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艺公社

 找回密码
 快速注册

快捷登录

搜索

正在浏览本主题的会员 - 0 在线 - 0 会员(0 隐身), 0 游客

  • 只有游客在线
查看: 14288|回复: 9

李斌权《墨乐之韵》好书就这样被编糟了,可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22 08: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快速注册

x
李斌权《墨乐之韵》好书就这样被编糟了,可惜~~~~~: K2 K( x- ]1 O- {5 \. d
  
2 [* A- A, k. p7 M 
 对于李斌权先生很关注,听说最近出了一本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的《墨乐之韵》李斌权音乐书法研究的书,打开一看,和期望有严重的相违,好好的一本书,竟然编得如此的不堪入目,让我不能不说上几句。% [; d& }$ o8 O1 W* O" R$ Q
  首先,我对该书的主编:傅德锋先生和朱中原先生不认识,最多在网络见过几篇他们写得文章,所以谈不到有什么个人成见或者说个人恩怨,我想说的就是关于一本书的学术东西,可能我的水平和这2位大家说学术,他们不屑,但作为一个读者说出自己的观后感,我想2位大主编还是不会介意的吧。
/ E9 j% ?; \: ?1 z# Z6 k; L4 h" t9 T5 H: M  一:好大喜功
; |% m1 n$ p! R$ n& E7 l6 L  该书的主编傅德锋先生好大喜功,不恪尽职守,做一个主编应该做的为人作嫁衣的工作,在该书中有意无意将自己抬到很高的地位。如在该书中,中国书协党组书记赵长青先生已经为李斌权先生的书写了一篇序言,而且说实话也是一篇很好的序言,对李斌权先生的为人为艺,书法和音乐的结合等等说的都很到位,有统领全书的作用。可是,傅德锋先生还狗尾续貂的接着在后面写了序言二,而且序言二的版面比赵书记的版面多了一倍。说实话,就傅德锋先生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影响,他给李斌权先生做序,我个人认为还是缺火候,缺影响,缺实力,缺阅历,这样的序言,充其量就是一个出版说明,和该书后面朱中原先生写的后记许多内容重叠,一个主编前面来一个序言,后面一个主编来一个后记,真的觉得他们将李斌权的书当成了他们自己展示自我,卖弄文笔的好舞台,李斌权先生一边要付给他们润笔费,辛苦费的同时,还不知道被他们做了冤大头,好好的一本书,变成了他们表演的舞台,到底谁是主来谁是客,观者分不清,估计李斌权先生也分不清。
- u. n# b* [3 N& |% j4 p  再看看该书主编傅德锋先生在该书中的表现,该书有他的序言一共4页,有他写的书法理论《音乐书法之理论阐述》,既然是李斌权先生请你做主编,傅德锋先生的文章应该围绕这李斌权先生来写,而不是写一篇书法理论文章,当然我也看到里面有描述李斌权先生的文字,那这文章的题目就有问题,是学术文章,还是研究李斌权先生的文章,含糊不清,让观者不知所云。此文86页。访谈对话,傅德锋先生又来上7页。社会专家名流对音乐书法之评价里面再写上4页。英文翻译里面还有1页。也就是说268页的书,该书主编傅德锋先生就102页,占该书的一半不到,还不包括朱中原主编的大文,如果真的是有学术、有思想、有见地也就罢了,可是这样的文章从头到尾,观者自己去看,可能我的水平低,从小看惯了言情小说,这样的阳春白雪的大文,看了我真的要昏昏入睡。
% H) z$ s  W3 z7 c3 C; L- D  二:该书对撰稿作者极其的不尊敬# W/ z8 Z& v/ m( a
  该书分了4个部分,1:是傅德锋的理论,2:是访谈,3:是社会专家名流对音乐书法之评价,4:是书法爱好者对音乐书法之评论。- S& I4 d5 h8 I
  何为社会专家,我理解也就是我们这公认在学术上有研究有建树有影响的学者,这里面我不去给大家分辨谁不是专家,我就想问二位主编,您们在学术的建树在中国书法界有什么大文在中书协学术研讨会上获奖还是入选,您们有什么鸿篇巨著在中国书法界有巨大影响,我由于刚刚爱好书法,可能知道的不多,所以请二位社会专家给我学习您们的大作。还有主编傅德锋先生,您简介里面说,您书法作品在全国性的书法篆刻展览上入展获奖80多次,我孤陋寡闻,请问这80多次有几次是中书协的国展和兰亭奖,被文博单位收藏,是上海博物馆,还是故宫博物院,还是什么文博单位。如果这里面专家有水分的话,那名流我估计水就更大了,请二位主编问问选第三部分的学者,他们有几人敢说自己是社会名流。将自己夹在一帮有真才实学的学者中,冒充社会专家(还不是书法专家)和社会名流,好像有点缺少了知识分子的文化骨气和文化道德。* R: m0 L- ~, Z  ?8 F) D. O
  尤其要诟病的是,在第四部分,【书法爱好者对音乐书法之评论】中,在首页都没有将作者的姓名给打印上去,专家和名流那是人,那就给标注名字,书法爱好者是老百姓,那就是无名英雄。当然二位大主编会说,我们在后面的文章上也标了,您们敢不标,不标人家作者的名字,人家不会告出版社。该书的二位主编为了突出前面三部分的“社会专家名流”在第四部分专门用了“书法爱好者”,其实称呼不能代表什么,谁不是书法爱好者,专家和名流也是书法爱好者,但在排版和署名上就可以看出主编对这些所谓的书法爱好者的不尊重和不严肃。在该书的书法爱好者中李志宏是《书坛》的总版主,江智猛是中国楹联协会会员,福建书协会员,王炳学先生天津书协会员,寿建刚先生中书协会员,彭双龙先生多次国展获奖,中书协会员。孔祥宇中书协会员,李启明当代书法网总版主•••••,这里面的书法爱好者,竟然让二位主编没有正眼相瞧,我们读者能说什么了?
& t  W% `0 z1 \; t  三:不严谨不客观
( N: E" y0 e9 S. I% ]  在看该书主编傅德锋先生文章时,我觉得此大主编竟然为了说李斌权先生的高明,不顾事实,说出的话我都觉得脸红,在26页,专门谈到李斌权先生的草书《书谱》,傅德锋先生不厌其烦的给我们普及《书谱》是谁写的,谁谁收藏的,艺术价值等等,说了那么多以后,话锋一转,说:“当代有一些书家都曾以《书谱》为书写内容进行书法创作,但在我看来,迄今为止,尚未见完全以草书进行《书谱》创作而颇为可观的佳作。”傅主编您让我说您什么好,您无知也不能如此瞎说啊,我见过沙孟海先生的草书《书谱》还买过他弟子祝遂之先生的草书《书谱》,等您见到他们二位的作品以后再做评价好吗,吹捧不能背离事实。还有傅德锋先生您在大文中说:孙过庭《书谱》是以小草为之,偶有牵丝引带,气脉为之相连,时有意到笔不到处。而李•••••。不打字了,言下之意,说李斌权先生的《书谱》比孙过庭《书谱》水平高,格调高。是无知者无畏,还是傅德锋先生不切合实际的瞎说,我不知道李斌权先生看了这一段感想如何,一个真正清醒的艺术家,我估计没有人同意这样说。' F4 o0 _2 o' q( [
  还有很多感想,以后再写,不对的地方,请二位主编教我,我虚心学习,没有恶意冒犯仅是学术讨论。& l" `  V( T9 p$ \9 `
  
