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查看: 10368|回复: 27

书法,是否受到威胁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7-3 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书法,是否受到威胁了

4 R6 m6 [: D. }' O. I5 O) p1 T3 c4 w  f7 F
        今晨,打开电视,见凤凰卫视一档节目《秋雨时分》,余秋雨正在谈一个话题:中华文明中有一个特点,即“不远征”。他说近年来,由于中国的快速崛起,西方产生了一种观点:中国威胁论。他说那些无知的西方人随口就否定了中国几千年的传统:“不远征”。他说也有一些西方智者反驳举例说,中国的万里长城即说明中国文化中是尚和平、不远征的。希图以万里长城来阻隔外来威胁与侵略,完全是以自卫为出发点的。他又举了一个反例:两个在法国参加国际会议的中国学者向一位法国老太太问路,老太太却将他们带到一张世界地图旁指着地图说:巴黎离中国这么远,你们为什么还来到这里抢我们的工作。中国学者立即回答说:“我们不是来抢工作的,我们是来开会的,明天就回国,回到中国上海,那个一百年前的你们法国人曾经不远万里去强占的法租界……。”余秋雨说他听到这个故事立即流下了眼泪。而我在听他转诉这个故事时也热泪盈眶。" r: q/ `& ~) x% g
        由是,我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在自晚请“西学东渐”文化交流极不对称的余绪之下,中国文化亦包括书法是否正在受到西方的强势影响或说文化侵嗜。我并不是基于一个封闭的保守主义者或带有所谓民族情绪来谈这个问题的。我先前曾在一篇文章中谈到中国画的传承问题中指出,现代国画的传承方法已经被破坏了。你看那些将来可能成为国画家的孩子们他们正在接受着这样的一种训练方式:以儿童画——铅笔素描几何体、石膏像为基本功的基础训练方向。而不是传统的以毛笔由白描画谱开始的训练方式。这种舍本逐末的西式教法已在学院里显现出问题来,我们经常看到一些画家将自己的那些不伦不类的所谓国画频繁的拿出来展示,并引以为荣。
0 l) I+ ^! ?2 B& M" W' |% d5 D( ^       再来看看中国书法,我们已经明显地感受到所谓现代思潮(其本质就是西方思想)的影响了。你看那些书法的现代派、学院派、某某主义都粉墨登场了。我并不是反对这些艺术形式的存在,而是要纠其本质——它们不是书法,或说是书法受到强势影响而产生质变的结果。我曾经写过一首打油诗表明过我的观点:“现代艺术真神奇,但非书法要分清。原本就是两回事,不必依傍各独行。”事实上无论是现代派、学院派其思维方式已然不是传统书法的思维方式了。它们的思维方式完全是西式的。书法只不过是供它们选取的材料而已。然而却将它们名之为现代书法,实是混淆视听。这样的结果是将中国书法引向一条歧路。! A+ j; J' S: \+ B) h1 V8 j1 r( I
        文化交流的不对称性在理论上本是很正常的。但处于弱势一方则必须加以保全和发展。今日的书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也正经受着西方文化思潮的强势威胁。本不善远征的中国书法却不得不面临所谓世界大文化背景之下的洗礼。那么,我们必须明白一个逻辑:6 r8 [! }  U* [8 i6 _0 k
只有先“天行健,自强不息。”继而才能“地势坤,厚德载物。”
5 T* X1 C* D% S; G: T3 E& j
& E7 F( ?* h- Q5 t/ O: e( G8 L# h' |# Q( K' Y$ @* {$ M4 R9 a
4 F! H# f& ?) L  u
                                                                                                   丙戌夏   丁剑之于海州磨剑轩
发表于 2006-7-3 19:32 | 显示全部楼层
“经常看到一些画家将自己的那些不伦不类的所谓国画频繁的拿出来展示,并引以为荣。”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也诚如楼主所言,但如何改变这种现象,这是一个长期的,逐渐渗透后将其改变的过程,需要大量的人做大量的工作。感谢楼主,虽然你的某些观点有些消极……3 }1 H. [( G! `  B: F' a( E
只有先“天行健,自强不息。”继而才能“地势坤,厚德载物。”说得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3 19:50 | 显示全部楼层
统一楼主的观点,也有着和楼主一样的忧虑。新的教育体制使得学生更多的接触到的是西方的价值观念和艺术观念,书法现在派对西方艺术的了解更是要远甚于对东方艺术的了解,书法的躯体还存在,但精神已经在慢慢的死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3 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鸣惊人

有道理,学习此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3 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yuzhi 于 2006-7-3 19:50 发表
, K: a  A+ G5 ]3 g2 V* p1 D6 ]统一楼主的观点,也有着和楼主一样的忧虑。新的教育体制使得学生更多的接触到的是西方的价值观念和艺术观念,书法现在派对西方艺术的了解更是要远甚于对东方艺术的了解,书法的躯体还存在,但精神已经在慢慢的死亡。

