来的线条是圆柱形的,墨还挺多,又不用每次蘸笔去书写。”邵岩认为这种方式有助于表现艺术家的情感。. N" Q; C9 H7 V, r# g
“草书尤其是狂草,是传统书法最有表现性的艺术。楷书行书都没有。但再怎么表现,你得拿笔蘸墨再写,写完了还得蘸,蘸墨这段时间气不就断了吗?另外你就蘸这一点墨,起、顿、行、转折,就不断重复这几个动作。你还要不断地蘸墨,里面有好多重复,气还不通畅。要表现人的情感,一泻千里、百般缠绵、激情四射,用注射器就解决了。”
% j8 D. e; `1 J9 Q) E 对于这十年的“射墨”创作,邵岩当然会设想最终作品的面貌,但他否认会提前打草稿。“创作我没有打草稿,全在我脑子装着。每次都不一样。”
, E1 d) W8 Z, o/ G8 |) s! T+ g3 U" K& x$ J! b. N- U
邵岩的小楷作品。邵岩官网截图
* X x" I6 {7 e; a- Y# L1 P! f/ l1 W# x' ]9 p
4 l4 y% y& K: H. v1 h' d1 `1 i从“源”自传统到“离经叛道”
/ ^8 R7 j+ y. J8 P
7 M; {. J/ Y; u$ s 当然,邵岩也并非一开始就用这种看起来有点“不正常”的方式创作。
# x9 r* U: }9 _& j8 F 因为父亲写得一手好字,邵岩从6岁开始练习传统书法,自称“是被鞭子打出来的”,直到现在都会练习楷书、小楷、行书等。. t6 ]+ d1 Z' @8 ]( {$ L! F4 w1 R
由于自认在传统书法方面,难以超越张旭、怀素等大师,邵岩选择私下练习。“那时候拿着书法看,就觉得什么时候能超过古人。不能超过我就不玩。”
' d$ P r# c) z0 @. P* C 在交谈中,邵岩不断传达出自己要做的不是模仿,而是超越,或者说是求新。所以当他自认为“无法超越”时,就开始寻求新的方向。6 I* x$ l- S! p$ }9 X
“古人给我们的空间太小了。(传统书法)我会写一辈子,晚年再说,让后人盖棺定论去。现在我觉得我的行书,跟前人比,好像有自己的风貌了。最起码我在强调造型,古人都没有。”( d, I- |5 a4 L- Q# I" f9 i# E
邵岩原本希望,在传统书法界,也能“留有自己的位置”。但由于需要大量时间积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他转入新的方向――现代书法。/ i6 Z9 `0 w+ u* @4 o6 l* @
% W# V% r3 ~8 n
邵岩作品《海》。邵岩官网截图
9 @* l0 l2 F. H* M9 b: i( C3 v6 i/ \* C- |0 F' `
邵岩先后用了两个十年研究“少字数”和“多字数”现代书法。这期间创作的《海》、《桃花乱落红尘雨》以及《留得枯荷听雨声》是他眼中的代表作。* a( c% G2 \, z: m. H7 Y
“‘少字数’和‘多字数’也玩得差不多了,筋疲力尽了,每次还要为汉字去琢磨。能不能不受它的牵制,放开了玩?”2005年,邵岩开始尝试更新的方式去书写,直到2008年,他选择了注射器。' P3 T$ r( d0 D1 _: @8 Q% i
! v5 O( q7 R$ e % Y! r( M% V8 T; m2 d( Z5 ]
4 e# ^/ q& c0 t4 ~, r- F
“射墨”是书法吗?