DSCF3010.JPG
发表于 2012-8-1 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余对朱的一些文章还有好感,没想到以此观点成大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1 19: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人文奥运 于 2012-8-1 23:41 编辑 1 D% f- {5 U% u. w) d
" O0 W. [/ [2 X
截图1343812181.jpg
5 A0 U+ m$ `, U- c4 _' _$ @
9 l. O* D$ f: i( O6 I中国书法理论界的一次群体性堕落?
0 P* Y5 m* \) K. E- b' v& P5 C
+ S! d2 z8 P' D; _参与编撰《墨乐之韵:李斌权音乐书法研究》的刘艺、何西来、任平、李廷华、傅德锋、朱中原、姜寿田、薛元明、毛万宝、斯舜威、西中文、秋子、张瑞田、李金豹、邱世鸿、薛帅杰、黄君、李志宏、江智猛、王炳学、寿建刚、彭双龙、孔祥宇、李启明、谢天勇、谢吉昌、冯春宝等国内著名书法理论家们都堕落了吗?为该书写序言的赵长青也堕落了吗?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啧啧。
; c' \3 _# W1 H& x$ p  t% s% j. g( R' L9 g/ w

" _' j: p; l5 H- m) |3 L% o" N" n& S6 n7 h" Q# L, [) i
截图1343834264.jpg
2 I6 ?0 D+ I3 w% A7 J; `
8 Y+ A; [1 [2 F1 v* L8 `目录- J% w# ?( S. r: \" i

: w  V1 u# v  n; q- s+ Z3 K+ d; q( H( J! j- b: Q
0 b6 O9 U9 \- `
序一………………………………………………………赵长青
6 q) [8 @4 h2 y! k" D8 ~: S序二………………………………………………………傅德锋' g7 Q% a. z/ L% c: f