3 l8 O  Y0 `: O, v) l6 C7 N有深度,学习一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3 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是有道理的,不过学书法的人,如果不懂些其他的行业,难于找到工作,因为企业不需要书法家。况且书法家的位早给人挤满了,你难找到自己的位啦。实实在在吧,老婆叫你出外赚钱啦,还练什么字?你以为自己真是名家啊!现在书法不值钱啦,人家见到一片黑就走。现在是经济社会,要学就去学生意经,保证你饿不了,况且做生意做出名也是名气啊,何苦整日呆在家练什么字呢?现在还用写字吗?计算机一按,什么都有。孩子,不要学什么书法,要学就去学唱歌,保不定一下唱出名了,这辈子就不用愁啦。你学书法?老了也可能没有名气,即使你的字写得比二王、苏东坡还漂亮,现在不是凭字漂亮就能成名的,要出名难啊(多多因素)。就算真的比你幸运撞出了名,也可能要七八十了,到时快要入土啦,要这名干啥?真是的。你没有名气,写这么多作品在家有什么用?谁要?岂不是浪费纸、浪费墨、浪费时间?有时间下海去,挣多些钱,做多些善事,也能流芳百世!!!!!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4 00:57 | 显示全部楼层
把六楼的话说给林散之听,他的耳朵可能保不齐会听得到!& ]3 _& P# x- _5 V

6 Z' e. u; T& P+ G/ H# Z0 }& W自古以来,艺术就是傻子和疯子干的事,讲道理没有用。讲歪理也没有用。* [4 w! o4 a2 n8 u/ T
0 E5 b! D1 K* d/ y. u, O! X
写诗的顾城发了疯,杀了老婆和自己。凡高发了疯,割下自己的耳朵做礼物,并朝自己肚子开了枪。1 x2 |4 @; o7 h* O' @# a

& ^5 A* b, {  x* 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4 01:2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宫恩武o 于 2006-7-3 19:32 发表8 V& ?6 ]/ ~% f7 i: _
“经常看到一些画家将自己的那些不伦不类的所谓国画频繁的拿出来展示,并引以为荣。”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也诚如楼主所言,但如何改变这种现象,这是一个长期的,逐渐渗透后将其改变的过程,需要大量的人做大 ...
* O4 [+ x5 L& w/ E* H; U! M3 |/ W) w& d6 J
胡乱拿东西出来展示,古已有之。
$ V+ o: Z  y* h$ J- Q/ X3 M7 B3 V# O  _4 k9 ^2 L# C
古语云:画鬼容易画人难!听说大鬼怕小鬼,人人都画大头鬼,听说坏人都怕鬼,家家门上粘大鬼。# K( N& y4 Q+ ]8 l: B# T
2 L* b: b7 c, o8 T
如今不同于古时候的,有书协了,有美协了。还是官办的。“影响力”可大了。画鬼画符的,不必自己玩嘴把式了,有专业的了!花点钱人家把事给你办了,比自己磨破了嘴效果要好得多。! r1 l- H' s, {. B% P! F5 k
1 J7 {! Y9 G# V' y% v
[ 本帖最后由 林荫下 于 2006-7-4 01:25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4 02:0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丁剑 于 2006-7-3 15:06 发表6 e" o' q& {, U# k5 v6 ~3 }
书法,是否受到威胁了4 P. ?' H* h9 o# _& }
: E) U3 s$ X+ O) `7 I$ h
        今晨,打开电视,见凤凰卫视一档节目《秋雨时分》,余秋雨正在谈一个话题:中华文明中有一个特点,即“不远征”。他说近年来,由于中国的快速崛起,西方产生了一种观点:中国威胁 ...

/ F# ?7 V8 |& P' E想起来一句古意甚浓的古文:必也正名乎?
" N9 w7 W' _( n" h5 w1 h# u" j' e6 \2 a
我觉得楼主丁丁说的“纠其名称”,要从历史经验去考虑,我一时想不起来例子。但许多事物的名称,在它产生的初期都是不一定的,多样化的,甚至概念也是模糊的。( _, |* }( }' F

7 v2 b; H  K0 P6 L& l7 b比如手机,先叫大哥大,后来叫移动电话,现在都叫手机了,没人出来正名,自然“正名”了。: r0 I  \0 f: K( x8 Y

' u/ d+ b, m# E- ?6 p( z比如电影,最早的时候叫影戏,后来不知道怎么成现在的名子电影。- L  I" {4 z; O  u

, T# ?7 q0 C6 H一门艺术,可能都有发生发展辉煌衰落乃至消亡。元朝的戏剧形式“杂剧”没有了。唐诗宋词,现在有几人写?评书,三十年前在广播里可是绝对的灿烂辉煌,现在、以后还有可能起来吗?  [  X* I/ s: \

" `. Q/ N. G! W0 ~* i7 P/ |: q, f现在有了电视剧!有了小品!新的艺术来了。电影也不长,也就一百年不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7-4 06:14 | 显示全部楼层
财能通神.有财气就有名气,名正则言顺.渊海子平书中有云:命中不带印,说话无威信.9 q( Y' j- d9 B
书法归书法,写字归写字,画字归画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