- R1 `- ~4 }4 x. s0 Q; M6 D% Q: F7 ^0 }8 o
“射墨”视频走红后,不少网友都质疑这是否是书法,有网友表示,“一个字都认不出来,和书法有啥关系?”: h7 h$ W) ~) t% }+ J
对此,邵岩显得忿忿不平。6 b6 \, m; w1 }
他认为自己对“射墨”与书法的关系思考得更多。: W+ W; F8 C0 B! j6 R" s" S
“说我的‘射墨’不是书法。为什么?因为不是以汉字为媒介的。书法什么概念?汉字书写的艺术叫书法。我以前把我的艺术分得很清楚――传统书法、现代书法、类书法或者叫抽象书法。”' |/ k( H+ l9 X ^' _/ ^8 Y+ J- G
就在接受记者采访的前一天,邵岩改变了这种“分得很清楚”的想法。' H- ^% O. D; u3 W9 j
邵岩接受记者采访。 中新网记者 宋宇晟 摄 “不要去界定我的作品是否是书法,就是‘射墨’。你再解析的话,我可能稍微有点改变,它就是书法,它高于书法,怎么就不是书法了呢?但这个概念只限定于我,你不能用。你模仿就是学我,要超过就去超越吧。”) P8 S9 M' Z3 s1 }
他又解释说:“写的草书你就认识吗?为什么你不认识还叫它书法?不写汉字,你就必须高于写汉字的那个书法。我就是这样的。这些我都想了好多年。昨天想到,就是‘邵岩的书法’,‘邵岩的射墨’也行。你说不是那就不是吧。”
" N" l% Z4 {: B4 z1 M, B5 \8 c* f$ s' n; ?8 s: d* ?
邵岩作品《飞来好运》。受访者供图
; l4 I" J7 v; j0 {# V9 k1 o. G* O
: [( j4 X* [; `* j0 B0 I6 m& ~; Z+ ?) U2 R0 b: W
这样的作品有价值吗?2 [6 z# L3 Z2 Y; A7 v) [ i7 |
5 `# q6 F3 @3 T 《飞来好运》被邵岩视为自己“射墨”的得意之作。创作结合了用注射器的“射墨”和用毛笔的现代书法两种方式。' e( K0 N* ?( Z* |6 b7 L% ^# ?
“我把它的价值看做是当代的《兰亭序》,一点都不次于王羲之的(作品)。有一些书法老师说好,但整个社会不这样看。”6 _ A" Q. L" s) ?! z
2015年之后,按照邵岩的说法,他是“传统的、现代的,什么都一块玩”。. F" \% i/ [2 o2 D1 T( @& m
/ c/ R5 Y: U o8 }2 ?% F" g9 w2 z
邵岩用绳子蘸墨进行创作。邵岩官网截图
# p w( j! e# F' Z2 A0 j; Z S4 q2 {9 D* h3 w5 z# v
事实上,除了“射墨”,邵岩在尝试其他的创作方式。记者在介绍他的网站中注意到,2017年,他还曾用绳子蘸墨进行创作。不过在这个网站上,这次创作被定位为“水墨现场”,意味着这次创作更偏向行为艺术。
& c& E5 \) d3 m W2 K* |
) L1 V: t0 y. ^& Z- ~7 N* s) q9 u9 I$ s+ L : k0 j. ]. Q2 B: R
9 E0 g6 k+ W6 q/ [$ l% R
邵岩作品近年拍场表现。网页截图 ) s5 G$ _" M) K6 K5 m# r
! _' a6 [( y6 ]- f+ p
记者注意到,邵岩的作品曾现身拍场,梳理近年拍卖纪录,其中价格最高的一幅“射墨”作品是2012年创作的《青山独归远》,该作于2013年在上海拍出29.9万元人民币。此外,邵岩2010年创作的《英雄》、2012年创作的《四时花开》等作品都曾以十几万元人民币的价格成交。但同时也不乏流拍的作品。
. M5 x* L+ p( v0 p' ~& W! W
8 W0 B/ ~( m, ~ 采访结束前,他颇自信地问记者:“我有我的理论,很成立。对不对?”
: l7 F% t: ?0 N7 q! r2 M% t% d8 X(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