5 f2 a8 L! k/ d. j7 T
" B. S% |4 g+ O4 ~* t/ D5 S( T" S$ T$ u0 f5 G

$ r# ]) O4 V$ {& W+ A第一部分  音乐书法之理论阐释
7 s! h6 Y1 t/ n5 N; ]3 M0 Q) Y2 p5 z9 C$ }+ i% b1 @% x/ P
) z4 ?/ j1 p6 M2 K+ X9 b; A0 q/ r
5 `: h% h5 }! F0 o4 J$ M9 V
(本部分由傅德锋  撰文)5 i  E$ E6 a5 }

% E# Q, C4 s1 c/ z
( y  N: g" ~& @: p+ V  [
- U, k; e, r  D2 ]/ l( J
4 ]) {: S5 j4 ?& g, x% o
+ M0 L1 Z# a4 s0 x9 m3 h8 d& b第一章   音乐书法的历史起源与本体演进…………………页
9 C0 `  K* t1 g$ a2 n, `$ G第一节! T. W) B& e4 r  y) t
音乐书法理论的提出………………………………页
) t: P$ ]; M" b! {第二节8 R  X; ?& v. p9 d6 {, g3 c
音乐与书法的内在审美关联………………………页% d  T  d7 s# }
第三节
2 W2 b/ ^0 r7 V书法表演的历史表征与当下呈现…………………页9 [8 b8 }4 y# _& ]9 A# {+ Z
第四节; q' P" J6 x! R- E% l9 d, e  k
李斌权音乐书法的本体评述………………………页
+ W5 q% v) c( k6 ]2 _9 c# C第五节
1 G( ~3 O3 D1 `3 {音乐书法文化生态学分析…………………………页, M/ l  M+ b1 F2 d2 q
第六节5 \0 r+ u% L0 H: `$ F5 [! u( i# j3 M
音乐书法的社会审美心理学研究…………………页
- `0 z/ i9 a) Q) F0 u9 k) {& l第二章   音乐书法的艺术美学、文化学与社会学特征……页
( ^+ s0 u% N+ F3 Z9 ?9 O第一节   音乐书法的观赏性…………………………………页  S* h' d! F7 o
第二节   音乐书法的普世性…………………………………页
6 G3 D1 Q5 B9 s* S6 r0 {9 R* M第三节   音乐书法的传播性…………………………………页* I, d7 K4 i& [: Y
第四节   音乐书法的社会公共性……………………………页
2 e0 R/ h8 J* P) O第五节
+ _* T  W  P6 H% M1 G' @4 C音乐书法的民族性与全球性………………………页
$ f+ {( J$ y$ d: k, }, {第六节   音乐书法的社会价值定位…………………………页& q: n; s0 O! Q* Y, q1 @# u  F
第三章
$ u# b# M% ]2 ^  D" X; P9 g' g音乐书法发展前景展望……………………………页% r, |$ f* l2 F! b* c. \* z
第一节   音乐书法引发的相关问题分析……………………页6 f/ e3 S/ _) O: c0 `$ s4 C
第二节
( O2 K5 Y$ a' o: K4 g音乐书法的群众性、普及性与文化产业功能……页
. a# X( t1 {8 @8 {& N+ q第三节
6 G$ z# ?4 ?; _/ `( @- G音乐书法对娱乐文化的引导与提升………………页
- t# [4 N! L* n4 _第四节
2 Z5 R0 Z1 _- z& r音乐书法对传统书法生存空间的现代拓展………页! N9 E) V% @) c+ W% D  j- N
第五节   音乐书法的文化传承………………………………页, D: L  r$ i' m/ G; S$ K) Z* }
第六节   音乐书法的表现形式创新与未来预测……………页
9 y4 [, H/ h% x: Y; X! i* Y" q1 n/ g5 I
; B- J* F& J! Z, M5 q% j+ S* W, ~
  M. ^9 q, T9 `) d; Q' H0 d' C第二部分  访谈对话
6 Z7 R2 q3 S1 e' g2 u$ f3 @( l/ m2 L; v# H1 s' N% u& O. ^

2 ]; y6 g9 z7 O
& ]! N4 ~+ }7 [6 s  J搜狐网:李斌权专访………………………………………………页
- {+ I9 D1 a, B3 M2 R' r傅德锋专访李斌权……………………………………………… 页/ Z# A! o; y! d. W$ m

