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石 发表于 2010-3-30 18:09

形象,形式,形式构成

1.“杨某的打人行为恶劣,不但给受害方造成很大的伤害,也严重影响到了南京的形象。”民警告诉记者,警方对此事一定严处。
http://expo2010.ifeng.com/dongtai/detail_2010_03/30/439655_0.shtml

2. “抗战八年中, 蒋 对***无论在形式上本质上,都不是放在平等的地位。”周恩来 《一年来的谈判及前途》。


3. 内容与形式:内容指构成事物的一切内在要素的总和;形式指事物内在要素的结构或表现方式。内容包括事物的各种内在矛盾以及由这些矛盾所决定的事物的特征、运动的过程和发展的趋势等。内容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同一种内容在不同条件下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同一种形式在不同条件下可以体现不同的内容。内容与形式互相联系、互相制约。http://baike.baidu.com/view/115814.htm

4.形式主義(formalism),指在藝術、文學、與哲學上,對形式而非內容的著重。有形式主義行為的人,被稱為形式主義者。
5.宗教上的形式主義代表對儀式、典禮、與遵守規則的重視,更甚於其意義。
6.詩歌中的形式主義代表著重詩歌中的押韻、聲調、字數句數等,多於詩歌本身的主題、內容或意義。為了清楚分別這種詩和所謂的「古體詩」,有些時候會用「新形式主義」這個字眼。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D%A2%E5%BC%8F%E4%B8%BB%E4%B9%89

7.书法形式构成一般指的就是汉字形象,黑与白构成的形象。基本要素指的是书法形象。一个书法形象是由哪些必不可少的元素、要素组成的呢?我总结了一下,主要有五个方面:即线方向、线长度、线位置、线形状、线质感。任何一个书法形象都是这五个方面同时作用的结果。
http://art.china.cn/calligraphy/2009-11/14/content_3243201.htm

8.形式構成基礎與創作研究課題是從形式的相對獨立意義出發,對構成畫面的各種因素所帶來的視覺張力、視覺心理、視覺通感、情境氛圍等作深入的分析、歸納、研究。http://www.bookssearching.com/product/100001/191794/

9.我的作品在传统借鉴上重视民间书法,在创作上强调形式构成,不少人表示非议,而我还是认为自己的创作方向没错,“心以为是,不敢不为”, 因此集子中的作品依然“独持己见,一意孤行”。    ---沃兴华http://bookd.bi3jia.com/bookcmp_733002.html

10.书法艺术要强调视觉效果,在通篇的组合方法上自己就特别强调空间关系,具体来说,一是取法碑版,注重变形,字不作正局;二是向绘画学习,注重形式构成,如空间分割,疏密对比,枯湿变化等处理手段。---沃兴华http://www.yingbishufa.com/yanjiu/shulun005.htm

11.邱振中先生应该说是形式构成比较早的研究者和实践者,他有关形式构成的理论可以说是影响了很多当代中青年书家的创作,但就是这位形式构成的积极倡导者,它也是辩证的看待形式构成和气韵生动在书法艺术创作中的关系的。他说他非常喜欢一位当代中青年书家的作品,这位非常有影响的中青年书家很关注形式构成,有很多作品写得都非常精彩。邱振中先生前一段时间在南京看到这位书家的一张作品。但那一次看的时候,他突然有了一种从未有过的感觉,突然领悟到了一种东西。他觉得强调形式构成的作品中最大的问题是缺少一种雅致的东西,那种气韵的东西。如何处理和解决形式构成与气韵生动就显得非常重要。《初春,拜访邱振中先生》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37bfd950100dtpa.html

12.邱振中因此认为,在可观察、可分析的形式之外,还存在有一些隐藏的,目前尚不能加以观察和分析的形式构成细节。他将之称为“微形式”。“微形式”的提出将使对“形神关系”的考察增加一个新的支点并进入一个新的层次。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27bf560100hcul.html

金沙石 发表于 2010-3-30 21:58

不好意思,没写完,有事情就离开了。

我是觉得书法既然是艺术,就离不开形式上的考虑。考虑到什么程度?以前可以不怎么考虑的地方,现在好像都重要起来了。例如章法。甚至像沃兴华提出了形式构成这样的重要命题,邱振中的“逼肖”问题。让人不能不更加考虑形式上的追求,固然没有止境,但是否真的那么绝对重要。我怀疑。所以就查查“形式”“形式构成”等方面的资料,看看人家的看法到底如何。

金沙石 发表于 2010-3-30 22:04

沃兴华提出的“形式构成”,是有前提的。就是展览。“与以往的交流方式相比,展览会的最大特点是营造了一个规模宏大的比较场所,与他人作品比,与自己作品比,为了在眼花缭乱的比较中脱颖而出,作者必须要有强烈的创作意识,懂得变化,力求新颖别致;作品必须强调视觉效果,无论内涵多么深刻的作品,都要为自己找到一种引人注目的表现形式。”(见上面的链接)

固然,为展览而写,当然要尽快吸引评委----还有观众-----的注意力。要有视觉冲击力。而且要强烈。

但回头想想。书法并不全为了展览。大浪淘沙,杰作留下来的,很多没有这样强烈的冲击力,但是耐看,耐人寻味。这种品质,现在不需要了吗? 还是不那么需要了?

金沙石 发表于 2010-3-30 22:07

继续引用沃兴华的话: “可以设想,参观一个500件作品的展览,如果看1个小时,每件作品的关注时间平均为7秒,扣除观看过程中步子的移挪和眼光的漂移,实际上不会超过5秒,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作品要想引人注目,脱颖而出,必须具有强烈的个性面貌和视觉效果。”(还是见上面链接)

固然能在5秒钟里吸引注意力是好。这让我想起女人的化妆。可是那个女人会满足我们只有5秒钟的注意力?秀外慧中的要求,也过时啦吗?

金沙石 发表于 2010-3-30 22:19

不是说,展览不值得。至少这说明,为了展览,需要一些手段。这样的手段,可以参考,可以利用。但要是我们----像我一样----为这个理论疑惑,就要动动脑子,分析一下,这些是不是很重要,还是有更重要,更基本的要求?或者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要求?

金沙石 发表于 2010-4-9 12:17

在几秒钟内,吸引了注意力之后。。。

金沙石 发表于 2010-4-9 12:21

再凭什么继续吸引注意力?书法艺术和很多别的艺术(包括视觉)不一样的地方,是它要记得起长时间的审阅。白纸黑字,“裸体”挂在那里,年复一年,甚至很多世纪。观众不但有业余的,也有高手。

金沙石 发表于 2010-4-10 10:55

惊艳之后,是最挑剔的审视。人怕上床,字怕上墙。

金沙石 发表于 2010-4-11 11:06

上墙(或床)之后呢? 这就是为什么这么多个世纪,真从这种长时间审视之后,留下来的杰作其实不是很多的缘故。风雨战火这些的摧残是一回事,现在书家所说的“书法史”上能留点痕迹,确实是不容易的,残酷的很。

金沙石 发表于 2010-4-11 11:11

本帖最后由 金沙石 于 2010-4-11 11:18 编辑

如果在剔除很多位高名重者的名作,实际上“杰作”的分量更少。

这不是说,既然淘汰率这么高,我们就不写了。而是说,应该从真的不朽的作品里,学习。颜真卿问张旭,“何以齐于古人?”,正是这种态度。我们看许多作品,都可以看到这种对“不朽”的追求,就如同人们对爱情“地老天荒”的追求,非常不同于对“一夜情”的热衷。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形象,形式,形式构成