' q( Y1 j2 x* u- ?: r  {' e4 V, M2 V  H
第三部分   社会专家名流对音乐书法之评价
3 n9 x, M" z5 J* u
& [8 D9 g7 D' Q* ]2 {/ [
2 q$ s: s4 y8 T9 \& B" O2 c3 ~' B
' k+ d: m! K, x0 J刘艺评音乐书法…………………………………………刘  艺% }3 b. K9 H* A, A' _3 I
书法名家聚首 畅谈书法和音乐的关系………………王熊宪等" w' H1 a( a; [+ m
我举双手欢迎0 X8 V- \' \( r! \) l
——看李斌权音乐书法表演感怀……………………何西来+ z% l6 B. u+ u. R& B" ?  `  n
墨乐结合 新意纷呈……………………………………任& K9 M) C  o9 s& _
6 q! A9 ]7 Z$ t9 j* D9 `# k
书法 音乐 文学
" s8 Z0 v1 U% r/ h) Y3 U" c——从李斌权的成功融合谈起………………………李廷华
8 q; F/ ~0 T7 Y3 t- v音乐书法与当代书法观念的创新
% A5 ]# N8 O8 `7 \- \% f——关于李斌权音乐书法引起的思考……………………西中文
) i4 P6 S4 k' P/ `# [4 X2 W3 J6 V; ^1 P" b" k8 y$ R$ g, Z
“阳春白雪”需要更多的“粉丝”
  _, C0 W) L% Z2 `. X+ v8 o
( G) b% z$ D% V7 v, V4 c8 U( H4 m. y# i6 K- b& Q' x8 p9 o
——由李斌权“音乐书法”引起的思考……………斯舜威( P$ s4 Q6 M1 X( W
李斌权的音乐书法………………………………………姜寿田
$ ]3 S: X3 k9 e1 [5 U3 a- j- x; {7 S. i6 Q1 e# ^% a, m
从行为艺术看“音乐书法”……………………………毛万宝+ r) z5 K5 x, V, `& P( s
浅说书法与音乐的艺术通感
2 f3 R2 D$ _- K) ]5 g- A! \! Y1 ~! M2 r——兼谈李斌权的音乐书法…………………………秋子+ Q" Z+ e; @! D  b4 Z
表现性与情境性的探索与回归
5 [0 Q& `) u  @( s——李斌权书法音乐会的另一种解读………………朱中原
2 E  ^5 k9 q* C/ b9 q; T9 P0 q8 d! V略论书法表演- I, E0 o1 X" x
——致李斌权先生……………………………………黄君# }* }8 ^4 `* W# Z- J% w
博大沉雄,宏阔幽远的生命乐章
# g! o7 [) ]* S4 l: C——李斌权“音乐书法”探索刍议……………………傅德锋
. k* y  m' L/ T6 X+ Q9 S& x美美与共
3 G" U/ g; o% [7 ~5 B& L; Z- ?& g5 M——李斌权的“音乐书法”解读……………………薛元明( J$ n+ \+ @* k! t; m
类型书法的时间与空间/ |4 [' U- k2 \4 d8 s
——李斌权音乐书法的本质……………………………张瑞田7 U' U* d! z  K2 w
从文化角度审视李斌权的音乐书法……………………邱世鸿
5 s+ m: H% f& ^( R7 p时间与空间的文化律动; W3 R- l# F# k( m6 D* K# \1 d% B
——我看李斌权的书法音乐会…………………………朱中原& Y- J/ C. U0 }

6 k# C( g) o5 h. X音乐·行为·大众. g7 Y! R9 \1 A* A' A- i
——简论李斌权先生“音乐书法”的探索与创作……韩少轩, D* ~  B, N+ {. J3 P
齐天乐) [  ~7 M4 A+ u3 P5 s- y
——谈李斌权的音乐书法………………………李金豹
5 k' D. D4 c3 V: l7 q1 N% z' Y! a我看音乐书法……………………………………………陈  智' V0 g+ s  t- b( E
书与乐会,是谓氤氲
8 c# m# n" Q* u) S+ G——李斌权“音乐书法”论……………………………薛帅杰
* i$ ?' P- }, d9 _" V/ z* p8 @高山流水视听间
- B4 ]/ i. [9 j7 J! M, l——为李斌权先生的“音乐书法”感动………………傅爱国
3 @- e: \- ^8 t8 F% P
( \( R$ {4 t# Y, t
8 ~  J1 a; K3 y2 L* |8 a* @第四部分   网友对音乐书法之评论
. N7 q* n; C" |& J# t, v& |/ w: ^
5 Z1 g* w) q; y( U
, i# i% A' e. z+ z' @! a
阔步大笔  时代强音( F( w, s0 Z" }2 f& |* z: V
——我看李斌权和他的音乐书法………………………李志宏
& l5 H) ?+ X  j: I书乐同台  视听并行
. F& I2 X. j# D; m4 n5 X——中国音乐书法家第一人李斌权书法艺术解读…………江智猛1 ~: [5 j, ~9 ]  _. k- n
墨随乐舞,书法艺术的全新理解与阅读…………………王炳学7 r0 h  g$ K" b# A
书法与音乐的完美结合……………………………………寿建刚7 Y8 j  j- u( l( F: H- j
当书法遇到音乐………………………………………………彭双龙- o/ p" C  p% p7 E5 S
李斌权先生音乐书法之管窥…………………………………孔祥宇
& s, z# M4 X0 L$ u) T: @8 L; ~墨之舞  乐之容——管窥李斌权先生音乐书法……………李启明# w+ f8 {8 o  s: E
墨之舞  乐之韵——李斌权先生音乐书法赏读……………谢天勇
6 s1 W/ w3 K, v2 h" @浅谈李斌权老师音乐书法……………………………………谢吉昌. h3 y- c; R$ k7 P
书法与音乐的成功嫁接………………………………………冯春宝
- }; I' b3 g) m$ V& g4 B" K1 D' n8 Z% P9 a

1 }- v4 v2 I0 y4 O1 }1 o' r2 j$ ~/ u8 W! {

5 j9 a3 g1 v' J* W: q0 }1 k第五部分  附录
' {( C2 m6 p( k/ h; x1 z9 Q
* {/ j" f) D; [$ ?, w7 Q  N
* e: o* D2 F6 l% J6 ^7 M& N* C+ B, J
英译部分专家评论………………………………………………页9 p* v  O1 `4 ?, P& b
音乐书法活动光盘0 n# y% u) L0 f  A
后记……………………………………………………………朱中原
5 t; N2 C/ }! G* }: s; h( @6 d$ F1 i6 r
, Q# n5 F( j+ E. d: o0 @

2 l9 _# e0 `  V+ E, m9 u
4 ^0 b. L: P8 k$ ~; W  [- i0 X; S; \- l3 t& \0 s

8 E, c; I* Q; E# h李斌权音乐书法的意义 (序一)% Z, E$ I5 G1 I5 K3 d' d+ f9 U* I, Z4 n

2 X5 e+ T) }, p/ V
4 o. J' J& \8 C赵长青
0 D. e' @; ^$ d5 K
* Q( e- x0 G3 B& {6 Y+ v, v& q/ R# g, H/ S" G
! t. t; k5 X$ x2 s/ b5 Q
, F$ x0 g. |2 N# Z- M' h: H

- `+ k" Q' U' |! p0 G在举世瞩目的2012伦敦奥运会举行之日,即是李斌权音乐书法在伦敦歌剧院上演之时,就在他出征之际,一本系统研究其音乐书法的著作——《墨乐之韵——李斌权音乐书法研究》也将出版,我由衷的向他表示祝贺!并期待着他取得圆满成功的喜讯。
* i* _6 J* p' j( i
( _0 U( z3 G: v: C( y拓展中国书法审美新领域
: X7 y% N- X$ r- L9 x, G0 i" |1 R3 V- h
长期以来,人们对书法之美的感受主要来源于欣赏创作完成后呈现静止状态的作品,人们从作品凝固的画面中感受书法用笔、结字、章法、气韵等审美的魅力,而对于书法创作过程的音乐节奏之美、动作舞蹈之美研究、展示得远远不够。李斌权先生从自己的书法创作中,发现了中国书法行笔运动时蕴含的独立审美价值,致力于向公众展示中国书法这一新的审美领域。李斌权经过多年的实践、研究,通过几十次在国际国内的各种舞台上的反复表演,终于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音乐书法艺术形式。从国内外观众的掌声中,从收入本书众多专家学术评价中,我们感受到李斌权开创的这种音乐书法模式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1 ~; D/ X4 T  f" ?7 D( g5 q' I0 H/ i% u/ I. Q8 P7 f1 W! [; W
开拓中国书法传播的新形势
4 U. l7 B( X. S  E) k1 w( p! q! E8 J3 o8 Q' D- |5 S
当代中国书法的传播,基本是依靠展览、培训、笔会等形式,与电影、电视剧、舞台歌舞表演的受众面、影响力相比有其一定的局限性。李斌权所开拓的音乐书法弥补了这一不足,他成功地将中国书法推向了公共的表演舞台上,使书法成为了可以让人观赏的一种表演艺术。近几年,李斌权先后和中国爱乐乐团、深圳珠江交响乐团以及著名音乐人齐秦、沙宝亮等合作拍摄《蝴蝶自在》、《天净沙》、《墨侠》、《沁园春·雪》等多部电视音乐书法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在公共舞台表演中拥有上千上万的观众,更由于电视媒体的播放和这些作品光盘进入普通娱乐场所及家庭后,变成了千百万受众的精神享受,在欣赏中愉快的接受书法的启蒙、熏陶,这种形式对扩大中国书法的社会影响意义难以估量。7 `" j$ W& v; l+ `4 p/ {( ^/ ^
, H( l% j' f: x: \1 w/ q6 m4 K
拓宽中国书法奏响世界的新进程: S- l9 {# n  o3 L, _+ y: U
6 j- {1 H2 }$ i2 ]
李斌权音乐书法最大的成就,是其2011年1月、5月在维也纳金色大厅、维也纳皇宫的两次亮相,使中国书法艺术登上国际一流的音乐殿堂,这两次表演在海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反响。汉字书法是中国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元素之一,它承载着中华文明最基本的精神特征,感受汉字书法的魅力是让世界认识中国文化较好的途径。但中国书法的抽象性,使一些外国朋友对汉字展览难以深入而全面的理解。在这一点上,李斌权音乐书法充分展示了它的独特魅力。交响乐是西方观众最为熟知的艺术,书法通过和交响乐的结合,找到了西方人了解汉字书法较好的方法。西方观众在恢弘的交响乐中,看到了中国书法音乐般流动的节奏、舞蹈般柔美的动作,雕塑般千变万化的造型。李斌权音乐书法为西方观众提供了一把了解中国书法的钥匙,这对于中国书法走向世界具有积极的意义。
9 \6 A; a2 y# d2 l. m+ Y8 J% P# S; s+ e
今天的中国,正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中国书法面临着既要打造时代经典的重任,又面临着在全社会普及。繁荣以及向国际传播、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任。为此,中国书法家协会先后开展“中国书法进万家”、“中国书法环球行”、创建中国书法名城、书法之乡,捐建命名兰亭学校活动,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是中国书法集团军所形成的无比强大的推动力。但像李斌权这样独立特行的履行一位艺术家的责任也是难能可贵的。时代呼唤更多的像李斌权音乐书法这种具有创造性的艺术形式来丰富当代的中国书坛。/ E9 K( C& F% z0 {

% @2 Q$ {* u; t& p( A1 B; Z4 F李斌权是一位敢于担当的书法家,这些年他在书法本体上下了功夫,每天苦练功课,日积月累,大见成效。他虔诚的面对中国书法已成为崇拜。他有着非常好的传统基础和良好的人文修养,他的音乐书法是建立在严肃的书法本体基础之上,他与那些打着音乐书法旗号的江湖杂耍有着本质的区别。
7 R9 Y5 `+ ]; T9 S& e$ r! ?, h* p  g  S0 ~
李斌权为人厚道、做事严谨。我在与他交往的几年里,深知他是一位真诚、可信的朋友。他在艺术上的敏锐才情和独有的感情以及良好的人脉资源,使我相信他所开创的音乐书法艺术将会有一个非常光明的前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3 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赵一摇身,书法就变成了表演艺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3 13: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李斌权先生的一系列音乐书法活动对于向世界宣传草书艺术起了很好的作用,效果颇佳,值得庆贺。
! Q0 M: }" k2 x- v( q- }& T8 K1 Q8 ?. R/ F/ S4 I: J6 }
向李斌权先生致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3 14:52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后,我将不会对关于这个话题的任何言论,哪怕是再怎么恶毒的攻击不作任何答复!只要他们自己感到有意思,可以达到自己的目的,随便来吧!“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蚂蚁绿槐夸大国,蚍蜉憾树谈何易”!从天上说到地下,能把我怎样?偌大个天下,岂是尔等小人所能左右得了得?简直是笑话!我要节省宝贵时间,做自己的事情。" }' j; L% M+ y
7 Y, d4 T) j: F7 v
0 A: v3 |/ z4 ~& {- `; S- B
+ b9 I* y% o8 k
最后以《三国演义》的开篇词做结:. K1 W" c$ S! L( W! h; D* h8 w2 z

2 @1 j* C; Q5 e: _滚滚长江东逝水,; ?# n; z8 n2 A0 g0 b  l% z
浪花淘尽英雄。! T0 ]: ]1 A3 z* n
是非成败转头空,; {" T4 j. {* o9 j9 d
青山依旧在,- e7 ~) i0 @! k% r
几度夕阳红。
! z! o5 [( c( X' K3 z  b' H# G白发渔樵江渚上,
, d5 y1 W+ R" X: R' P+ u7 M惯看秋月春风。1 {* n  |! d* ^( M5 z$ j' X& K9 w
一壶浊酒喜相逢。2 L6 L- t4 U* y4 `) g& i
古今多少事,
5 J/ u7 B+ l" S) Z# ]都付笑谈中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3 20: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书法音乐会祝福伦敦奥运) A; W1 @2 f' O5 B* S2 N
来源 光明日报  作者 韩小蕙  光明日报本版主编  
4 G- W) i1 D0 P& f
6 O+ ]: r# F# U  f1 v- l  N( ~
 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举办期间,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奥地利奥中文化交流协会、书画新闻网等单位联合主办的“2012伦敦奥运中国书法音乐会”,将于8月10日在伦敦萨德勒斯舞剧院隆重上演,晚会将借助奥运盛会的大好时机,展示中国书法魅力,推动奥运精神与中国书法文化精神的传播与弘扬。- D8 {( b* G3 M; ^, M- R- {7 C5 }3 G0 V
- m- |2 \6 k3 `( d3 w- b% _' K  I
  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中国书法,承载和蕴涵了中国文化中富有生机的精华和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已成为中国文化的代表性符号。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一段《墨舞》表演,让中国传统文化与奥运精神得到艺术的表达,赢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喝彩。“2012伦敦奥运中国书法音乐会”将在本届奥运会举办城市伦敦隆重上演,既延续了北京奥运盛会的文化精神,也表达了中国人民对伦敦奥运盛会的祝福。
; v! e" E2 x% `; x; R9 E& w% t3 }$ Y" ?6 ^
  据活动总策划赵智介绍,“2012伦敦奥运中国书法音乐会”是在主办方总结了“2011维也纳皇宫中国书法音乐会”、“2012新年书法音乐会”等成功演出经验的基础上隆重推出的。由中国著名书法家李斌权携手新伦敦交响乐团和英国现代芭蕾舞团共同演绎,将邀请中外体育界官员、奥运冠军等亲临演出现场。届时还将共同启动中国书法家向奥运冠军赠送书法作品的活动。2 w2 O. Q& V( h! O# Y/ d. |2 Z/ f

# W( m" S" N* o) @: }1 l  李斌权日前在北京水立方参加“2012梦幻水立方大型水景秀《红楼梦》”的演出,扮演曹雪芹,书写的作品是《红楼梦》开篇诗的“满纸荒唐言”,以及该剧的结尾曲词“开辟鸿蒙”。他是中国音乐书法的倡导者和奠基人,曾在维也纳金色大厅、霍夫堡皇宫等艺术殿堂与捷克国家交响乐团、奥地利雷哈尔交响乐团等联袂上演书法音乐会。他也曾被达沃斯论坛等国际性组织邀请,参与多种形式的音乐书法表演。
1 b5 ~/ P% |; L6 R, ]/ v% }5 L
  据悉,晚会将于伦敦当地时间2012年8月10日晚7时30分在伦敦萨德勒斯舞剧院演出。上半场将由古琴曲《潇湘水云》开场,下半场将以中国古琴曲《琴歌》开场,整场晚会融中国书法、音乐、舞蹈为一体,是中西方文化的一次高雅“约会”。
9 B' L' K. u! Q3 m+ ~5 g0 C
5 ^# B  }5 l1 b  在谈到演出活动的意义时,赵智说,“2012伦敦奥运中国书法音乐会”将以中国书法、中国传统音乐、西方大型交响乐、西方舞蹈表演为主,体现中国书法文化与西方艺术在舞台上的完美融合,表达人类艺术审美的共同情感。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中国书法家协会等单位举办了“中国千名书家精品走进奥运场馆志愿活动”,获得了巨大成功,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和时任北京市委书记、北京奥组委主席刘淇共同向中国书法家协会致送了感谢信,让中国书法为奥运盛会奏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乐章。这次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中国书法家协会等单位将又一次启动中国书法家向奥运冠军赠送书法作品的盛大仪式,既延续了中国书法文化的奥运精神,又借助奥运盛会将闪耀着传统文化光芒的中国书法呈现给世界,让西方观众深度感受到中西文化融合的魅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29 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墨乐之韵》一书的参与者,近期一直在关注这场较为轰轰烈烈的文字口水战。原来不想说什么,因为本人不擅长也不喜欢也没时间打这些无谓的口水战,今天看了烟消云散感触颇多,有话在喉,不吐不快,在此仅就有关问题表明一下个人观点:. @9 p7 U+ F4 B6 D6 P* u
1、“音乐书法”无可厚非,李斌权的音乐书法没有脱离开书法的本质,只是在形式上与姊妹艺术联姻,相得益彰,增强了书法艺术的欣赏内涵。因为书法的节奏性以及韵律性事大家都公认的,在悠扬的乐曲中挥洒笔墨,而线条节奏随着音乐节奏流动,听觉与视觉感应共生,何尝不可?李斌权的音乐书法与一些根本不搭界的表演书法具有本质上的不同,书法与音乐的搭配提升了艺术欣赏的价值,与某位老兄说的“秦腔书法”、“黄瓜书法”是不同的两个概念。我将一如既往地支持李斌权先生的音乐书法的尝试。( N6 U: |* Z4 w" {) a
2、关于身份歧视问题。与烟消云散兄有同样的感觉,当我收到书后,看到编辑的几个部分划分,也是如鲠在喉,感觉到一丝不舒服,我本人历来对什么名与利不是很在乎。不是假清高,而是自己有着一份较为稳定的工作,研究书法纯属业余,是自己发自骨子里的挚爱。而其他所谓的“书法爱好者”很多都是专业评论家、理论家,并且自身工作也很专业。尽管有些不舒服,但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包容,这也是前一段与天津书协常务副主席张建会先生的一次谈话中提到的,建会先生对目前的很多创新和书法追求都抱着包容的态度,很可贵,也很值得借鉴。也很体谅傅德锋先生,编辑一本书不是很容易的事情,有所遗憾在所难免。但是,目前的书法界身份歧视的现象确实很盛行,圈子本位严重,有形无形的小圈子比比皆是,新的山头不断地雄起,圈子里的人对自己人吹捧宣扬,对圈子外面的人贬斥讽刺,说白了都是为了那三两口粮。一些人动不动就“著名书法家”、“著名学者”、“XXX创始人”,云里雾里,听着就反胃,不把你整糊涂了不算罢休,只有把你整糊涂了才能从中渔利。这样的事情很多,不光书法界,其它门类艺术和各行各业都存在这种现象,大家已经司空见惯,见怪不怪。但是,我认为,无论做什么,都是以实力说话的,东西好人家才认可,即便嘴上不说,心里也会暗暗服气。肚子里没有真东西,拉虎皮扯大旗,早晚会露馅,也会被人鄙视。
: p$ {4 l' F  t' m3、关于学术争鸣的问题。多年来,很多人不是为学术而争鸣,很多事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比如炒作,正的反的,大锅炒完小锅炒,实在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还要回锅炒。这种事情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而目前在书法学术界的一些谩骂、攻击之风也很盛行,不能不引起大家的关注,文人骂起来比流氓还流氓。我就不明白,现在很多原来的流氓都一心向善,在靠近和参与书法活动,很想附庸这份风雅,好消除自己曾经流氓的痕迹。而我们的一些文化人却越来越流氓。烟消云散先生这篇文章虽然也有所指责,有所不满,但都是从正面角度去表达,去争鸣。而有的本人却不敢苟同。比如像刘正成先生的“集体堕落”是不是太绝对化了?是不是以偏概全?书法界有堕落,但到什么时候都不会集体堕落,因为任何事物发展都是辩证的、客观的。比如某位仁兄,以赵长青先生的身高与书法水平说事,还有前一段针对张海先生的指责。我认为,书法水平和领导水平是两码事,书法界的领导不一定是顶尖书法家,顶尖书法家不一定能担当领导的责任,尤其是党的领导。领导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能力。所以,我个人认为,谩骂、指责、叫嚣没有用,也解决不了问题,也因此,强烈呼吁正常的、学术性的学术争鸣,有不同看法大家可以互相交流沟通,一到了打架,我们的那点文人情怀、文人义气就都随着稀饭变成了大小便,没什么意思。说到这里,我忽然想到前几天和一位刑侦预审专家的聊天,他说:在我们预审那里,你的预审室如果很乱,趴桌子瞪眼,说明你无能。在你强大的心理攻势或者充足的证据面前嫌疑人低头认罪,那才是预审的最高境界。所以,更加强烈地呼吁,书法界多一些争鸣,少一些争吵,让我们把主要精力放在艺术研究和学术研究上。
( l) X8 d; _) p7 J. ?1 V1 i" W' a本想三两句话说清,没想到成了老太太的裹脚布。个人观点,敬请指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29 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匆匆为文,发完才看到里面有几处字打错了,没有细致校订,还望大家谅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10 17:21 | 显示全部楼层
实在没有办法才为之吧,书法不靠修炼。靠炒靠煮靠炸靠.......靠靠靠,最后知道的人多了,人成名了,书法成不成名不是重要的,哎,养家糊口不容易呀,理解吧,“社会那么好”应该都能包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快速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网友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书艺公社的立场及价值判断。
网友发表评论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您在书艺公社论坛发表的言论,书艺公社有权在自身所属的网站、微信平台、自媒体等渠道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参与论坛发帖及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版权所有2002-2019·书艺公社网(SHUFA.org) ·中国·北京·
Copyright 2002-2019 SHUFA.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子邮件:shufa2008@126.com

甲骨汉字对应表 | 说文解字注速查表 | 繁简字转换表 | 干支公元对照表 | 岁时表 | 常用礼语 | 中国历代年号速查表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